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國臺辦新聞發言人安峰山加盟新希望集團首度接受專訪:“首席品牌官應該是那個仰頭看天的人”

據四川在線 記者 李欣憶 視頻 朱文博 熊方圓(實習) 今年9月,原國務院臺辦新聞發言人安峰山加盟新希望集團擔任首席品牌官的消息,引起不小的轟動。

安峰山擔任國務院臺辦新聞發言人近4年時間,反應敏捷,常常妙語連珠,在業內有“金句王”之稱。

★人物名片★

原國臺辦新聞發言人安峰山加盟新希望集團首度接受專訪:“首席品牌官應該是那個仰頭看天的人”

安峰山,1970年出生於河南許昌,1988年就讀於北京大學國際政治系,法學碩士。歷任國臺辦新聞局新聞處處長、新聞局副局長。

2015年10月28日,安峰山作為國臺辦新聞發言人首次亮相。

2019年8月,安峰山加盟新希望集團擔任首席品牌官兼黨委副書記。

如今,轉型進入民營企業擔任首席品牌官,他將怎麼進行品牌打造?

近日,安峰山在成都出差間隙接受了四川在線記者專訪,這也是他履新後首次接受媒體專訪。

原國臺辦新聞發言人安峰山加盟新希望集團首度接受專訪:“首席品牌官應該是那個仰頭看天的人”

怎麼理解首席品牌官?

首席品牌官需要“超越”品牌

四川在線:首席品牌官這個職位很多人並不熟悉,這是隨著品牌建設越來越重要而新生的職位,您怎麼理解首席品牌官?

安峰山:越來越多的企業設立首席品牌官職位,從品牌經理到首席品牌官,隨著企業對品牌的理解和重視不斷深化發展。在我看來,首席品牌官不僅需要維護品牌、宣傳品牌,某種程度上,更要實現對品牌的超越。要站在企業發展的戰略層面,從整體宏觀的角度來提升企業的形象和社會評價。

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常說,做企業要埋頭拉車,腳踏實地創業;要抬頭看路,看看市場需求變化情況;還要仰頭看天,即關注國家的產業發展政策。首席品牌官就是那個“仰頭看天”的人。

四川在線:您過往的經歷對勝任首席品牌官有何益處?

安峰山:許多企業的首席品牌官都有媒體或者政府部門任職的背景,這是因為有過媒體或者政府部門的從業經歷,對大政方針政策有很強的敏感性,能準確理解政策,分析把握形勢,對輿論也有專業理解,這些素養對勝任首席品牌官有優勢。

怎麼快速融入新希望?

多跑動走訪調研,多找人聊天

四川在線:入職新希望集團3個月,您主要做了些什麼來快速融入?

安峰山:首席品牌官和新聞發言人有相似之處,過去我擔任國臺辦新聞發言人,需要熟悉瞭解國臺辦所有部門的業務,包括中央的大政方針。而首席品牌官也需要充分了解集團方方面面的業務,包括中央和地方的相關政策,這樣才能替企業代言。因此,這幾個月我的主要工作就是迅速瞭解和熟悉,一方面通過案頭學習,看各方面的資料;另一方面通過聊天,有時間就找不同的人聊,從領導到員工,各大業務板塊都聊。

還有一點很重要,走訪調研。目前,新希望集團佈局農牧食品、乳業快消、地產文旅、金融科技、生態環保、醫療健康六大產業板塊,擁有幾百家子公司、分公司。要快速融入,需要跑勤一點,實地去調研。這是我加入新希望集團之後第三次到成都,四川是我們的大本營,當然要多多跑動。前幾天在杭州陪董事長參加浙商大會,然後我又繼續留在杭州,與我們控股的上市公司興源環境進行座談交流。

四川在線:您希望給新希望集團品牌建設帶來哪些變化?

安峰山:我希望通過整體品牌體系打造,幫助新希望提升影響力、知名度和美譽度,讓政府和社會放心,讓企業員工和客戶安心,得到消費者信任。

原國臺辦新聞發言人安峰山加盟新希望集團首度接受專訪:“首席品牌官應該是那個仰頭看天的人”

競速新賽道有什麼邏輯?

圍繞消費升級、鄉村振興、智慧城鄉佈局

四川在線:最近幾年,新希望集團在傳統農牧主業之外,不斷競速新賽道,開闢新市場。作為首席品牌官,您怎麼理解新希望的戰略佈局調整?

安峰山:2016年至今,新希望幾乎以每年進入一個全新賽道的頻率不斷迭代,目前形成農牧食品、乳業快消、地產文旅、金融科技、生態環保、醫療健康六大板塊同時發力的產業佈局。

以現代農業和食品為主導產業,這是新希望的A面。而欣欣向榮的B面,則是以年輕化、產融一體化、國際化、科技化為引擎,持續關注、投資、運營具有創新能力和成長性的新興行業。

“順應潮流,領先半步”,這是劉永好董事長近40年來秉承的經營智慧。順應國家和市場發展的潮流,保持領先,但又不過於超前,不讓企業發展失去重心。我們選擇新賽道,同樣秉承上述理念。新賽道之間協同發展,共同為農牧食品主業賦能。例如我們進入生態環保領域,不光是進行汙水處理、環境綜合治理等,其技術反哺農業,為養殖板塊實現汙染零排放;生物科技相關賽道的佈局,增強了農業主業的防疫能力。

不是什麼最賺錢就做什麼,也不是什麼最新潮就去跟風。新希望一直聚焦熟悉、擅長、有發展潛力的賽道,圍繞消費升級、鄉村振興、智慧城鄉佈局,其中有可循的邏輯。

【新聞多一點】

為什麼首席品牌官鍾情於大V們?

中國市場已經全面進入品牌力時代,為了完成從“製造大國”到“品牌大國”的轉型,就必須強化品牌建設和人才培養。2017年,國家工信部明確表示,大力支持首席品牌官的培訓。

首席品牌官不僅是企業形象的傳播者、企業管理的參與者、企業品牌建設的直接責任人,更是一個企業立足於市場的無形資產。知名人士在提升品牌形象、獲得內外部資源、贏得競爭、推動業務發展方面都具備優勢。

2007年,曾做過10年項目評估的政府官員陸致瑛擔任清華同方首席品牌官。

2014年,《南方週末》報社原常務副總編輯伍小峰加盟萬達集團,負責企業品牌宣傳工作。

2015年,鳳凰衛視原中文臺執行臺長劉春任江陰中南重工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文化官。

2017年,香港航空引入國際品牌推廣專才劉江擔任首席品牌官,負責香港航空品牌及顧客體驗部。

2018年,《京華時報》原資深房產記者肖賓,任職藍光發展首席媒體官兼品牌管理中心總經理。

2019年,《南方都市報》原總經理、搜狐總編輯陳朝華結束近30年的媒體生涯,轉身投入恆大集團,負責品牌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