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一季度市場環境形勢分析

今年一季度,全國市場監管部門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認真貫徹黨的十九大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推動市場監管創新,提升食品藥品安全和質量安全保障水平,推進知識產權創造、保護和運用,著力改善營商環境和市場秩序,維護消費者權益,市場準入環境、競爭環境和消費環境不斷改善,為元旦春節和全國“兩會”營造了良好的社會氛圍,為經濟健康發展營造了良好的市場環境。

一、准入制度改革有序展開,市場準入環境進一步優化

(一)市場準入的社會滿意度平穩提高。市場準入改革是“放管服”改革的先導,是激發市場活力和創造力的關鍵。全國市場監管部門按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和政府工作報告部署,堅持自我革命,堅持改革創新,各項改革工作已經全面部署,一些重要改革措施已出臺實施。

圍繞企業的市場準入,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大幅度壓縮企業開辦時間,組織開展擴大“證照分離”改革試點,出臺規範“多證合一”改革文件,推行“最多跑一次”等便利化改革。圍繞產品的市場準入,推進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制度改革,全國“一企一證”改革於1月15日起全面實行,精簡整合特種設備行政許可子項目,取消製造、修理計量器具許可、標準物質製造許可等。推進強制性認證(CCC認證)總體改革,推動“目錄瘦身、簡化程序、減輕負擔”。改革CCC標誌發放管理,進一步減輕企業負擔;擴大實施機構指定數量,進一步打破認證檢測市場壟斷,給予企業更多自主選擇權。持續推進食品經營許可“兩證合一”和特殊食品審評審批制度改革,深入推進藥品醫療器械審評審批制度改革,化解藥品註冊申請積壓矛盾。圍繞知識產權創造,改革精簡商標註冊程序,規範專利代理審批,提高商標、專利審查效率。同時,許多地方開展“營商環境提升年”建設,向國際先進水平對標。

通過改革,進一步消除了市場準入的制度性約束,提高了投資創業的便利化水平,得到社會的積極反響和較高評價。根據互聯網137萬條相關數據分析,一季度網民對市場準入環境的正面評價佔86.33%,略高於2017年平均水平。對營商環境的評價持續走高,滿意度從2013年的89.93%提升至今年一季度的92.46%。

(二)市場主體的活力和創造力保持活躍勢頭。隨著新企業、新產品、新發明快速進入市場,為經濟繁榮發展增添了新的動力。

一是新設市場主體較快增長。一季度新設市場主體377.6萬戶,受3月份負增長的影響,同比增長4.9%,平均每天4.2萬戶。其中,企業新設132.3萬戶,增長5.4%,平均每天1.47萬戶。個體工商戶新設240.4萬戶,增長5.8%。

新設企業結構呈現新特點。服務業增長較快,製造業出現負增長,外商投資企業大幅加速。一季度,第三產業新設企業104.9萬戶,同比增長6.5%。其中,教育、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文化體育和娛樂業等新興服務業,同比分別增長21.3%、17.6%、9.8%。自2016年持續回升以來,製造業新設企業首次負增長,同比下降1.9%。金融企業繼續負增長,同比下降8.4%。房地產業保持較快增速,同比增長15.6%。外商投資企業新設2.2萬戶,同比增長90.7%。特別是廣東省,新設外資企業增長2.8倍,佔全國的59.6%,顯示出粵港澳大灣區開放政策的積極效應。

至3月底,市場主體總量達到標誌性高點,達到1.002億戶。其中,企業3133.1萬戶,佔31.3%。按2017年底全國人口計算,平均每千人擁有市場主體72.1戶,平均每千人擁有企業22.5戶。

新設市場主體的大量湧現,成為創業創新活力的重要標誌,對宏觀經濟的重要作用不斷提升。據測算,2013-2017年,新成立市場主體發展質量持續向好,新辦納稅人創辦當年納稅對稅收增長的貢獻率從7.8%提高至30.2%。新設市場主體只要有就業擴大、有稅收增長,對整體經濟發展的貢獻就越大。

