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起的奇蹟》速讀:那些能夠在造成8:00前改變人生的祕密


《早起的奇蹟》速讀:那些能夠在造成8:00前改變人生的秘密

封面


開篇語

你好,這次向各位推薦這本書《早起的奇蹟》,他的副標題是“那些能夠在造成8:00前改變人生的秘密”。

我們大多數人都是凡人,除了工作日會準時起床之外,休息日常常會睡到中午左右,然後早飯與午飯一起吃。再或者比起做點什麼在床上刷著手機會更加有趣。我們知道這種行為是不對的,是一種墮落,可依然停不下來。

潛意識中我們想改變,想把這些時間用在更有意義的事情上面。可是每當行動起來的時間,就會想起來要乾的事情無比的繁多,還是躺床上刷手機會更加的好。時間一點一點的被我們浪費,當你意識到的時候再度開始自責,發誓明天一定要乾點有意義的事情。結果只是循環前一天的事情,自責會開始累積,最後放棄思考這件事,完全逃避了自己的可能性。

大多數人每天不都是這樣過來的嘛,其實我也是一樣。當我看到這本書的時候,本來只是想隨便翻閱一下,結果卻一口氣全部讀完。

讀完後我覺得這本書對大多數人都會非常有用,而且便於理解。


關於作者

哈爾·埃爾羅德,15歲就擁有了自己的電臺節目,20歲時已經是一家市值20億美元公司的頂尖銷售。但很不幸的是,他遭遇了一場很嚴重的車禍,被一個酒駕司機撞到,“臨床死亡”6分鐘,並在接下來的6天中處於昏迷狀態。醒來後被判定大腦損傷,下半生只能在輪椅上度過。

在人生最低潮時,哈爾接受朋友的建議早起晨跑,意外從中領悟出“S.A.V.E.R.S人生拯救計劃”,只要每天早起一小時做6件事,就能徹底改變你的人生、健康、財富、人際關係。

隔年他就回到公司,更在近6萬名業務員中高居成交量的第6名。如今的哈爾不但能跑能跳,更是暢銷書作家和勵志演說家,還是超級馬拉松選手。


書籍解讀

1、改變人生從早起開始

所有正在刷著手機的人都哪怕考慮過一個問題:如何才能改變自己的人生?尤其是看到那些名人在網絡上風光無限,分享著自己平時的優雅生活的時候,更是會刺激我們去思考這個問題。

思考的同時很少有人去付諸實施,一方面是覺得他們的生活方式太難太累,一方面是對未知的恐懼。人類長時間的歷史一直都是處於物資缺乏,食不果腹的階段。唯獨到了近100年這個局面才慢慢的好轉。但是祖先在基因中留給我們的習慣還要再過幾萬年才能被遺忘掉,那個習慣是什麼?

安於現狀。

所謂的的改變人生,就是對現狀的顛覆,就是重新審視自身的生活,去做自己想做卻一直沒有行動的事情,而不是躺在床上刷手機。

雖然要改變,那麼應該從哪裡開始呢?有關這方面的書籍市面上有很多,它們的內容大多數都是正確的。不過讀者們真的按照那些書籍上的步驟去做的話,應該也不會來看本書。

本書給予的答案是,從早起開始。

為什麼是早起?而不是其他什麼事情?

回想一下我們所能想起來的那些人:喬布斯、貝索斯、比爾蓋茨、伊隆馬斯克等等,包括中國的企業家們都遵循了早起的原則,甚至有的在凌晨4點就醒來了。

籃球明星科比說過:“你見過早上四點的洛杉磯嗎?”

生活的重壓常常讓我們喘不過氣來,常常想在被窩裡再呆一會兒,常常會思考現在起床是否會睡眠不足。但這些事情與那些擁有目標的人比起來實在是小巫見大巫。

如果我們想改變的話,那麼應該把“早起”作為我們的起點,時間最好設定在6點到6點半之間。

從現實的角度來說,我們的工作和家務事都會在8點之後開始。每天6點起床的話,就會比別人多出兩個小時的時候來進行自由支配。長此以往一年中我們就會比別人多出720小時。如果說每天可支配的時間是固定的話,早起可以讓你更好的掌控自己的人生與時間。

