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選買設計的珠寶,還是選賣保值的珠寶?

解決這個問題還是要理清珠寶消費性與投資性之間的關係。題中所問“同樣的價位”其實是個變量,要分情況來說。題中所說的“純度沒那麼高”,一般就是行內常說的K金了,下面不特殊提的話默認設計師都用K金做定製材料

價位較低,比方說五千以內的話,其實也買不到很獨特的設計作品,好的設計師的設計費都不止這麼多了。不如買個喜歡或者買純金飾品圖個“保值”的心理安慰,這裡說“保值”是心理安慰,意思是黃金確實能起到投資或者理財的作用,不過這類黃金產品多是金條/紙黃金這類,而不是零散的買點黃金首飾,黃金首飾除黃金本身的成本之外還有很多附加成本在裡面,這些附加成本會覆蓋住黃金本身價格的漲跌,從而降低投資價值。

一萬以內的話,或可找設計師做點定製,不過目的還是做個喜歡、獨特的,按著自己的心意來。這個價格買黃金,也能買不少了,以後拿去做黃金回收也開始有點價值,不過肯定還是折價的,只是說不是出不了手。

一萬以上五萬以內,是個很大的空間

絕大部分世面上的定製都屬於這個範疇,但同樣,這個區間的定製款珠寶、設計款珠寶絕大部分還是屬於消費級,不過在兩萬以上到五萬之間的定製款,倒是有很小可能會出現一些具有投資價值的作品,往往這類作品的作者處於事業的起步階段,可能小有名氣,初露才華,但還沒有名聲鵲起,作品價值還沒有凸顯出來,碰上了相當於天上掉餡餅,而且還需要較長時間才能判斷出這個漲跌價值是多少,感覺有點像投資字畫的意思。另外一定要注意,這類作品一定不會是起量的貨。

買黃金的話,五萬也能買將近200g了,說多不多,說少不少,回收掉肯定還是會折價,但是變現也能開始頂點急用。

五萬以上十萬以內

這區間的設計款就開始有點意思了,設計師一般也都是有點名頭的,不過還是屬於消費品,投資價值跟前面說的沒有太多本質區別,撞上相當於中了500萬。

買黃金的話確實就不算少了,能買個2、300克的樣子。這時候國際金價的漲跌就開始起點作用了,一天一克漲一毛錢,2、300克就是2、30塊了,一個漲跌就有可能是一頓加雞腿的飯錢。

但是在這個區間裡,有一類珠寶注意的人很少,但是確實有一定投資空間,那就是”當代藝術首飾“這一類。這類作品沒有固定風格,但是往往都比較先鋒、前沿,祛商業化,材料也不見得都是貴金屬寶石之類的。大部分都是設計師或者藝術家自己的工作室獨立出品,獨立售賣或者在gallery裡面代售。

到底是選買設計的珠寶,還是選賣保值的珠寶?

這類作品其實應該算在藝術品投資下面去,屬於它的子類,不過國內瞭解甚少,市場很小,流轉也在很小的範圍內,遇上行家也是非常不過時的投資品。

十萬以上五十萬以內

無論是定製珠寶還是買黃金的投資價值就有真的開始出現苗頭了。一些好的珠寶設計師作品開始出現在拍賣行,這些作品往往也都是獨一件或者2、3件成套,並且二手市場有人開始倒手,規模還是很小,但不代表沒有。拋開設計不說,但就珠寶材料來講,這個區間也是能收到一些不錯的寶玉石料子了,放在手裡慢慢等行情也是個投資選擇。

這時候的黃金可以投資將近2公斤了,一天一克漲跌一毛錢,波動也就是200來塊,對於咱老百姓來說,這個波動有點揪心了,不過回過頭去看看那可是投了五十萬呢,買股票炒數字貨幣這類波動大的玩意兒一個漲跌是不是就開始肉疼了?這麼一想,是不是保值的意思有點出來了。當然了,跟貨幣基金或者直接存銀行的穩定性還是沒法比。不過假如趕上一波通脹,有可能錢就在銀行裡越存越少了。

從這大家可能稍微有點看出來,我說的都是“一天一克漲跌一兩毛錢“這樣。意思其實是想說黃金行情,相較於股票、外匯、電子貨幣這類金融產品,單位時間的波動幅度其實不算大,相對來說比較穩定,所以可以一定程度上起到保值的作用。

說到這,基本上就是咱普通老百姓身體力行能操作的天花板了。

再往下,就是投資圈子開始考慮的範圍了,其實情況跟前面講的差不過,不過是都level up了一個級別。

百萬左右,寶玉石本身的投資價值是可以肯定的,設計上也開始可以收到一些眾所周知的設計師的作品了,這個階段以上,一些珠寶作品就不能簡單的叫珠寶設計品,而可以放到得上“奢侈藝術品”的範疇裡去。黃金的投資/保值價值更加凸顯出來,尤其是在比較動盪的經濟週期。

五百萬左右,這時候如果堅持投資珠寶作品的話,真的可以稱得上是玩家了,達到這個層次的珠寶作品,大概率可以叫做奢侈藝術品。黃金投資的避險功能也更加體現出來,同體量的買點美元做個微型對沖組合,也可以嘗試。

2017年佳士得香港“瑰麗珠寶及翡翠首飾”春季拍賣,Cindy Chao的黃鑽羽毛拍了870萬港幣,約750多萬人民幣

到底是選買設計的珠寶,還是選賣保值的珠寶?

千萬級別上,無論珠寶作品還是其所用的珠寶材料都可以說是當之無愧的收藏級了,大部分場景都會是在拍賣行和礦上。

過億的話,珠寶可以說是絕對的頂級藏品,2017年蘇富比春拍,59.6克拉粉紅之星以約5.53億港元(約合4.9億元人民幣)被周大福拿下。

到底是選買設計的珠寶,還是選賣保值的珠寶?

總結起來,其實很簡單,在瞭解行情的情況下,價格越低越偏消費品,價格高到一定程度之後,珠寶的投資屬性才會爆發出來,而價格之所以高,必然以設計、材料、歷史背景這三個因素來支撐。

絕大部分情況下,敢戴出家門的珠寶,都是消費品,通過常見渠道直接能詢價買到的,都是消費品。

在購買的時候,與其問能不能不能升值,不如多考慮喜不喜歡,這樣簡單的思路,反倒能躲掉很多坑。

所謂的投資價值,也不僅僅是指金錢意義上的價值,名聲、形象、輿論價值也同樣屬於投資價值的一部分。比方說政壇、商壇、歌壇、影壇各類明星名人,尤其是經得起歷史考驗的,這類人就是戴個鵝卵石都能讓它升值,更何況是珠寶了,相比起普通人,他們更加適合珠寶投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