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賣砂糖橘,憑啥牌子貨賺得盆滿鉢滿,你卻賠得傾家蕩產?

關注微信公眾號【豆牛代賣平臺】,每晚8:00準時更新批發市場水果、蔬菜行情~

每個批發市場,總有幾個叫的上名字的砂糖橘品牌,仔細一分析發現,它們基本是多賺少賠,大賺小賠。

當市場到貨多、砸行的時候,牌子貨略微降價,就可以很快出手,及時止損;

當市場缺貨的時候呢,牌子貨又不斷貨,漲價又快又高。

總的算下來,怎麼能不賺錢?


同樣賣砂糖橘,憑啥牌子貨賺得盆滿缽滿,你卻賠得傾家蕩產?


再看看沒牌子的貨,做貨一般,到市場後得不到認可,剛開始大部分貨都不願降價銷售,但等貨主意識到問題嚴重時,這批貨又錯過最佳銷售機會,最終損失慘重。

特別是一些看市場漲價發貨的老闆,收貨的時候,產地看到市場價高直接水漲船高,他們成本也隨之增加,但市場是無情的,等貨到了往往就是堵貨,難以趕上好行情,最後利潤空間小得可憐,甚者賠得貨主傾家蕩產......

同樣賣砂糖橘,憑啥牌子貨賺得盆滿缽滿,你卻賠得傾家蕩產?

那啥貨才能叫牌子貨呢?

它們能屹立市場十幾年、幾十年而不倒的秘訣又是什麼?

今天,豆牛帶著這個疑問走進了北京新發地批發市場......

經豆牛代賣平臺小陳介紹,賺錢的牌子貨具有以下幾個共同特點:

01

品質穩定

在批發市場,務必要堅守“以貨賣貨”的原則,牌子貨從選果、分級到包裝都做得很規範,每次到貨都相差不大,採購商拿回去賺錢了,很容易賣出回頭客。

如果賣的貨摻雜使假、選果不嚴、包裝不規範,基本只能做一錘子買賣,在市場裡只能賺些蠅頭小利。

據調查,市場上沒牌子的貨十分常見,這也更加襯托了牌子貨的“優勢”。


同樣賣砂糖橘,憑啥牌子貨賺得盆滿缽滿,你卻賠得傾家蕩產?


02

貨量充足

稍有留意就會發現,牌子貨是很少斷貨的,尤其是走量高峰期,有的還會同時到兩車貨,先開一車門賣貨,哪個規格賣缺了,再開另一車賣。

這樣能保障回頭客的供應,以防“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嘛。

反看有些老闆隔三差五地發貨,貨量不持續則直接導致客源不穩,很難打造穩定的批發市場渠道網。


同樣賣砂糖橘,憑啥牌子貨賺得盆滿缽滿,你卻賠得傾家蕩產?


03

客源穩定

像牌子貨,採購商拿了幾次,只要賣得快還賺錢,就會認可這家貨。

批發市場沒有新鮮事,這樣口耳相傳,拿貨的會越來越多,就把牌子捧起來了。

另外,牌子貨一般都是從頭幹到尾的,只要採購商有需求就能供應。

同樣賣砂糖橘,憑啥牌子貨賺得盆滿缽滿,你卻賠得傾家蕩產?

04

價格透明

用牌子貨的採購商,以二級批發市場、精品店居多。

像二級批發市場這種渠道,這個牌子是賣得好,市場份額會越來越大,是個良性循環,這樣同一個二批市場的檔口都來拿貨,就要一視同仁,貨不二價。

如果價格差距太大,這個牌子的貨就很容易在二級批發市場亂價,導致二級市場的批發商賺不到錢,最終沒人敢再去拿貨,這將對品牌形成巨大傷害。

同樣賣砂糖橘,憑啥牌子貨賺得盆滿缽滿,你卻賠得傾家蕩產?

其實,說起牌子貨——“品牌”,每個老闆並不陌生。

從2016年起,“品牌”二字成為一號文件始終佔有特別地位的關鍵詞,今年的一號文件也不例外。

2020年2月5日,一號文件如期而至,文件中再提品牌,文件說:“繼續調整優化農業結構,加強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地理標誌農產品認證和管理,打造地方知名農產品品牌,增加優質綠色農產品供給。”


同樣賣砂糖橘,憑啥牌子貨賺得盆滿缽滿,你卻賠得傾家蕩產?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實現之年,是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收官之年。

脫貧攻堅最後堡壘必須攻克,全面小康“三農”領域突出短板必須補上,那麼,農產品品牌就是脫貧攻堅和全面小康的戰略抓手。

由此可見,政府在今年一定會積極推動農產品品牌的建設,這對咱們農業人來說一定是一個好消息。

希望所有的貨主抓住這個機會,潛心研究如何打造農產品品牌,最後賺個盆滿缽滿。

關注微信公眾號【豆牛代賣平臺】,每晚8:00準時更新批發市場水果、蔬菜行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