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為什麼長不高?

jessica宣


小孩長不高有幾方面原因,一是遺傳因素,如果父母雙方個子很高,那麼孩子自然也不會矮。如果父母雙方個子矮,孩子相對來說也會矮一些,但是個子矮不代表智商低,所以別因為孩子個子不高而抱怨。



第二,後天因素,有些孩子父母不高,但孩子也很高,原因是雖然遺傳對身高有決定性作用,但不是百分百,我們可以把握好那百分之三十的後天因素去幫助孩子長高。我們都知道牛奶含鈣量很高,每天保證孩子攝入500ml牛奶,就夠孩子一天的營養了。另外要想孩子長的好,就要讓孩子不挑食,葷素搭配,營養均衡。最後就是運動了,據說打籃球也可以幫助長高。


第三,那就是有些孩子因為生病了,大量的吃藥打針,引起的副作用,導致孩子不分泌生長激素,最後變成矮小症,這是我們改變不了,那就讓我們健健康康的渡過每一天就好。


陪讀媽媽談教育


導致孩子長不高的因素很多,其中有的因素不乏交互作用。以下逐一介紹:

1、遺傳因素

孩子身高的70%都靠父母遺傳,父母的身高是絕對會影響孩子身高的。2015年11月,世界衛生組織WHO發佈了亞洲人最新身高預測公式。

男性身高=(父親身高+母親身高+13)÷2(釐米)±7.5cm
女性身高=(父親身高+母親身高-13)÷2(釐米)±7.5cm
2、母親的妊娠情況

母親妊娠期疾病、營養、環境等影響胎兒的生長髮育。胎兒期發育不良的兒童在成年後發生身材矮小的風險較高,比如宮內發育遲緩兒有1/3成年後身材矮小,並容易發生性早熟和各種代謝紊亂。另外兒童身高還與胎齡、出生體重相關。

3、兒童的飲食習慣

兒童如果偏食厭食,可導致營養攝入失衡的情況,偏食厭食兒童會導致維生素、微量元素等促進兒童生長髮育的營養元素長期攝入不足,直接影響兒童的身高。

4、性早熟

性早熟導致骨骼提前成熟,骨骺線提前閉合,孩子生長期縮短,最終讓孩子長不高,如果女孩10歲左右來月經,男孩睪丸明顯增大。這都是性早熟的症狀。如果生物年齡(骨齡)-生活年齡的差值>1歲的稱為發育提前(早熟)。而生物年齡(骨齡)-生活年齡的差值<1歲的稱為發育落後(晚熟)。

5、體質性青春發育延遲

這與遺傳因素密切相關,青春期發育延遲者身材矮小,幼稚,第二性徵出現明顯落後同齡兒童,當進入青春發育年齡,身高開始猛增時,並且其最後的身高也可達到正常人的水平。體質性青春發育延遲為自限性疾病,一般無需治療。當然要排除其他疾病引起的矮小症。

6、生長激素分泌不足

如果在相似生活環境下,同種族、同性別和年齡的個體身高低於正常人群平均身高 2 個標準差者,或低於第 3 百分位數者,應考慮兒童可能存在生長障礙。最常見的疾病為生長激素缺乏症,生長激素缺乏的孩子,一般身材都比較矮小。

7、慢性疾病:如軟骨發育不良,甲狀腺功能低下症、腦垂體功能低下、慢性胃腸炎、慢性腎臟疾病、先天性心臟病、慢性哮喘、先天性卵巢發育不全等。

8、其他因素:如睡眠不好、體弱多病、不愛運動等。

甲狀腺功能低下引起的矮小,可用甲狀腺素治療。生長激素分泌不足者應補充生長激素進行藥物治療;對特納綜合徵、慢性腎衰和宮內發育遲緩等非生長性激素缺乏等引起的矮小,也可用生長激素治療,但用藥要遵醫囑。

兒童科學增高需從合理營養、適量運動、充足睡眠入手,多吃蔬菜、牛奶、牛排等食品,保證充分營養。除了真正需要治療的矮身材,正常身高的孩子在發育期間是不主張用藥的。


逸仙藥師


孩子的身高受父母遺傳基因影響佔了百分之七十,雖然遺傳基因對身高很重要,但只要後天的百分之三十做好了同樣可以幫助孩子增高。那麼,孩子長不高有哪些原因,家長該怎麼幫助孩子長高?

