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過後,或許是公司制的黃昏?

疫情倒逼,遠程辦公成為新常態。

它像一面“照妖鏡”,

到底誰效率高能出活兒,誰在磨洋工假認真一照就知;

又像一個“過濾篩”,

貢獻大的註定被留下,可有可無的將被過濾。

疫情過後,或許是公司制的黃昏?


此時,很多老闆,CEO,創始人開始重新思考:

“我到底需不需要花大筆錢租用辦公場地?”

“我需不需要,以及需要多少全職員工?”

“按時間支付工資還合不合理?”

……

而這些思考背後有著一個共同的底層邏輯——

“公司制的黃昏”。

疫情過後,或許是公司制的黃昏?


如果把公司制看作為一套操作系統,

那這套操作系統在經歷了幾十年的“打補丁”後,

已然進入了“山窮水盡”的時期,

尤其眼下在疫情這一黑天鵝事件中,

平時我們認為理所當然的“標準動作”可能是多餘的,

這就要求我們重新思考公司的邊界和組織形式。

疫情給整個社會帶來了更多的不確定性,

保持對商業變化趨勢的敏銳察覺,

是每一個優秀創業者必備的技能,

因為這一能力裡暗藏著“改變世界”的巨大能量。

疫情過後,或許是公司制的黃昏?


成就阿里巴巴的投資人、軟件銀行集團董事長兼總裁孫正義曾說:

“我從來沒有發明過能夠改變世界的東西,

但是和普通人相比,我有一個獨特的優勢,

那就是我對範式轉移的方向性及時機有著濃厚興趣。”

所謂範式,就是被大多數人所認同的大的行業和社會變化趨勢。

遠程辦公印證了公司制的黃昏,

這個趨勢,希望大家都能看得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