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知在人不在天:宋代“蝗不為災”,為何宋朝頻發蝗災?

“蠟有八者,先嗇一也,司嗇二也,農三也,郵表畷四也,貓虎五也,坊六也,水庸七也,昆蟲八也。”

自周朝始,中國民間就有著祭“八蜡”的習俗,八蜡也就是八種和農業生產有關的神祗,“昆蟲八”便是指蝗蟲。作為一個歷史悠久的農業大國,旱、澇、蝗一直是我國農業歷史裡最大的“三害”

明代徐光啟更是直言“水旱為災,尚多幸免之處,唯旱而蝗,數千裡間,草木皆盡,或牛馬毛幡幟皆盡,其害尤慘於水旱。”可以說歷朝歷代都有蝗蟲危害人間的劣跡

始知在人不在天:宋代“蝗不為災”,為何宋朝頻發蝗災?

然而縱觀三千年的鬥蝗史,宋代的蝗災卻是少有地頻繁。大宋300年的歷史,平均每3.5年就會發生一次蝗災,“京中蝗蝻頗多,聞城西隅有田家粟止數畝,睹蝗至相顧而泣,面對遮天蔽日的蝗群,宋人在痛苦中成長,從“蝗不為災”走上依法依制治蝗之路。

一、“蝗神”

蝗蟲,俗稱螞蚱、蚱蜢,通常為綠色或黃褐色,前翅狹長且擁有強有力的後腿,是自然界非常常見的一種昆蟲,常有人將其寫入詩中,引入畫裡。“風生蚱蜢怒須頭,紈扇團圓璧月流。”詩人筆下風流盡顯的蝗蟲,在現實生活中卻常常帶給百姓致命的災難

始知在人不在天:宋代“蝗不為災”,為何宋朝頻發蝗災?

蝗蟲適應能力強,繁衍速度快,作為一種兼性滯育昆蟲,它們將卵產於土中過冬,一旦條件適宜便大量孵化,種群爆發加上長距離遷移,只要蝗蟲所過之處便是寸草不生。而蝗災又大多爆發於秋季,所以蝗災之後就是饑荒,便會浮屍遍野、民不聊生

在條件有限的古代,面對來勢洶洶的蝗蟲,人們第一想到的不是滅蝗,而是此等異象,必是天降罰之

從西周開始就要供奉祭祀“八蜡”,到了漢代,受董仲舒“天人感應”思想的影響,人們認為是因為人類得罪了上天的蝗神,蝗神才會降罪於人間,而再去捕殺蝗蟲,就會觸怒蝗神,使其變本加厲,只有設壇祭祀,焚香禱告才能平息上天的怒火

始知在人不在天:宋代“蝗不為災”,為何宋朝頻發蝗災?

自唐以後更是建立了許多“蝗神廟”,蝗神的說法一直在民間流行,到宋代更是有了專門的蝗神劉猛。顯而易見,這種做法只能使災情更加嚴重,然而雖然有許多有識之士提出異議,建議滅蝗,但是蝗神一說直到清朝依然存在,就連清朝文學家蒲松齡都特意在《聊齋志異》中描述過蝗神的故事。

二、為什麼宋朝蝗災頻發?

據記載,宋代300年間發生了96次蝗災,雖然人們對這群強盜早已熟悉,但是平均三年半就要來擄掠一波的頻率還是過於異常。那麼為什麼宋朝的蝗災如此頻發呢?不得不說宋朝的“蝗軍”確實是佔盡了天時、地利、人和才能如此肆無忌憚

要發生蝗災,首先要有足夠多的蝗蟲被孵化出來,那麼最適合蝗蟲生長的條件是什麼呢?蝗蟲的外骨骼十分堅硬,可以防止體內水分蒸發,具有一定的耐旱能力,但是卻十分畏寒

始知在人不在天:宋代“蝗不為災”,為何宋朝頻發蝗災?