1、長期睡眠不足

長期熬夜會嚴重影響身體健康,還會導致內分泌混亂,研究表明,生長激素的分泌量會在人入睡後45-90分鐘內有明顯升高,且夜間生長激素的分泌超越全天量的一半以上。晚上睡眠不足會影響到孩子的身高發育,小孩子要長高個子,一定要有科學的作息時間,養成十點前休息睡覺的習慣。

2、飲食不健康

營養孩子長高的基礎,飲食是攝取營養物質的主要來源。如果天天吃一些快餐、油炸食品等一些沒營養的食物,孩子很容易造成營養不良的現象,日常伙食上每餐的都要吃健康綠色食品,可以多方面營養素均衡攝入。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礦物質、纖維素和水這七大營養素要保證,家長儘量的讓孩子少吃垃圾食品和不要喝碳酸飲料,一沒營養,二可能還會對身體還不健康。

孩子如果患有矮小疾病的情況下,若沒有及時的治療,是很難正常長高的。一般的矮小疾病是因為生長激素缺乏導致的,而生長激素缺乏可以用重組人生長激素來替代治療。生長激素市場上有水劑和粉劑兩種劑型,水劑的比活性和質量要高於粉劑,,水劑還搭配電子筆,幫助家長給孩子注射用藥。治療的是有年齡限制的,一般成年後骨骺線會閉合,閉合後是無法使用生長激素治療了,年齡越小治療的效果越好。



為什麼有的小孩長不高?

以前很多的父母都認為孩子的高矮都是隨大人的,就不用花費心思了,可實踐證明,後天的補給可以給孩子很大的發揮空間,於是家長開始費心思讓孩子長個,可惜卻沒有做到科學的管理。如果孩子出現了這幾種情況,就說明是骨骺線閉合的加快,寶媽們要早做預防,不然孩子就很難再長個。

年齡越小,發揮空間越大,家長及時培養孩子好的生活習慣

孩子越小,發育就會越活躍,發展的空間就會越大,家長要及時的培養他好的生活習慣,這會成為以後長高個的重要作用。

身高發育關鍵點就在於骨骺線關閉前,也就是小孩子進入青春期以前,都是發育的高峰期,家長需要在飲食,運動,睡眠,心理等各方面對孩子進行引導。

千萬不要等到孩子的發育完全之後再去想辦法增長個子,因為此時他的骨骺接近閉合,要長個就很困難了。那怎麼知道骨骺線閉合會加快?出現這幾種情況,媽媽就要早做預防了。

1.孩子的體重超標

不要以為給小孩子大魚大肉就會讓他身體棒棒,這不但對身體健康有危害,還會讓生長激素受到影響,從而導致長不高,所以家長一定要平衡孩子的營養,時刻關注孩子的體重,如果發現有體重超標的情況,飲食上就要及時作出調整,別讓孩子成了一個胖子之後又成為一個矮子。

2.發育太早的情況

大人突然發現孩子的個頭比同年齡的小孩子要高出很多,甚至在有一段時間出現瘋狂長身高的跡象,比如說半年到一年就已經比平往常每年的平均數要高出許多,那就是說明孩子的生長高峰期提前到來,這是一種早熟的表現,也是一種發育太早的情況。

家長千萬不要因此而沾沾自喜,覺得孩子發育的快,就是比別人都要好。發育早的孩子會長得快一些,但同樣的發育得快也會停止得快,比如,孩子本身只有9歲,但骨齡測出來卻有11歲,這就證明孩子會白白少兩年的生長空間。

家長一旦發現這個情況,一定要及早的帶孩子去進行骨齡的篩查,好早做預防,不然過不了多久小孩子的身高便停止增長了。

3.孩子經常生病,身體差

孩子如果經常生病,就會影響孩子的健康,導致身高長得很慢,但很多家長往往都忘記了這一點。所以平時家長一定要多多提高孩子的免疫和抵抗能力,多帶孩子出去曬曬太陽,補補鈣。如果生病一定要儘早的去治療,別拖著,也別在病好之後,脾胃很虛弱時進行大補,不然就會為他鑑定下不好的基礎,讓孩子在成年之後身高很難是理想的狀態。