二是為新產品便捷進入市場創造條件。一季度,審查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企業1713家,其中1299家企業通過簡化審批程序取得生產許可證。自2018年1月15日在全國推行“一企一證”改革,共有16家跨產品類別生產經營的企業通過“一企一證”改革取得“多證合一”的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進出口工業產品質量穩步提升。一季度,新批准37家工廠的186個嬰幼兒配方乳粉產品配方註冊申請,註冊新規實施以來,累計批准148家工廠1138個產品配方註冊。

通過藥品醫療器械審評審批改革,藥品註冊申請積壓已由高峰時的2.2萬件降至4000件以內,各類藥品註冊申請基本實現按時限審評審批。一季度,國家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審議批准66個藥品品種上市,核發國產藥品批准文號96個,進口藥品註冊證48個,港澳臺醫藥產品註冊證8個,進口藥品分包裝批准文號17個;完成醫療器械產品審批448項。

三是知識產權創造熱情高漲。商標註冊申請量保持快速增長勢頭。一季度,商標註冊申請量153.1萬件,同比增長83.0%,創歷史新高,其中,網上申請134.3萬件,佔申請總量的88.1%。商標註冊量118.2萬件,增長85.9%。商標有效註冊量繼續居世界首位,至3月底,商標有效註冊量1600.1萬件,平均每萬戶市場主體商標擁有1596.3件。商標質權登記量快速增長,一季度辦理質權登記244筆,同比增長37.1%,涉及擔保債權123.2億元,增長80.9%,幫助小微企業解決“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商標品牌影響力不斷提升,根據英國品牌價值諮詢公司Brand Finance發佈的“2018年全球品牌500強”報告,有66家中國企業上榜,比2017年增加11家,其中22家進入100強,比2017年增加6家。

企業的創新意識和專利意識不斷增強,成為帶動專利增長的主要力量。一季度,我國發明專利申請量39.1萬件,同比增長36.4%;實用新型專利申請量53.4萬件,增長48.9%;外觀設計專利申請14.5萬件,增長20.9%。發明專利申請中,國內申請35.6萬件,其中國內企業申請23.5萬件,同比增長46.1%,佔國內總量的66.2%,對發明專利增長的貢獻率達70.9%。專利審查能力不斷提升,為市場主體及時獲得專利保護提供了有力支撐。截至3月底,我國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10.2件,首次達到兩位數。我國對外專利佈局能力不斷提高,受理PCT專利申請1.05萬件,增長12.5%,其中國內申請人提交0.98萬件,增長16.4%。新增專利權質押金額182億元,同比增長12.5%;涉及質押項目數873項,同比增長28.7%,為企業解決融資難問題發揮了積極作用。

二、加強事中事後監管,市場競爭環境持續改善

(一)市場競爭環境總體平穩。加強市場監管是營造良好市場環境的重要保障。全國市場監管部門把規範市場秩序、維護公平競爭作為重要著力點,在放寬市場準入的同時,加強事中事後監管,工作的成效顯現,監管執法震懾作用增強。

以實施新《反不正當競爭法》為契機,強化競爭執法力度。針對網絡交易、廣告市場等問題多發的特點,開展重點領域監管執法。落實“四個最嚴”要求,加大對食品藥品違法犯罪行為的打擊力度,確保人民群眾買得放心、吃得安全。開展質量提升行動和“質檢利劍”行動,強化對特種設備和質量監管。加強商標專利執法工作,推進知識產權保護。建立企業信用監管長效機制。

市場監管工作取得顯著成效,市場競爭環境持續改善,社會給予高度評價。根據互聯網751萬條相關數據分析,2018年一季度,網民對市場競爭環境的正面評價為80.13%,高於2017全年平均水平。網民對於市場監管的主要舉措,都給予較高的評價。

