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生前最後一計,“棺材南擡,繩斷便葬”究竟有何意圖?

農人李先生


諸葛亮原本在隆中隱居,被劉備三顧茅廬請出山後,一直忠心耿耿輔助劉備,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勢。蜀章武元年(221年),劉備在成都建立蜀漢政權後,諸葛亮成了蜀漢的丞相。劉備去世後,諸葛亮依舊忠於蜀漢和劉禪,掌管朝事的諸葛亮一心想著統一中原地區。

諸葛亮先後六次北伐,只是很可惜的是,壯志未酬的他於蜀建興十二年(234年)病逝於五丈原,去世前他給朝事做了安排,給自己的子孫也有安排,給自己的後事自然也有安排,那就是“棺材南抬,繩斷便葬”,諸葛亮為何要這樣安排了?那是因為他要防被人盜墓。

諸葛亮一生清廉,他的遺產少得可憐。

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頃,子弟衣食,自有餘饒。

也就是說,他在成都有800棵桑樹和15傾田,子孫可以自給自足不用其他額外的照顧了。諸葛亮一生是忠於蜀漢和劉備父子的,可以說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了,即使給自己的孩子留下的東西也不多。

諸葛亮死的時候原本還想著用七星燈續命,但是被魏延闖進來報軍情在無意之中給滅燈了,自認是天意的諸葛亮知道自己時日不多,就對後事有了安排,那就是“”棺材南抬,繩斷便葬”。也就是讓四個壯漢抬著他的棺材朝南走,繩子在哪裡斷了就在哪裡安葬自己。劉禪覺得很怪異,但是還是按照諸葛亮的要求做了。

劉禪安排四個人朝南抬諸葛亮的棺材,這四個人抬了很久繩子也沒斷,就自作主張砍斷了繩子把諸葛亮下葬了,然後回去了。劉禪覺得時間太短,繩子也是砍斷的,就認定四個人有問題,細細盤問下,知道了他們是砍斷了繩子。

憤怒的劉禪殺了四個人,可是從此之後也沒有人知道諸葛亮葬在哪裡了。

因為四個人被殺了,諸葛亮葬到底在哪裡至今是謎,如今發現的只是一個衣冠冢,那是為了祭奠他而修建的。睿智的諸葛亮最後一計是安排自己的後事,是為了自己的墓地不被人盜。

這個故事聽起來很神奇,但是也是來源於野史,所以真假未知,大家還是一笑而過吧。


湘西小木魚


在諸葛亮離世之前,他曾經也為了自己的身後事擔憂過,並囑咐過按照“棺材南抬,繩斷便葬”的方法來確定墓葬位置,而諸葛亮說出的這句話也體現了他的智慧。這句話的主要意思就是在諸葛亮離世後,讓人負責抬著棺材然後上路,如果繩子斷了,那麼就可以在繩子斷的位置下葬,這樣做的話別人自然就不知道諸葛亮陵墓的位置。


雖然這種說法比較普遍,但是根據史學家所查看的資料可以發現,其實在正史中並沒有這樣的記載,所以這個故事應該是杜撰的,作者可能為了在三國演義小說中突出諸葛亮的智慧才能故意安排了這樣一個橋段,而這件事情並沒有真實發生過。但是如果按照作者的創作思路來分析,諸葛亮為什麼要有這樣的主張呢?


首先諸葛亮一生都在為蜀國的江山努力,也是因為對蜀國的擔憂而離世,所以即便是死了,諸葛亮也希望可以當蜀國的保護神,繼續在地下為蜀國謀劃將來。

為此諸葛亮需要給自己找一個清淨的地方下葬,不能將陵墓的位置公佈於眾,否則會引來很多百姓祭拜,也會給盜墓者盜墓的機會,諸葛亮希望死後可以讓陵墓位置更加神秘,所以才會有這樣的安排。


其次諸葛亮一生都在為戰事出謀劃策,他雖然不用親自上戰場,但是每一次作戰都有他的參與,當時蜀國一直致力於北伐,雖然對於蜀國來說這是一個偉大的計劃,但是對於征戰沙場的將士和他們的親人來說,這就是勞民傷財毫無意義的舉動。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當時的蜀國其實並不具備北伐的實力,但是卻對北伐非常熱衷,導致很多百姓的親人都死在戰場上,也加重了百姓的負擔。當時的蜀國百姓因為生活比較困苦,其實難以體會到蜀國目標計劃的偉大,反而感覺統治階層毫無道理可言,而諸葛亮親自參與謀劃作戰,很多百姓就將親人的死記在諸葛亮的頭上。