除此之外,蝗蟲產卵於地下,如果土地的含水量過高,含氧量降低,蟲卵就難以孵化,因此最適合蝗蟲大量繁殖的條件就是乾和暖

自魏晉南北朝之後,中國的歷史氣候就告別了冰期,所以自唐朝開始,大大小小的蝗災連綿不絕。到了宋朝,一方面宋朝的大部分土地位於東部季風區,不僅適合作物的生長,也適宜東亞飛蝗的生存

;另一方面,宋朝自然災害頻發,其中旱災更是有183次之多,乾旱的土地,充足的食物,宋朝的田野成為了孕育蝗蟲最好的溫床

除了異常的氣象,農業技術的提高也是一個重要的因素。前文提到蝗蟲喜幹,江南的稻田讓怕水的它們避之不及,但是北方廣袤的麥田確是他們的最愛,所以中國古代的蝗災大多發生在較為乾旱的北方。

可是到了宋朝,尤其是到了南宋,蝗災在南方肆虐的頻率也大幅提升,這又是為什麼呢?原來自唐以後,江南地區就開始出現了稻麥複種技術,農業技術的提升讓南方種植小麥成為可能。

始知在人不在天:宋代“蝗不為災”,為何宋朝頻發蝗災?

靖康之變之後,宋室衰微,大量北人南遷,他們帶來南方的不僅僅是大量的勞動力,還有種植小麥的技術。一方面江浙地區對於小麥的需求增大,另一方面小麥的種植技術也突飛猛進,很快大片的麥田就取代了稻田,蝗蟲也開始蠢蠢欲動。

“始知在人不在天,譬之蚤蝨生裳衣。捫搜剔撥要歸盡,是豈人者尚好之。然而身尚不絕種,豈復垢舊招致斯。”面對頻發的蝗災,北宋詩人王令感到困惑而又心痛,於是做了《原蝗》一詩來發表自己的見解。

他認為,蝗蟲的肆虐就好比人的身上長跳蚤,之所以“春分吹又生”就在於人身上的汙垢還未除盡,而宋朝蝗災的頻發,也正是這混亂腐敗的朝廷“招致斯”。面對來勢洶洶的蝗蟲,無力應對的人們只能想到祈求上天,因此只要一遇到蝗災,宋朝統治者首先想到的就是祭拜神靈和下罪己詔,祈求依靠神力庇護子民

始知在人不在天:宋代“蝗不為災”,為何宋朝頻發蝗災?

各地官員見狀紛紛上行下效,利用巫術來驅除蝗蟲,將精力都花在了請“闢蝗符”、建蝗神廟上,卻不敢捕殺蝗蟲,生怕惹怒“蝗神”

到了南宋時期更是有了專門的蝗神,因劉琦治蝗有功,宋理宗便封其為“揚威候天曹猛將之神”,民間紛紛設立劉蒙將軍廟以求庇佑。面對治蝗有功之人,人們想到的不是學習傳播治蝗的經驗,而是塑造一個莫須有的神像,也真是令人嘆息

除此之外,兩宋蝗災的危害程度其實和朝政的波動也有關聯。金人、女真、西夏等等外族盤踞在宋朝周邊虎視眈眈,積貧積弱的宋朝政局一直都算不得安穩,朝局動盪,統治者便無心治蝗,而風雨飄搖的南宋更是不得不將目光重點放在了國家存亡之上。

三、“蝗不為災”

宋朝“蝗不為災”的現象常出現在北宋前期,至真宗之後漸漸消失,南宋時僅宋高宗在位時出現過兩次。“蝗不為災”現象為何出現,又因何消失呢?

始知在人不在天:宋代“蝗不為災”,為何宋朝頻發蝗災?

