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帝王:詩言志

在華夏文明的文化長廊中,詩詞用凝練的語言、綿密的章法、充沛的情感以及豐富的意象來高度集中地表現社會生活和人類精神世界。在漫漫的歷史長河中,歷代千古帝王,寫就的詩詞,更是以詩言志,深刻地反映他們的內心世界和精神追求。

賞,帝王詩詞;

品,豪邁風釆!

以下是眾多帝王詩詞中的部分,用以品讀:


大風歌

【漢】劉邦

大風起兮雲飛揚。

威加海內兮歸故鄉。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劉邦,沛豐邑中陽里人,漢朝開國皇帝,漢民族和漢文化的偉大開拓者之一、中國歷史上傑出的政治家、卓越的戰略家和指揮家。對漢族的發展、以及中國的統一和強大有突出貢獻。

此詩是漢高祖劉邦創作的一首詩歌,直抒胸臆,雄豪自放。全詩充滿著一種王霸之氣,同時表現出對國家尚不安定的濃郁的擔心,惆悵。詩中巧妙地運用大風和飛揚狂卷的烏雲來暗喻這場驚心動魄的戰爭畫面。


步出夏門行 · 其一 · 觀滄海

【漢】曹操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洪波湧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漢燦爛,若出其裡。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曹操,字孟德,小字阿瞞,沛國譙人,漢族。東漢末年著名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書法家。三國中曹魏政權的締造者,先為東漢大將軍、丞相,後為魏王。其子曹丕稱帝后,追尊其為魏武帝。一生以漢朝大將軍、丞相的名義征討四方割據政權,為統一中國北方做出重大貢獻,同時在北方屯田,對農業生產恢復有很大作用。曹操的詩作具有創新精神,開啟並繁榮了建安文學,給後人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史稱建安風骨。魯迅評價其為“改造文章的祖師”。

這是一首古體詩。此詩把眼前的海上景色和自己的雄心壯志很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它的感情非常奔放,思想卻很含蓄。全詩的基調蒼涼慷慨,是建安風骨的代表作品。這首詩是曹操北征烏桓勝利班師,途中登臨碣石山時所作,詩人借大海的雄偉壯麗景象,表現了開闊的胸襟,抒發了統一中原建功立業的抱負。生動地描繪出海洋的形象,單純而又飽滿,豐富而不瑣細,好像一幅粗線條的炭筆畫一樣。通過形象,力求表現海洋那種孕大含深、動盪不安的性格。海,本來是沒有生命的,然而在詩人筆下卻具有了性格。這樣才更真實、更深刻地反映了大海的面貌。


短歌行二首(其一)

【漢】曹操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當以慷,憂思難忘。

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鳴,食野之蘋。

我有嘉賓,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時可掇?

憂從中來,不可斷絕。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闊談讌,心念舊恩。

月明星稀,烏鵲南飛。

繞樹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厭高,海不厭深。

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全詩以沉穩頓挫的筆調抒寫了詩人求賢如渴的思想和統一天下的雄心壯志。內容深厚,莊重典雅,感情充沛,歷來被視為曹操的代表名作之一。詩中濃郁的抒情氣氛包含了相當強烈的政治目的。


步出夏門行 · 其四 · 龜雖壽

【漢】曹操

神龜雖壽,猶有竟時。

螣蛇乘霧,終為土灰。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盈縮之期,不但在天;

養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這是一首充滿詩人對生活的真切體驗的哲理詩,有著一種真摯而濃烈的感情力量;哲理與詩情又是通過形象化的手法表現出來的,筆力遒勁,韻律沉雄,內蘊著一股自強不息的豪邁氣概,深刻地表達了曹操老當益壯、銳意進取的精神面貌。「壯心不已」表達了要有永不停止的理想追求和積極進取精神,永遠樂觀奮發,自強不息,保持思想上的青春,曹操以切身體驗揭示了人的精神因素對健康的重要意義。全詩跌宕起伏,又機理縝密,閃耀出哲理的智慧之光,迸發出奮進之情,振響著樂觀聲調。藝術風格樸實無華,格調高遠,慷慨激昂,顯示出詩人自強不息的進取精神,熱愛生活的樂觀精神。可見詩人對天命持否定態度,而對事在人為抱有信心的樂觀主義精神,抒發了詩人不甘衰老、不信天命、奮鬥不息、對偉大理想的追求永不停止的壯志豪情。


結語:

從古至今,歷史不斷更替,帝王們以或豪邁,或霸氣,或內斂的真情流露,不但向世人展現出他們精彩絕倫的文釆,廣闊的人生,博大的襟懷,也鮮明地呈現出他們的個人魅力,至情至性,最終實現了他們的政治抱負,如此一來,這些傳承至今的詩詞文化,便成為了我們一筆珍貴的文化精神財富,對當今的生活起著重要的指導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