如果讓所有人都知道諸葛亮陵墓的位置,會遭到很多仇家和百姓們的報復,這樣諸葛亮不僅無法在安息,陵墓中的陪葬品也會被盜走被損壞,諸葛亮應該已經考慮到了這些層面,所以才會做出這樣的安排,不讓別人輕易知道自己陵墓的位置,只希望可以消無聲息的下葬。


尚武菌

歡迎關注、點贊、吐槽,我是尚武菌,給你不一樣的史學評析,期待你的評論,期待你的分享!


尚武菌


首先需要聲明的,這個故事在正史上是沒有記錄的。屬於後人牽強附會,來體現諸葛亮的大智慧。但是如果熟讀三國志這種正史,你就會知道,諸葛亮其實沒那麼厲害。三國演義裡邊諸葛亮神機妙算,用兵如神,多半是羅貫中自己編撰的。

那麼現在就結合三國演義的故事來說下,諸葛亮為什麼要用。“棺材南抬,繩斷便葬”這種計謀呢?當然首先我們能想到的是,他這麼做可以讓所有知道他墓葬之地的人都在人間消失。而這個其實還只是淺層次的原因。深層次的原因有以下幾種。

諸葛亮想在死後繼續守護蜀漢的江山。這樣的話,他就必須要一塊清靜,而且沒有任何人知道的地方下葬。來避免被別人打擾。如果是風光大葬。知道他墓葬之地的人就多,前來祭拜的,盜墓的,還有前來獲取孔明兵法智慧的人絡繹不絕,此時身在陰間的孔明如何靜下心來,為蜀漢的國家大計做思考呢?

第二個是,諸葛亮雖然並沒有親手殺過任何一個人,但是因為諸葛亮的屢次北伐,戰死的人不可計數。這包含了蜀國和魏國無數將士,對於這些將士的家人來講,他們都知道,自己親人是因為諸葛亮北伐,而死亡,而古時候,這些老百姓,可沒有那種為國家獻身的思想覺悟,他們想要的家庭團圓,安居樂業。

而孔明的北伐,導致了,他們的家破人亡。蜀國的國力是遠遠不如魏國的,以一州之地抗衡魏國九州,蜀國老百姓的徭役十分沉重。即便孔明治國有方,但是蜀國來百姓絕對沒有魏國老百姓那麼好過。所以蜀國的老百姓,對孔明的恨是遠遠大於對他的愛的。孔明的墳墓如果為後人所知,難免會有無數的來百姓前來挖墳洩憤!


風雨未平


作為蜀漢第一開國元勳的諸葛亮,在北伐中不幸病逝於五丈原,為此蜀國上下痛哭流淚,此後不久蜀國便走開了下坡路,很多人都很惋惜他。

諸葛亮一生用計破敵無數,不過臨終前,最終設計了一計算計了劉禪,也讓後人無法找到自己的下葬之處。

關於諸葛亮死後入葬的說法有兩種:

  • 史書記載

在諸葛亮認為自己不久於人世的時候,便留下遺命告訴姜維,自己死後就近安葬於定軍山,不用為自己立碑,避免引來盜墓賊。金銀玉器不用放入一件,打造一口簡單的棺材,入殮時用自己平日穿的衣服即可。

劉禪知道後,痛哭不已,不久後下詔書為諸葛亮建立祠堂,不過這只是衣冠冢,下葬之處或許只有姜維知道了。

但他知道相父這樣做的原因就是不想讓人世人知道陵墓的位置,所以在定軍山處的祠堂被不少人認為這就是真實的墓葬。

其實這只是劉禪為了讓蜀漢臣民有一個祭祀諸葛亮的地方,沒有這個祠堂之前,他們的祭祀方式讓劉禪反感,會讓劉禪認為自己這個皇帝還不如諸葛亮,所以自己就大方了一把,讓世人祭祀蜀相諸葛亮的規格降低。