4.孩子挑食, 不愛運動

想長得高,就需要給他多樣的營養,如果孩子有挑食的情況,那他生長就會受到影響,要麼就是很胖,要麼就是很瘦,總之她的身體條件都不會達標。再加上孩子不愛動,身體就更加的長不起來,也瘦不下去,那孩子長高還有指望嗎?所以家長一定要早早的預防,從小就養成不挑食愛運動的好習慣,這樣孩子的身高才會長得高。

想要孩子有高個子,家長平時就一定要多關心注意日常的小細節,這對孩子來說是一輩子的大事情。如果孩子出現了以上的情況,寶媽們可一定要注意了,及早的做好預防。


貝貝豆育兒課堂


孩子長不高,主要是骨骼發育和生長激素分泌兩個方面受到影響。

一、影響骨骼發育的4大因素

1.過早讓孩子學坐

孩子過早學坐,脊柱過早負擔,加之孩子骨骼的硬度差,彈性大,背部肌肉力量弱,容易出現脊柱側彎畸形或駝背。

因此,要避免孩子錯誤坐姿。不要讓寶貝跪坐(易造成X型腿),最好雙腿交叉向前盤坐。

2.過早練習走路

同理,過早讓孩子學習走路,脊柱為了支撐身體的重量,容易變形。

還有走路時,孩子的腿部負擔加重,也會影響孩子的腿型和步態。最好按孩子的正常生長髮育來,不宜操之過急。

3.長時間抱寶寶

如果總抱著寶寶,寶寶的脊柱一直處於一個彎曲的狀態,影響寶寶的脊柱變歪。應儘量讓寶寶多平躺、趴臥。

4.運動量不夠

孩子長時間待在家裡看電視和手機,玩遊戲,很少在戶外運動,骨骼之間的軟骨得不到發育,維生素D合成緩慢。應讓孩子多運動,通過走、跑、跳等拉扯關節的動作。同時曬太陽補鈣,促進骨骼發育。

二、影響生長激素分泌的3大因素

1.睡眠

寶寶在睡覺的時候生長激素分泌最多,22點分泌最旺盛。孩子睡眠不佳,自然影響孩子身高。3種常見睡眠問題:

第1種,晝夜顛倒

有些孩子白天睏乏,晚上精神,長此以往造成生物鐘紊亂,影響生長激素分泌。應增加白天活動量,這樣晚上肯定好睡眠。

第2種,睡不踏實

可能是孩子睡前吃太飽、晚上開燈、沒有安全感等原因導致睡眠質量不佳,影響生長激素分泌。應避免孩子睡前太過興奮,給孩子營造良好的睡眠環境,建立規律作息時間。

第3種,睡得太晚

孩子學習、看電視,玩遊戲到很晚,錯過了生長激素分泌的最佳時間,影響發育。應規定孩子早睡,保證孩子充足睡眠。

2. 飲食

不合理的飲食結構和不良的飲食習慣也會影響生長激素分泌。孩子飲食常見3種陋習:

第1種,挑食偏食。使得身體內微量元素卻少,導致營養不均衡,影響生長髮育。尤其是碳酸飲料和油炸食品對孩子生長髮育的影響較大。父母應增加食物多樣化,少讓孩子吃垃圾食品。

第2種,營養過剩。過度補充營養,或吃太飽,腦垂體會減少分泌生長激素。應讓孩子吃8分飽即可,物極必反。

第3種,過量補鈣。易造成骨骺線提前閉合,縮短長高年限。建議如果孩子營養均衡,不用刻意補鈣。

3.情緒

人體的下丘腦會分泌生長激素,而下丘腦易受人體自身情緒影響。

如果孩子總是情緒低落,暴躁,起伏不定,也會影響生長激素的分泌。

父母應用溫和的話語、溫暖的擁抱、悉心的陪伴,讓煩躁的孩子得到安慰。

綜上,有2個方面7大因素影響孩子身高,造成孩子的骨骼發育受阻或變形,以及生長激素分泌紊亂或減少。父母針對孩子的問題,對症下藥,才能讓孩子長高一大截。

再跟你分享一下我家寶寶的識字經驗,我家孩子3歲開始我就和他一起看書,但不會動的書籍我家孩子不是很喜歡,後來我開始尋找動畫類的教育材料,前後使用過多款早教類的應用,普遍存在廣告頻繁、在未知孩子學習效果的時候就開始收費,直到我發現了,【貓小帥學漢字】應用,可積累識字量,養成閱讀好習慣,快速適應幼小銜接。

