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時期,法國為何定都非洲?

二戰時期,敦刻爾克大撤退後,法國曾定都非洲阿爾及利亞的阿爾及爾,具體怎麼回事呢?我們來看看阿爾及利亞的歷史地理。

二戰時期,法國為何定都非洲?

阿爾及利亞,面積約238萬平方公里,是非洲面積最大的國家,阿爾及利亞有七個陸地鄰國,逆時針方向依次是:摩洛哥、西撒哈拉、毛里塔尼亞、馬裡、尼日爾、利比亞、突尼斯。

阿特拉斯山脈位於西北非,是一系列褶皺斷裂山地區,與伊比利亞半島南部的佩尼韋蒂科山同出一源。阿特拉斯山脈橫跨摩洛哥、阿爾及利亞、突尼斯三國,東西長達2500公里,將撒哈拉沙漠與地中海隔離。阿爾及利亞為阿特拉斯山脈中段,包括撒哈拉阿特拉斯山和撒哈拉阿特拉斯山。

二戰時期,法國為何定都非洲?

撒哈拉阿特拉斯山,位於撒哈拉沙漠的北端,長約950公里,最高海拔2236米。泰勒阿特拉斯山,位於地中海南岸,長約1500公里,最高峰朱朱拉山的拉勒海迪吉峰海拔2308米。

阿爾及利亞海岸線約1200公里,人口主要集中在泰勒阿特拉斯山北麓的地中海沿岸,首都阿爾及爾就位於海岸線中央位置。

二戰時期,法國為何定都非洲?

公元前3世紀,柏柏爾人就在泰勒阿特拉斯山建立王國。後來羅馬、拜占庭、阿拉伯、西班牙、土耳其、法國陸續入侵,1830年後逐步淪為法國殖民地。

法國為了增加人口,幾乎綁架式地把一些要移民美洲的人“請”到阿爾及利亞。同時在土地、貸款等方面給予移民優惠,不論國籍是否為法國。當時歐洲人移民美洲,漂過大西洋風險太大,不如就近去地中海南岸的阿爾及利亞,回鄉也方便。

二戰時期,法國為何定都非洲?

圖-阿爾及爾國際機場

隨後幾十年歐洲人大量移民阿爾及利亞,這個地區的水源、農田、牧場,大多為歐洲裔把持,外來人口與本地土著矛盾突出,但二戰暫時緩和了矛盾。

二戰時德國佔領法國北部,法國南部投降,稱為維希法國。法國另有幾十萬軍隊逃到英國,在戴高樂的領導下組建自由法國,這是一個流亡英國的朝廷,基本看英國眼色行事。當時世界上大部分國家,都承認維希法國,並不認可自由法國。

二戰時期,法國為何定都非洲?

1942年,盟軍攻克維希法國把守的阿爾及爾,戴高樂立即宣佈阿爾及爾是自由法國的首都,終於從大不列顛島那隻鳥籠裡面飛了出來。於是出現一個奇怪的現象,高盧雄雞法國,居然把首都建在非洲的阿爾及爾。法國雖然國土不大,好在殖民地廣闊,才有足夠的地盤建首都。這是我們這種地大物博的國家無法想象的,因為我們可以從南京撤到重慶,有需要還可以繼續撤到昆明,甚至到拉薩或烏魯木齊。

在法國的主張下,盟軍在北非的總部也設在阿爾及爾。法國屯重兵在阿爾及爾,負責搖旗吶喊,將諾曼底登陸那種硬仗留給英國和美國。此時距離自由法國最近的敵人是意大利,結果不到一年意大利就投降了,自由法國高奏凱歌。

二戰時期,法國為何定都非洲?

圖-阿爾及利亞人

1944年,盟軍收復巴黎,戴高樂率軍兵不血刃回家,法蘭西共和國定都巴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