  • 棺材南抬,繩斷便葬

諸葛亮死後留下遺計,命令部隊偷偷後撤,在原本大營的地方故作疑兵,迷惑曹魏大都督司馬懿,自己的棺槨自然也是隨軍後撤。

由於魏延與楊儀的不和,分崩離析,此時蜀漢大軍原地不動,馬岱擔心蜀漢的安危,刀斬了魏延,蜀軍才得以後撤,司馬看穿了諸葛孔明這一計策,立馬派大軍追殺正在撤退的蜀軍。

不過姜維非常的聰明在設伏兵的時候,將諸葛亮生前打造的遺像拿出,嚇退了司馬懿的大軍,故此世人才會說:死諸葛,嚇跑了活仲達。

頂樑柱的倒塌

平安回到蜀漢後,後主劉禪看到了諸葛亮的遺體,痛哭流涕一點也沒有皇帝的樣子,像極了一位兒子在哭泣自己不久於人世的父親,不過我認為更多的原因是:他知道蜀漢的頂樑柱倒了,自己離亡國也不久了,畢竟蜀漢後期人才匱乏,這是眾人皆知。

諸葛亮想要趕緊出兵平定中原地區,為的就是在自己有生之年能夠很快為後主掃平天下,但在劉備東征失利後,蜀漢的軍事實力在三國中是最弱的,他出兵不過是以卵擊石。

由於自己滿腹智囊才會與曹魏的交戰中,僥倖獲得幾勝,所以平定中原不過是妄想,但有諸葛在可保蜀漢二十年太平。

現在諸葛一死,劉禪不知所措,不過人已死,只能順其自然,打開了諸葛亮給自己的遺書,上面寫道:兵書以全數交給了姜維,陛下可重用他。

繩斷下葬

而至於臣的棺槨讓四名兵士從南門出城,一直走等到繩斷的時候,那時便可就地下葬,萬萬不可鋪張而引來盜墓賊。

劉禪即刻下令人去做這件事情,派了四名親兵做這件事情,路上很多人都來為諸葛送葬,包括一些政敵,四人抬著棺槨走了一天一夜,看到繩子沒有絲毫要斷裂的跡象。

於是他們便商量,現在以上山,不如將丞相的棺槨就地安葬,不然等到繩斷之時,我們必將累死,其他三人同意了這個決定。

四人回到成都的時候,劉禪不相信這麼快繩子就斷了,所以嚴加審問,四人托盤說出,劉禪大怒,將四人斬首。如此一來諸葛亮的墓葬無人所知。這也便是諸葛亮的最後一計,墓葬之地無人知曉。

諸葛亮一生為蜀漢付出了畢生心血,最終死後沒有招搖的下葬,而是草草結束了自己的一生,或許這也正好證明了他勤政廉潔的一生,對此大家是怎麼認為的呢?歡迎留言互動。


大國布衣


公元234年,一代奇才諸葛亮因積勞成疾,在五丈原去世。諸葛亮生前料定自己命不久矣,於是囑咐姜維帳前守護,自己點燈續命但被魏延闖入踏滅主燈,諸葛亮也無法挽回自己的生命。

關於諸葛亮的死,民間一直有個傳說,諸葛亮寫給劉禪的上表中有交代過後事:讓4個士兵抬著棺木一路向南,何時繩短就可以落地下葬。諸葛亮死後劉禪按他的遺願照辦,4個壯漢抬著棺材走了一天一夜,最終來到一處荒山野嶺,可繩子並沒有斷裂的跡象。

於是這4人心想,這得抬到何年何月是個頭哇!於是將諸葛亮的棺材就地掩埋就回去覆命了。這一切當然是瞞不過劉禪的,這麼粗的繩子怎麼可能一夜之間斷掉!

一番逼供後,4人終於說出實情,劉禪聽了大怒,於是將這4人給處死了。如果這個傳聞是真的話,想必應該是諸葛亮設的局。

他知道蜀國必亡,為了避免陵墓被敵軍破壞,所以他要遠離鬧市。將自己葬在不為人知的地方,只用4人抬棺也是不想引人注目。

“一路向南”其實也是暗示抬棺人,讓他們走得越遠越好。因為諸葛亮也料到他們等不到繩子斷裂,就會隨機選擇埋葬地,但這4人並沒能領悟,最後丟了性命。

諸葛亮真正的葬身之處,至今還有爭議。大家都認為他的墓是在定軍山下,據《三國志》記載,這座墓只是個衣冠冢,陪葬品都沒有。因為後人都對他非常敬仰,所以他的墓從未被盜過。


