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汽大眾和一汽大眾有什麼區別,哪個更好一點?

dhjvdub68575756


一汽大眾跟上汽大眾是兩個完全不一樣的合資品牌,可以說除了大眾的商標一樣,其他的都不一樣。

1、公司結構與股權佔比:一汽大眾是第一汽車集團公司和德國大眾公司合資的,最開始一汽佔股60%,而德國大眾佔股40%。1995年12月18日,股比結構變成了一汽60%、大眾30%、奧迪10%。

上汽大眾是上汽公司和德國大眾合資的,上汽公司和德國大眾各佔50%股份。

2、成立時間:一汽大眾成立於1991年。上汽大眾成立於1985年。

3、旗下車型:

上汽大眾:桑塔納、朗逸、帕薩特、途嶽、途觀L、凌渡、輝昂、POLO、途觀等。

一汽大眾:探嶽、捷達、邁騰、探歌、速騰、寶來、CC、高爾夫等。

4、上汽大眾在早期的代表作是桑塔納,而一汽大眾的代表作是捷達。

上汽大眾全稱叫上汽大眾汽車有限公司,是一家中德合資企業,由上汽集團和大眾汽車集團合資經營。

一汽大眾全稱叫一汽-大眾汽車有限公司,是由中國第一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德國大眾汽車股份公司、奧迪汽車股份公司和大眾汽車(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合資經營的大型乘用車生產企業。


田哥世界


區別一,地域不一樣,上海大眾在南方的上海,一汽大眾在東北吉林長春,一南一北,所以他們所處位置不同。

區別二,銷售的車型不一樣,上汽大眾的主要銷售車型是帕薩特,輝昂,朗逸等等。SUV途觀,途安,還有L系列等等。其中帕薩特,途觀賣的那是相當火爆。

一汽大眾主要銷售的車型有邁騰,大眾CC,高爾夫等經典車型。一汽大眾在小轎車領域深耕多年,最近二年SUV才有涉足,但是還不是強項。

區別三,價格

一汽大眾跟上海大眾生產銷售車型完全不一樣,但是同級別車型價格特別接近,下面就兩款車型做個對比。

帕薩特價格18.99萬一28.89萬

邁騰價格18.99一31.69萬

對比發現二款車型銷售價格差不多,但是高配版因為配置高邁騰的價格高點。

區別四,質量那個好

邁騰是原汁原味德系車,血統純正,帕薩特可以說是中國市場特供車,根據中國消費者改版車型。一汽大眾跟上汽大眾造車平臺差不多,地盤懸掛,造車工藝沒有區分,所以質量差不多沒有差別。

所以在買一汽大眾還是上汽大眾主要是看你自己的喜歡跟車型的需求。




絲路摩登


一汽大眾和上汽大眾,哪個更好一些?

關於南北大眾的對比問題,從來就沒停止過,有些人認為上海大眾好,有些人是一汽大眾的鐵粉,那麼這南北大眾到底誰好呢?

一汽大眾是整根

雖然最早合資的是上海大眾,但德國大眾,最終還是將重點放在了一汽大眾上,這也許是看中了當年的長春汽車城的影響力吧。所以在新產品引進,平臺引進方面,一汽大眾始終得到德國大眾的照顧,最好的平臺,最好的車型都在一汽大眾銷售。比如當年的PQ35、PQ46、以及最新的MQB平臺都是選擇在一汽大眾率先落後,而上汽大眾遲到很久才逐步上馬。

上汽大眾營銷厲害

很多人喜歡一汽大眾,就是因為一汽大眾的車更貼近德國大眾的最新產品,認為最有德國味道,而上汽大眾正是因為沒有德系味道,反倒符合更多中國人的口味。比如帕薩特、朗逸這些車,銷量始終壓著邁騰、速騰一頭,就是因為別看上汽大眾的平臺老,但根據中國人喜好改變設計的內容卻多。

未來上汽大眾會反超一汽大眾

如果一汽大眾在人才引進方面,不有所改變的話,上汽大眾得寵,一汽大眾失寵將很快到來。從2016年的上汽大眾奧迪事件就可以看出,德國人已經對一汽大眾失去了耐心,希望藉助上汽大眾的營銷能力,去增長自己的銷量


