小學生學習和彈琴時間如何安排?

阪東秀人


首先,學習一樣特長,就要每天堅持練習。這個是毋庸置疑的。

其次,讓孩子學鋼琴,家長要問一下自己,學琴的目的是什麼?孩子將來是不是要走藝術的道路,或者只是為了培養一個特長,陶冶情操,當個興趣愛好。有了這個認識以後,您就可以劃定時間了。

給您一個參考。我家孩子初二,剛剛過了十級考試。這個年齡才過十級算是大的了。

我對孩子的定位是當做興趣愛好培養,我家裡沒有搞音樂藝術的,通過學習一段時間後,沒發現孩子在這方面天賦異稟,所以就當愛好去培養,彈琴是抒發情感的一種方式,他長大了,高興了不高興了,都可以彈一彈,抒發心情。

再一個,彈琴開發左右腦,特別開發智力。以上兩點是我讓孩子學琴的初衷。

學前班開始學,頭一兩年,每天1個半小時,孩子坐不住,彈一會兒,休息一會,再彈一會,再休息一會兒,1個半小時的琴基本上得2個多小時才能彈完。哄著來。

大概二三年級以後養成習慣,每天寫完作業,練習一小時。記得當時每個練習曲彈20遍,給他在旁邊放一個鉛筆,一邊彈一邊畫“正“字,每個曲子四個”正”字。

有些時候,你讓他彈一個小時,他覺得時間好慢呀。你讓他畫“正“字,他感覺每畫一筆,就離完成任務更近了一步。所以感覺也沒那麼難了。

每天一小時,只要能保證,孩子十級考下來沒問題。當然,當個業餘愛好沒問題,一般的鋼琴曲,看著譜子就能彈了。不過,給人伴奏是達不到的。或者說,新歌聽一遍就能彈下來這個也有點困難,人和人天賦不同吧。

小學階段知識沒有太深,時間也相對寬鬆,所以利用小學堅持學點特長,特別好。還有,彈琴有助於開發智力,孩子感興趣,家長要想辦法陪孩子堅持住。

以上,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樓上高老師


我的女兒學鋼琴兩年整了,我的原則是每天練琴,除了右臂摔傷聽停了一個多月,寒假前期末考試停了一週,基本每週練六天。



練琴的內容以老師課堂布置的作業為主,女兒的練琴質量還是可以保證的,因為我每節課都跟著,指導她沒有問題,連她的鋼琴老師都笑:“看你媽能得!”練琴時間也是先做完作業,就接著練琴,也算一種調劑。本來以為眼睛也可以得到休息,可又確認了黑白鍵是對眼睛最不好的。

女兒的學琴之路也不容易,伴隨著幾多委屈和眼淚,伴隨著我的悔恨。開始時女兒接受得很快,學著學著,老師另外選了曲子拔高,有些音女兒確實沒學過。而且第一次考級我讓她考三級,很多音女兒確實認不清。

女兒坐在那裡遲遲不彈,我著急呀,怎麼保證按時睡覺啊,氣得我反手就是一下,女兒委屈得哭出來,現在我想來還想淚目。後來她練琴時,女兒只要看我著急,就要求我抱,我的手就下不去了,也不那麼生氣了。有時一直練,練一小時多,有兩次都十點半了,本來想半小時結束,可練著我急得就不讓她停下了。



所以三級的曲子我們準備得還是很充分的,只是女兒在考級前兩天摔傷了胳膊,沒有參加。今天我已經跟老闆說好,換老師,考四級。本來原來那個老師很好,但是人家要去深造了,我寧肯多交錢,也不願再讓女兒跟資歷不高的老師了。

二年級下學期,本來時間很充足,但是新冠肺炎一來,推遲開學,時間又給擠回去了。我會更加努力地幫女兒安排好,同時做合格的指導老師,讓女兒提高練琴效率,保證學習質量,贏得藝術學習和文化知識學習的雙豐收。

關注👉牽蝸牛散步的女神醫,讓我們一起助力孩子健康成長!💪


牽蝸牛散步的女神醫


小學生學習和彈鋼琴時間要科學安排,作為從教多年的鋼琴教師,我有以下幾點心得供大家參考:

首先 學會合理安排碎片時間 第一早晨練琴效果特別好,哪怕只有五分鐘,哪怕只彈了一遍,數年堅持下來也不得了!第二每天睡覺前的五分鐘,將學琴的難點再來練一練,保證有好的效果!第三晚上的整塊時間非常寶貴,孩子做作業休息的空隙,就練一會兒琴,哪怕只有五分鐘,孩子也換換心情放鬆放鬆,讓孩子體會到彈琴的樂趣。這樣不僅不會影響學習,反而促進孩子的學習。

其次 每天的練琴都要有針對性 我始終教給孩子們要有效練琴,所謂的有效練琴就是:控制練琴時間,並非練得越長越好,練琴時間可以不長,但效率一定要高。所謂效率高就是有針對性的練習,針對練習曲子的困難片段重點練習,到了臨近回課的幾天,練習曲和曲子的困難片段已經鞏固得差不多了,就可以注重曲子的完整性和音樂性的訓練了。總之,每天、每小時的練琴都要有針對性,切記不要從頭到尾來一遍。

最後 週末節假日固定時間 週末和節假日,最好能安排一段固定的時間來練琴,而且學琴也基本都安排在雙休日。即使文化課作業多也要堅持練琴,哪怕練得少點,甚至只練了音階琶音和曲子的難點,也比停練一天強很多!


