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警钟长鸣:中外十大股灾启示录


以史为鉴,警钟长鸣:中外十大股灾启示录

股灾

从1720年世界第一次股灾发生算起,几乎每一个拥有股市的国家和地区都发生过股灾,有的还不止一次。1720年法国密西西比股灾和英国南海股灾,是世界上发生最早的股灾。1929 年和1987 年都起源于美国的股灾,是波及范围最广的世界性股灾;日本、台湾和香港是世界上股灾发生最频繁的国家或地区之一;包含股灾在内的1994 年墨西哥金融危机和1997 年东南亚金融危机表现出汇市与股市轮番暴跌的特点。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让我们对历史上著名股灾做一个基本了解榜。

一、1929年美国股灾

跌幅最大的股灾发生在1929年的美国,从1929年7月1日至1932年8月1日,美国道琼斯指数从最高的380.33点直线下跌至最低点42.84点,累计跌幅达到惊人的90%,数据显示,从1930年5月到1932年11月,美国股市连续出现了6次暴跌。

与股灾前相比,美国钢铁公司的股价由每股262美元跌至21美元。通用汽车公司从92美元跌至7美元。而在这场长达四年的股灾中,全球经济均遭受沉重打击,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等国家均受到波及,最终演变成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大危机。

二、1973年中国香港股灾

1973年,香港恒生指数达到最高的1774.96点,政府为冷却股市,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甚至曾出动到消防员以防火条例禁止股民进入华人行买卖股票,随后的市场开始了回归之路,1974年12月10日恒生指数下跌至150.11点,跌幅达90%,只及1969年时的水平,而1774.96的高位则等待了9年,到1981年的1810才被打破。

三、1989年日本股灾

排名第三的是日本在1989年经历的股市泡沫破灭的过程,日经指数从1989年12月开始出现下跌,股指从最高的38916点,下滑至2003年4月最低的7699.50点,最大跌幅达到80.2%,在这场惨烈的下跌过程中,银行业遭受重创,跌幅排名第一,达91.61%,此外,证券业、建筑业、房地产业等与泡沫经济密切相关的行业亦未能幸免,跌幅纷纷靠前。

四、1993年中国内地股灾

排名第四的是中国内地股市1993年的大调整,上证综合指数从1993年2月的1558.95点,跌至1994年7月的325.89点,仅仅用了17个月的时间,累计跌幅即达到79.1%,中国股市从此进入漫漫熊市,再度突破1558点用了7年之久。

五、2000年美国股灾

排名第五的依然为美国市场,美国纳斯达克综合指数在2000年也开始了泡沫破灭的过程,2000年3月,纳斯达克综合指数达到颠峰的最高点5048.62点,在随后的两年内,该指数急泻至最低的1114.11点,累计跌幅达到77.93%,在这轮大跌中,20世纪90年代末热炒网络科技股积聚的泡沫宣告破灭无疑是主要原因。

六、2008年中国内地股灾

2008年的中国股市仍然寒风阵阵,其累计68.1%的最大跌幅排名世界第六,上证综指从2007年10月16日最高的6124.04点,到2008年10月28日午盘收盘的最低点1664.93点,累计跌幅达到72.8%,成为2008年以来全球跌幅最大的股票市场。

在这场仅仅耗时12个月的大跌中,中国内地股票市场遭遇毁灭性打击,近千只个股遭遇腰斩,而与此巧合的是,A股此前的持续上涨亦持续了11个月,在月线中呈现等边三角形形态,这正应验了股市的一句老话——“怎么涨上来的,就怎么跌回去”。

七、2008年越南股灾

2008年越南经济危机导致的股市大崩盘排名第七,胡志明交易所VN指数从2007年3月12日的1170.67点,最低下探至2008年6月11日的367.46点,最大跌幅达到68.6%,在这轮调整中,越南经济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大危机,高通货膨胀,巨额的贸易逆差和财政赤字,引发外资的全面撤退,从而导致股市急跌,随后越南政府采取一系列“救市”措施,令股指逐步企稳反弹。

八、1996年新加坡股灾、2000年中国台湾股灾、1997年中国香港股灾

亚洲金融危机中1996年新加坡STI指数,从1996年2月的最高点2493.70点跌至1998年9月的805.04点,最大跌幅67.7%;2000年中国台湾股市泡沫破灭,台湾加权指数从2000年2月的10202.20点,跌至2001年9月的3493.78点,最大跌幅达到65.75%;亚洲金融危机时,1997年中国香港股市从16673.30点跌至6660.42点,跌幅达到60.05%。这三次股灾均位列前十大股灾之列。

九、通过比较全球历史上几次重要股灾,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启示:

1:股票市场有自身涨跌规律。所有的股灾均发生在股票价格偏高时期,而且泡沫化程度越高,跌幅越深。

2:杠杆工具会放大股市的波动。比如美国1929年股灾、1987年股灾、台湾1990年股灾。

3:新兴经济体在推动金融自由化过程中容易出现股灾,在资本账户开放、金融创新工具增加的过程中,政府监管体系不完善,投资者对新环境不熟悉。比如1989年日本股灾、1990年台湾股灾、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

4:如果股灾发在经济周期上升期或降息周期,股市具有较强的恢复能力且调整较浅较快,有基本面或政策面资金面的支撑,比如美国1987年股灾、2011年受主权债务危机冲击,美国经济处在经济周期上升期和低利率时代;但是如果股灾发生在经济周期下降期或加息周期,股市恢复力较弱且调整较深,比如美国1929年大萧条、2008年次贷危机、日本1989年股灾。

5:政府救市是正常的逆周期调节,该出手时就出手。股票市场也是市场经济体系之一,因此需要政府逆周期调节,比如股市过热时加息、增加IPO供给等,股市暴跌时注入流动性、降息、减少股票供给等

6:股灾发生时政府救市要及时有效,防止股灾对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的过大伤害。同样处于经济周期的拐点,1929年大萧条的最大教训是政府救助不及时,放任股灾蔓延成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而2008年次贷危机由于及时启动注入流动性、QE等,一度被称为“百年一遇”的股灾对实体经济冲击相对较小,股灾后美国经济恢复较快。

股市,既是一个投资的市场,也是一个投机的市场。投机有适度投机和过度投机之分。适度投机是有利于股市发展的。过度投机则不同,容易导致股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