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10年投資什麼可以抗通脹?

手機用戶拿破崙


想要抗通脹,就得先了解通貨膨脹的數據,才能對症下藥:先來看下近五年中國的通貨膨脹率

如果未來十年以當下數據的峰值近5%來計算的話:要完成抵禦通貨膨脹的目的就要求我們每年的複合收益率要在5%以上。100*5%的10次方=163,也就是說要在10年實現63%的收益。

1.投資自己

很多人可能會嗤之以鼻,但我認為這是最重要的。不管你是自己做生意、創業還是理財、搞投資。所有一切的基礎都是能力,很多人以為富人之所以能錢生錢,在於他們有錢。但很多人卻忽略了一點:最根本的區別在於投資思維。

黎叔曾經說過:21世紀最貴的什麼?人才!

沒有知識儲備,不懂得投資,再好的風口你都沒有能力把握。有好的創業點子,把握不了,照樣沒有用!

2.創業

未來小公司的模式將被個體創業的模式取代。對於很多行業如銷售,金融、編程、服務等,35歲是一個坎,過了35就很難再重新找工作了。這一點,對於85後和90後來說至關重要。進入2020年,第一批的85後就年過35歲了。

未來隨著人工智能代替很多的崗位,很多職位可能會面臨失業。所以,當下的自媒體時代是一個很好的機會。

3.理財——指數基金定投

當下的A股經歷了自15年以來4年半的迴歸,從長週期來看,指數在低位不斷震盪磨底。

未來的10年,A股走出一輪牛市將是大概率事件。對於很多普通大眾來說,對於股票市場不太熟悉。那麼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定投指數基金,不用費勁的選股,也不用每天跟蹤市場走勢,每月抽出一部分投到指數基金中,一旦牛市來臨,完成抗通脹的目標還是沒有問題的。

4.股票——投資特定行業

炒股最大的優勢就是,如果你看好某一個行業,完全沒必要進入這個行業,只需要把資金投放到這個行業最優質的公司中,就可以享受到行業成長的紅利。

比如:你看好證券行業,就沒必要自己開個證券公司吧,光行業的准入門檻就得幾個億,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不現實。

那最好的辦法就是買入行業中的頭部上市公司。要申明一點:我們說的是投資,不是投機,不是看到哪個行業成熱點了,所有人都關注了,再衝進場追漲停。

5.股票——選擇週期性的行業

在A股中,有很多的週期性行業。這些行業沒幾年都有一波行情,如豬肉、水泥、鋼鐵、玻璃、有色,煤炭等。

不要人云亦云,多花點時間去研究這些行業的發展規律,耐心尋找機會。投資對於每個人都是公平的,關鍵是如何沉下心來,不被市場的喧囂所迷惑,掙自己能力之內該掙的錢,沒那麼複雜!

而以上我們所提到的所有的機會,能否把握住,還是要看對自己的投資。所以,任何時候,投資自己都是最可靠也最長久的。


益趣財經


指望吃利息真的不是一個好的選擇 雖然現在哪一個行業都不好做 我一路走來還是感覺門路很重要 2015年五月份剛結婚 不想給人打工 自己創業做飯店半年虧完二十幾個 後來不甘心 借了錢又做淨水器還有電動車專賣又賠了三十多個 本來剛結完婚手裡有二十幾萬舒舒服服的日子到創業兩年多負債四十多萬 父母每天吃飯就說我沒出息 老婆也埋怨 我甚至半夜蒙在被窩自己都哭 這種生不如死的日子過了半年 可能也是我命好吧 人生中總有轉機 表哥帶我幹網絡 前後投資沒幾千塊 現在感覺我表哥就是人家說的貴人相助哈哈 做了一年半吧 一年多還清了外債 房貸還完 還投資了一套門面。 現在都三個工作室了 就算現在不做 手裡的錢理財 吃房租也夠生活了 我始終相信一句話 男人這一生 需要用錢去維護尊嚴的地方太多了 加油吧 朋友們!


酒杯裡沒酒呀


我來列舉5個十年增值10倍的產品:

什麼是通脹,就是貨幣超發。貨幣超發後,供求比越低的產品就越保值,如果供應不變甚至減少,而需求卻增加,那麼就有可能增值。所以未來十年。

1、房子仍然會增值,10年至少還有3倍。因為需求增加,特別是大中城市的需求增加,但供應是有限的。

2、人才會增值,10年至少有5倍,因為人才數量有限,但人才的成長更快,所以人才一定是增值的,薪資收入是會增加的。

3、黃金會保值,10年估計最多2倍,只能說是保值,因為雖然黃金有限,但需求並沒有帶來成比率的增長,因此只能說保值,而不能說是增值。

4、土地會增值10年十倍,如果你在市區,或者郊區有一個莊園,那麼十年後其價值至少增長五倍。

5、觀賞樹會增值10年10倍。本來大米蔬菜也是增值的,不過他們的保質期太短,因此沒有增值的意義,但觀賞樹不一樣,種下去十年後,不需要花什麼成本,就可獲得現在十無倍的收益,這就是增值。


