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能力很強,但就因為學歷不是全日制文憑而被拒之門外,如何看待這種現象?

指尖快評


【智說職場】觀點:這就是赤裸裸的社會現實。任何單位招聘員工都要設置一個門檻,比如要求你提到的學歷必須是全日制文憑,達不到學歷要求,自然不符合單位的招聘要求。而且在前期招聘過程中不可能全方位的瞭解一個人的能力到底有多強,只能通過一些硬性要求把一些人拒之門外,這種現象在我看來很正常。

你之所以提出這個問題,我想正是因為你只看到了自己的能力優勢,而沒有看到自己的學歷弱勢,沒有更好地瞭解單位的要求,也沒有更好的審視自己、認清自己。

為了更好的解釋這種現象,我從招聘單位設置文憑門檻的普遍性、設置學歷門檻的必要性以及如何認清自己的實力更好地審視自己這3個方面出發,進行詳細的分析和論述。

一、招聘單位設置學歷門檻已是普遍現象

隨著社會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單位在招聘員工的時候不斷提高學歷要求,從前些年的大專學歷要求,到近幾年的本科學歷要求,再到現在的研究生學歷要求,不得不說單位設置學歷門檻已成為普遍現象。我從標尺衡量、學歷是個敲門磚以及唯有學歷高這3個方面來分析一下。

1、我們需要用一把標尺來衡量人才

企業在招聘員工時無法在短時間內判斷一個人是否有能力,只能設置初步的篩選。

企業招聘員工的時候,目的自然是需要找到適合企業發展,以及能適應某個工作崗位的人才。但是,有一個很現實的問題是,對於招聘到的人員最終是否能適合招聘崗位設置的要求,最開始是很難判斷的。

比如,具體的業務能力、溝通交流能力,協調能力、組織能力、靈活應變的能力以及專業技術能力等等,像這些軟實力是很難通過招聘時的短暫交流就能夠熟知和斷定的,相信大家都有招聘或面試的經驗,肯定能體會到這一點。

像一些企業每年的招聘人數可能達到數百人,而應聘的人又可能多達幾千甚至上萬人,如果這裡面所有的應聘者都給企業投了簡歷。而人力資源管理人員在短時間內是不可能認真看完所有的招聘簡歷的,更不可能對有意向的應聘者一對一進行面試,這個工作量實在太大,時間也不允許HR在短時間內能找到合適的人選。

所以,很多企業自然而然的就把學歷當成了一把標尺來衡量人才。

2、學歷是個敲門磚,想應聘這份工作,需要先進到門裡面

企業現在招聘的時候,學歷要求已經成了最基本的要求,不論是在國企、私企,還是其他類型的用人單位,招聘信息給出的要求中都會有學歷要求,沒有學歷相當於被一票否決;所以,學歷是一個敲門磚,是你展現在別人面前的第一印象,是最直接的表現。

而且很多單位只通過應聘者簡歷上的內容是無法分辨應聘者的綜合能力的,但是一個人的學歷可以從一方面展現出這個人的智力水平和學習能力等方面,有學歷的人至少要比沒有相關學歷的人在這些方面稍強一些。於是大家想到了一些簡單的方法,通過學歷來進行篩選就是最簡單的方法之一。通過這種最簡單也最直接的篩選方式,企業可以把達不到相應學歷要求的人員排除在外,讓學歷起到一個初步篩選的作用。

所以,不得不說學歷就是一個敲門磚。

3、唯有學歷高的原則雖然看起來不合理,但不無道理

高學歷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人才競爭的必然結果。

當今社會,人才競爭是非常殘酷的,隨著每年越來越多的大學畢業生走向社會,人才的競爭也變得越來越激烈;於是很多用人單位在招聘員工的時候都相應抬高了學歷的要求。很多人也都有一個大眾化的觀點:學歷高的人就是人才。唯有學歷高的原則雖然看起來不大合理,但事實已經證明學歷高的人綜合素質普遍較高,能力普遍偏強,這也是教育發揮的作用和結果。所以,唯有學歷高的原則是很有道理的。

【小結】:

高學歷人才越來越多,競爭也就越來越大;越來越激烈,招聘單位也就自然而然的抬高招聘員工的門檻。而原來一些原本要求不高的企業也往往提高自己的用人標準,導致大家都認可學歷高就是能力高這件事。所以,學歷門檻已經是一種普遍現象,也必然成為企業招聘的趨勢要求。

二、招聘單位設置學歷門檻的必要性

招聘單位之所以願意設置學歷的門檻是有其必要性的,因為設置學歷門檻能為單位節省招聘上的成本,更能挑選出優秀的人才。

1、為單位節省很多的招聘成本

一個大型且優秀的公司,在發出招聘需求後,每天可能收到幾百甚至上千份應聘簡歷或接到相關求職電話,如果每個求職者都有資格到公司面試的話,那麼HR的工作肯定是忙不過來的。因為平時還要承擔大量在職員工的各種人事工作,而且這也會大大增加公司招聘的人力成本和物質成本,這就需要HR先期進行人員的篩選。所以很多公司把學歷設置成了第一道入門檻,沒有達到設置的學歷要求自然連面試的機會都沒有,這會為公司的人力資源部門減少大量的工作和成本。