早起的步驟

當你認為早起會睡眠不足的時候,科學家會告訴你:“沒有確切的數字”。受到各種因素的干擾,個人對於所需要的睡眠時間都是不同的。但是對於想要改變人生的人來說,重要的不是睡了多久,而是你以為自己睡了多久。如果日復一日的告訴自己只睡4個小時就會疲倦的醒來,那麼即便睡眠9個小時也不會覺得精神更好。因為你的自我暗示就是“疲倦的醒來”,這點我深有體會。

可是一旦在前一天睡前進行了積極的暗示,那麼即便只睡了5個小時,也足以讓我在第二天以精神抖擻的狀態甦醒,並精力充沛的投入個人發展的項目中去。無論睡多久,只要在睡前積極暗示,晚上就能得到充足的睡眠。

如果可以的話起床後馬上進行洗漱,只要2-3分鐘就能讓口氣變的清新,精神自然也會隨之變好。

再喝下滿滿一杯溫熱的水,睡眠讓我們處於輕度脫水狀態,這同樣會讓你覺得疲勞。所以當你覺得疲勞的時候,其實更需要的是喝水,而不是睡眠。我在睡覺之前都會在床頭放一隻保溫瓶,以保證我早起的第一時間可以喝到溫熱的水。

最後進行一些簡單的身體鍛鍊,比如彎腰、擴胸、原地抬腿等等,持續3-4分鐘即可。

如果你是一個熱衷於拍攝vlog的up主,也可以選擇把每天早起作為一個課題,分享你的早起過程,說不定還可以獲得不少的流量。相信我,大家都樂意去看別人的壯舉而不會真的去做。當你開始去做的時候已經與別人與眾不同了。

瞭解疲倦的本質,去克服它?

毫無目的性的早起並不能緩解我們的焦慮。但是早起確實可以讓我們多處30-60分鐘的時間,我們可以思考一下我們有什麼事情是一直想幹卻埋沒在生活的瑣事之中的?

別對我說把沒有刷完的劇看完,把沒有打完的遊戲通關,把昨天沒有看的沙雕視頻看完。這些事情無論什麼時候都可以做,但他們與你的成長,與你想成為的那樣的人毫無關係。

信息氾濫的時代對人類來說實在是太快了,我們的生理從根本上並未做好那樣的準備。每天不停的接收到新的信息聽起來很酷,過多的信息只會在你腦袋裡停留很短的時間,接下來會被另外一條信息而取代。不停的信息交雜在我們的大腦中,讓我們很少去進行思考信息的背後到底有沒有其意義,久而久之我們就會更習慣去接受信息而不是去進行思考。

為什麼?因為思考非常的累。我們的大腦又是個精於偷懶的設計結構。但即便它是個精於偷懶的設計結構,在進行無數信息過濾之後也難免會覺得疲倦。你應該明白放學後或者下班後疲倦的什麼都不想做的樣子。哪怕你在公司只是在拼命的偷懶,也無法改變這個狀態。

大腦始終在接受信息,它即便再偷懶也不會停止工作。

而睡覺的作用除了讓身體休息之外,更重要的是把白天在腦中所沉澱的雜質清理出大腦。所以這也是為什麼一定要早起的原因。因為在那個時候大腦是處於創造力最強的時候,只要稍微加一點動力,就能全力跑起來。

而這個階段最適合做的事情就是思考。思考的方式有很多種,閱讀也是思考,寫作也是思考,外出跑步同樣是思考。

但是唯獨刷手機刷微博不是思考。那只是接受信息,別認為接受了這些信息你就會思考。過多的信息只會對思考造成障礙。仔細想想,當你看到一條信息之後,你會去思考背後的意義嗎?還是會隨手轉發?

如果是我的話,早上的1個多小時會用來寫作。寫什麼都可以,一般會我寫昨天的日記。思考昨天到底做了什麼,有什麼感悟。或者書寫我自己的小說。

對於想減肥的人來說,早起後的時間同樣可以用來鍛鍊身體,晨跑是一項很好的運動,能讓你一整天都精神抖擻。目前上海這邊因為疫情問題隨便出門瞎逛會覺得奇怪,所以我選擇攀爬樓梯。我家住14樓,早晨一個來回也足夠我出一身的汗了。