(二)市場監管執法力度進一步加大。針對影響市場競爭環境的突出問題,把規範市場秩序、維護食品藥品安全和產品質量安全作為工作重點,加大市場監管執法力度。一季度,全國市場監管系統查處各類違法違章案件15萬件。

加強工商行政執法。強化反壟斷和反不正當競爭執法,開展網絡、廣告等重點領域專項行動。一季度,查處案件6.2萬件,同比下降3.8%;案值21.6億元,增長169.4%。從案件數量看,市場主體准入監管案件、無照經營案件、競爭執法案件分列前三位,合計佔案件總數的56.0%。從案件增速看,網絡交易案件、傳銷案件、廣告監管案件增長較快,同比增速分別為104.5%、51.4%、40.9%,其中網絡違法案件數量為近五年之最。

主要特點:一是市場準入監管案件量位居各類案件之首。查處市場準入監管案件1.61萬件,佔案件總數的25.8%。二是網絡交易違法案件持續快速增長,共查處網絡交易違法案件4765件,同比增長104.51%,案件量為近五年之最,商標、質量及廣告領域問題較多。三是虛假廣告案件增長快、佔比高。查處廣告案件5655件,虛假廣告佔54.16%,虛假廣告案件量和佔比均創近年同期新高。四是侵犯知識產權案件和商業賄賂案件大幅增長,拉人頭收取入門費傳銷活動的案件值得關注。查處競爭執法案件8763件,其中傳銷案件218件,同比增幅較大,增長51.39%。

加強食品藥品監管執法。保持打擊違法犯罪高壓態勢,加強元旦春節食品安全監督檢查,開展食品、保健食品欺詐和虛假宣傳整治行動,加強對流感疫苗生產等專項檢查,對部分地區進口食品開展專項整治,組織對食用農產品批發市場專項治理。一季度,查處食品藥品違法案件7.9萬件,罰款8.4億元。吊銷許可證75件,搗毀製假售假窩點148個,移送司法機關處理案件1137件。聯合公安部印發《關於加大食品藥品安全執法力度嚴格落實食品藥品違法行為處罰到人的規定》,加大對違法犯罪行為的打擊力度。向社會公佈未經許可生產經營、虛假標識聲稱、非法添加藥物等10起典型案例,鞏固整治成果,增強消費者自我保護意識。

加強產品質量監管執法。組織開展質量執法打假工作,一季度,查處質量違法案件8760起,同比增長58.7%,大案要案26起,涉案貨值1.78億元,移送公安機關案件26起。加大缺陷產品召回力度,召回缺陷汽車51次,涉及車輛319.6萬輛,召回缺陷消費品115次,涉及產品463.6萬件。加強產品傷害監測,全國17地56家產品傷害監測點醫院共採集與產品相關的傷害信息2.5萬例,針對發現的童車、切面機等較為突出的質量安全問題,聯合主產區政府和相關技術機構實施干預措施。

加強專利行政執法。深入開展專利執法專項行動,一季度,全國專利行政執法辦案總量5204件,同比增長9.8%。其中,調處專利糾紛辦案3961件,增長10.5%;查處假冒專利案件1243件,增長7.8%。

加強“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原工商總局制定第二版隨機抽查事項清單,明確8類31項抽查事項;發佈隨機抽查工作指引,明確檢查標準、要點、流程、形式等,進一步規範隨機抽查工作,各省(區、市)工商、市場監管部門均制定了2018年度隨機抽查工作計劃,明確了階段性目標,累計抽查企業比例達到5%以上。原質檢總局印發隨機抽查事項清單(2018年版),分四次組織開展產品質量國家監督抽查,累計抽查了7206家企業的8501批次產品,檢出910家企業的928批次產品不合格,全國產品質量監督系統共抽查19913家生產企業的25577批次產品,檢出1943家企業的2319批次產品不合格,對抽查不合格產品及其生產企業依法進行了處理。同時,發現並依法處理涉嫌假冒、無CCC證書產品23批次。加強CCC認證從業機構監管力度,對監督檢查發現存在嚴重問題的CCC認證檢測機構,予以撤銷4家、暫停5家嚴肅處理。組織316萬家檢驗檢測機構開展資質認定符合性自查,聯合原環保部對200家機動車檢驗機構進行檢查,對106家進行了行政處理。