而一汽大眾所在的長春,由於人才匱乏,思想固執,國企作風嚴重,所以營銷體系僵硬。如果不能講一汽大眾的營銷團隊轉移到北京這種大城市,上汽奧迪事件也許還會發生。

最後說說質量

由於南北大眾在三大件方面,都是用的相同供應商,所以在整體質量方面,沒啥差距,但在裝配工藝方面,可能上汽大眾會更好一些。售後服務,上汽大眾也會比一汽大眾好一些。


白希文


一汽大眾和上汽大眾都是德國大眾在中國的合資公司,並稱“南北大眾”;多年以來霸榜車企銷量排行冠亞軍,是中國最受歡迎的汽車品牌。雖然兩者都叫大眾,但是品牌定位還是存在一定的差異性的。

一汽大眾

一汽大眾成立於1991年,由大眾集團、一汽集團、奧迪合資建立,一汽集團持股60%,大眾集團和奧迪持股40%,一汽集團作為“長子”品牌,雖然晚於上汽大眾成立,但是在車型資源引進方面要優於前者,奧迪品牌的加入讓一汽大眾給人的感覺檔次感也要高於上汽大眾。一汽大眾做工更加細緻,追求原汁原味的德系匠心工藝,車型方面也更多引入海外原版車型。



目前一汽大眾在售的車型:CC、邁騰、速騰、高爾夫、蔚領、寶來、捷達、探歌、探嶽等,其中大部分的車型都是由海外原版車型引進而來,最大程度的保留了德系的品質,但是在與上汽大眾的常年較量中也一直處於下風。隨著寶來中國特供化和捷達品牌的獨立,一汽大眾也學著上汽大眾從中國消費的需求出發,造中國人喜歡的車。加之SUV車型探歌探嶽的陸續問世,一汽大眾一直以來的短板也彌補上了,在目前蕭條的市場中逆勢上漲,今年很有可能會實現對上汽大眾的超越。



一汽大眾的雙品牌是奧迪,成立於1909年,奧迪是德國最悠久而偉大的汽車製造商之一。以其高技術水平、高質量標準及高強勁動力的準則,秉承著進取,尊貴,動感三大核心價值,成為豪華汽車品牌的標誌。 奧迪,前瞻的安全思考與成熟的領跑技術,致力於打造人、車、生活有機互動的生態圈,為用戶創造出更值得信賴的美好出行生活!同時奧迪車系中國最受歡迎的豪華品牌。

上汽大眾

汽車大眾成立於1985年,由大眾集團和上汽集團合資建立,各持有50%股份,是國內歷史最悠久的車企之一。上汽大眾也全是最懂國人的汽車品牌,切合消費者需求,在德國大眾的原版車型上基礎上,自主研發了多款中國特供車型,也取得了非常不錯的效果,最具代表的車型就是朗逸,自2009年面市以來連續十年霸佔轎車榜冠軍,可以說是上汽大眾最成功的車型。


目前上汽大眾在售車型:途昂、輝昂、途觀、途觀L、途嶽、途安、T-Corss、帕薩特、朗逸、朗勁、凌渡、polo等,實現了從AO級到MPV的全覆蓋的產品線。這裡還要說的就是德國大眾把強勢的奧迪品牌劃分給一汽大眾,德國大眾為了補償上汽大眾,把途觀授權給上汽大眾,途觀常年位列合資SUV銷量榜首,在與一汽大眾的較量中也算佔得了一定的先機。