如果這些事情你都不想做,那麼就閱讀吧。拿一本一直想讀的書,效果會非常的好。千萬別讀報紙或者刷新聞app,那會把好不容易清空的大腦再度陷入信息的汪洋大海之中。

閱讀與書寫的重要性與收穫

誰都知道閱讀的重要性,卻很少有人去反思這種重要性。所以大多數人都是通讀一遍之後就隨手丟棄掉。哪怕知道這本書非常有用也不再翻開它了。或者看到大部頭就放棄不讀了。

而我們已經有了早晨的1個多小時了,沒有其他事情要乾的話用來閱讀是最好的時間,因為這段時間更便於進行思考。別把閱讀時間放在晚上,那個時間誘惑往往太多,別太相信自己的意志力。

閱讀的關鍵在於向陌生領域的專家進行學習。那些作者們常常是在這些領域中耕耘多年的專家。找到和實現夢想最快的方法就是模仿前輩的做法。因此書籍是很好的東西,通過每天的閱讀,能獲得到自己想要的知識和信息,讓眼前的道路越辯越明。

養成每天閱讀的習慣。即便每天只讀10頁,常年累月的積累也能對人生有重要影響。

個人發展和勵志類書籍在某些人的眼裡可能不齒。會認為是心靈雞湯什麼的。但如果你在一年內讀了18本這類書籍,想想你會有多少收穫?會對你的心靈有多大的助力?

閱讀個人發展類書籍的話,希望可以多讀幾遍。很少有人可以一遍就吸收其精華,需要不斷的重複和練習才能將其進行內化。

與其讀一本陌生的書,重讀一本熟悉而有用的書可能會幫助更大。

書寫,從日記開始。

沒有什麼比將腦中所想的事情落實到現實中更酷的事情了。這一切的開始就起源於寫日記。不用害羞把自己的心中的秘密寫出來,那會比你憋在心裡好受很多。而且當你寫出來後你也會更了機你自己。

如果不寫出來,那麼腦中的想法或者抱負擁有隻會在腦中一閃而過,當再度想起的時候要麼無比的懊惱,要麼就再放到明天,如此往復。

而日記其實是一種對我們潛意識的編程。別不承認這一點。我們做出的各種行為驅動並不是完全以理性來驅動的,而是以習慣來驅動的。這就是我們潛意識的程序。

如果我們不對自己的潛意識進行編程的話,那麼我們的潛能就會日益枯萎,人生將永遠困在恐懼、不安和過去的極限之中。我們不應該只給自己定義為“平庸”,我們隨時可以對自己的潛意識進行重新變成。我們可以克服恐懼、擺脫不安養成好習慣,釋放潛能。

當你在日記中寫下自己當下的所思所想的時候,你就知道了自己的本質。不用立刻全盤否定掉自己的過去,僅僅是每天早起記錄下自己的思考,就已經是一個美好的起點了。同時將所閱讀到的知識用自己的話語寫在日記中,這種從輸入到輸出,可以更好的將知識進行內化。

這是一個學習的過程,一旦學習的契機開始了之後,人生的改變也將開始。

2、將這個習慣固定下來

當你可以做到早起,並能適當的安排早起後應該做的事情的時候。是不是會覺得自己的人生正在發生著改變?

那麼我們接下來要做的事情就是將早起這個習慣固定下來。我前面已經說了,我們的大腦是個偷懶大師,突如其來的改變會讓它適應不了,不停的阻撓我們達成目的。但是不能把這種本能當成自己的敵人,因為它同時也會提醒我們危險性。我們要學習與它和平相處,而不是與它做對。

培養這個習慣的關鍵還是在於“堅持”。但一味的與大腦的偷懶本能對著幹的話,整個堅持的過程會變的極為痛苦。當你越是“痛苦”的時候,放棄的概率就會大的多。

我們將養成新習慣擺脫舊習慣劃分為三個階段,每個階段10天,總共30天。或許你聽說過一本叫做《21天養成好習慣》的書籍。他的理論沒有錯,可是沒有寫明白。

21天可以養成一個習慣,卻無法鞏固。真正要完全養成一個新習慣,讓大腦不再對它進行排斥,需要30天。也是我們這次劃分為3個階段的原因。

階段一,第1~10天,難以忍受。前十天會非常難以承受。儘管新的舉動在前5天會非常的順利,讓人興奮充滿信息,可是新鮮勁一過之後你得面對殘酷的現實。你會懷疑這個舉動真的值的嗎?你的身體會開始抗拒,有不良反應。甚至白天因為缺水導致的疲倦會讓你與早起產生聯繫,從而引導你對此進行放棄。這也是大部分人做事虎頭蛇尾的原因。但是早起帶給我們的真的是靠偷懶和多睡一會兒就能代替的嗎?一旦我們堅持下來,我們就能超越大多數人。所以我們必須征服它,因為未來你會依靠它獲得高品質的人生。

