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明明做好了一件事情,卻得不到老闆的稱讚?

德清之奇


據我當過員工也當過小老闆的經驗,可能有以下原因:

1、老闆的個性問題。他或她本身就不善於去表達對別人的讚美。或者是完美主義,對工作成果的要求比較高。

2、對工作成果認知上的差異。你認為的好,並不是老闆認為的好。這個在做事之前就需要先去了解一下老闆期待的結果。

3、自己的個性問題。有些高成就感,高價值感的人。只有感受到別人的很多的大量的讚美和鼓勵,才感覺到被愛被接納。也許不是老闆給的讚美不多。而是你內心當中的需求量更大。


董GaGaGa


做好了一件工作,內心當然期望領導可以表揚一番,但是領導似乎無動於衷,什麼原因呢?

1-中國式的領導更喜歡批評,不擅長表揚

從中國式的家長就可以看到中國式領導的影子。事情做好了,應該的;事情做錯了,不行,我得罵罵你。

所以很大部分中國式的領導者通常只在批評時才出手,而且特別擅長用威嚴的方式批評下屬,覺得這樣是在幫助下屬,糾偏下屬。到該表揚時卻啞了火,沒有了聲音。

但是反觀老外,就比較喜歡讚揚。Good Job!Well done! 雖然聽多了覺得水分也挺大,但是當時的心情還是不錯的。

理解了這種文化上的差異導致的領導風格不同,可能會讓你釋然些。

2-你所謂的“好”,在老闆眼中也許只是“一般”

在工作中,當事人往往關注當下的結果,老闆則要考慮更廣維度的情況。

所以你所謂的好,只是站在自己的角度來看問題,給自己暗暗加了分。老闆沒有讚美,也可能是要求嚴格,這點成績還不值得稱讚,甚至反過來還不一定覺得好。

記得以前在銀行,每年我們會申請一筆經費,組織全行員工去國內旅遊。這對員工來說,肯定是好事,大家反饋也都不錯。於是有一年,我們老闆請總行大老闆來中國和我們一起參加旅遊,想趁機表表功。沒想到活動弄完,大老闆不太滿意,認為我們用銀行的錢只是讓員工出去玩玩,沒有體現團隊建設的精神,而且這麼多人出行也有風險,到第二年乾脆把預算減半了。就這樣,本來以為可以被表揚的事,反倒變錯誤了。

因此,不能簡單隻從自己角度看問題,還要學會站在老闆角度看問題。

3-老闆也許是覺得你做的好,但是不希望讓你輕飄飄,或讓別人覺得偏袒你

在管理學中有個說法:表揚要當著眾人的面,批評要偷偷進行,除非是想殺雞給猴看。

但是有些人一旦被表揚,很容易產生驕傲的情緒,認為自己很了不起,開始浮躁起來。

另外,有些老闆也怕當面表揚了你,也許會給眾人一個錯誤的感覺,你是老闆器重的人,老闆很賞識你,會因此在團隊中失去平衡感。所以即使真的覺得你做得好,但還是低調點先不表揚。

以上三個方向純屬猜測,具體的話只有老闆才知道。如果你真想清楚到底老闆怎麼想的,其實可以找個機會問下他。比如可以說:

“老闆,上一個項目做完後,我也想聽聽你的意見,看看有沒有什麼可以繼續保持的,或者還需要改善的地方”

看看老闆怎麼回覆就清楚了。


斜槓大叔Erazor


我覺得吧 還是要保持平常心

你為什麼要得到老闆的稱讚?老闆的稱讚對你有什麼好處?

我們假設一下,在公司裡。你做了一件好事,老闆走過來拍拍你的肩膀,“小李,乾的不錯,繼續加油,我看好你呦。”

這一幕發生後,在你內心竊喜的同時周圍的同事會是什麼反應?如果你的同事關係都還比較和睦也就算了,如果不和睦呢?

一:哎呀,你們看小李不知道又去老闆那裡拍什麼馬屁了。老闆專門過來誇他呢?