(三)企業信用監管長效機制不斷完善。企業信用信息公示制度取得積極成效,至3月底,全國已經公示年報的企業802.6萬戶,年報公示率26.63%,比去年同期高3.35個百分點。累計有451.2萬戶企業通過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公示即時信息1036.2萬條。涉企信息歸集共享與聯合懲戒不斷加強,截至2018年3月底,全國經營異常名錄實有市場主體469萬戶,其中企業424萬戶,農民專業合作社35萬戶,嚴重違法失信企業名單實有3.17萬戶,並通過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和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推送至各部門實施聯合懲戒。至3月底,聯合限制失信被執行人擔任企業高管25.7萬人次。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作用進一步發揮,一季度,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日均訪問量4094.1萬人次,日均查詢量321.2萬人次。

三、加大消費維權力度,市場消費環境持續向好

(一)消費環境滿意度持續提高。圍繞節假日、“3.15”等重點時段和消費熱點難點問題,加大消費維權力度,及時查處“3.15”晚會曝光問題,消費環境不斷改善,人民群眾幸福感和獲得感不斷提升。

針對嚴重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的突出問題,加大執法力度,開展跨區域聯合打假。針對消費者重點關注的食品藥品領域,開展整治行動,加大檢查抽查力度,公開抽檢結果和典型案例,強化消費安全風險防控。加強對商品和服務領域消費維權工作,開展了網絡交易兒童用品質量抽檢工作。針對缺陷產品,加大召回與下架力度,督促責任方認真履行缺陷召回法定義務。2018年第一季度,全國工商和市場監管部門共立案查處侵害消費者權益案件總數6454件,案值23176.53萬元,罰沒金額5206.71萬元。

不斷暢通訴求渠道,深入推進消費維權社會共治。全國12315互聯網平臺二期3月15日上線運行,進一步暢通消費者投訴渠道,發佈50個大中城市消費者滿意度測評報告,引導社會各界更加關心消費環境建設。27個部門聯合開展放心消費創建活動,推動消費環境社會共治。

產品質量安全形勢穩定向好,質量水平穩步提升。一季度全國製造業產品質量合格率為93.87%,同比提高0.1個百分點,連續4年保持穩定增長。根據372萬條互聯網數據分析顯示,一季度網民對消費環境評價繼續提高,網民對商品消費、服務消費、消費維權滿意度分別為89.07%、85.85%、84.69%。消費者對中國品牌關注度不斷提升,一季度,國內品牌搜索量佔比達52.14%,比國外品牌搜索量高4.28個百分點。

(二)消費維權力度不斷加大。牢固樹立消費者至上的思想,以深入落實新《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為主線,以食品藥品領域為重點,創新消費維權機制,加大消費維權工作力度,推動消費環境綜合治理。

一季度,共受理消費者訴求202.44萬件,同比增長14.2%。其中,投訴63.4萬件,同比增長57.4%,舉報9.2萬件,諮詢129.9萬件。已辦理消費者投訴55.1萬件,辦結率87.0%;涉及爭議金額11.6億元,增長32.7%;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5.9億元,增長28.7%。

受理消費投訴的主要特點:一是在商品和服務投訴中,商品投訴佔比高,增速快。商品投訴35.5萬件,佔56.1%,增長69.4%;服務投訴27.8萬件,佔44.9%,增長44.3%。二是在商品投訴中,日用百貨、交通工具、通訊器材投訴量位居前三位,分別佔28.0%、11.1%、9.8%。三是在服務投訴中,網絡購物投訴量大、增長快。受理網絡購物投訴8.1萬件,同比增長31.0%。四是在投訴內容中,廣告和商標問題投訴量增長迅猛,同比增速分別為219.4%、209.1%。五是在投訴區域中,56.2%的投訴量集中於廣東、浙江、湖北、山東、四川五省。