階段二,第11~20天,不舒服。儘管度過了之前的階段後會變得可以忍受,卻仍然會覺得不舒服。我們仍然要面臨舊習慣帶來的誘惑。那麼我們應該做的就是繼續保持自律。因為度過了這個階段就要實現質的飛躍,完全適應新習慣了。

階段三,第21~30天,乘熱打鐵。此時新習慣已經融入生活舉止了,從“嘗試”變成了“品質”。我們已經不再恐懼早晨的鬧鐘了,或許它已經變成了興奮的號角。這個時候我們將真正體會到早起的好處。

許多人都會在第二階段的時候停下來,認為自己已經度過了20天的自律了,可以偷懶幾天了。恰巧這個階段是培養新習慣最困難的時期,如果此時停頓,那麼所有的努力都會白費。第三階段是享受並鞏固新習慣的黃金時期。

走到這一步後,你成功的走出了自己的舒適區,從“我不能”進入到了“試試看”,又從“試試看”進階到了“超喜歡”。雖然我無法保證你一定會處於那個狀態,但我個人的感覺還是超級的好。

相同,這個方法除了用於早起,還可以用再其他你想養成的好習慣上。當然其中也會有無數的方法,這等待著你去發掘。

3、如果沒辦法做到,那麼就重新說一遍

如果你已經成功的將習慣養成了,那麼恭喜你已經可以畢業了。這本書的內容也到此結束了。

那麼如果你還在懷疑著什麼,或者想知道更多的你所不知道的小竅門來讓你更容易的完成“早起”,那麼這一節的內容應該可以幫助到你。其中會有部分的方法與前兩節有重複。

那就是所謂的“S.A.V.E.R.S人生拯救法”。原本應該在第一節的時候就寫在那裡的,但是對於那些只需要推一把的讀者來說,這個方法顯的有點過於囉嗦。因此我寫在最後一節,以補充的方式告訴大家。

保持“目的性心靜”(Silence)

又是個老生常談的話題。“心靜”可以有效的改變喧囂、快節奏、壓力大的生活狀態狀態。因為只有心中雜念儘可能的少,我們的內心才能裝入更多的東西。

“心靜時學習的知識比苦讀一年的書籍學到的都多。”

可以藉助“冥想”,各個時代的成功人士已經多次證明了這個方法是絕對有效而可靠的。簡單的說就是把注意力放在呼和吸上,當呼氣的時候想著呼氣,吸氣的時候想著吸氣。期間注意不要睡著就可以了。這同樣可以緩解你的壓力,讓頭腦變的清晰,專注於自己的目標和優先事項。

最後一點,不要再床上做除了睡覺之外的任何事情,也最好遠離臥室。因為床的誘惑會讓你從“心靜”變成“瞌睡”。作者一般是在沙發上進行“冥想”。大致上找一個舒適的地方坐下即可。

真正的自我肯定(Affirmations)

自我肯定是最高效的工具,能幫助我們成為最好的自己,實現一切人生理想。除此之外還能幫你調整自己的精神狀態,提升人生境界。

我們有時會不自覺的在腦中回放自己的過去的事情。那無助與肯定自我。過去的時期永遠只能證明你的過去,而無法證明你未來的傑出。不斷的沉溺於過去不去超越過去,只會讓你止步於前,永遠無法做出超出過去能力的事情。

而當你自我肯定,並主動寫下自己的目標,並大聲唸誦,每天重複。那麼理想就會與潛意識產生巨大影響,從而影響你的思維方式和自我認知。這也是前面說的對潛意識進行重新編程。

我知道很多人都有崇拜的科技巨頭,但是我們真的從心底裡崇拜他們嗎?還是單純的當作愛豆來追粉?甚至對那些愛豆,我們知道他們有多麼努力嗎?

內心演練(Visualization)

運用你的想象力創造一副有關人生具體行為與結果的藍圖。我們都會做過成為億萬富翁或者抱得美人歸的夢吧。但那只是結果,我們有思考過如何實現那個結果的過程嗎?