搞史人


《三國志》中記載,諸葛亮去世前留給了劉禪一封遺書,交待了蜀中的一些事務,也交待了自己身後的事。諸葛亮交代自己去世後,將自己埋葬在定軍山,而且只是挖一個可以放下棺木的坑就好了,不要鋪張浪費。



關於諸葛亮身後的事,其他史書中還有不同的記載,有一種說法是,諸葛亮讓人抬著自己的棺木一直朝南走,走到哪裡繩子斷了就把他埋葬在那裡。後來劉禪也確實這樣做了,結果抬棺材的四個人為了省事,偷偷跑回來,騙劉禪說繩子斷了,這四個人也被殺了。

其實這第二種說法的可能性還是挺大的,反倒第一種不太可信。諸葛亮是個聰明人, 如果他明確要求劉禪簡單料理自己的後事,會顯得有些做作。

那麼諸葛亮為何會讓人抬著棺木一直朝南,直到繩子斷了,才埋葬自己呢?

第一,諸葛亮其實是想躲著司馬懿和司馬懿的後人,以及其他曹魏集團的人。

諸葛亮病重時,他身邊的人曾經問他,等他去世以後,誰可以接替他的位置,諸葛亮說費褘可以,當問到費褘之後該用誰時,諸葛亮沒有說話。其實諸葛亮心裡清楚,估計費褘之後就沒有蜀漢了。

諸葛亮一生與曹魏對峙,在他北伐時,還有不少曹魏貴族死在了他的手裡,他的老對手司馬懿也對他恨之入骨。如果蜀國亡了,估計曹魏人免不了要對他鞭屍,所以他選擇那樣的方式下葬,其實他也是為了讓後人不知道他的墓地。



第二,諸葛亮喜歡清靜。

諸葛亮是蜀漢丞相,蜀漢事情幾乎就是他說了算,所以在正常人認為,他應該是十分有錢的。即使他清貧下葬,估計後人也會認為他墳墓裡有不少寶藏,從而來打擾他,盜他的墓。諸葛亮為了防止被盜墓,所以這樣做。

諸葛亮是個聰明的人,一生神機妙算,就是死後,也與普通人不同。


斯幽說歷史


其實這是諸葛亮用的一個計謀,所為何意?先給大家一個小時後流傳在我家鄉的一個故事。然後你就會明白諸葛亮的計謀了。

話說諸葛亮在最後一次北伐時,感到自己時日不多了,連夜寫信給劉禪交待了國家大事,其中包括自己的後世如何處理。

他信中寫道:我死後,置辦一口棺材,不可厚葬,然後挑選4個年輕的士兵,用新麻繩捆好棺材。抬著棺材一直往南走,中途不可換人,日夜兼程不得耽擱,當新繩子磨斷時,在那個地方就地掩埋,出發前給予三錠銀子以示謝意。

劉禪接到了孔明的信,對丞相最後一計言聽計從,接著就挑選了4個年輕力壯的士兵,對這4人交待清楚,4人欣然接受。

這4個士兵,頭一天抬得比較輕鬆,到第二天上午,看了看新繩依然毫無斷掉的意思。4人沒辦法,繼續抬著往南走。到了第三天,4個人看了看繩子,依然沒有變化,年長的一個人說:繩子斷掉,“這到猴年馬月了”,這樣一直往南抬還不累死咱4個人?於是4人合計不如就地安葬。因為沒有按照孔明遺計處理怕回去後無法交差,不如分了銀子各奔東西,於是幾人說幹就幹,3人挖坑掩埋,一人去準備些酒菜,完事後吃飽喝足各奔他鄉。

當大家各行其事的時候大家心裡又都起了貪心,3人商量不如一會我們殺掉買酒菜的我們正好每人可以分一錠銀子,買酒菜的又尋思不如殺掉3人自己一人得三錠銀子,於是便在飯菜裡下了毒。待酒菜買回時3人已定下計來,便一同將那人打死。3人經過一番勞動早已飢腸轆轆,便打算吃完酒菜再各走他鄉,誰知飯菜中早已被下毒,4人一同喪命,又無人回稟劉禪於是諸葛亮真正的埋葬地點便無人得知。

