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吉拉》“我喜欢的女孩变成了男生”

“请拥抱我的灵魂,在我的躯壳之上,想象爱能带来灵魂重生,让幸与不幸的我,成为被神祝福的使者。”

一部在自己的电影清单里躺了很久的片子,剧情怎么看来都略显得狗血,却在理清楚导演想要表达的意图后,也愿意来写一写自己的看法。

一次意外,让那个叫刘婉婷的姑娘被迫从一个女孩变成了男孩,尔后跌跌撞撞的人生里,却和自己的闺蜜以及曾经喜欢的男生都有了纠葛。

《海吉拉》“我喜欢的女孩变成了男生”

是一个关于性别认同障碍,也是关于爱的牺牲与妥协的故事,当然,最想八卦的问一问此刻看到这里的你,如果有一天,你的女(男)朋友突然变成了男(女)朋友,你还能接受吗?

青春时代:他喜欢她

学生时代的爱恋,带着纯粹而简单的美好,篮球场上英姿飒爽的少年,轻易俘获女孩们的芳心,那两个性格迥异的女孩,是最好的朋友,却喜欢上了同一个男生。

何希真是个有着男孩子气魄的“女汉子”,她的表白明目而张胆,她的行事也光明而磊落,可惜,他不喜欢她。

而刘婉婷是个少女气息十分浓重的“萌妹子”,文静内敛,是十分轻易能激起保护欲的“娇滴滴”形象,她对他是小心翼翼的暗恋,但刚好,他喜欢她。

《海吉拉》“我喜欢的女孩变成了男生”

男孩子嘛,更多的希望在亲密关系里彰显自己的强大,过于独立且强势的女孩,往往会被发展成哥们儿。

况且三人行,总有一个不配拥有姓名,他们的彼此喜欢,何希真就必定显得多余。

这也大概论证了为什么有时候一个个大老爷们总愿意去认一群“干妹妹”的原因,撒娇卖萌,示弱博同情,表面清纯无公害,实则蛇蝎海底针的绿茶白莲花,确实更容易拉一大群鱼儿上钩。

毕竟稍微独自自主“女强人”,还真学不会那一套。

当然这算是跑题了,但电影里的婉婷,你也不能说她完全没有这方面的嫌疑。

顾忌好友面子,得十分痛苦的和喜欢的男生保持距离,可当一切误会说开了,又马不停蹄陷入甜甜的恋爱。

说她真没心机吧,实在讲不过去,说她娇柔做作吧,可人家本来就这样,又有些谈不上。

反正这片子从一开始构建的就已经是一个狗血的三角剧情,就随你怎么开心怎么想了。

那么你以为这就完了吗?

那可真是大错特错了,导演会慢慢告诉你,什么叫只有你想不到,没有她做不到。

《海吉拉》“我喜欢的女孩变成了男生”

大学时代:他喜欢他

男主文棠生的选角,是让我眼前一亮的人物,太像学生时代的白月光,干干净净的模样,笑起来像一道彩虹,激起心底千层涟漪。

公车上,马路旁,牵牵小手,就已然是怦然心动的美好瞬间,而前半部分满满的粉红色泡泡里,全都是这种关于喜欢的美妙。

直到后来一次意外的降临,却瞬间打破了所有的美好,海吉拉是天生拥有双重性征的一群人,卵巢和子宫受损的婉婷,只能通过手术变成另一个性别的人。

可这对于她来说真的太过艰难,如果只是性别意识模糊可能还能通过矫正去适应,但她“少女感”太厚重了,生理上的性别改变不了她心理上的性别,她从始至终并没有接受自己变成了一个男孩。

所以国外治疗完成之后的回归,变成刘廷的他,依然会对真真说“我还是喜欢他”

《海吉拉》“我喜欢的女孩变成了男生”

开始的真真或许也没有接受他转换性别的事实,直到后来在朝夕相处中那些尴尬的小瞬间,也才真正让她意识到原来他真的是男生了。

而当他和文棠生相认,从最初的惊愕,到后来的那句“这些年,你辛苦了。”是他对于女朋友性别转换的理解,却也不是接受。

他们可以一如多年前一样,一起上课,下课,散步,彼此陪伴,但外在的声音还是实实在在影响他们,毕竟别人不会知道他曾经是个女生。

故事的转折,在于那次雨后的共处一室,情不自禁的靠近,却还是在“我女朋友真的是男朋友”的最后关头不知所措。

《海吉拉》“我喜欢的女孩变成了男生”

反转:三人剧情

刘廷的伤心,酒吧的买醉,只是和真真的那一夜,又实在让我有些摸不着头脑。

“睡闺蜜”吗?