2、學歷是前期努力的證明

人生來都是在同一起跑線上,有的人通過自己的努力和堅持成功擁有了高學歷,這是對學習能力、毅力甚至於智力的一種實力證明。

擁有高學歷,其實就是後天努力的結果,本身就代表著一個人很努力,很踏實,很多企業都認為一個願意努力願意上進的人在未來會有很大的潛力,工作單位也會覺得你會在不久的將來為公司創造更多的價值。所以,學歷是一個人前期努力的證明,也是一個人實力的基礎證明。

3、高學歷還代表擁有更強的學習能力

有一個前輩曾經說過:“學歷代表過去,學習能力代表將來”,其實這句話還隱藏著另一層意思:“高學歷人才擁有著高學歷的同時,更不要忘了在未來發揮自己強悍的學習能力才能走的更遠”。

工作之後的學習能力,我們也稱之為再學習能力。每個公司都比較看重每個員工的再學習能力,因為社會發展速度之快已經超出很多人的想象,當一個人選擇原地踏步走的時候其實已經退步了。所以,活到老學到老是亙古不變的道理,公司在乎員工的再學習能力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4、高學歷也能體現出一個人更高的綜合能力和綜合素養

我們在讀大學或者搞學術研究的時候,學習到的知識是比較高級的知識,學習到的技能也屬於高技能,學習到的各種選修課和必修課等方方面面都能提升一個人的綜合能力和綜合素養。 有些人說學歷只是某一門技術的代表,但我不這樣認為,學歷越高,你能接觸到的學習和工作環境越好,能接觸到的信息也是行業最前沿的信息。而且環境影響人,更能造就一個人,好的學習環境和好的學術氛圍對一個人能產生質的影響,當然是好的方面。

在我們日常接觸到的眾多人當中,高學歷人群確實能體現出一個人更高的綜合能力和綜合素養。 【小結】:

單位設置學歷門檻能大大縮減招聘時的人力和物質成本,也能為單位挑選出更優秀、綜合能力更強的員工,所以,單位設置學歷門檻是很有必要的。

三、認清自己的實力,學會更好地審視自己

你說你能力很強,但就因為學歷不是全日制文憑而被拒之門外,按你的意思你是一個高能力、低學歷的人;但是,你的高能力怎麼來證明?而且單位在招聘過程中也會把學歷看成一項很重要的能力體現。

1、自認為自己的能力很強

有一種現象你不得不重視一下,你是否自認為你自己的能力很強?但實際上你的能力一般。

有很多人都可能面臨一種自我能力錯估的假象,老是自以為是,自認為自己各方面都很好,各方面能力都很強,但實際上是自己沒有進行有效地對標從而形成了一種能力錯估的假象。

當然我們不否認特例的存在,很多人確實是一種低學歷高能力的人;但有一點必須說明的是:行業規則依然形成,招聘單位不可能為這一兩個特例而去更改招聘規則。

2、認清自己的實力,更好地審視自己

面對被單位拒之門外,你卻不理解這種現象,我認為主要還是因為你沒有認清自己的實力以及沒有很好的審視自己。

A.認清實力

a. 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尋找各方面相當的人與之比較,自我評價自己的優點和缺點;

b. 尋找一個比自己更方面都優秀的人,形成對標,列出自己的缺點之處並進行標記。

c. 藉助外界的人或物來認識自己,讓周圍的人對自己進行客觀的實力評價。

B.審視自己

a. 要敢於面對真實的自己,經常對自己在工作中的能力表現進行自我評價和自我總結;

b. 從周圍世界獲取有關自我的信息,跳出自己的圈子回頭看自己,可以有效避免由主觀意識所帶來的能力識別偏差。

c. 讓你所在行業內的相關專家或者前輩為自己指點迷津。

3、用積極的心態面對找工作

面對找工作,不論招聘條件或要求有多麼苛刻,要始終用積極和樂觀的態度去面對。一定要始終相信,只要自己有能力,即使學歷低也一樣有適合自己的工作,完全可以去尋找那些能力要求高但學歷要求低的工作。只有抱著這種積極的心態,才能主動解決在找工作過程中遇到的難題,才能事半功倍,也一定能達到目的,實現自己的目標。

【智說職場】總結

把一個人能力很強,但就因為學歷不是全日制文憑而被拒之門外的這種現象只歸咎於招聘要求的不合理,埋怨於學歷門檻的設置的這種說法其實是有些片面的,因為學歷也是一個人綜合能力和綜合素質的重要體現。

面對這種情況,求職者需要做的是首先要理解招聘單位設置文憑門檻的普遍性,其次要明白招聘單位設置學歷門檻的必要性,最後還要從自身出發,認清自己的實力以及更好地學會審視自己;只有從這3個方面出發,才能更好的面對求職過程以及更好的找到一份心儀的工作。

歡迎關注@智說職場,多年職場經驗,專注寫職場,每天與你分享職場乾貨和職場心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