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柯達:沒有大眾的命,卻有大眾的病

大眾:看到我是怎麼做的了嗎?學著點。

斯柯達:明白了,爸爸!

自捷克小城布拉格誕生,從造自行車白手起家,斯柯達已經走過百年。作為全球造車歷史最悠久的汽車品牌之一,斯柯達原本有著比大眾更為厚重的底蘊,卻不料一夕沒落,最終只能被大眾收入囊中。

斯柯達:沒有大眾的命,卻有大眾的病

2006年上汽斯柯達投產了第一批明銳,標誌著斯柯達正式走進中國市場。然而自從大眾接手了斯柯達之後,非但沒能讓它重獲新生,反而就此開啟了斯柯達在中國市場的衰敗之路。

斯柯達:沒有大眾的命,卻有大眾的病

“爸爸”不靠譜已經夠糟心的了,更可惜的是斯柯達這個“新兒子”也不思進取,沒看到有什麼成績,反而是把大眾喜歡搞減配、粗製濫造的毛病,學到了精髓

斯柯達:沒有大眾的命,卻有大眾的病

移動的毒氣室

有多少人第一次仔細去了解斯柯達這個品牌,是因為看到了央視“

毒內飾”的點名批評?然而即便如此,時至今日,斯柯達內飾異味嚴重的問題,仍未得到有效地解決。

斯柯達:沒有大眾的命,卻有大眾的病

案例回顧:河北邯鄲的李先生,2015年購買的斯柯達明銳,自提車之日起就一直有股異味揮之不去,李先生起初並未在意,以為開一段時間就會好轉,但沒想到一持續就是好幾年。2017年被曝“毒內飾”之後,4S店對李先生的車進行過召回,更換內部劣質隔音棉後,情況並未好轉。無奈的李先生自費進行內飾除味,還是沒能解決異味的問題。

斯柯達:沒有大眾的命,卻有大眾的病

與李先生有著相同遭遇的車主大有人在,他們當中有人因異味頭暈眼花,有人甚至患上了過敏性鼻炎和咽喉囊腫。然而即便是召回更換後,很多車主表示問題依然存在,他們每天駕駛的不是交通工具,而是一個可以移動的毒氣室

DSG變速箱故障

斯柯達不少車型和同級別的大眾車型,沿用的是相同的生產線和技術,就連相關配置都是通用的,於是,才有了大規模的DSG變速箱故障。

案例回顧:2015年底,成都一位車主購買了一臺斯柯達新速派,在去年11月的時候,換擋變速的過程中,該車主突然發現車內電子顯示屏上1、3、5、7檔都沒了,屏幕顯示變速器故障。

斯柯達:沒有大眾的命,卻有大眾的病

查詢車質網可以很直觀的發現,不止是新速派有這樣的問題,明銳、昕銳都出現了類似情況。

斯柯達:沒有大眾的命,卻有大眾的病

減配很“大眾”

就拿明銳來說,除了人盡皆知的“毒內飾”,它還減配了不少東西。比如,海外版的斯柯達明銳搭載的是1.8T發動機,而到了國內就變成了四輪獨立懸掛;海外版本前後側排氣囊、日間行車燈、ESP等功能是全系標配,而到了國內就成了加錢才可以選裝的配置。斯柯達此舉,到底是覺得中國消費者人傻錢多呢?還是覺得皮糙肉厚不怕撞?

斯柯達:沒有大眾的命,卻有大眾的病

另一款主打車型柯迪亞克也是如此,本著“能省就省,能減絕不加”的原則,一度被網友嘲諷為“恨不得只剩一個車殼子”。說實話,那麼心疼製造成本的話,乾脆改行別造車了吧,反正造得也不怎麼樣。

斯柯達:沒有大眾的命,卻有大眾的病

大量的投訴讓消費者望而卻步,頻發的質量問題和糟糕的售後服務,都直接影響著斯柯達的銷量。數據顯示:去年一年,斯柯達總銷量僅為28.2萬輛,同比下降17.3%

斯柯達:沒有大眾的命,卻有大眾的病

曾經靠著良好的性價比,斯柯達撕掉了貼在身上的“廉價大眾”的標籤,而如今,斯柯達卻又敗在了糟糕的性價比上。是性價比從“解藥”變成了“毒藥”嗎?

想來,是斯柯達變了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