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初試400+,我的全年規劃是這樣的……

李同學,普通本科,基礎一般的她,通過一年複習,用401的高分為考研之路畫上了圓滿的句號。

這篇文章裡,她重點對考研備考各個階段複習重點進行了講解,滿滿乾貨相信能夠使2021考研學子獲益匪淺。

考研初試400+,我的全年規劃是這樣的……

大家好,2020考研初試已經陸續塵埃落定。今天想跟大家分享自己的考研故事,希望可以幫助到20201/2022考研的小夥伴們哦。

分享之前,先來看看我的成績吧:總分401,思想政治理論62,英語二78,教育綜合135,教育寫作126。

看到我的考試科目大概大家就能猜出我是啥專業的。我本碩都是小學教育,考的山東師範大學教育碩士,需準備四門課:政治100、英語二100、333教育綜合150、教育寫作150。

考研準備時間滿打滿算不到一年,從大三下學期到大四上學期,12月底初試,上下午各一科,考試兩天。

決定考研

因為高考失利的原因,沒能去就讀我一直嚮往的高校,所以我決定考研,給自己一個更高的平臺,報考高中的目標院校——山師。

山師雖然不是名牌院校,但是作為一個師範生培養基地,在山東省內還算是香餑餑,認可度很高,自然出現了一種“怪象”:省內外的學生爭先恐後的報考,競爭激烈。

因此,我在複習期間絲毫不敢懈怠。從早上7:30到晚上10:00一直泡在圖書館,整天被保安大爺催著離開。

2019年3月—6月

大三下學期萬事開頭難,不是說考研複雜,而是一開始我發現根本沒有精力去認真準備。

小學放假了,寒假實習也就結束了,寒假期間我還在準備考三月份的教師資格證考試。大三下學期剛開學那會兒,又奮戰了一週,筆試過了,緊接著面試。六月份的六級我也在準備。

下學期的課也很多,而且各種專業見習、技能實操、期末考試著實讓我想練就分身術的本領。暑假前一週,學校組織教師技能大賽要求所有師範生必須參賽,熬到半夜做課件、寫教案是常有的事。

即使這樣忙碌,我也沒有想過放棄考研。

3月教資筆試結束,我在校內書店買了教育學考研的備考圖書。開始我是邊看視頻邊做筆記,白天專業課,晚上英語。跟別人比,我的進度差的不是一點半點,到6月底我才前前後後過了一遍。慢工出細活,一遍筆記完成後,我的思路理清了,英語詞彙量也有了很大提升。

在這我要說明一點,有人認為速度就是效率,但按自己的節奏才是最舒服最高效的;有的人認為學姐學長的考研經驗分享講座是浪費時間,但我是一個不落都會參加,每次都乾貨滿滿!

2019年7月—8月

暑假“嗖”一下,就到暑假了。根據學姐經驗,暑假就是黃金階段!於是在家呆了一週,就返校開始繼續學習。

第二遍複習:強化班視頻+背誦專業課+做英語真題。根據艾賓浩斯記憶曲線,經常複習才最有效。

英語真題包括英語一和英語二,我從2005年英語一開始,每天兩篇閱讀,並結合凱文老師的閱讀講解課程,總結做題技巧。

短短兩個月感覺經歷了兩年似的,第一次每天晚上都得被熱醒,第一次在圖書館汗流浹背,第一次生病持續發燒,第一次經歷學院裝修,第一次看雨後大彩虹,第一次給同學送生日驚喜……有喜有悲充實的日子。

2019年9月—10月

大四開學一聽到“大四”,自己不由得顫抖了一下,大概是不知道自己未來的路會怎樣,將要離開校園,邁向社會的危機感造成的吧。

當時在圖書館正有些情緒的我接到了學院老師的電話。我面臨兩條路:一條是繼續考研,一條是參加校賽,有可能再參加省賽。暑假前的教師技能大賽的結果是我被學院選中。

我不知是喜是悲,但是第一反應是我不能放棄考研!

於是我當天就回復老師我放棄參賽。那時的確心有不甘,還是有些不捨這麼好的機會。但是我相信自己的選擇不會錯。

第三遍複習:集中背誦二遍筆記+做英語真題並整理筆記+KK的作文講解+政治。國慶假期結束,第三遍複習結束。

2019年11月—12月

衝刺開始第四遍複習,本來覺得應該差不多掌握大半兒了,但實際上總感覺自己的三遍複習等於零,還是得從頭來過。

前三遍複習最明顯的效果是提高了複習速度:第一遍用三個月,第四遍一個月就完成了。

越到最後越不能鬆勁,就像坐上了高鐵,複習效率變成二倍!

第四遍複習:梳理框架+背誦專業課+背誦英語單詞+背政治+做真題。第五遍:梳理框架+查漏補缺+蔣中挺老師的政治五套題。

考試

調整心態,心理暗示,積極應戰。

我的座右銘: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

From zero to hero. 慢慢來,比較快。

在此,感謝父母的支持,感謝考研路上和我一起同行的小夥伴們,感謝學姐的經驗分享。願讀完此文章的人一起走花路。


從下定決心開始考研,到投身複習各個階段,感謝李同學真誠的將自己一年的複習心得分享給大家。考研難,但科學合理的複習規劃和文都考研名師的專業輔導,幫助她穩步提升了成績,最終以400+的高分成功圓夢。

400+不是憑空出現的分數,背後凝聚的往往是4遍、5遍的複習和奮鬥,相信2021及2022考研的同學們會有很多啟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