二:一天天的什麼毛病?不好好工作淨做些偷奸耍滑的事兒。

三:當你因為業務出眾而升職時,總會有人覺得你是靠不正當手段上位的。

危言聳聽了嗎?是有一點兒,但是有一點是很明確的。

當你成功時,除了你的家人,你身邊的所有人都不會由衷的祝福你。人們總是習慣去記恨身邊比自己過得好的人不是嗎。

木秀於林 風必摧之 中國人講究悶聲發大財,要做最不起眼但最厲害的那一個。



斯文的二柱


在職場上,時常會出現各種各樣的疑惑,自己可能會不理解,想要得到認同和讚許,歸根結底還是對職場缺乏了一些安全感。有的時候想知道領導的真實想法,卻又無從獲知。單從這個問題,我們可以做如下分析:

第一、“我明明做好了一件事情”,這件事情是不是自己的本職工作範疇內呢?如果是,那是理所當然,否則你待在這個崗位的意義何在呢。如果是領導額外交給你的任務,你完成了,說明老闆對你的定位非常清晰,知人善用,並且從內心裡認同你的工作能力,不然老闆為什麼不找別人,偏偏找你呢。每個人的時間都是寶貴的,明明有康莊大道,誰會選擇走彎路。老闆選擇你去完成這件事,說明在他心中最合適的人選就是你。老闆選擇你的這個行動已經說明了一切。

如果說這個工作不是老闆交代的額外任務,而是你覺得這件事對老闆的影響是正面的、積極的、有利的,你就去做了,並且完成的很好。在這裡,你需要靜下心來思考一下,這個工作本不是你的工作範疇,老闆是希望別人去完成的,也許這正是他對其他人的考驗呢,結果被你喧賓奪主,有沒有這種可能性呢。

第二、“得不到老闆的稱讚”,這個就要取決於每位老闆的性格特點了。有的人善於表達,願意將內心的想法表述出來,而更多的老闆屬於穩重大氣型,內斂沉著,喜怒不形於色,對你的認可和讚許放在心裡。其實對於這一點,你完全沒必要放在心上。在職場上一定要有一個穩定的心態,你出色的完成了工作,對你個人而言,是挑戰也是歷練。在職場上的安全感一定是自己給予的,而不是依靠他人的稱讚來獲取認同感。這種底氣來源於日常工作的積累,你的工作經歷越豐富,成功案例越多,底氣越足。

其實,想要知道老闆對你的態度並不難。細節決定一切。如果在日常工作中,老闆經常詢問你的參考建議,又或是交代你完成一些有難度的工作,又或是給你加薪,甚至比較關心你的生活狀態等等,就代表你在老闆的心目中位置比較重要,他對你另眼相待。

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到你。祝你在職場上一切順心!

有需要職場解惑的小夥伴們,歡迎關注:【TataSay職場】,每日更新,職場百態,真實發聲,探索職場寶藏!


TataSay職場


你好,為什麼你明明做好了一件事情,卻得不到老闆的稱讚?

首先,你先確定的是你做的是分內事還是額外事,重要的事還是一般的事,這件事的影響力等。

01. 如果你做的是分內事,那麼你是應該的,沒什麼值得稱讚的。

02. 如果你做的是工作外的事,但不是很重要,誰都可以完成得很好的,那也沒必要稱讚你。

03.如果你完成了一件很重要,對公司有重大影響的事,老闆沒稱讚你。我想你也不用這麼在意,你可以持續做好每一件事,老闆總是會注意到你的努力,並且給你點贊稱好的。

有時候,我們就像個孩子,老闆一句“多虧了你.....”都會讓我們內心充滿了努力工作不辜負老闆厚愛的激情,雖然老闆沒有這麼多時間去注意到我們的小心思,但是我們的努力他是看到的,我一直相信,付出就會有回報。


元寶小姐那些話


僅僅是做好一件事情,就想讓老闆稱讚?題主在職場上還需多加歷練。老景認為,無論是職場新人,還是職場老司機,不要讓領導發掘你這種心態,更不能外露“求誇讚”的神態,否則領導覺得你很浮躁,難堪大用。職場不僅僅是立業,還是修心的過程。且聽老景細細說來。

伯樂型的老闆,希望你做得更好

《孟子》有云: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也,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如果你在老闆手下做的時間不長,或者在老闆眼裡不是個幹才,老闆對你的行為也根本不會上心,強要老闆的誇讚毫無意義。你需要做更多的事情讓領導認識你的價值,把你納入到後備儲備人才體系中。

如果你是個幹才,老闆有意提拔你,你僅僅是做好一件事情,老闆同樣不會大方的表揚你。你更無須掛懷,做好自己的事情,總有被領導重用的一天。對於愛才的領導來說,最好的鼓勵不是誇讚,而是最大化挖掘一個人的潛能,給他更廣闊的空間,讓他發展,這才是伯樂。而你是千里馬麼?