故事閱讀配有動畫,比枯燥的識字紙牌更有吸引力,並且不用擔心孩子會誤吞卡牌造成危險。聽音選字,發音清晰標準,並且最重要的目前所有課程都完全免費,我家孩子一直在學,不會像之前其他應用一樣因後續收費導致學習中斷,讓孩子系統的學習我覺的是很重要的。

大家想要了解更多育兒知識,還可以關注一下【小評果快樂育兒】哦,我的育兒知識大部分都是從這裡學來的,做的非常用心。


刺眼的小兔子


真相了,寶寶長不高的“兇手“居然是…


現在是個長高的好時候,各種長高手段陸續登場,但是有些事情物極必反,反而阻礙寶寶的長高。

媽媽都是希望寶寶長得高高的,身體壯壯的,但是如果只是一味的給寶寶補充營養而沒有注意這些阻礙寶寶長高的“真兇”,那也於事無補。趕緊先把這些“兇手”揪出來,讓寶寶長高路上沒有阻礙。
1、吃太多
很多家長總是擔心寶寶吃的不多,會影響身體的發育。即便寶寶已經吃飽了,也還是要再喂他幾口。尤其是長輩覺得寶寶只有壯壯的才是健康,但其實吃的過多很可能對寶寶的生長不利。而且很多寶寶喜歡吃零食,但是很多零食特別是高熱量食品,多吃會導致生長骨骼提早癒合,不僅會影響正常飲食,導致寶寶不愛吃正常的食物,而且還會長成大胖子。
2、宅在家
有些小孩是由長輩或保姆照顧的,平時都在家裡很少出門,但是經常不出門不運動的寶寶是長不高的。寶寶都是精力充沛的,經常讓寶寶在家裡不出門,會讓寶寶沒辦法呼吸到大量新鮮空氣,曬到足夠的陽光。寶寶都是在愛玩的年齡長高的,越是喜歡玩的寶寶才會長得高,多曬陽光會讓寶寶更快長高。
3、睡太晚
有些寶寶喜歡晚睡,父母也由著他看電視看到好晚睡,但其實晚睡會導致寶寶的睡覺時間及睡覺的質量都是不夠的,而且會影響第二天的精力。正常寶寶的睡覺時間是比大人要多的,如果寶寶和是大人同樣的休息時間,會對寶寶的生長都有不小的影響。
4、大量補鈣
一些家長總想著寶寶長高我給他補鈣不就可以了,除了各種補鈣的食物都上,還另外給寶寶買各種鈣片補充,還想著鈣不缺,總能總能長高吧。但這是應該很大的誤區。寶寶喝生長是需要補鈣,但不可以大量補鈣,過量會對寶寶的身體造成壓力,反而會造成寶寶長不高。
雖然現在 “兇手”找出來了,但寶寶長得高還是要看父母的。

食塵Science


很多身高沒有達到及格線的家長都擔心自家的小孩跟自己一樣矮小,影響小孩長不高是什麼原因?

吃得太飽

人在飢餓狀態下,會促進腦垂體更多地分泌生長激素,可以刺激兒童骨骼生長。然而,老一輩都為了讓小孩子營養充足,快高長大,每頓飯都會讓孩子多吃一點。吃得過飽反而會影響生長激素的分泌,導致長不高。營養過剩還會讓小孩子性發育期提前,造成性早熟。這樣的小孩子在一定年齡階段可能比同齡人要高,至少不矮,但過早地促進骨骼發育,導致骨骺在生長髮育期之前提早閉合,最終成為矮個子。

缺少運動

陽光中富含紅外線和紫外線,紅外線可使血管擴張、促進血液循環,刺激骨髓造血。紫外線可以殺滅皮膚和空氣中的細菌病毒,加速體內維生素D的合成,改善血液中鈣、磷代謝,促進小孩子生長髮育,並能預防貧血和佝僂病。陽光有助於促進小孩子的生長髮育,但現在小孩子放假多是呆在家中玩電子遊戲或者看電視,長期宅家裡遮天蔽日,小孩子想長高就很難。

整天坐著

運動時,尤其是走、跑、跳等運動,會拉扯關節,使身體的長骨受力,從而刺激骨骼兩端軟骨的發育,刺激身體分泌生長激素,有助於小孩子長高。但有些家長會買來一大堆小孩子益智玩具,希望能夠促進小孩子大腦發育,變得更聰明,這確實很好,但小孩子長期坐著一動不動,對小孩子的身體發育和協調能力的發展有很大影響。長期不動,就有可能成為矮個子。

