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夫没日没夜开拉煤车赚医药费,只为等待救命钱的白血病患儿


#自拍我的故事# 我叫朱淑萍,和丈夫常宁来自河南省永城市马牧乡歧麦村。怀里抱的是我4岁小儿子常洛。大家怎么也不会想到,我怀里抱着的孩子会是一个白血病患者。2018年11月,孩子持续高烧,一度出现昏迷状态,我和丈夫立即把孩子送往徐州市儿童医院,经过一系列检查被确诊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入院后一直在重症监护室抢救,我和丈夫每天都守在重症室外等待医生的召唤,那段时间是我们最灰暗的时光。图为去年,我带儿子走出医院。

“爸爸,你怎么长了四只眼睛呀?”2019年11月7日,在徐州市儿童医院的走廊里,孩子这句幼稚的话语,让神经紧绷的我和丈夫呵呵大笑。因为孩子每次做b超检查都会哭闹不配合,在医生的指导下,给孩子喂了安定药。做完检查后,我们一家人就坐在走廊里等着孩子苏醒过来,但是没想到孩子醒来之后,说了这样一句话,逗得大家都笑了起来。图为我们一家三口在病房里。

接下来我的心情又沉重起来,孩子说:“妈妈,我怎么看不清东西了。”我们急忙去找到医生,医生说这是孩子醒来之后的一种反应,让我们不用太担心。十多分钟后,孩子终于恢复了视力,我们夫妻两个悬着的心才落了下来。图为去年,小儿子常洛因为化疗,脸部有明显的浮肿。


平时我一个人在医院里照顾孩子,丈夫常宁在外面开货车挣钱。孩子一直念叨着想爸爸,架不住儿子的软磨硬泡,丈夫请了假带着哥哥来看望他。在病床前,看到两个孩子开心地玩着玩具,我多么希望时间能够永远定格在这一刻,孩子们可以无忧无虑一起玩耍。图为去年,哥哥来病房看望化疗中的弟弟。

自从孩子生病后,医药费用已经花费40万元,报销6万,其他大部分都是借亲戚朋友的,还卖了老家唯一的房子5万元,可是这些钱在一年内都已经被花光了。 面对孩子下一步的移植费用,我们毫无办法,现在只能走一步算一步。如果能够回到从前让我选择的话,我宁愿不去生下这个孩子,因为我觉得孩子太苦了。图为2020年2月8日,儿子在徐州市儿童医院病房里。

2019年3月到2020年春节后一年的时间里,我和儿子一直奔波于徐州医院和河南老家两地,化疗持续到现在。由于孩子对化疗药反应比较大,每次化疗过后儿子都会出现严重的呕吐,发烧,口腔溃疡。很多次我不得不彻夜地陪在孩子病床前,一次次地用手去摸孩子的额头,一次次地看温度计,生怕自己一不留神,孩子就这样消失了。图为儿子生病前的照片。


病房里的时间是枯燥的,孩子除了看动画片之外,最喜欢的就是看手机里爸爸和哥哥的照片。特别是当爸爸和他视频的时候,孩子总是很兴奋地说:“爸爸,什么时候才回来陪我玩啊?”哪一个父母不想多陪着孩子,但是现在作为父亲,丈夫只能选择离开去努力工作,因为医生说现在孩子已经到了必须移植的地步,如果再耽误下去可能会有生命危险,可是30万的移植费用成了孩子重生的绊脚石。图为2020年1月,丈夫常宁工作中的照片。

如果您愿意帮助我,可长按识别二维码查看项目详情,进行捐助。如不能识别,可将二维码保存到手机相册,打开扫一扫,从相册中选取二维码进行扫描识别。该项目由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919大病救助工程发起,在民政部指定的互联网募捐信息平台“水滴公益”发起募捐,并负责项目的审核、执行及信息反馈。该项目最终解释权归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所有。详情请关注“水滴公益”平台动态。监督电话:4009-010-919。

“感光计划”为公益摄影师、慈善组织、募捐平台搭桥,发布困境家庭的图片故事,助力募集善款。该计划是由今日头条携手中国摄影家协会与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等具有公募资格的慈善组织联合发起的图片公益项目。如有困难,可私信“感光计划”官方头条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