董小全


投資什麼最好哪,在十年或者是更長的時間,投資固定資產始終是抵抗通脹的最好的、最有效的手段或方式。

未來10年我覺得投資房產、門市房、商鋪、公寓等都是搞通脹的好方式。雖然現在對樓市調控比較嚴厲,但未來城鎮化推進導致湧入城市人口的上升,購房剛需貿然存在,且互聯網電商未來要走入線下與實體店鋪互動,未來商鋪還有一定的市場,也有較大的升值潛力或空間。這是正常來說確實是這樣的,因為從九幾年的房改直到今天這個投資邏輯還是存在的。大多數人的資產增值也是這個渠道。但未來還真不一定,房產週期是二十年到三十年。不存在只漲不跌的市場。如果是一線城市人口淨流入的城市還是很有投資機會,其他人口留出嚴重的城市得慎重,人都走了,房子還賣給誰。商業地產同樣也是,必經實體經濟難做,投資回報無法保證。慎重為主吧😄

也可購買一些貴重金屬,比如金銀等,這些東西也具有保值增值作用;理論上確實如此,但這個得看更長週期的,主要看貨幣貶值速度和整體經濟狀況。畢竟亂世金銀嗎?老祖宗的智慧還是了得的。建議靈活配置一些,不是為了收益是為了安全。

也可考慮購入一些國家匯率、幣值穩定的貨幣,比如歐元、美元、英鎊等等。外匯市場比較複雜。不建議配置太多。想靠炒外匯發家我看還是不靠譜啊😄

最後,可考慮購買一些當前估值低、未來發展潛力大的公司股份,升值潛力大,抗通脹的能力也較強。這個理論上一定問題都沒有。畢竟中國未來一定會出很多世界級的公司。但是決定這個市場的東西非常的多,建議可以配置一些。不要跟風炒股。

投資什麼都不如投資自己,多看看書學學知識為自己增強職場的拼殺能力才最重要。總之應該分散投資才好。








沙漠狐457


現在一些學者表示,中國每年通貨膨脹高達8至10%,若是繼續按照雙位數發展下去,大家手裡的錢越來越不值錢了。這實際上是一種謬論。在過去的10年中,國內只有房價漲幅超過了8-10%,其他居民生活必須品的漲幅還是相對有限。中國國內真實的通脹率,並沒有一些人所鼓吹的那麼嚴重。

在學界還有一個檢驗通脹水平的公式是:M2-GDP=實際通脹率。4月末,我國M2增速是8.5,而中國一季度GDP增速在6.4%左右,所以,中國最新的通脹率在2.1%。當然,由於水果、蔬菜、豬肉價格出現上漲,未來二三季度通脹的數據可能還有所上升,但總體來說,社會物價至多不超過3%。

對於通脹問題,我們認為很多人存在著三個誤區:首先,過去每年所謂通脹率達到8-10%,主要是拿房價的上漲作為通脹的參照物了,但實際上你拿一二種商品的漲價作為通脹數據,是不真實的。正確的應該是所有商品的平均價。就現行的CPI中把豬肉、禽蛋等副食品權重太高,而高房價和房租並沒納入通脹中,所以存在著結構設置不合理的情況。

再者,過去通脹可能高一些,但未來隨著經濟結構轉型,高通脹的概率降下來,所以拿過去10年的通脹情況,來判斷未來通脹情況是欠妥的。比如,過去我國依賴固定資產投資(房地產+基建)和出口,而未來我國的經濟增長將更多“去房產化”,依賴於擴大內需來拉動經濟,在這種情況下通脹隱患就會大幅降低。此外,過去10年,買房就是對抗通脹的利器,但未來並不見得買房就能抗通脹。

最後,很多人為了對抗所謂的每年8-10%的高通脹率,就去投資P2P、房地產、股市、信託、股權投資、基金等,以期盼獲得高收益,但是,我們還是要奉勸大家,買一些風險相對較小的投資品種,比如大額存單、貨基、國債等投資品種。

因為,隨著國內經濟下行明顯,很多投資品的潛藏的風險會顯露出來。所以,當下是要保證投資安全是第一位的,能不能跑贏通脹這還是其次。

實際上,未來10年對抗通脹的投資品是比較難找的,房地產現在泡沫很大,正處於去泡沫階段,買了房地產肯定要做“接盤俠”。投資股市,A股的牛短熊長一直沒有改變,至少我們還看不到股市能讓多數股民跑贏通脹的可能。