4

睡眠不足

生長素的分泌在人入睡後45-90分鐘內明顯升高,且夜間生長激素的分泌超過全天量的一半以上。小孩子只在睡眠時才分泌生長激素,清醒時並不分泌。而家長們因為早早要趕去上班,只能早一點叫小孩子起床,好讓能夠幫小孩子儘快梳洗、吃早餐再送去幼兒園。但過早地叫醒小孩子,擾他清夢竟然會影響到他的身高發育,小孩子要長高個子,就要保證有足夠的睡眠,每天至少確保8小時以上。

5

亂補鈣

小孩子生長髮育離不開鈣的吸收,因此有些家長就很注重給小孩子補鈣,生怕他身體的鈣不夠,影響生長髮育。但過量補鈣可能導致幼兒骨骺提前閉合。兒童在生長髮育階段,隨著年齡增長,骨骺線逐漸癒合,骨成熟也在加快。在骨骺線閉合前,增長的幅度和潛力都較大。

6

太好動

過於好動的孩子也有可能會長不高。過於活潑好動,反而消耗大量的體力,也不利於孩子的身高發育。


極星課堂


一說到長高,不少育兒圈的媽媽們很有話說的:


“我家孩子不知補了多少鈣,個子麼,也沒見長多高。”


“我跟孩子他爸都不高,我家寶寶以後有沒有可能長高個?”


“可是身邊也有很多,父母都不高,但是孩子長得高的例子啊……”


遺傳學家對人類身高的遺傳機制的研究發現,遺傳因素對身高的影響非常大, 中國漢族人群的遺傳率(遺傳因素對身高的影響程度)為

64.7%


也就是說,寶寶長得高不高,六七成都由爸媽的基因決定。


除了遺傳以外,孩子身高生長還與內分泌激素、飲食、營養素的補充、睡眠、運動和情緒等後天成長環境因素有關。


想突破“遺傳身高”,要過幾關?

“爹矮矮一個,娘矮矮一窩”“鄰居家小誰長得高,都是因為爸媽都是大高個”……是以往大家關於孩子身高的主要認識。


但越來越多的實例證明,抓緊後天環境因素,寶寶有望突破父母的遺傳身高。


  • 第一關:營養均衡攝入

日常飲食要保持營養均衡,這是寶寶健康發育的前提。


在眾多的營養素中,蛋白質、礦物質和維生素與寶寶身高密切相關。

1. 蛋白質

蛋白質是組成“生長激素”的成分,生長激素如果出了問題,身高生長一定會受到影響。另外,身體當中很多“酶”是由蛋白質組成的,酶的作用是幫助消化吸收,所以蛋白質起的作用就是消化吸收。


另外,蛋白質還直接構成膠原蛋白,這是長高的一個非常關鍵的部分。


2. 鈣

鈣對骨骼正常生長髮育、保持骨骼健康,以及對維持正常的血管神經和心臟功能都必不可少。


它是是骨骼生長的基礎,如果孩子攝入的鈣量不能滿足生理所需,血鈣和軟組織中的鈣不足,就必須向骨骼“借鈣”,一旦骨骼缺鈣,可能會影響寶寶的身高增長。


但是補鈣不要盲目。絕大部分寶寶都可以在日常飲食中攝取豐富的鈣元素。

保證寶寶充足的鈣和維生素 D 的攝入,還得保證蛋白質的攝入。紅肉、魚類是很好的蛋白質來源,不愛吃肉的孩子也可以多補充豆類、堅果類、雞蛋等。


3. 礦物質

骨骼中三分之二的礦物質由鈣、鎂、磷三種礦物質構成,因此這三種礦物質含量是否充足對骨骼的拉長非常重要。


而鐵、鋅等礦物元素也可以從很多生命活動的環節中調節孩子生長髮育的速度。


比如,缺鋅的孩子沒食慾,營養攝入不足固然無法長高;缺鐵會使血紅蛋白合成受阻,生長髮育、智力發育和免疫功能均會受到影響,所以合理攝入各類礦物質對孩子身高的增長也是意義重大。