上汽大眾的雙品牌是上汽斯柯達,可能很多人並不瞭解斯柯達,它來自於捷克,成立於1895年,是目前歷史最悠久的四大汽車品牌之一,甚至比大眾品牌更加悠久,經歷了多次戰亂和政變依舊保留了下來,確實非常難能可貴,斯柯達曾經也有很多輝煌的成就,其代表車型“希斯巴諾.蘇莎”一個底盤的價格甚至比一輛勞斯萊斯還貴,後來因運營不善被大眾集團收購,2005年繼奧迪之後大眾在中國第三個量產品牌,從此南北大眾雙品牌對立路面正式形成。如果說奧迪是一汽大眾的“高級將領”,那麼斯柯達品牌就是上汽大眾的“開路先鋒”。大眾最新的技術都會先用在斯柯達品牌上,再運用到大眾品牌上,而且斯柯達品牌同級別車型價格要低於大眾車型,所以適合既想感受德系品質又兼顧性價比的消費者。

寫在最後,一汽大眾做工更加細緻原汁原味;上汽大眾配置更高營銷更成功更懂國人。


感謝關注,小黑將持續為大家分享更多汽車乾貨知識,讓大家選車用車不再煩惱~


小黑說車Car


不同之處:

1. 一汽的是由第一汽車集團公司跟德國大眾合資的汽車生產企業,然而上汽大眾也是一樣一樣的是上汽跟德國大眾合資的企業,但是持有的股份是不一樣的。

2. 一汽生產的牌子有如下精品:奧迪,速騰,高1爾夫,捷達等。上汽生產的牌子的精品如此:領奴,途安,桑塔納,斯柯達,榮威等。

3. 一汽的質量不明思議是比上汽的好的,為啥呢?因為人家的是以引進德國車為主,質量肯定是過硬的了。然而上汽主要喜歡自主研發,研發就是尋找好的突破點,如果沒有那質量就不穩定了,所以上汽質量上是稍微的差些的。

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是國內A股市場最大的汽車上市公司,截至2013年底,上汽集團總股本已達到110億股。2014年,上汽集團整車銷量達到562萬輛,同比增長10.6%,繼續保持國內汽車市場領先優勢,並以2014年度1,022.48億美元的合併銷售收入,第12次入選《財富》雜誌世界500強,排名第60位,比上一年上升了25位。一汽-大眾汽車有限公司於1991年2月6日成立,是由中國第一汽車集團公司和德國大眾汽車股份公司、奧迪汽車股份公司及大眾汽車投資有限公司合資經營的大型乘用車生產企業,是我國第一個按經濟規模起步建設的現代化乘用車工業基地。



非誠勿擾9


中國市場的大眾,是實實在在的巨無霸,就總體銷量和規模來看,目前還沒有任何一家合資品牌能與其抗衡。2017年車企銷量排名中,上汽大眾和一汽大眾均位列前三甲,合計總銷量達到了驚人的402萬輛。


這就是大眾品牌在中國的影響力,但大眾在中國能有如此成就,也是理所應當的。至於原因,這就得分明聊聊上汽大眾和一汽大眾的發展歷史,聊完發展歷史,自然就會明白究竟兩者的區別在哪?

上汽大眾

改革開放之初,時任中共中央委員會副主席的鄧小平同志,就同意以中外合資的形式,在上海實施汽車項目,進而促進國內落後的汽車工業。並且委派時任上海機電一局局長的蔣濤尋找合作對象。

先後找過通用、日系、還有法系的雪鐵龍和雷諾,但都因合作意向無法達成統一而終止,通用的條件是中方只生產部分零部件,然後再由他們生產剩餘的零部件並完成組裝。而日系品牌更加堅決:只賣商品,不賣技術。所以這樣不符合我國對於汽車工業發展需求的條件自然就無法認同。最後,只有德國大眾汽車肯既出技術又投資金。

1984年10月10日,由中德雙方各出資50%組建上海大眾汽車有限公司的合資協議在人民大會堂簽署,最初的期限定為25年,合同包括有關生產項目和至90年代初期合作第一步生產能力的具體約定。1985年上海大眾汽車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一汽大眾

作為共和國的長子,一汽在看到上海汽車與大眾成功聯姻並下線了名揚天下的桑塔納之後,也按捺不住激動的心情,急於在國產轎車上所有突破,於是開始在全世界拜訪汽車企業。

剛開始,一汽最先相中了當時美國汽車巨頭克萊斯勒。1987年底,就和美國克萊斯勒公司簽下了生產2.2升的CA488-3發動機的合同,並承諾一年後再將道奇600的整車給一汽。

可克萊斯勒發現道奇600在美國賣得依然很火,於是決定拖延一年再給中國,同時還提高了曾承諾的設備價格,令一汽大為光火。終止了和克萊斯勒的合作關係,但問題來了已經買到的克萊斯勒發動機怎麼辦?