那麼,我們又該怎樣對抗通脹呢?我們談談看法:一是,對於手頭還有點資金的投資者來說,可買一些風險較小,投資回報率在3-5%之間的理財產品,並且進行多元化的資產配置,以確保資金的安全性。不要盲目投資高風險的產品。

二是,大家應該多投資自己,能多學一點賺錢技能總歸是好的,只要提高了你的賺錢能力,又何愁通脹來了沒辦法應對呢?此外,對抗通脹的最好辦法不是投資,而是你自己創業當老闆,因為如果真的通脹來了,企業主可以漲價,把通脹轉嫁出去。如果是工薪階層,那面對通脹上升,只能是默默承受。

三是,平時不要刻意的想去多存點錢,大家還是想吃點啥就吃點啥,千萬別不捨得花錢,因為,金錢只有被你消費掉了,才真正算是你的,否則如果真的高通脹來了,與其是資產不斷縮水,還不如提前用於消費。


不執著財經


未來10年投資什麼可以抗通脹。通貨膨脹是經濟發展逃避不了的現實,我國改革開放四十年經濟發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而伴隨著經濟的發展貨幣發行量的增加是越來越快,老百姓能直接感覺到的是,從萬元戶到億萬富翁的跨越。過去的萬元戶可比現在的千萬富翁活得灑脫。

未來10年通脹會更大,貨幣發行量會更多,錢會更加不值錢,什麼樣的投資可以抗通脹呢?

未來10年可以抗通脹的一是自己的專業能力,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各行各業對專業的高級人才需求越來越多,而各行各業對於高級專業人才開出工資是越來越高,年薪幾百萬到千萬成為了常態,如果能夠持有點上市公司股份,動不動就是幾十億的身價,未來10年什麼最值錢,高級人才,投資自己才是抗通脹的最好選擇,讓自己變得越來越有價值才不擔心通脹的問題。

二是投資股權,未來10年是我國經濟轉型升級的關鍵10年,會有一批傳統的企業通過商業模式的創新脫穎而出,對於未來能夠脫穎而出的企業進行股權投資,未來10年的投資回報在千倍以上。

三是投資黃金,世界各國都會為經濟發展增加貨幣,多印鈔票,黃金是印不出來的,美國是世界上的黃金儲量最多的國家,美國人只認黃金不相信任何國家的貨幣,買點黃金放在家裡。

四是對有潛力的國家或地區進行投資,未來的經濟發展是以產業集群的模式出現,只有在產業上能佔領全球產業制高點的國家和地區才更有價值。

如果您認同我的觀點,請加我的關注並點贊。如果您有什麼財富生活中疑惑或者投融資資本運作的難題也歡迎私信提出,謝謝您們的支持。

我的頭條號專欄開通了,有關於投資理財的最新音頻和文章,幫助您提高理財技能,歡迎關注。


金融學家宏皓教授


一:未來10年,房子已經不再保值

理由1,人口紅利見頂,儘管專家們還在鼓吹大城市經濟圈。但科技已經將世界變得更為緊密。農民工回鄉已經成為潮流。新生代的90後的年輕人要在大城市裡買房,相對來說難度太大。90後的父母,大多都已經有了房子,甚至是幾套房子。

理由2,農村養老機制的逐步完善。宅基地的確權。讓農村土地的流轉,有了一定的選擇,中國並不是因為土地少而價高,而是人為炒高了土地的價格。許多70後80後的,沒有在大城市買房的人,選擇放棄大城市的生活。

理由3,國家政策已經看新定義了“房子是用來住而不是用來炒”。房子作為金融屬性的價值雖然還在,但已經大大減弱。

二:未來10年,黃金沒有保值功能。

理由:黃金已經失去了作為金融屬性的價值。僅僅是作為飾品,工業用品存在。黃金之所以歷來都有保值的功能,是因為它有金融屬性,作為貨幣存在的。但現在進入了貨幣電子化時代。現在上街都不需要帶現錢,紙幣都將慢慢退出市場,黃金更是已經沒有了貨幣價值。歐洲債務危機,對本國貨幣最缺乏信心的時候,人們選擇的不是黃金,而是比特幣。

三:未來十年,股市可期待,指數基金

中國A股一直以來,由於市場不太成熟。一直都是超級大賭場。但未來10年,隨著退市機制一步步完善,散戶的減少。市場將走出緩步向上的行情。建議長線持有指數基金。

四:未來十年,國家政策將向農村更多傾斜。機會可在這農村找。


冇膽鬼9527


過去10年我們國家的M2貨幣量增長接近4倍,貨幣超發,通脹厲害,2009年100塊錢可以在上海找一家很好的飯店吃一頓,現在100塊錢三碗麵都不夠,未來10年我們不能把現金留在手上,要不然10年後貶值更厲害,未來10年投資小編覺得可以投資如下資產:

1、房產

現階段我們找不到好的投資方式,房產是一個很好的選擇,現在已經有多地開始限購鬆綁了,房地產的存量價值幾百萬億,房地產是經濟的引擎不會改變。

2、黃金

黃金是硬通貨,未來國際形勢、經濟形勢複雜多變,黃金作為硬通貨保值壓力不大。

3、公司股權

過去10年是互聯網公司最好的10年,是股權投資最好的10年,阿里、京東、小米、美團、拼多多上市,騰訊市值翻了很多倍,未來10年,科技發展會更迅速,很多優秀企業會出現,買入這些企業的股票/股權,坐擁科技快速發展溢價。


互金圈


過去十幾年中國通脹率大都在5%以內。換個說法,這個問題可以理解為,未來10年投資什麼年均收益可以超過5%?

我的回答言簡意賅:

投資A股市場,但是!請不要直接通過股票市場投資!

啥意思?投資A股市場,不買股票?這不是開玩笑嗎?

嘿嘿,還可以買股票基金、混合基金呀!

至於為什麼要通過股票基金、混合基金來投資呢?


原因很簡單,看一組數據就知道了。

根據東方財富choice終端數據,筆者進行了統計:

  • A股市場行情不錯的2017年,全年漲幅為正數的股票只有不足1/4
  • 只有0-5元及300-400元兩個區間內的股票平均漲跌幅是正數,其他都是負數!
  • 所有股票的平均收益率是-13.27%

說句人話,就是很難賺錢!!!

(數據來源:東方財富choice終端數據)


而悲催的2018年呢?

  • 全年漲幅為正的股票數量佔比只有6.54%,
    也就是100只股票當中,只有6只一年下來是漲的。
  • 所有股價區間內的股票平均收益都是負數,無論買哪個股價區間的股票賺錢都不容易啊!
  • 所有股票的平均收益率是-31.09%,這簡直是虧成狗……

(數據來源:東方財富choice終端數據)


相比來看,2017年全年收益率為正的股票型基金比例超80%,混合型基金的比例更高,超過86%。

劃重點,

買基金比買股票賺錢的概率大得多!!!

收益率也相當理想,股票型基金平均漲幅11.48%,混合型基金平均漲幅10.01%

(數據來源:東方財富choice終端數據)


而2018年,市場表現不好,股票型基金平均跌幅是-22.02%,但已經比股票少虧一截。

混合型基金平均跌幅-14.23%,所有股票平均跌幅要多一倍,跌-31.07%!

(數據來源:東方財富choice終端數據)


剛過去的2019年,股票型基金的平均收益率高達40%,機構投資者大獲全勝,遠遠跑贏散戶。

在未來10年裡頭,金融市場發展必然越來越完善,更有利於機構投資者大展拳腳,散戶何去何從,在這裡很難斷言。

但可以確定的一點是,1998-2018年,股票型基金年均收益23.99%,銀河證券基金研究中心數據顯示,專業化投資可以平滑很多投資風險,為投資者帶來優於市場平均市場的回報,雖然各類型基金投向的市場都出現明顯的震盪起伏,公募基金產品期間累計利潤總額達到2.11萬億,基金投資者年均收益達到1005億元。

未來10年裡面,投資股票型、混合型公募基金年均收益達5%以上、跑贏通脹是大概率事件!

歡迎在評論區回覆你的高見~探討探討~


庖丁解基


答案會讓你失望。

沒有任何投資可以抗通脹,一切說可以抗通脹的理財產品都是不實的,甚至可以認為只是騙人而已!

就目前來看,怎麼可能一次投資就抗通脹10年呢?根本不可能。

就說房地產吧?把中國一線城市的房子按照市價賣掉,換算成現金可以買下美國所有的地上建築物,你說這個泡沫有多大?只要是泡沫就一定要破,投資房產能抗通脹嗎?更何況中國的人口紅利已經到頂,未來房地產不會硬著陸就非常不錯了!另外,隨著網商、物流、快遞的發展,商鋪的功效將逐漸弱化,投資商鋪血本無歸也是有可能的!

購買理財產品抗通脹,更不可能!沒有任何一款理財產品是永遠的、持續的、長久的保持收益,所以不要幻想未來10年投資什麼可以抗通脹,當你有這類想法的時候,就會有騙子找上門,讓你做各種所謂投資,套取你手裡的現金。

請踏踏實實的做產業,不要幻想一夜暴富之類的發財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