諸葛亮是以一生都為蜀國在做貢獻,做到了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但是他同時也得罪了一大批人,很多人都嫉妒諸葛亮的才能,尤其是其他的蜀國的舊臣,很多人都討厭諸葛亮掌握了大權,所以對諸葛亮是非常討厭的,雖然生前不能夠弄死諸葛亮,但是死後可以挖諸葛亮的屍體鞭屍。

所以孔明最後遺計也就是不想讓誰知道自己被埋葬在哪裡。


青雲R


諸葛亮是一個傳奇太多的人物,生前就以神秘莫測的計謀聞名天下,甚至到了死之前,都安排了不少妙計,比如這一件事,傳說就是諸葛亮的妙計。

諸葛亮死後,吩咐四人抬棺,繩斷下葬。

諸葛亮在前線病逝以後,屍體被送回成都。按照諸葛亮的遺囑,劉禪安排了這次的下葬任務。由四個人抬著棺材一路向南走,一直走到繩子斷了的時候,就把諸葛亮給下葬了。

本身這個安排就有些超出常理,堂堂大漢朝的丞相,怎麼可能就這麼草率下葬呢?可是這是諸葛亮的遺囑,劉禪只能尊崇。所以他安排了四個人,這四個人走了好一陣子,繩子始終都沒斷,他們就想要偷懶,所以就割斷了繩子。

繩子被割斷也算是斷了,所以他們就在割斷繩子的地方,把諸葛亮給下葬了。下葬以後,這四個人就會領賞了。可是劉禪覺得不對勁啊,一查之下,這四個人果然招供是割斷了繩子,劉禪一氣之下,將這四個人都給宰了。

殺掉他們是容易,但是諸葛亮的埋葬地只有他們四個知道,這下劉禪慌了,找不到相父的屍體這是多大的罪過啊。

後來反應過來才明白,原來這就是諸葛亮的一個計策,目的就是防止有人找到他的墓穴,現在誰也不知道他到底藏在哪兒,反而不會引來盜墓賊。


還有一個版本,說是四個挑夫,一個伙伕一起去送葬。

依舊還是繩子斷了才會下葬,但是這次劉禪比較人性化,他給這四個挑夫還另外準備了一個伙伕。這個伙伕專門在路上給他們五個人做飯吃。

出門到深山老林裡,可沒什麼店家,所以伙伕就顯得十分重要了。但是這個伙伕就想要獨吞賞金,所以在繩子斷了之後,就給這四個挑夫下了藥。

而這四個挑夫心裡不平衡啊,憑什麼他們這麼辛苦挑棺材,回去以後還要分夥夫一份呢?所以他們就在繩子斷後,將諸葛亮安葬了以後,順便把伙伕也給殺了。

沒想到這個時候四個人也毒發身亡,結果五個人沒有一個是活著回來的,那誰也不會發現諸葛亮的屍體了。這也算是諸葛亮窺探了人性,認為人都是會貪心的,尤其是在沒有任何監管的條件下,貪心暴露出來的幾率非常大。

真不清楚劉禪到底要給這幾個人多少賞金,以至於他們爭奪的你死我活。不過這件事最終達到了諸葛亮的目的,這是比較精彩的地方。

事實上,諸葛亮被安葬在了定軍山附近。

諸葛亮病逝於五丈原,這裡距離成都至少有一個月的路程,所以趕回去屍體早就腐臭了。諸葛亮不可能不知道這件事,所以為了早點入土為安,諸葛亮吩咐姜維為自己在定軍山附近尋找一處墓穴。

所以說諸葛亮在去世以後,其實是被姜維安葬在了定軍山。按照諸葛亮生前的遺囑,不允許在棺材內放置任何金銀珠寶,也不要給他立墓碑,以防被人盜取。

我覺得這還是比較符合諸葛亮的行事風格的,畢竟諸葛亮一生簡樸,不可能死後再來一個風光大葬。而且他死後不想麻煩別人,被送回成都以後,劉禪必然要為諸葛亮風光大葬,這不是諸葛亮的願望。

正因為如此,所以當地的老百姓漫山遍野地祭拜諸葛亮,這種情形是不利於維持穩定的。所以劉禪選擇在定軍山建造武侯祠,以諸葛亮的衣冠冢供大家前去祭拜。

現在我們依舊能夠看到這座武侯祠,很多人便認為這是諸葛亮真正的墓穴,其實並不是這樣。



既然姜維負責安葬諸葛亮,那麼他有沒有將這件事告訴劉禪呢?

