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一流港口建設指導意見”發佈 5G、北斗、物聯網等技術被寫入

“世界一流港口建設指導意見”發佈 5G、北斗、物聯網等技術被寫入

封面新聞記者 柳青

封面新聞記者11月19日從交通運輸部瞭解到,該部日前聯合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財政部等九部門印發了《關於建設世界一流港口的指導意見》(簡稱《意見》)。《意見》提出建設基於5G、北斗、物聯網等技術的信息基礎設施,到2025年,部分沿海集裝箱樞紐港初步形成全面感知、泛在互聯、港車協同的智能化系統。2035年全國主要港口總體達到世界一流水平。

交通運輸部表示,港口是綜合交通運輸樞紐,也是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資源和重要支撐。近3年來,港口集裝箱鐵水聯運量平均增速在25%以上。持續清理規範港航進出口環節收費,優化港口和海事服務,不斷提升口岸便利化水平;平安港口、綠色港口、智慧港口建設積極推進,取得了明顯成效。

據瞭解,《意見》聚焦關鍵領域和薄弱環節,提出了著力提升港口綜合服務能力、加快綠色港口建設、加快智慧港口建設、加快推進開放融合發展、加快平安港口建設、推進港口治理體系現代化6個方面的19項重點任務,明確了加強組織領導、加強政策支持、營造良好環境3項保障措施。

記者注意到,《意見》提出建設智能化港口系統。加強自主創新、集成創新,加大港作機械等裝備關鍵技術、自動化集裝箱碼頭操作系統、遠程作業操控技術研發與推廣應用,積極推進新一代自動化碼頭、堆場建設改造。建設基於5G、北斗、物聯網等技術的信息基礎設施,推動港區內部集卡和特殊場景集疏運通道集卡自動駕駛示範,深化港區聯動。到2025年,部分沿海集裝箱樞紐港初步形成全面感知、泛在互聯、港車協同的智能化系統。到2035年,集裝箱樞紐港基本建成智能化系統。

針對港口樞紐功能有待強化的問題,《意見》提出了系統優化供給體系、提升港口綜合服務功能、以多式聯運為重點補齊短板等重點任務。到2025年,集裝箱、幹散貨重要港區鐵路進港率達到60%以上,礦石、煤炭等大宗貨物主要由鐵路或水路集疏運;到2035年,重要港區基本實現鐵路進港全覆蓋,港口集裝箱鐵水聯運比例顯著提升。

此外,《意見》還提出著力強化汙染防治、構建清潔低碳的港口用能體系、加強資源節約循環利用和生態保護等重點任務。

《意見》明確,推動地方政府將港口發展納入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中謀劃推進。要因港施策,根據自身特點和功能定位,對標國際同類先進港口。地區性重要港口和一般港口要科學定位、突出特色,防止貪大求全。

《意見》提出三階段發展目標:即到2025年世界一流港口建設取得重要進展;到2035年全國港口發展水平整體躍升,主要港口總體達到世界一流水平,若干個樞紐港口建成世界一流港口;到2050年全面建成世界一流港口。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