把心態放平和,做行動上的強者

陳毅元帥說過:九牛一毫莫自誇,驕傲自滿必翻車。歷覽古今多少事,成由謙遜敗由奢。

對於打工一族來說,工作是為自己而做的,臉是給自己長的,這是職場上的朋友需要謹記的一條鐵律。即便你的領導不是一個伯樂型的領導,也要做好每一件事,而不僅僅是一件事。畢竟,你的成果的直接受益者表面上看似是公司,但是最大的受益者是你自己。你通過自己的努力做成了一件事,為自己的職業生涯增光添彩。

職場待久了,回身去看,你會發現,你在公司擔任的職位,無非是自己職業生涯中的一個個臺階,你的每一件事,每一份工作做得越出色,你的臺階越穩固,也會越來越高,這也是你未來事業更高發展的基石。與其天天幻想得到領導的誇讚平步青雲,不如腳踏實地。

老景現身說法

作為一個互聯網行業12年的老兵,老景曾經遇到過幾任領導,也做上了領導的崗位,也在堅持創業。回想來看,其中一個一絲不苟的領導,而且是一個女領導,同樣不善於誇獎下屬,至少是不經常誇獎,或許也是怕老景驕傲,呵呵。但是,她心裡有數。團隊裡也有不少同事分擔不同的崗位,領導看到老景越來越多的成果後,不斷給老景申請資源和更多的實戰鍛鍊機會,讓老景在職場上掌握了更多的技能和資源,也是後續職場發展和創業路上的寶貴財富。


總之,職場是一個大煉爐,各種角色、各種工作事物,各種職場規則,凡事要辯證的看待。在充分了解老闆為人處世的風格後,對症施策。既然改變不了環境,就要努力改變自己。如果我的分享對你有幫助,歡迎關注老景,一起分享職場和創業故事。


老景職道


  我相信當你進入一家公司,你會盡力做好自己的事。這可能是大多數人的想法。然而,在努力工作之後,你會發現領導不認識你。隨著時間的推移,你會鬆懈下來,逐漸失去對工作的熱情。從長遠來看,在同事和領導的眼裡,你會變得越來越差,不會被別人認可。有些人會選擇離開。然而,如果你帶著這樣的問題離開,下一家公司會遇到同樣的情況,也會遇到同樣的情況。

  新員工小王加入了一家新公司。從進公司的那一刻起,小王就決定努力工作,因為公司是小王精心挑選的,這也浪費了小王的精力。因此,小王認為,在這個新公司裡,他應該把工作做好,然後得到同事和領導的認可。但是,儘管小王努力工作,他還是沒能得到領導。甚至有時候,領導也不太重視小王。這讓小王很難過。他平時工作非常努力,甚至下班後,他也是最後一個離開的人。然而,他仍然沒有得到領導的批准。小王覺得他做得很好,但我想他可能對此有問題。

  努力工作不等於做好工作。如果你只是埋頭苦幹,不計劃你的工作規則,我相信你一定對你的工作感到困惑。沒有辦法有效地做好你的工作。每個人都說你在為自己的工作而奮鬥,但這只是你一廂情願的想法。努力工作不等於為你的工作而奮鬥。過度的努力工作會讓你的精神狀態變得更糟。短時間內不能反映任何事情,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整個人的精神面貌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我相信你,甚至是領導,看到它時都不太喜歡。只有合理安排時間,照顧好你自己的實體,你才能不斷輸出你的作品。

