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冏媽》觀後感,不知各位吃瓜群眾是否認同,有10條值得探討

大年初一,一天也沒地可去,也不拜年了,宅在家幹什麼呢,剛好看到西瓜視頻有免費看電影,免費看了一場徐崢導演的賀歲電影《囧媽》,本以為親情喜劇一定會惹人笑,當劇情演到,林中雪地上的狗熊張開血盆大口咆哮著撲向伊萬時,他媽媽撕心裂肺的喊出一句話:“過來,來吃我!別吃我兒子!”這時,我的眼淚奪眶而出,止不住的往下流。這就是母愛,多麼偉大。相信,在最危急的時刻,天下所有的母親都會喊出這句話!直逼人的淚點,還有就是盧小花最後走到話筒前,深情一唱,也有一種想哭的衝動,人老了,用自己的執著,理想終於實現,在紅星劇場過一回演唱的癮,不枉活一回。

電影《冏媽》觀後感,不知各位吃瓜群眾是否認同,有10條值得探討


最讓我動容的片段,在影片的結尾,徐伊萬陪著媽媽回到了家裡,媽媽坐到鏡前,摘下了假髮,露出了稀疏花白的頭髮。那一瞬間,我沒忍住,直接哭了。之前徐媽媽一路燙著發,化著妝,花衣服一天換一套,唱著歌跳著舞去莫斯科演出。那就是一個妥妥的潮媽形象。可在卸下假髮的那一瞬間,蒼老的現實掩蓋了一切熱鬧的假象。獨自一人的生活,兒子不能理解的孤獨,生活蒼涼的底色顯露無疑。不論你再怎樣掙扎好勝,也已是年近七旬的老人。我相信那一瞬間,觸動了每一個兒女內心最柔軟的地方。不論是母子之間,還是夫妻之間,溝通還是最重要,不要用自己的想法來裹挾對方,因為每一個人,都是一個完整的個體,都需要一個獨立的空間。


電影《冏媽》觀後感,不知各位吃瓜群眾是否認同,有10條值得探討


但其中也有值得商榷的地方,關於冏系列我覺的有點牽強,搞笑效果不行,不能稱之為冏系列,不知同鞋是否認同,把煽情片,弄成一個冏名字,不是不妥呢,再有故事交待不清,劇情突兀。


電影《冏媽》觀後感,不知各位吃瓜群眾是否認同,有10條值得探討


有幾點交待不明:

1、徐伊萬和他老婆什麼原因要離婚,一上來就離婚,突兀!

2、盧小花的老公怎麼死的沒有交待:突兀!

3、安排伊萬,從火車頂在回車箱,有拼湊之嫌,突兀!

4、大雪中怎麼就突然遇到棕熊了,有點巧合,突兀!

5、是搞笑,還是要煽情,各佔50%,重點不突出,突兀!

6、俄羅斯美女為什麼要上火車,中途怎麼會下站,突兀!

7、去紅星劇場的路上,都是一路雪景,可國內卻沒有雪,突兀!

8、鍋貼怎麼知道,俄羅斯的電話了,而且還是中途,還剛好伊萬在旁邊,牛衩,不合理,突兀!

9、沒有交待故事情節,盧小花就要去俄羅斯演唱,還不跟其它人一塊去,不合理,突兀!

10、劇情發展太快,沒有思考時間,突兀!

我就總結了這10點,不知吃瓜群眾是否認同,不服來辯。

不過我比較認同是大年初一,足不出戶就能免費看一大片,西瓜視頻的良心之作。感謝!

不知認同否。


電影《冏媽》觀後感,不知各位吃瓜群眾是否認同,有10條值得探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