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將迎來一批“北斗+”應用,涵蓋生活方方面面

北京日報訊 北斗將“閃耀”京城。近日,北京市經信局發佈《北京市關於促進北斗技術創新和產業發展的實施方案(2020年-2022年)》。根據這份方案,到2022年,本市北斗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總體產值將超過1000億元,建設1個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北斗產業創新中心。與此同時,老百姓未來的生活也將迎來更多“北斗+”應用。

北京是我國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的發源地,產業創新資源集聚,發展優勢明顯。市經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該實施方案以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為引領,提出下一步本市推進北斗產業的發展目標、重點任務和保障措施,為加快構建高精尖經濟結構提供有力支撐。

實施方案確定了四大重點任務。其中,本市將基於現有的北斗連續運營參考站,建設具備高穩定、高可靠、高連續、可擴展及服務多樣性的高精度信號服務網絡,並做好相應的高精度空間數據服務,保障全市室外實時精密定位精度優於1米,重點區域優於5釐米。到了室內,還將有一張重點區域室內定位網。本市將與5G規劃佈局有機融合,建設室內定位與位置服務網絡,保障順義、亦莊等重點區域室內定位精度優於3米。

值得一提的是,北京還將迎來一批“北斗+”應用,推動產業融合發展。此外還將實施七大應用示範工程:北斗+城市生命線保障示範工程、北斗+城市精細化監控示範工程、北斗+城市安全運行示範工程、北斗+城市生態環境保護示範工程、北斗+智慧出行服務示範工程、北斗+高效物流提升示範工程、北斗+智慧冬奧示範工程。

這七大工程涵蓋了老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北斗+城市生命線保障示範工程就可實現市政管線基礎信息獲取、動態更新,以及在智能巡檢、作業管理、設施普查、應急救援、災害預警等環節的全面應用,實現城市綜合管網資源管理數字化、可視化、智能化。

在智慧冬奧方面,將圍繞冬奧場館搭建高精度位置服務網絡,建設室內場館及室外園區數字化地圖及VR全景,實現精準的室內實時導航和人員實時定位,方便觀眾快速找到對應座位;建立冬奧賽區全空間信息系統及北斗智慧冬奧服務系統,實現針對冬奧場館建設施工管理、物資儲運、賽場與場館運行、賽事服務保障等方面的北斗綜合應用示範,並推動形成賽後可持續發展的商業模式。

北斗+智慧出行服務示範工程則能完善實時公交、實時軌道交通數據,為用戶提供覆蓋全市公交、地鐵、駕車、騎行、步行等混合出行方式的門到門一體化智行服務,同時採集並構建大型商場、運動場館、交通樞紐等人流密集的重點公共區域高精度室內圖,結合智能手機提供具有良好公眾體驗的室內外無縫導航服務。

北京市還將以亦莊合眾思壯衛星導航產業園區為核心,共同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北斗衛星導航產業園,打造成為高水平、國際化、智能化的國家北斗時空產業核心集聚區;以順義國家地理信息科技產業園為基礎,實現北斗在“城市精細管理、城市安全運行、便捷民生服務、高效產業提升”方面的開放應用,成為國家“北斗+”融合應用生態圈的核心示範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