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學社中央主席武維華:科技創新助力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新中國70年)九三學社中央主席武維華:科技創新助力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中新社北京10月4日電 “九三學社作為與科技界緊密聯繫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參政黨,傳承了老一輩科學家科學報國的優良傳統,在國家創新發展的重要歷史時期,必須有所作為,也一定能夠有所作為。”

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九三學社中央主席武維華近日接受《中國新聞週刊》專訪,介紹九三學社在中國科技事業發展中所作貢獻和新時代工作方向。

九三学社中央主席武维华:科技创新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資料圖:九三學社中央主席武維華。 中新社記者 泱波 攝

武維華介紹,新中國成立前後,大批進步知識分子自願跟著中國共產黨走,或選擇留在大陸,或選擇從海外歸來。他們中的一部分,有的新中國成立前已經加入九三學社,有的在新中國成立後加入。

他系統回顧了1952年院系調整,“向科學進軍”時期,改革開放後,科教興國戰略、可持續發展戰略實施期間等不同時期九三學社作出的貢獻。

武維華說,2012年、2017年,中共十八大、十九大提出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明確要求加快創新型國家建設。2016年,《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綱要》明確了中國科技事業發展“三步走”的戰略目標。2014年、2016年、2018年,習近平總書記三次出席兩院院士大會,親自動員全國的科技力量,大大加快了科技創新步伐。

他指出,中共十八大以來,九三學社圍繞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和創新型國家建設,就長江上游水利水電工程對全流域生態環境影響、新型城鎮化背景下社區治理與服務、促進科技型中小企業發展、鄉村環境綜合治理、黃河流域生態文明建設、草原生態文明建設、科技型民營企業高質量發展等問題廣泛調研,提出了高質量建言。在助力精準脫貧和開展脫貧攻堅民主監督過程中,注意從科技角度出發,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支持、幫助。

武維華介紹,這一時期,九三學社社員面向新一輪科技革命,陸續取得一批新的重要科研成果,在某些領域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例如,九三學社中央副主席盧柯院士在納米金屬材料領域取得系統性的原創性成果;九三學社中央副主席潘建偉院士為中國在量子科技領域領跑國際作出了重要貢獻;全國政協委員、360公司董事長周鴻禕為國家網絡安全建設領域出謀劃策。

面向未來,武維華強調,九三學社作為與科技界緊密聯繫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參政黨,肩負參與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政治使命。他說,我們擁有18萬科技界高中級知識分子,先後擁有189位院士;我們傳承了老一輩科學家科學報國的優良傳統,在國家創新發展的重要歷史時期,必須有所作為,也一定能夠有所作為。(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