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快递、手机……防止新冠病毒接触传播,很多人都没做到位

新型冠状病毒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和接触传播这两种途径传播,戴口罩可有效阻断第一种传播途径,大家都非常清楚了;但在防止接触传播上,很多人恐怕都没有做到位。

举个例子:

笔、快递、手机……防止新冠病毒接触传播,很多人都没做到位

哈大夫的小区,进门要测试体温、登记(住户也需要)——但那支笔是未经消毒、反复使用的。

接过那只笔登记完,我接下来会按电梯、把手放到口袋里拿钥匙(摸到了口袋里的手机)、开门……

回家后我第一时间洗手了,但洗完手又把手机(洗手前摸过的)拿了起来……

这中间有多少传染机会?

所以哈大夫建议大家一定要注重手卫生,不仅仅是洗手:

1. 外出回来的正确姿势

外出回来后必洗手!

是否消毒看这里:


2. 接触某些物品后的正确姿势

接触如快递、外卖、电梯按钮、门把手等物品后,由于我们无法确定这些物品是否已经被病菌污染,为保障自身和家人的安全必须洗手,并且在洗手前绝不碰口、鼻、眼睛等部位,以免造成病毒的传播。

3. 取快递的正确姿势

①出门前配戴好口罩,尽量减少与快递员的接触、交流,保持1米以上距离。

②有条件者可以戴一次性手套或使用纸巾隔着收取快递。

③使用75%酒精或配好的84消毒液,用喷壶均匀喷洒在快递上。

④在室外拆开快递并扔掉外包装。

⑤快递内的物品拿回家后的处理与上述衣物相同。

⑥最后一定不能忘了洗手!

4. 上下电梯的正确姿势

目前大多数有电梯的小区物业均会在电梯内放置抽纸,供人们上下电梯使用。虽然隔着一次性纸巾按电梯钮,接触传播风险大大降低。但电梯空间狭小、人来人往、空气不流通,且仍算作一次外出,不可放松警惕,必须要洗手!

接触电梯按键、公共场所门把手的正确姿势


5. 消毒高频接触物体

除洗手外,还需每天消毒所有“高频接触”的物体表面,如柜台、桌面、门把手、手机、钥匙、键盘、平板电脑等,不让病毒有一丝可乘之机。

有人问:天天洗这么多次手太麻烦,消毒湿巾或者免洗洗手液能否替代洗手?

目前市面上销售的免洗洗手液主要成分是酒精(一般浓度为60-80%),虽然也可起到消毒的作用,但是和肥皂/洗手液洗手的效果还是有一定差距。因为使用免洗洗手液,始终会有污渍留在手的表面,而用流动清水和肥皂/洗手液洗手,可带走手上的油脂及污垢,比免洗洗手液更有效。消毒湿巾同理。


但若条件不允许,仍可将其视为保持手部清洁的一个很好的方式。换句话说,用了总比不用强!

还要特别提示,很多人洗手都洗错了:

错误一、用脸盆洗

一些人习惯用脸盆洗手,甚至多人共用一盆水洗手。这是绝对错误的。这种做法既不能使手上病菌被水流及时有效地冲走,又容易让不同的人手上的多种病菌再次污染,大大降低了洗手的有效性。建议尽可能的用流动水洗手。

错误二、随意擦干

衣摆、袖口、公共毛巾,均不是擦手的最优选择。因为这些地方常常带有多种病菌,随意用来擦手极易将手部的再次污染,洗手等于白洗。可以使用个人毛巾或一次性纸巾。

错误三、只用清水冲洗

单纯清水冲洗并不能有效去除手部病菌。洗手时应配合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严格按照七步洗手法进行。

错误四、时间过短

一些人洗手时间过短,两秒完事儿。但这样并不能有效将手上携带的病菌清除,不利于疾病预防。至少要洗手15-20s以上。

来看看医生在家是怎么洗手的(魔性快进版):


附七步洗手法:

在流动水下,淋湿双手。取适量洗手液(肥皂),均匀涂抹至整个手掌、手背、手指和指缝。认真揉搓双手至少15s。注意清洗双手所有皮肤,包括指背、指尖和指缝,具体揉搓步骤为:

1、内: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

2、外: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交换进行。

3、夹: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指缝相互揉搓。

4、弓:弯曲手指使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5、大:右手握住左手大拇指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6、立:将五个手指尖并拢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7、腕:清洁对侧手腕,交换进行。

在流动水下彻底冲净双手,擦干,擦干宜使用纸巾。为避免多次洗手引起皮肤损伤,擦干后可取适量护手霜护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