“蝗不為災”一方面離不開運氣的因素。淳化三年七月,“貝、許、滄、沂、蔡、汝、商、兗、單等州,淮陽軍、平定彭城軍,蝗、蛾抱草自死” 元符元年,八月,“高郵軍蝗抱草死”。

“抱草而死”指的是蝗蟲頭朝上,緊抱草本植物尖端而死,其實是蝗蟲被真菌感染,“抱草瘟”的孢子破壞蝗蟲的神經系統,造成大量蝗蟲死亡。

除了病菌,特殊的天氣也會造成蝗蟲的大量死亡,比如淳化三年六月,“飛蝗自東北來,蔽天,經西南而去。是夕,大雨,蝗盡死”。天禧元年(1017)六月,“江、淮大風,多吹蝗入江海”。怕水的蝗蟲被雨一淋,被水一淹,便“出師未捷身先死”。

當然,自然界生物相生相剋,一旦碰到了天敵,蝗蟲也無可奈何,比如熙寧七年,“鹹平縣鸜穀食蝗”便在無形之中解決了蝗害。除此之外,“蝗不為災”其實最大的原因是在於統治者的“天人感應”思想,宋太宗曾說過,“古人宰一邑,守一郡,使飛蝗避境,猛虎渡河。況能惠養黎庶,申理冤滯,豈不感召和氣乎?”

始知在人不在天:宋代“蝗不為災”,為何宋朝頻發蝗災?

他認為只要自己廣佈德政便能感召上天,而各地官員為了能順應龍心便紛紛故意言報“蝗不為災”,以求晉升,從一定程度上突顯了北宋朝政的黑暗與腐敗

而“蝗不為災”的現象到了真宗之後漸漸消失,因為隨著蝗災的頻發,人們漸漸從巫術神力的幻想之中清醒過來,開始真正瞭解蝗蟲這種生物,將精力放在滅蝗上來

如宋人彭乘在《墨客揮犀》中說:“蝗一生九十九子,皆聯綴而下,入地常深寸許,至春暖始生……多化為魚蝦。”可以看出宋人對蝗蟲的生活習性等已經有了一定的瞭解,但還是離不開迷信的色彩,認為蝗蟲是由蝦變成。

始知在人不在天:宋代“蝗不為災”,為何宋朝頻發蝗災?

《宋代對蝗蟲生物認知述論》就總結過,宋人對蝗蟲大概有“蝦化蝗”、“魚化蝗”、“戾氣化蝗”三種理解,雖然在今天看來顯得很可笑,但是宋人能夠戰勝對神的敬畏,開始研究蝗蟲本身已是非常大的進步

百姓思想進步了,宋朝政府也漸漸汲取了教訓,開始頒佈一系列的法律制度帶領人們消滅蝗蟲,如宋神宗熙寧八年八月,神宗頒佈捕蝗詔令;哲宗元符元年,戶部為應對蝗災上奏了《戶部捕蝗法》;淳熙九年八月頒佈《淳熙敕》……

治蝗責任直接對應到地方官員,一方面通過給予報酬充分調動民眾積極性去滅蝗蝻,另一方面又採取強制的手段從一定程度上破除民眾面對蝗蟲的敬畏與神話。蘇軾、歐陽修等都在詩詞中描述過自己帶領民眾滅蝗的事蹟,驅趕法、焚燒法、掘卵法等等方式,讓滅蝗行動逐漸有法可依,有跡可循。

始知在人不在天:宋代“蝗不為災”,為何宋朝頻發蝗災?

時至今日,談起蝗災,中國人已經沒有了非常直觀的感受,彷彿已經成為了很遙遠的事情,只有當看到新聞中別國蝗災的報道,我們才會意識到蝗災從未消失,只是因為我們有了更多科學的、規範的應對舉措,養鴨治蝗、藥劑滅蝗……

科學滅蝗的方式讓更多的農田免於災害,更多的人可以過上安穩的生活。“始知在人不在天”,面對頻發的蝗災,面對種種的災難,人力可為是我們在絕境中領悟到的最寶貴的精神

參考文獻:

1、《農政全書》

2、《宋史》

3、《始知在人不在天:宋代“蝗不為災”現象的考察》

4、《中國蝗災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