這個時候,德國大眾再次展現出了驚人的遠見和前瞻性,不僅承諾一分錢不要,而且還願意為一汽庫存的克萊斯勒發動機匹配奧迪的樣車,最重要的是竟然只用一個月的時間完成了自己的承諾,將匹配成功的樣車請與一汽老總耿兆傑看,這一誠意著實打動了耿兆傑, 奧迪在許諾授權一汽生產奧迪100時,還許諾一汽將奧迪100的C3平臺與克萊斯勒CA488-3發動機、016變速箱整合成自主紅旗車型,也就是CA7200“小紅旗”。於是在1988年8月,一汽與大眾在人民大會堂簽署了“小紅旗”的合作合同。

1990年,一汽大眾正式簽署合約,1996年7月,項目全面投產。1999年9月6日,第一輛國產高級轎車奧迪A6在一汽-大眾總裝車間下線。2001年8月23日,首輛中級轎車寶來下線。2003年5月9日,高爾夫轎車在公司下線。

聊完兩家大眾合資品牌的歷史,我們再來具體說說這兩家南北大眾究竟有何區別?

1、生產線不同

雖說兩家都是掛的大眾標,但是兩家的生產線並不一樣,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平衡兩家車企,實現1+1大於2的效果。

上汽大眾生產的品牌包括:桑塔納、帕薩特、POLO、高爾、朗逸、途安、途觀、斯柯達明銳(歐雅)、昊銳(速派)。

而一汽大眾生產的品牌包括:奧迪、捷達、高爾夫、寶來、速騰、邁騰、CC。

2、本土化重視程度不一樣

相較而言,上汽大眾似乎更懂的國人。相同平臺下,上汽大眾會根據國內的具體情況進行相應的調校,無論是底盤還是發動機或者其他配置方面。比如帕薩特,本質上與歐版的帕薩特並不是一款車,而與美版的帕薩特為姊妹車,這就是差異性。

而一汽大眾則不同,國內有個說法一汽大眾才是真正的德國車,其實這種說法並不無道理,要知道一汽在引入生產線的時候考慮更多的是車的本質,也就是直接把歐洲的生產線直接拿到國內進行國產化。

所以這就解釋了為什麼上汽大眾能夠在車型的質量上不如一汽大眾的情況下,銷量卻要高的原因。注意:這裡指的質量並非簡單指產品的好與壞,而是車型的血統。

3、對於市場的把控能力

眾所周知,一汽大眾寶來和上汽大眾朗逸實則互為對手,但兩者的銷量卻是差距不小。要說到血統,寶來相比於朗逸更純正,而朗逸只是基於了大眾老舊的PQ34平臺打造而來。

之所以朗逸能夠在國內緊湊型車市場內獨領風騷,是因為上汽大眾更懂得國人的需求,更擅長對於市場的把控,朗逸的本土化改造可謂十分成功,更大氣穩重的造型、更精準的配置搭配、更大的空間營造。能有如此諸多優勢,朗逸不大賣才怪。

4、服務網點的鋪設

一汽大眾的總部位於長春,處於祖國的北方。而上汽大眾的總部位於上海,處於祖國的南方。所以各自的主戰場也有所區別,服務網點也有不同,這就導致了一般北方用戶更傾向於一汽大眾,而南方用戶更喜歡上汽大眾。