(三)食品藥品安全形勢總體向好。以提升食品藥品安全保障水平為目標,堅持問題導向,創新監管方式,加強風險防控,全國沒有發生重大食品藥品安全事件。

一是加大食品藥品安全監督檢查力度。一季度,檢查食品、藥品、醫療器械、化妝品生產經營企業545.9萬家次,累計對96家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產企業開展106次體系檢查,發現違法違規主體12.4萬家次,完成整改17.8萬家次,收回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範證書20張,撤銷藥品經營質量管理規範證書324張。

二是加大食品藥品安全抽檢監測和信息公開力度。

一季度,全國共完成並公佈食品安全監督抽檢結果43.3萬批次,樣品合格率為97.4%。完成藥品、醫療器械、化妝品監督抽檢1.9萬批次,合格率96.5%。發佈食品抽檢信息通告12期、不合格藥品通告5期、國家醫療器械質量公告2期、不合格化妝品通告9期,公開2017年所有醫療器械境外檢查結果,接收投訴舉報信息31.2萬件。各地共完成不合格食品風險控制、下架召回、行政處罰、信息公佈等核查處置任務5226件。

四、市場環境呈現趨勢性特點,對市場監管改革創新提出新要求新挑戰

(一)市場主體具有持續較快增長的潛力,釋放改革紅利仍具有較大空間。近年來,隨著商事制度改革,我國市場主體持續較快增長,總量規模不斷擴大,雖然較難呈現持續高增長,但發展潛力依然較大。一方面,我國企業密度還不高,千人擁有企業數量與發達國家相比還有較大提升空間。另一方面,我國經濟仍處於創業創新的繁榮時期,技術的變革降低了創業的門檻,高素質人才的積累提升了創業能力,全社會已經形成濃厚的投資創業氛圍。

從投資創業的便利程度看,目前還面臨一些制度性障礙。作為未來發展方向的服務業,作為最具市場活力的民營經濟,還面臨較多准入限制。我國在世界營商環境的總體排名還處於中等水平,與我國整體經濟發展水平不相適應。進一步釋放我國經濟發展的巨大潛力,充分激發市場活力和創造力,還有很大的改革紅利釋放空間。

(二)企業對公平競爭環境的依賴度持續提高,對營造良好的市場環境提出更高的期望。近年來,社會上呈現出一種積極氛圍,不僅專家學者呼籲市場公平競爭,市場主體也迫切期望有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許多企業家強烈呼籲,要減少各種不合理的優惠補貼,政府應創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大數據分析表明,企業對公平競爭環境的依賴度穩定上升,由2017年一季度的0.21上升至2018年一季度的0.26,遠遠高於對產業扶持政策的依賴度指標。這是市場經濟走向成熟的重要趨勢。

特別是在我國經濟從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進程中,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成為高質量發展的基礎條件。無論是創新發展、創新引領,還是推動經濟轉型升級、提質增效,必須要用好市場的力量,發揮好市場機制的作用,要公平競爭、優勝劣汰,要鼓勵創新、保護髮明創造。目前,雖然我國市場環境不斷改善,但也面臨不少問題,成為影響企業健康發展和市場經濟高效運行的重要因素。

(三)我國知識產權創造創新進入快速增長時期,對知識產權保護提出更高的要求。知識產權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是國家創新驅動、轉型發展的重要支撐。目前,我國知識產權的發明創造進入繁榮發展時期,商標有效註冊量連續16年居世界第一,發明專利申請量連續7年居世界第一。隨著我國經濟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企業的品牌意識、知識產權意識會越來越強,打造特有的商標品牌、強化專利支撐,將成為增強企業競爭力的重要途徑。隨著經濟全球化,特別是在全球經濟面臨矛盾和波折時期,知識產權往往成為國際社會廣泛關注的焦點。