姜維是諸葛亮生前最信任的人,據說還是他的親傳弟子。後來姜維也是為了恢復中原,付出了自己一生的努力。

所以姜維成為諸葛亮託付後事的人,其實一點也不奇怪。既然姜維知道諸葛亮安葬在什麼地方,那麼他有沒有告訴劉禪呢?

要知道劉禪對諸葛亮的感情那是非同一般的,沒有諸葛亮,哪有劉禪的幸福生活呢?所以說劉禪對自己的相父感情很深,必然是要去探望一下諸葛亮真正的墓穴的。

如果劉禪向姜維提出了這個要求,那麼姜維會不會答應呢?姜維必須要考慮一件事,劉禪想要前去拜祭的話,必然是有不少隨從的。

這麼一來諸葛亮的墓穴可就沒有任何神秘感了。所以姜維必然要拒絕劉禪的這個請求,那麼他該如何巧妙地拒絕劉禪呢?

我認為這就是那幾個故事的來源,或許姜維告訴劉禪安葬諸葛亮的方法,就是諸葛亮本人出的主意。其實這一切都是姜維的計策,目的就是希望劉禪不要去尋找諸葛亮真正的墓地。

即使劉禪識破了這個謊言,可能劉禪也不會說破,畢竟劉禪也知道,不應該去打攪諸葛亮,這或許是諸葛亮最理想的結局了。


江湖小曉生


諸葛亮人稱千古一相,是我國智慧和忠誠的代表人物。也用一生證明了“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可是既然是人就難免一死。諸葛亮在234年病逝於五丈原。

諸葛亮一生用計,就算是在死後也不例外。

傳說 1 諸葛亮的墓在定軍山。是他要求他死後,抬著棺材往南走,繩斷便葬。於是4個士兵抬著棺材一直往南走,走了好幾天,也不見有斷裂的意思。4位士兵實在走不動了,於是稍作休息。就在這時,繩子突然斷裂。而身後的山也突然倒塌。將四人和棺材一起掩埋。從此沒有人知道諸葛亮葬在何處。

傳說2。4個士兵抬著,棺材一直往南走,也是沒有斷裂的意思。走了好幾天,最後4人商量,不如就地掩埋。於是4人弄斷了繩索,將諸葛亮就地掩埋。


我還知道一個傳說。就是說諸葛亮死後找了三個人。給了他們20兩銀子一個在家做飯,兩個抬著諸葛亮棺材去掩埋。埋好了以後,抬棺材的兩個人想,他就在家做個飯,還要跟我們一起分錢,我們不如把他給殺掉。而在家做飯那個人也想,我自己在家做飯,不如給她們倆下毒,把他們倆給毒死,這樣錢就都是我的了。於是。這兩個人回去把做飯的打死了。打死完吃飯。這兩個人也被毒死。

這幾個故事。都表達了一個意義。就是做量不希望他的墓地在哪。也不希望有人去打擾。諸葛亮死後。 也沒有風光大葬。真的是對得起,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這幾個字。


招工劉雨昊vlog


諸葛亮運籌帷幄,決勝千里之外!其計謀,膽略,無人能及!他早就料到抬棺之人肯定堅持不下去就會把自己埋了,而劉禪肯定會追問,這樣抬棺之人被殺以後,就再也沒人知道自己葬於何處,於是,也就沒有人在死後來打攪自己的清靜了。原來,諸葛亮請求選擇四個精勇士兵,也有一定說法。這幾個人的選擇,也是十分有意圖的。 真正下葬的那一天,由四名士兵抬著棺材就往定軍山去了,這隻要繩子不斷就得繼續走,棺材又重,士兵們走了一天一夜也沒見這繩子有要斷的跡象,士兵們實在是扛不住了,幾個人就想著乾脆自己把繩子剪斷,隨便找個地方下葬就好了,一不做二不休,說幹就幹,於是就這樣草草下葬後就回去了。 當四名士兵回到成都,準備向劉禪請功,卻被劉禪責問殺身,這樣諸葛亮的墓葬地也沒有人知道了。他也料定不管士兵是否按照他的計謀辦事,四名士兵也難逃劉禪的問責,最終難逃一死,而他的墓葬便成了永久的秘密,這樣一來他可以永久的不被打擾。不得不說孔明先生計謀高明,對人心把握到如此地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