總結:無論是上汽大眾還是一汽大眾,都是中國車市中當之無愧的領軍人物,它們既互為兄弟又是競爭對手,這種相互交錯的複雜關係恐怕得一直持續下去了。


木子水原聊聊車


這個問題,其實是很多消費者關心的問題。

兩家企業都是大眾在中國市場的合資公司,不過上汽大眾在上海,一汽大眾在長春,兩個城市的行事風格也造就了後來兩個企業的發展路徑迥異。

雖然一直有一個說法,認為德國大眾偏袒一汽大眾,由於在定位上,德國大眾對於一汽大眾的定位就是純正德國血統,而上汽大眾走適應性改進路線,所以在之後的新車投放上,上汽大眾拿到的產品往往都比一汽大眾慢半拍。不過好在,上汽大眾身處上海這樣一個開放的國際化大都市,所以更懂得營銷和研究消費心理。

而且正是因為兩個企業被區別對待,導致上汽大眾因禍得福,逐漸掌握了強大的本土化研發和改造。例如上汽大眾的A級車銷量冠軍朗逸,就是上汽大眾最強大的本土改造能力和對中國市場完全讀懂之下的產物。這可是專屬於中國市場的車型,俗稱轉基因產品,你在大眾德國本土是看不到的。之後,上汽大眾又做出了專屬於中國市場的輝昂,雖然市場表現不那麼好,不過至少是上汽大眾的旗艦產品,將VW檔次拉高了一個格調。

而資源技術永遠被傾斜的一汽大眾,則在原滋原味的德系血統保護下,也取得了相當不錯的表現,同樣俘獲了一大批忠於大眾LOGO的擁躉們的喜愛,只是功勞主要還是歸於產品力足夠強大。

當然,消費者最後要買上汽大眾還是買一汽大眾,就要看更忠於原滋原味的德國製造,還是為更懂中國消費者的產品買單了。


BusinessCars


上汽大眾和一汽大眾兩個車企在國內消費者心中有很高的知名度,大家習慣稱為南北大眾。之所以知名度高,一是大眾進入國內的時間較早,二是大眾的銷量高,南北大眾全年銷量甚至超越了日系兩田一產的銷量綜合。對車輛不太熟悉的朋友可能都分不清大眾哪款車在哪家大眾生產,甚至很多人覺得都是大眾,沒什麼區別,只是南北生產而已。但實際來說,兩個車企的區別還是挺大的。今天給大傢俱體來說說:

1、成立時間

上汽大眾是國內成立最早的合資車企,成立於1984年。同時期的很多合資企業基本已經都消失了。一汽大眾成立時間稍晚,與1991年成立。

2、產品不同

上汽大眾:輝昂、帕薩特、凌渡、朗逸、朗行、朗境、桑塔納、POLO、途安、途昂、途觀L、途嶽、途鎧

一汽大眾:邁騰、CC、速騰、寶來、蔚領、高爾夫、捷達、探嶽、探歌、探影

3、優勢不同

上汽大眾:營銷能力更強,對國內消費者需求的把握更加的準確,車型會根據國內情況進行本土化改造。

一汽大眾:傳統國企,各方面的信息反應較慢。產品血統更加的純正,講究原汁原味。

4、哪個更好

原則上來說兩家車企都是依託於大眾的技術來進行產品的引進和打造。相比上汽大眾,一汽大眾的產品更加接近德國本土的產品。這次中保研碰撞的成績也可以看出,邁騰的成績略好於帕薩特(雖然二者的成績都不怎麼樣)。這也是一直以來形成的規律,相比一汽大眾,上汽大眾擁有更強的自我研發能力,對於本土消費者的需求把握更加的精準,加上較強的營銷能力,所以產品方面普遍比一汽大眾的銷量更好。

但這也是雙刃劍,德國大眾覺得上汽大眾有自己的主見,所以更加的難控制,在產品分配方面就更加傾向於一汽大眾,大家也發現邁騰、高爾夫、速騰、CC都是跟德國本土車型基本一致的,而上汽大眾只有途觀和POLO比較原汁原味,帕薩特都是美版的,最新一代剛剛使用了跟邁騰一樣的平臺。而像朗逸、凌渡、朗境、朗行都是針對國內打造的,不屬於全球車型。再加上,一汽大眾還擁有奧迪這樣的豪華品牌,之前的邁騰甚至都與A4L共線生產,所以在產品零部件方面,即使捷達這樣的入門車型的零部件上面都有奧迪的標識,所以看出供應商都是跟奧迪一致的。

綜合以上,個人覺得一汽大眾的產品相比上汽大眾要更好一些。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高高飛翔


在回答這個問題前,先問個小問題。提起大眾你會想起哪些車?