  我工作太努力,太無私,以至於無法讓自己獨立。我缺乏與同事交流的機會。我只能閉門工作。我的想法有限。我需要隨時與外界保持最新的信息交流。與同事交流時,我不僅能獲得最新信息,還能培養同事間的感情。因為在公司裡,我注重團隊效率,不僅是一個人的表現,還有一個人的良好表現。對公司來說,沒什麼可做的。如果你做得好,你可以開車送我周圍的同事。我相信你的領導會另眼相看。

  親愛的朋友,你現在的領導對你的態度是什麼?歡迎寫下來並一起交流。

  喜歡職業故事的朋友請關注我,分享他們的職業經歷。


偉仔闖走天涯


僅僅做好了一件事情,就希望得到領導的稱讚,山西1哥認為,這個要求本身不合乎情理。“一個人做一件好事並不難,難得是一輩子做好事。”所以,難的事,你又做好了,才可能有表揚有肯定。下面,我就站在一個領導的角度回答題主的問題。

第一,每做好一件事情就求讚賞,這是學生思維

回想一下,我們也許只有在學校才能聽到,“小明同學今天主動為班級擦洗了玻璃,同學們要向他學習。”“小麗同學本週的作文寫得生動有趣,主題鮮明,下面我給大家讀一下”……我們也許只有在學校才可以看到,教室牆上有一個專門的表格,每天給表現好的同學貼一個小紅花。

問題是,我們現在成年了,參加工作了。我們在領導的眼裡,你在某個崗位工作,那是你的職責所在。你的工作做得好,其實也在你應盡的責任範圍之內。每做好一件事情,領導就要表揚一回,有必要嗎?你要是再接再厲還好,萬一驕傲了怎麼辦?

第二,“好”字是一個感性詞,每個人對好的理解不一樣

尤其是當這個“好”字,是當事人從自己的口裡講出來,恐怕水份是有的。因為我們一般更善於和過去的自己比,“我比以前進步了。”也更喜歡和不如自己的人比,“我比某某某強”。但在領導心目中是個什麼看法,還屬於“好”的範疇嗎?未必。

我在職場上行走了30來年,受到過領導的讚賞嗎?肯定受到過,而且也不少。但是,仍然遠遠達不到一事一讚,一把一算的地步。直到今天,我也是領導了,我也仍然很少表揚下屬,除非他(她)數年如一日,一直表現不錯。或者是某一件非常棘手的事情,他(她)處理得相當漂亮。注意,我在用我的標準衡量,不是員工自己的標準。難怪也有員工反映,“想聽到我們領導的表揚真難”。

第三,領導其實對手下每個員工的表現很清楚

我現在直接管理的員工有20來個,每個人怎麼樣,我清楚的很。誰是幹活兒的,誰是耍眼前花兒的。誰對自己的要求高,誰對自己差不多就算了。這就像是老師看班裡的學生一樣,哪個是可塑之材,哪個是混生活的,他都知道。

我是怎麼對待能幹肯幹會幹的員工的?

一是不斷增加工作量和工作難度。

這一點好多人有異議,認為我在捏“軟柿子”。其實並非如此。人都是在壓力之下成長的。我這麼多年從一個臨時工走到領導幹部崗位,和自己能幹活肯幹活會幹活是分不開的。我的歷任領導也是這麼對我的。

二是我可以給出一些工作的指導意見。有些工作可能確實超出了員工的能力,每到這個時候,我總會告訴他們,如果是我,我會怎麼辦,甚至是我為什麼會這麼辦。悟性高的員工,也總是很快就理解了我的意圖。

三是員工毛燥的時候,我會給他們打打氣。現在的年輕人,大多數抗壓能力要差一些,當好幾件事情堆在一起,他們也會有情緒,也會認為我為什麼光看上他,別人那麼閒為什麼不用。這個時候,我會想法給他們排解,儘可能疏導一些他們的壓力。

四是我會不遺餘力地向領導推薦他們。我總認為,工作能力強的人,就應該承擔更大的壓力,不斷挑戰自我。連續多年的骨幹員工,就應該走上管理崗位。可喜的是,這麼多年來,手下的骨幹基本上都走上了領導崗位,有的還成為過我的同級。而新的骨幹又在不斷產生。