4. 維生素

在促進孩子生長髮育的過程中,維生素 D 發揮了重要作用,它是鈣元素的最佳戰友,沒有了它的助力,鈣元素只會白白流失,只有兩兩聯手,才能真正補鈣補到骨頭裡去。


維生素 D 不僅能促進鈣的吸收,還有利於生長髮育,還能調節寶寶的免疫力,所以媽媽最應該給寶寶補充維生素 D。


寶寶長高所需的營養素,基本都可以從日常飲食中攝取,合理搭配膳食結構,寶寶只要不偏食、不挑食,營養攝入這一項基本就過關了。


  • 第二關:充足的睡眠

無數研究表明,絕大多數生長激素都在夜間分泌,最高峰是在夜間 11 點至凌晨 3 點,但需要在深度睡眠狀態,才能更好地發揮促進生長的作用。


一般從入睡到進入深度睡眠大概需要 40—60 分鐘,所以孩子必須在 10 點前就要入睡。

建議寶寶晚上 8 點半就要上床,然後藉助讀繪本、講故事,或撫觸按摩,形成固定睡前儀式,讓孩子睡前遠離電視、手機,預防大腦皮層過於興奮無法正常入眠,幫孩子養成規律穩定的作息。


相對睡得早睡得多但作息不規律的孩子來說,穩定的睡眠週期分泌生長激素更多。


  • 第三關:適宜的運動

運動在促進身高的這個層面,主要起的作用有兩點:第一,適宜的運動可以幫助生長激素的分泌;第二,運動可以幫助營養物質的吸收、幫助鈣吸收。

研究顯示,經常參加體育運動的孩子,比不參加運動的孩子可高出 4cm 左右,因為運動後人體的生長激素分泌會明顯增加,充足的光照可以促進維生素 D 的生成。


有助於孩子長高的運動有兩類:

一是跳躍類的運動,比如籃球、排球,包括跳繩、跳高、跳遠等;

一是伸展類運動,像體操、游泳,還有有氧運動,比如慢跑。


但所有的運動都不要過量,以不疲勞為準,運動量偏大或過大,反而抑制生長激素的分泌。


美國兒科學會建議:孩子 1~3 歲保證每天至少 1 小時的戶外活動時間,3 歲後就要保證每天至少 2 小時。


  • 第四關:良好的情緒

孩子的情緒是最容易被忽略的因素,很多家長都不太在意。但在孩子身高的生長過程當中,情緒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


情緒是會影響到生長激素的分泌、會影響食慾、會影響營養物質的吸收。所以,讓孩子每天開開心心高高興興維持良好的情緒,對身高的生長才能夠起到促進的作用。

有時候,爸爸媽媽把孩子的身高當做一種執念,日日唸叨,各種營養齊上,但揠苗助長只能適得其反。


每個孩子的生長規律並不一樣,我們必須要正常對待,在遵循生長規律的基礎上,再輔以有利條件。


所有的長高方法都沒有立竿見影、馬上奏效的方式,而我們所能做的,就是幫孩子抓住春天生長黃金期,不誤成長的時機。


預測/檢測寶寶身高的小工具

  • 遺傳身高預測公式

版本一:

男孩身高(cm)=(父身高+母身高+13)/ 2

女孩身高(cm)=(父身高+母身高-13)/ 2


版本二:

男孩(cm)=45.99+0.78×父母平均身高 ± 5.29

女孩(cm)=37.85+0.75×父母平均身高 ± 5.29

  • 測骨齡

我們在談論“身高”的時候,其實就是在談論頭骨、脊柱和下肢骨加起來的長度。


可以去醫院測骨齡,來判斷孩子的生長髮育水平。


骨齡就是骨骼年齡,是把孩子骨骼的實際發育程度和標準發育程度相對比,然後得到的一個發育年齡,它在很大程度上能體現兒童的真正發育水平。

  • 安我基因兒童身高發育基因檢測

身高、維生素D、鈣、骨密度 4 個檢測項、21 個基因,檢測孩子的成長髮育水平。

孩子的身高發育問題是成長階段的重點之一,不可小覷,也不可盲從,希望家裡的寶寶都能夠得到適合自己的發育方法。

也建議孩子提前進行身高基因檢測,瞭解孩子的遺傳信息,更有方向性地給孩子補充身高所需的營養。


Kkkkkkkkg21


孩子的身高,一直是父母最為關注的問題之一。很多家長可能還不知道,除了基因遺傳外,還有以下八種情況會影響孩子的身高。

1、家族性矮身材(即父母身高偏矮)。

2、出生時為宮內發育遲緩(足月小樣兒)、早產兒身高小於正常新生兒。

3、營養不良,沒有足夠的鈣量。

4、性發育過早或過遲發育。

5、肥胖兒。

6、臀位產、難產、出生窒息、腦外傷等病史又合併生長緩慢。

7、睡眠不足,鍛鍊不夠,情緒波動大。

8、性早熟,合併性發育過快、生長突增過早。

我們可以通過這個公式計算孩子的遺傳身高:男孩=45.99+0.78×(父身高+母高)÷2±5.29CM 女孩=37.85+0.75×(父身高+母身高)÷2±5.29CM 如果計算結果差強人意,爸爸媽媽也不必過悲觀。及時找出孩子個兒矮的原因並對症下藥,讓孩子茁壯成長。

回答完畢。我是不二之旅頭條號作者,歡迎有興趣的朋友關注。


不二之旅


孩子身高增長緩慢,其主要原因如下:

1,父母遺傳的原因:

寶寶的身高增長,遺傳因素父母各佔35%,加在一塊兒就是70%,所以如果父母普遍個子偏矮,那麼寶寶身高增長的空間相對就小一些。所以剩下的30%的增長空間,就非常重要!

2,寶寶睡眠不充足的原因:

一歲之內的寶寶其生長髮育非常快,寶寶出生第1年身高應該增長25釐米左右;寶寶出生第2年身高增長應該12~15到釐米左右;寶寶出生第3年至少應該增長8cm。

寶寶生長髮育與睡眠質量有非常大的關係,一歲之內生長激素,白天晚上都會分泌。寶寶一歲之後生長激素主要集中在晚上9:00到凌晨1:00分泌。所以如果寶寶睡眠質量不好,身高增長就會緩慢。

寶寶睡眠不好,又與寶寶維生素d缺乏,以及經常腸脹氣,腸絞痛發作有關係。所以寶寶出生之後要及時補充維生素d,每天400單位,一直補充到寶寶三歲之後。

寶寶經常腸絞痛,腸脹氣,翻來覆去睡不著,這樣也會影響寶寶的睡眠質量。寶寶睡眠不好,生長激素分泌就減少了,寶寶身高增長就受到影響。


3,營養不充足的原因:

影響寶寶身高增長的主要營養素是:鈣,鎂,以及維生素A。鈣元素可以促進寶寶骨骼發育;鎂元素可以促進寶寶肌肉和骨骼健康發育;維生素A能夠促進寶寶視覺,皮膚,呼吸道,胃腸道,頭髮和肺部的健康發育。

所以寶寶每天要堅持喝牛奶,牛奶含有大量的鈣和蛋白質。寶寶一歲之內每天要喝800~900毫升奶粉或母乳;寶寶兩歲之後,可以自主飲食了,適當減少到每天500~600毫升。寶寶三歲應該至少也要喝350毫升牛奶。

補充鎂和維生素A,寶寶可以多吃一些海帶紫菜,小米,玉米,燕麥;以及動物肝臟,胡蘿蔔,南瓜,芒果,黃椒等等。


4,寶寶缺鋅的原因:

寶寶一旦缺鋅了,自身免疫力就會下降。一般缺鋅的寶寶主要表現為:生長髮育緩慢,食慾減退,頭髮枯黃,皮膚粘膜發白,好動症,指甲長倒刺,身高增長緩慢,以及智力發育都有影響。

如果寶寶有以上症狀,就要及時給寶寶補鋅。給寶寶補鋅可以多吃海產品,比如說牡蠣,扇貝,魚肉。將這些海鮮曬乾切碎熬成粥,比如說乾貝粥就非常補鋅。


5,寶寶缺少鍛鍊,身高增長也緩慢:

平時活動量少,在戶外曬太陽也不多,身體機能得不到鍛鍊,量寶寶身高增長也緩慢。實際上大量的戶外活動,能夠刺激寶寶骨骼發育。比如說長跑,跳高,跳繩運動都非常好。

總結:

總之,寶寶身高增長緩慢的主要原因就是以上這些。另外還有一點容易忽視,就是平時寶寶缺愛,缺少安全感,家庭環境不夠融洽,寶寶的心理壓力比較大,寶寶比較孤獨,這樣的寶寶身高增長也會緩慢。所以給寶寶充足的愛,也能增高寶寶的身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