輝騰、高爾夫GTI、帕薩特R36、途銳、Scirocco尚酷、甲克蟲、CC?又或是邁騰、速騰、高爾夫、朗逸、POLO、途安、Tiguan途觀、帕薩特新領馭?對,但不完全對。事實上不誇張的說,只要是車的行業,就會有大眾集團的身影。

沒錯,你可能沒想到你手中的大眾和保時捷、賓利、布加迪以及蘭博基尼這些豪車還是遠親呢。事實上德國大眾旗下足足有十個品牌。奧迪、大眾、大眾商務、斯堪尼亞、蘭博基尼、保時捷、西亞特、斯柯達、賓利、布加迪都屬於德國大眾。

瞭解了這些我們再來討論討論上汽大眾和一汽大眾又是怎麼一回事呢?

成立於1985年的上汽大眾汽車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汽大眾)是一家中德合資企業。經過多年的發展,目前已經形成了以上海安亭為總部,輻射上海安

亭和南京的兩大生產基地。

而1991年 2月,一汽-大眾汽車有限公司才正式成立。

也就是說從時間上來說上汽成立時間要比一汽早幾年,不過兩家企業根源上都是和德國大眾合作的企業。上海大眾汽車有限公司是上汽集團和德國大眾公司合資的轎車生產企業。公司中德雙方的投資比例各佔50%。一汽-大眾汽車有限公司則是由第一汽車集團公司和德國大眾公司共同合資經營的大型轎車生產企業,一汽集團公司佔60%的股份,德國大眾康采恩集團佔40%的股份。

總的來說,兩家企業都與德國大眾合資,技術方面都有德國大眾的支持,但至於區別,可以說兩者企業沒有什麼關係了,都是各自研發各自的車型。

至於哪個更好一點,只能說各有千秋。上汽的自主研發能力比一汽強一些。例如,一汽是橫置發動機,上汽是縱置發動機。因此一汽要比上汽的車噪音小,高車速的情況下沒有上汽的車“飄”。不過這種簡單對比毫無意義,還是得看具體車型了。


autocarweekly


大眾在國內的汽車市場,絕對可以稱得上是老大哥級別的品牌。在中國市場,大眾和兩家廠商進行了深度合作,一家是一汽,另一家則是上汽。那麼,一汽大眾和上汽大眾到底哪個更好?內行人卻表示,一家是德國品質,一家是中國品質。下面就一起看看有什麼具體區別吧。

大家都知道,上汽代表的主要是南方地區,一汽代表的則是北方地區,這兩家廠商雖然生產的都是大眾車,但是,在控股規模、銷量上卻有很大不同。

先看一下銷量,上汽大眾一直都是遙遙領先,一般情況下,其月銷量都要比一汽多上兩三千輛。雖然有車主表示,一汽大眾的品質要更厲害,但是,就銷量來看,一汽卻一直都是比較落後的。

再有就是成立時間上不同,上汽成立於1985年,因此,多年來的口碑和影響力也是非常優秀的。這也就決定了上汽大眾在消費者心目中的地位肯定也是最優秀的。尤其是當年推出的桑塔納更是遍佈大街小巷,成為了人們心中的神車。

雖然一汽大眾在各方面都不如上汽,但是,一汽旗下卻有很多高端品牌,比如,一汽奧迪就為其創造了非常大的利潤。除此以外,兩家廠商旗下的車型也有很大的差距,比如,上汽最有實力的代表車型為朗逸、途觀等,而一汽最經典的車型則是高爾夫和邁騰。從這些車型上,也可以看出兩家廠商的設計風格有很大的不同。

總體來說,雖然一汽大眾起步時間較晚,但是,其產品風格卻非常具有德國味道。而上汽則主要是為了迎合國人的需求,使德國大眾具備了中國品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