職業運動員常常利用這種技巧來提高自己的水平。內心演練是一種你想象自己希望實現什麼樣的目標,以及要如何做才能實現它的思維過程。

具體步驟很簡單,三步即可:

第一步,深呼吸。

第二步,想象自己獲得了巨大的成功以及自己真正要的目標。去體會這種成功帶來的喜悅,哪怕是幻想。想象的也是生動,越是會變成現實。

第三步,確定了目標之後。想象自己是個遊戲玩家,達到這個目標要經歷多少關卡,需要多少技能,以及每前進一步所帶來愉悅感。

就這麼簡單,熟練的運用內心演練能在潛意識中插入一雙成功的翅膀,每天一早都朝著夢想而奔去。

開始鍛鍊(Exercise)

晨練應該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的一部分。哪怕每天幾分鐘的鍛鍊也能大大提高精氣神。它可以喚醒你的身體,激活大腦,幫助我們在白天保持精力充沛。

大腦與身體其實是一體的。我們每天的工作就是坐在電腦前處理各種事情,完全沒有運動,下班後依然會覺得疲倦。那是因為大腦的疲倦,而身體卻並不疲倦。反之,運動能加快血液循環,能反向激活疲倦的大腦,讓人更為專注。

無論什麼樣的項目鍛鍊都可以,但是請找一種自己可以堅持的下去的運動,持續下去。

閱讀(Reading)

閱讀不僅是改變人生的捷徑,而且也能讓我們學到相關知識、觀點和策略,從而獲得提升的最直接的工具。

無論想學什麼樣的知識,都能從相關書籍中獲得。如果想變成富翁,很多財富榜上的成功人士都有著作可以教我們。前提是我們有足夠的時間去看完。

養成每天閱讀的習慣,常年累月都能有足夠的沉澱。

書寫,從日記開始(Scribing)

書寫是最後一步。日記總能帶給我們驚喜,每天花上5-10分鐘進行寫作,將頭腦中的想法提取出來,努力昇華自己的思想境界。

許多人都有寫日記的願望,卻都半途而廢了。其中一大原因是想在睡前進行書寫,但每次都以“太累”為藉口放棄了。

如果把這個放在“早起”的時間中,那是一種完全可以毫不費力堅持下來的習慣。而且當你重讀日記的時候收穫將會更加大,尤其是年末回顧一年的經歷時,收益往往良多。尤其是你書寫下那些偶爾捕捉到的靈感、得到的經驗教訓、回顧所學的知識都是有非常大的幫助。

更重要的是,它會讓你知道你現在距離理想中的自己還有多少距離,並知道明天應該如何努力。更能讓你學會接納自己的經歷,為自己的進步感到自豪,更理智的慶祝自己的成就。

最後再提一點,82%的白領都想過寫一本書。但你知道他們寫書面料的最大的阻礙是什麼?是“沒時間”。如果你也想寫書,可以利用“早起”。實際上本篇文章的寫作時間也是在早晨7點之前,6點之後。

結尾

以上便是這本書的部分內容。我做了大部分的簡化以求這篇文章的篇幅不會太長以至於讓讀者放下手機。

說一下我個人的狀況,我從2019年3月的時候被公司辭退,經歷了長時間的閒置在家的時間長達一年,當你看到這篇文章的時候已經2020年3月了,情況依然沒有改變。

是的,沒有改變。但是我在2月28日的那一天在亞馬遜看到了這本書,我當下買下了它的電子版直接發送到我的kindle上。當天晚上我就讀完了這本書的一半,第二天一早5點就早早的起床讀完剩下的一半,讓我受益良多。

回想過去的慵懶頹廢的一年完全讓我覺得豬狗不如。在3月1日的時候,我開始我的早起計劃,今天是3月6日,以及過去了5天了。要知道工作日的時候更便於早起,雙休日就不知道了,或許會失敗,但誰知道呢?

即便我讀了這本書並想向您兜售書中的理念,但我的狀況也沒有任何的變化,我依然被很多公司給拒絕,依然讓我無法有穩定的收入。

不過起碼讓我走出了改變的第一步,並讓自己的內心好受了一點。有更多的時間來做自己的事情,而不用在甦醒的那一刻就要與整個生活做鬥爭了。

如果覺得本文對你的有價值的話,那就是對我最大的鼓舞了。可以的話應該去拜讀一下原書,他裡面給出了更詳細的方法與更容易理解的案例。

希望我們可以在下一本書再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