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實體店損失慘重,商家應該如何自救?

2020年初,新冠疫情對我們的正常生活和生產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尤其是對於某些企業來說,更是致命的影響。特別是餐飲、酒店、旅遊、美容、線下培訓、商超等等基於線下消費的服務行業,也可以說是實體企業,影響巨大。

疫情之下,這些實體店應該如何自救?

1、儘量降低運營成本

首先是想辦法降低門店的運營成本,這裡給你幾點建議:

第一,爭取房租優惠。很多地方都有相關的政策,你也可以直接跟房東談一談,坦誠相待,甚至可以說恢復正常以後,再補齊現在減免的房租。

第二,員工成本控制。對於來上班的員工,不管生意如何就要全額髮放工資了,這個時候可以讓他們在線上維護一下老顧客,甚至嘗試做一做社群引流的工作。

對於不需要來上班的,也要根據國家規定發放補貼或者基本工資,避免不必要的勞動糾紛,造成大的損失。

2、增加上門配送業務

有些餐飲實體企業還沒入駐美團、餓了麼等外賣平臺的,可以在這個時候考慮入駐。其它類的實體企業,也可以考慮入駐一些跑腿配送的平臺,包括一些微信小程序也有類似的功能,嘗試增加上門配送業務。還可以考慮安排店內員工完成配送服務,前提是防疫、安全工作要做好。

疫情之下,實體店損失慘重,商家應該如何自救?

3、線上社群運營顧客

剛才就講了,現在進店的顧客非常少,同時大多數顧客的注意力轉移到了線上,這個時候可以藉機發展門店社群。

已經有社群的企業,這個時候可以做一些線上活動,例如烹飪免費公開課、防疫知識講座等等,增加用戶粘性的同時,還能起到裂變引流的效果。

暫時沒做社群的企業,可以嘗試去聯繫一下以前的老顧客,找到他們的微信,有的時候電話號碼就是微信,將他們在線上聚集起來,增進一下感情。

面對社群裡的顧客,可以給他們發一些優惠券、小紅包,鼓勵他們疫情緩和的時候,進店消費,有需要的顧客,甚至可以安排員工直接送貨上門。

這些社群建立起來了,不僅僅是疫情期間可以用,疫情結束以後這也是你的私域流量,屬於儲備顧客的做法,是隨時可以觸達到的消費群體。

疫情之下,實體店損失慘重,商家應該如何自救?

4、學習社交電商業務

當然,在這段時間本身店裡生意不好,你可以增這個機會學習一些關於社交電商的知識,考慮將自己的單純線下的實體門店搬到線上經營。例如入駐抖音、頭條號、拼多多等等。

這樣的話,一方面迎合了消費趨勢,擴展了用戶渠道,會帶來新的客源,另一方面也增強了自身的生存能力。

5、增加剛需產品帶動現金流

一些實體店生意不好做,產品嚴重滯銷,可以結合當下疫情,考慮一下人們都有什麼新的剛需物品。例如口罩、消毒液、洗手液等等,適當增加這些產品的銷售,帶動現金流。

疫情之下,確實讓很多企業感受到了空前的危機,但我們也要認識到,每一次危機的出現,都意味著新的機會正孕育而生。所以,我們在艱難維持實體店發展的同時,一定要擦亮眼睛,善於發現、接受,並且嘗試新的機會,這才是實體店長久生存的核心秘訣。

疫情之下,實體店損失慘重,商家應該如何自救?

另外,實體店營銷中還有方法和策略可以嘗試的,如果你想獲取更多營銷方案,可以看看公眾號導流寶。導流寶提供各種免費的商家活動工具與活動攻略,並且擁有72投廣告平臺的廣告資源,覆蓋8億多用戶,分分鐘帶來1000客流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