鋼琴drm


你好,很高興為你解答。

小學生的主要任務是學習,彈琴作為副任務。肯定要以學習為主,在學習完成的情況下,再讓孩子彈琴是很有必要的,那麼它們兩者之間的關係應該怎麼處理呢?

首先,孩子的天性就是玩,所以他不可能所有的時間都在學習上。在每天上完課回來以後,首先應該把作業做完,正常情況下作業1個小時是完全可以做完的。在休息過以後,大概7點左右讓孩子練琴。每天練一個小時,相信一定會有成果的。

第二,有的人說可以週末練琴,其實我是不同意這樣的做法的,練琴是個持之以恆的過程,如果只有週末練,那沒什麼效果的。所以,我建議一天不要練多,在作業寫完的前提下,一天練習1個小時,積沙成塔,自然就會功到自然成了。

最後,要多培養孩子的學琴興趣,這樣他才會願意持之以恆的學下去。


小范老師


我娃今年九歲,上四年級,學琴五個年頭,今年過了七級。鋼琴老師建議明年考九級,我無所謂她過不過級,只要能繼續彈就行。

說一說我家自上學以來練琴的情況吧!真是一把心酸血淚史:

娃從幼兒園中班開始學琴,四歲。從那時起到上學前,練琴每天一小時,學習進度一直高歌猛進,四頁A4紙的譜兩週還課,很輕鬆!也正是這種輕鬆,讓我過於樂觀了:六歲一開始上學,作業速度慢,每天根本擠不出時間練琴,有時兩節課之間(一週一節課)只能練兩次琴。而恰好這時的鋼琴學習處於瓶頸期,難度增加,練琴時間減少,結果就是孩子的鋼琴學習原地踏步不說,有些地方還一路倒退!這種情況在整個一年級階段反覆出現,讓我一度對是否讓她繼續學琴產生了動搖!幾次談話下來,孩子自己要繼續學,我只好讓她再學。

二年級後,練琴情況稍有好轉,但效果仍然不好:作業磨蹭,練琴不積極。每天如果讓她做完作業再練琴,基本都是練不了的。只能讓她放學回來先練琴再做作業,才能勉強練一點琴。鋼琴老師要求二年級暑假考五級,我說不讓她考,孩子又哭又鬧,非要考,就約法三章:做不到每天練琴就別考!她自己知道我一向說一不二,咬牙堅持每天練琴,考期末考試時也不例外。結果順利通過五級。

三年級,我要求她每天放學回來後先練琴後做作業,練琴時間不能少於一小時,週末也要練琴,時間可以自行安排,但仍然不能少於一小時。這一年情況時好時壞,彈完還課的作業並不多。臨近考級仍然到處出錯。她有些不想考級了,鋼琴老師說:行不行都要去考,考不過就別來我這裡上課了!她很喜歡這個鋼琴老師,放暑假後每天練琴兩小時左右。最後總算是過了七級。

現在,孩子每天回家休息十五分鐘左右,自己開始練琴,不用我監督。但是因為前面學得有欠缺,不夠紮實。現在準備九級就比較費勁,但她能堅持就是好事兒,過不過級的,隨意吧!


樾人歌兮


小學生該如何安排好學習和彈琴時間?其實是如何做好“時間分配”的問題。

如今很多家庭由於經濟狀況不錯,特別是城裡的孩子,很多家長就會給孩子報一些興趣班,有的確實是孩子的興趣使然,有的是“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的心理作怪。不過無論因為什麼,很多孩子都會參加一些是一定的,學鋼琴、學跳舞、學畫畫、學書法、學吉他等等。

而只要去學了,都要面對如何安排時間的問題。初高中由於學習壓力比較大,所以這些學各種興趣班就差不多都在小學階段。然而,雖說小學生學習任務不重,但在不同的年級還是會有變化,越到高年級能抽出的時間越少,特別是六年級還面臨著小升初的壓力,因此安排好興趣班跟學習之間的時間還是非常重要的,不然,如果因為興趣班的問題影響到孩子的正常學習,就得不償失了。

要處理好這個問題,我認為需要考慮兩個因素:一是孩子的學習狀況,二是孩子學習任務的多少。

處在同一個學習階段(同一個年級)的孩子,他們之間也是有差異的,因此不能說同處在二年級的兩個孩子,他們每天的練琴時間就一定一樣。更重要的,還要考慮孩子的學習狀況。成績好些的孩子,練琴時間可以安排的長一點;而學習稍微弱一點的,就把時間多分一點在學習上,練琴的時間稍微短一點。這是孩子之間的橫向比較。

還有(學習階段)縱向上的比較。由於學習任務、所學內容難易程度等的影響,普遍來說,高年級的孩子練琴時間要比低年級的孩子少一些。當然這也不是絕對的。對於成績非常好的那一部分,可能到高年級了,每天完成作業需要的時間跟低年級還是差不多。那這一類孩子相對應的練琴時間可能就不會減少。但大部分孩子到了高年級,較之於低年級時,還是需要相應減少一點,把原來的一部分練琴的時間分配到學習上。

最後想說的是,不管這個時間怎麼安排分配,前提都要遵循一個原則:不能讓孩子因為上興趣班而影響到正常的學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