第四,大多數的領導還是喜歡能夠沉得住氣的員工

有的員工很能沉得住氣,一當就當了一輩子普通員工,你們知道,我說的不是他們。但無論如何,在職場上能沉得住氣,都是一項很重要的能力。對領導來講,這裡邊,歷練的成份有,考驗的成份也有。終歸,領導要決定使用一個人,還是特別慎重的。

這還不算,領導的更替問題。你表現得很好,本來已經納入領導提拔的視野範圍之內了,突然他調走,來了一個新領導,一切再從新開始。我有一個很要好的朋友,他的運氣就差些,每到改變他命運的關鍵時刻,領導換了。也因為他能沉得住氣,他現在已經是一個機關的處長了。

總之,一個人在職場工作的時間很長,一時的長短都不重要,沉下心,靜下氣,認真學習,努力工作,好好培養自己的能力,這才是根本所在。心急吃不了熱豆腐。職場的競爭是一場長跑,任何只看眼前得失,只在乎一時的輸贏的念頭,都沒有多大意義。最後的贏家,才能笑到最後。

我是山西1哥,混跡職場30年,喜歡琢磨職場上的那點事兒。我所說的話,只給想聽的人聽,是你嗎?關注我,私信必復。


山西1哥


你認為自己做好了一件事情,卻得不到老闆的稱讚。我認為:

一、首先明確,你做事的目的是什麼?是為了得到老闆的稱讚嗎?如果不是,請不要太介意這個問題。職場上的人已經不是孩子,每做一件事就要大人表揚一番。老闆付你工資,你做好你的工作是天經地義。

二、管理幅度不同。你的眼裡只是你一個人的工作,而老闆的眼裡裝的是一個公司幾十個人甚至幾百號人的工作,他不可能面面俱到。

三、屁股決定腦袋。不同的位置對事情的認知不一樣。你認為做得很好了,可是在老闆看來可能剛剛及格。所以要學會站在老闆的角度看問題。舉個例子。你做了一盤菜,你認為你做得菜非常好吃,希望得到美食家的

稱讚。可是美食家品嚐後,認為菜的味道太過一般了。這就是每個人的評判標準不一樣。在你自己的認知範圍內你覺得已經很好了,可是你不知道比你做得更好的多得很。所以,要更加努力的提升自己的技能,爭取把事情做得更好。

四、當然也可能你做得非常好,非常值得表揚,但老闆並沒有稱讚。這也許是老闆心裡對你很認可了,但只是沒有表揚人的習慣而已。所以更不要放在心上。老闆心裡有數就行。

所以,做好自己的事情,不必追求別人的稱讚和表揚,問心無愧就好了。


蟹行天下413


這種情況我們在職場中經常會預到,如果腦筋轉不過彎鑽進死衚衕,就可能影響自己的工作積極性。我從下面這三個方面談談我的想法。

1. 從做事的角度考慮

我們要明白一點,在職場中,做好一件事≠一件事做得好,老闆安排你事情,你把事情做好了,這是你的本職工作(哪怕事情不屬於你的工作範疇)。而你在本質工作上,發揮自己的主動性,一定要超出老闆的預期。老闆希望你一週完成,你三天就完成了;老闆希望你完成70分,你做到了90分,只有在完成一件事的基礎上,還把這件事完成得超出老闆的預期,老闆自然會賞識你。

2. 從老闆角度考慮

位置不同,考慮問題的角度也不同,我們在職場中,要有老闆思維。你考慮的是把事情完成,老闆還要考慮你完成事情的時間成本、財務成本。你以為自己做得很完美了,但是老闆通過這件事看到你做事情喜歡單打獨鬥,不喜歡和同事溝通……總之,我們在工作中一定要學會培養自己的老闆思維,學會換位思考,只有這樣,工作中才能真正讓老闆滿意。

3. 從個人角度考慮

對個人而言,

要把專注放在自己的工作能力上,不要受其他因素的影響。是金子總會發光,但是不是在哪都會發光,也不是什麼時候都會發光。在職場中先把自己打磨好,尤其是職業發展初期,不比太過急功近利,如果沒做一件事都急著有所回報,最後反而讓人覺得你的功利性太強了。這種意識會影響你對待工作的態度,時間久了就會影響自己的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