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回報要用高風險來換?30年年化收益20%的大神說“不”

高回報要用高風險來換?30年年化收益20%的大神說“不”

塞斯·卡拉曼

Baupost基金公司總裁

過去30年,卡拉曼管理的基金年複合增長率約為20%。30年中只出現過3次下跌(1987年,2008年,2015年),且跌幅都不超過10%。

卡拉曼以“低倉位、穩定回報”著稱。他幾乎不做空,也不使用槓桿,習慣手頭上保留大量現金,很多時候只有5成倉位。

卡拉曼贊同“股票確實能在長期內,取得較債券和現金更高的回報”,但他同時認為,我們無法根據歷史數據決定一項特定投資的真正風險,投資者必須為任何可能發生的事情做好準備。

不要被免費午餐誘惑,投資首要目標是“不虧錢”

沃倫·巴菲特喜歡說的第一條投資原則是“不要虧錢”,第二條規則就是“永遠也不要忘記規則一”。

我也認為防止出現虧損應是每個投資者的主要目標。這並不意味著投資者應永遠也不要承擔任何可能出現損失的風險。

實際上,“不要虧錢”意味著經過幾年之後,投資組合中的本金不應出現明顯損失。

高回報要用高風險來換?30年年化收益20%的大神說“不”

儘管沒有人希望蒙受損失,但你卻無法從多數投資者和投機者的行為中證實這一點。

存在於我們多數人體內的投機願望非常強烈,能夠獲得免費午飯的誘惑非常吸引人,尤其是當其他人似乎已經分享到了免費午餐時。

當其他人正貪婪地追求回報,經紀人正在電話中向你推銷近期“炙手可熱”的IPO時,你很難將注意力集中在潛在的損失上。

然而,避免損失是確保能獲利的最穩妥的方法。

高回報要用高風險來換?30年年化收益20%的大神說“不”

沒人能保證在長期投資中 ,股票會獲得更高收益

我避免損失的策略與近期市場上的傳統智慧格格不入。

今天許多人相信,風險不是來自於擁有股票,而是來自於沒有購買股票。

這種想法認為,從長期角度來看,股票將取得較債券或者現金等價物更高的回報,就像過去一樣。

指數也證明了這一觀點。

多數機構投資者在任何時候一直滿倉操作的傾向,則從另外一個角度證實了這種觀點。

這一觀點中確實有一項內容是正確的,歷史看,股票確實能在長期內取得較債券和現金更高的回報。

因為在企業資本結構中地位較低,沒有固定的利息支付和到期日,股票天生就較債務型工具具有更高的風險。

例如,在企業進行清算的時候,只有在償付了所有的債務之後,股票持有人才可能獲得餘下的資產。

為了說服投資者冒險投資股票而不是更安全的債務工具,股票必須用更高的回報前景來誘惑投資者。

高回報要用高風險來換?30年年化收益20%的大神說“不”

然而,我們無法根據歷史數據來決定一項特定投資的真正風險。風險得視支付的價格而定。

另外,如果有足夠多的投資者相信,股票將在長期內提供最高的回報,他們可能會將錢投入股市,並將股價推高至無法提供更高回報的水平。

高回報要用高風險來換? 不,別忘了複利

另外一種普遍的觀點是,只有承擔高風險才能獲得高回報,且只有通過獲得並承擔風險,才能取得長期的投資成功。

我的觀點正好相反。

我認為,風險規避是投資中惟一最重要的元素。

如果你有1000美元,你會願意在一場公平的擲硬幣賭博中,用它進行賭博,讓它翻番或是變得一無所有嗎?也許會,也許不會。

你會用一生的財富進行這樣的賭博嗎?當然不會。

如果在虧損30%和贏30%的概率均等的情況下,你會承擔這種風險嗎?許多人不會這麼做,因為虧損30%會破壞他們的生活質量,而贏30%卻無法讓自己的生活標準獲得相應的提高。

如果你是絕大多數有著風險規避意識的投資者中的一員,那麼規避損失必須成為你投資哲學中的基石。

高回報要用高風險來換?30年年化收益20%的大神說“不”

風險規避並不意味著,你無法獲得高收益。

貪婪的短線投資者可能忽略了,即使回報率一般,但時間一長,複利效應所帶來的回報即使不會讓人驚呆,也會讓人大吃一驚。複利效應會讓規模相對較小的投資產生巨大的回報。

堅持獲得哪怕是相對一般的回報率(風險較小),是讓你的資產實現複合增長的最重要因素。

高回報要用高風險來換?30年年化收益20%的大神說“不”

更進一步講,由複利的重要性可以推斷出一個必然的結論,那就是即使只出現過一次鉅額虧損,也很難讓回報恢復過來,因為這種虧損會讓之前取得成功毀於一旦。

換句話說,與“獲得波動很大的回報甚至鉅額回報、卻要承擔本金損失的風險”相比,“通過在風險有限的情況下,持續取得不錯的回報”更能讓投資者取得出色的回報。

例如,一名在10年內連續獲得10%年回報率的投資者,將比一位連續9年獲得20%年回報率、卻在第10年損失15%的投資者的財富多得多,這一結果可能會讓人感到意外。

無論你的投資目標是什麼,它都可能無法實現

關於回報,再多說一下。

許多投資者錯誤地為投資設定了一個具體的回報率目標。

不幸的是,設定目標並不會對實現目標提供任何幫助。

事實上,無論目標是什麼,它都可能無法實現。

假設你宣稱希望獲得每年15%的回報率,但這一聲明沒有告訴你該如何實現這一目標。

投資回報與你工作時間多長、工作多麼努力或者賺錢的願望有多強烈無關。

挖溝的工人可以通過加班1小時而獲得額外的回報,產量越多,計件工所賺到的錢就會越多。

遺憾的是,投資者無法通過更努力的思考或者工作更長時間來實現更高的回報。

高回報要用高風險來換?30年年化收益20%的大神說“不”

另外,為投資回報設定目標,會導致投資者只關注上漲潛力,而忽視了下跌風險。

根據證券價格所處的水平,投資者可能必須承擔巨大的下跌風險,才有機會實現預先設定好的回報目標,這是很危險的。

比如股票,沒有穩定的、確定無疑的現金流。

儘管股票的價值最終與對應企業的表現有關,但是從股票中獲利具有更多的不確定性。

尤其重要的是,股票的持有者不會從企業中獲得現金流,他們通過股票價格的上漲來獲利,這可能是因為市場將對應企業的基本面發展體現在了股價之中。

因此,投資者往往通過預測未來的股價來預測他們在股票中的投資回報。

股價不會以某一種可預測的方式上漲,而是會出現不規則的波動。因此,關於股價的預測,可以出現無限多的版本,總會有一種預測可以幸運地和實際耦合。

而這個“預測”並不靠譜。

所以,投資者所能做的一切,就是遵從一種始終受到紀律約束的嚴格方法,隨著時間的推移,最終將獲得回報。

高回報要用高風險來換?30年年化收益20%的大神說“不”

本文首發自公眾號小基快跑(xiaojikuaipao2014)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