近年來我國知識產權的創造、運用和保護取得巨大進步,但面臨的矛盾問題依然突出。一些企業的商標、專利面臨著侵權仿冒的風險,同時國外對我國商標的搶注和仿冒問題也時有發生。在這種背景下,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對於鼓勵發明、鼓勵創新,提高經濟發展的核心競爭力至關重要。

(四)消費經濟日益豐富多樣,消費者權益保護日益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隨著收入水平的提高和科技變革加快,消費經濟進入繁榮發展和快速變革時期,新的消費趨勢、新的消費領域、新的消費模式不斷湧現。這既是經濟發展中的突出亮點,給廣大消費者帶來實惠,也對消費維權提出新挑戰。

網絡市場爆發式發展,假冒偽劣、誤導宣傳、信息洩露問題比較突出,分別佔網絡消費問題的29.4%、22%和13.4%。共享經濟、數字經濟興起,共享單車押金退款難、平臺公司大數據“殺熟”問題成為熱點。老年人消費、嬰幼兒消費旺盛,保健用品、嬰幼兒用品的侵權問題時有發生。農村消費市場的興起,城鄉結合部、農村集市等區域假冒偽劣現象相對突出。跨境消費不斷髮展,假海淘等新的問題開始出現。如何維護好消費者權益,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成為市場監管工作面臨的重要任務。

(五)維護全國統一大市場仍是擴展我國經濟發展空間的重要潛力所在,迫切需要打破行政性壟斷。在全球經濟激烈競爭中,尤其是在國際貿易摩擦加劇的背景下,我國擁有的龐大市場潛力,成為支撐我國經濟持續發展的優勢所在,也是許多新產業新業態蓬勃發展的優勢所在。我國許多互聯網企業和新產業的發展,很大程度上得益於我國大市場的優勢,形成大市場、大產業、大公司的發展格局。

由於一些部門和地方的行政性壟斷,把全國統一大市場分割為地方性和行業性市場,阻礙著商品、要素的自由流動和市場公平競爭,弱化了我國統一大市場的優勢和潛力。有些部門出臺的行業性、產業性政策規劃,更多地注重產業發展、行業秩序,抑制新技術、新模式帶來的競爭和挑戰。有些地方政府為了發展本地經濟,存在一些地方保護、隱性壁壘的突出現象。如何打破行政性壟斷,規範政府部門的行為,這對市場監管工作是一個新的挑戰。

五、順應新趨勢新要求,進一步推進市場監管改革創新

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總體部署,認真落實國務院《“十三五”市場監管規劃》,推動“質量提升行動年”,強化食品藥品安全保障,以市場監管機構改革為契機,圍繞高質量發展,整合監管資源,更新監管理念,創新監管方式,提高監管效能,加強從生產到流通到消費的全過程監管,著力為經濟發展營造良好的市場環境。主要做好五方面重點工作。

(一)進一步擴大商事制度改革效應,加大市場準入改革力度。今年是改革開放40週年,將適時推出一些標誌性改革舉措,促進市場主體活躍發展,為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夯實基礎。

要以深化商事制度改革為切入點,全面提高商事登記各環節的效率。對標國際先進標準,進一步壓縮企業開辦時間。要以推動“照後減證”為重點,紮實推進“證照分離”改革,有效區分“證”“照”功能,讓更多市場主體持照即可經營,著力解決准入不準營的難題。要從企業的市場準入改革,向行業的市場準入、不同所有制的市場準入、產品的市場準入改革擴展,進一步放開對服務業、民營經濟的准入限制,把深化生產許可證改革作為進一步激發市場活力的重要舉措,改革對新產品新技術進入市場的限制。推動全國統一“多證合一”改革真正落地;以推動外商投資企業設立商務備案與工商登記‘一口受理’為契機,為進一步擴大吸引外資創造條件。

(二)強化重點領域監管執法,守住市場監管安全底線。要把維護市場秩序,維護市場公平競爭,堅守質量安全底線,作為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力量,作為轉向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保障。