若是来自彼此朝夕相处产生的情愫,应该更有些苗头才好让人接受,若是酒精造就的暧昧,却又在镜头的切换里,看着他们醉的并没有那么彻底。

这一环节,大概是导演留给每个人的理解了,反正我实在怎么想都觉得有些无厘头。

而当第二天一切清醒,慌乱的刘廷想去找文棠生倾诉,却又只是另一个无厘头的轮回。

经过一夜的思考的棠生彻底看清自己的内心,他愿意去接受,因为他爱她,所以他也爱他。

单纯看这一条线,还是能说服自己,“因为我喜欢你,可以无关乎性别”。

但仔细推敲之余,其实整部电影不合理的地方还是蛮多的。

《海吉拉》“我喜欢的女孩变成了男生”

可能作为平常很少接触这一类型的我,所以冲击感才会很强烈。

如今的社会不喜欢标新立异,那些有些与众不同的人,特别容易被议论,也特别容易被伤害。

但作为在一个更开放社会长大的年轻一代,还是稍微更容易去接受那些和传统理念相悖的东西,而对于很执着坚持传承的人来说,确实太难去理解。

所以如果你的接受能力不怎么强的话,建议别踩雷了,看这部电影真的会让你很凌乱的,但如果你能理解,其实也会体会到那份因为与众不同而带来的艰辛与酸楚。

在搜索框中关于海吉拉的解释是这样的:

在南亚,海吉拉(乌尔都语:ہجڑا ,英语:Hijra)通常被认为是第三性的一个成员——既不是男人,也不是女人。

巴特勒曾经指出的:无论是sex(生理性别)还是gender(社会性别)都是社会文化的建构,因此它是难以真正穷尽解剖学意义上的身体的,即根据生殖器所决定的“男性”与“女性”这两个范畴本身就是社会主流的建构产物,因为在这中间还会存在许多灰色部分。

《海吉拉》“我喜欢的女孩变成了男生”

没有办法去主动选择的一群人,或是因为“和其他人不一样”而被当成怪物异类,或是因为不被接受而被攻击伤害。

电影涉及的点有很多,但因为台式小清新风格的刻画,其实很大程度上弱化了社会矛盾。

但现实往往是很残酷的,除去双性人会遭受的社会异样眼光的谴责,还有很多也被论述到“灰色人群”的人同样正在被伤害。

因为对于生理性别的不认同而去“矫正”的一群人,被称为“变性”,而那份有色眼镜,是戴在了每一个普罗大众的身上,理解与诋毁,站在了对立的两端,诚然被称为德高望重的学术人士都有对这一群体的“不尊重”,更何况普通人呢。

异性恋是繁衍的主旨,也是被社会认同的主流,而对自己的性取向理解有偏差的,被称为“同性恋”,往前数几年,这甚至是一件违法的事情,而直到如今,他们也依然很难被所有人认可。

还有泰国衍生出来的“人妖”行业,是用自己的一辈子,在药物的摧残里,博取短短数载的狂欢。

《海吉拉》“我喜欢的女孩变成了男生”

站在普通人的角度,其实应该心疼他们的,因为很多东西不是因为它不一样就是不对的,况且还有天生带来,后天改变不了的。

他们本不是怪物,他们也没有错,却又承受了太多对他们而言特别不公平的指责。

曾断断续续也写过很多关于这些特定群体,但每次看到类似题材的电影,依然觉得很多努力显得苍白。

并没有那么轻易能看到的曙光,却希望越往后的年轻一代里,社会的包容心能正真意义上让每个人都不用隐藏自己,也不用害怕。

如电影最后的台词那般“请拥抱我的灵魂,在我的躯壳之上”。

历史推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