堅持把食品藥品安全擺在首要位置,落實“四個最嚴”的要求,實施專項打擊行動,確保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圍繞“質量提升行動年”,強化企業主體責任,改革完善質量標準體系,夯實質量基礎設施,加快質量安全標準與國際標準接軌。創新監管方式,強化對電梯、鍋爐等特種設備監管,嚴格CCC認證市場準入要求。創新對新經濟新業態的監管,把保護消費者權益、規避行業性區域性風險作為監管的重要著眼點。加強網絡市場、廣告市場監管,把線上線下監管結合起來。全面推行“雙隨機、一公開”監管,推動跨部門聯合檢查,提高市場監管效率。將檢查、檢驗、處罰的結果及時納入企業信用監管檔案。加強職業化檢查員隊伍建設,提升一線監管人員的專業能力。要加強法律法規的梳理修訂。

(三)進一步加強市場主體信用監管,完善企業經營異常名錄和嚴重違法失信企業名單管理。完善涉企信息歸集工作機制,全方位、多渠道歸集涉企信息,提高涉企信息歸集的政府部門總體覆蓋率和各級政府涉企信息公示率。加強部門間聯合懲戒備忘錄實施,構建聯合懲戒反饋機制,推動聯合懲戒措施落地。加強與行業協會、社會組織、媒體、互聯網平臺等的協作,依法有序開放涉企信息,推動多元共治和社會信用體系建設。

(四)強化競爭政策的基礎性地位,落實公平競爭審查制度。樹立公平競爭意識,倡導競爭文化,不能只講產業政策、不講競爭政策,不能只講對企業優惠支持、不講市場公平競爭。

要把實施競爭政策,作為宏觀經濟政策的重要內容,在政府重要政策文件中突出競爭政策的地位。要認真落實《公平競爭審查制度實施細則》,強化部門、地方政府的主體責任,提高公平競爭審查實效。對一些重點領域開展公平競爭審查跟蹤分析,建立後評估機制。適時組織開展第三方評估,提高公平競爭審查的公正性、科學性和規範性。要加強對公平競爭審查的統籌指導,避免出臺新的違背公平競爭的政策措施。

(五)加大知識產權創造保護力度,鼓勵發明創新。要把實施知識產權戰略作為創新發展的重要舉措,持續深化改革,鼓勵發明創造,加強保護運用,促進知識產權健康發展。

適應我國知識產權高速發展的需求,在推進知識產權註冊便利化改革、提高審查質量和效率的同時,把工作的重點放在對知識產權的保護上來。要針對侵權仿冒、惡意搶注等突出問題,加大執法力度,重點查處製假源頭、重複侵權、惡意侵權等侵權違法行為。要逐步建立以知識產權為主要內容的創新驅動評價體系,並作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考核評價的重要內容。要圍繞“一帶一路”倡議,加強知識產權國際交流合作,遏制商標惡意搶注和專利仿冒侵權行為。

(六)適應消費經濟新趨勢新特點,加大消費維權力度。要樹立消費者至上的理念,把維護消費者權益作為服務人民日益增長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任務,要重視消費“硬”設施建設,更要重視營造消費軟環境。

要響應百姓期望和社會關切,開展跨部門、跨領域、跨區域聯合打假,堅決防止假冒偽劣滋生蔓延。突出重點群體,把老年人、嬰幼兒、中小學生作為消費維權的重點。突出重點區域,把城鄉結合部、農村消費市場作為整治重點。要突出重點產品,嚴格落實缺陷產品召回制度,保護消費者的人身財產安全。突出重要節點,把節假日、消費熱點作為消費維權的重要時點。完善投訴舉報平臺,整合全國12315、12365、12331、12330、12358等投訴平臺,為百姓提供更加便捷的投訴渠道。要研究健全懲罰性賠償制度,關鍵要懲罰到人,提高違法成本。要突出社會共治,充分發揮有關行政部門、消協組織、行業組織和媒體的作用,用好公益性訴訟,引導社會各界參與和更加重視消費環境建設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