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自我效能感的因素是什麼?

夢幻之星V


效能感是個人對自己完成某方面工作能力的主觀評估,影響自我效能感的因素有很多,在此列舉6種

1. 個人體驗

對效能感影響最為直接的就是個人的體驗。假如你第一次上臺演講就因為太過緊張,手腳發抖,大腦空白,語無倫次的話,可以預想到第二次上臺前也一定是極為忐忑的。這就是個人體驗所塑造出的低效能感的表現。同時失敗的體驗還會引起一連串的連鎖反應,比如一次重大的演講失誤可能會讓人恐懼人群,恐懼表達,恐懼出錯等等,隨著負面體驗的增加就會深入到人格層面,對自己的能力產生懷疑,這就會成為一個很嚴重的問題。反之,一個在不同的體驗中不斷增加成功感受的人,就會慢慢變得積極和自信,感覺自己攻無不克,也不太容易因為偶然的失誤記掛在心。所以效能感是可以通過不斷累積進行自我塑造的。

2. 替代性經驗

我們通過間接方式也能夠影響自身的效能感。比如在公園你看到一個與你年齡,身材等各方面狀態都相似的人在過一根獨木橋,如果對方很輕鬆的就能夠通過,那你對這個項目也會很有信心。

這也就是為什麼很多課程的老師在開課前都會先告訴學生當年自己也如他們一樣找不到方法,沒有路徑,無論怎麼努力都無法成功……這些表達都是在給你一個相似的對象做參照,從而給你效能感——“只要跟我學,你也可以像我一樣成功”

3.想象中的經驗

我們每個人都是很善於“幻想”的,比如考試前我們會幻想考試中的自己。旅行前會在腦海中自己漫步沙灘小巷的畫面等等。正是因為我們如此沉迷於各類幻想,我們才會產生豐富的情緒情感體驗。想象中的經驗本身對我們的效能感也是有影響作用的。比如30歲的你去參加一次幼兒算數比賽,即便你不知道會出什麼題目,在腦海中也不會把它想的很困難,可能連焦慮感都不會有。但是如果換做讓你代表企業去登臺演說,你可能就會因為想象中的狀態而開始焦急地準備了。

4.口頭說服

如果你參加過動員大會或者潛能開發講座你就不難發現,現場主持者重複最多的一類話語就是“相信自己!我能行!”“我可以!”“我很棒!”等等。這同樣是一種增加自我效能感的方式。不過這種方式受一些因素的影響,比如對方的權威性,對方的說服技巧,對話環境等等。

但口頭說服常常只能起到一時的作用,就像當年俞敏洪去各大高校演說,剛開始大家群情激奮,覺得自己一天可以讀十本書,背一萬單詞,但被現實打臉之後,效能感隨之就會褪去。

5.生理狀態

生理和心理是相互影響的,當參加某些考試或演出時,如果出現明顯的心率加快,出汗等生理反應也會在某種程度上降低效能感,生理狀態會給自己一些消極的暗示,無形中給自己增加壓力。相反,如果在參加某些場合身體一直處在舒適的狀態下也會提升自己的效能感。

6.情緒狀態

積極的情緒和情感狀態也有利於提高自我效能感。比如運動員在參加比賽時看到全場的國旗飄揚,觀眾為自己吶喊助威,運動員也會因為當下的積極情緒體驗提高心理效能感,從而超水平發揮。

相反的如果一個正處在情緒低落的時期,即便做一些平時可以應付的事,也可能會降低效能感,出現失誤或效率降低

效能感是一個由諸多因素綜合而成的自我感受力,高效能感可以通過不斷地自我突破而建立起來,同時隨時隨地的自我覺察,擺脫過去低效能感的思維慣性也十分重要。


鈈入流


影響自我效能感形成的因素主要有:

①個人自身行為的成敗經驗(direct experiences)。這個效能信息源對自我效能感的影響最大。一般來說,成功經驗會提高效能期望,反覆的失敗會降低效能期望。但事情並不這麼簡單,成功經驗對效能期望的影響還要受個體歸因方式的左右,如果歸因於外部機遇等不可控的因素就不會增強效能感,把失敗歸因於自我能力等內部的可控的因素就不一定會降低效能感。因此,歸因方式直接影響自我效能感的形成。

②替代經驗(vicarious experiences)或模仿。人的許多效能期望是來源於觀察他人的替代經驗。這裡的一個關鍵是觀察者與榜樣的一致性,即榜樣的情況與觀察者非常相似。

③言語勸說(verbal persuasion)。因其簡便、有效而得到廣泛應用。言語勸說的價值取決於它是否切合實際,缺乏事實基礎的言語勸說對自我效能感的影響不大,在直接經驗或替代性經驗基礎上進行勸說的效果會更好。

④情緒喚醒(emotion arise)。班杜拉在“去敏感性”的研究中發現,高水平的喚醒使成績降低而影響自我效能。當人們不為厭惡刺激所困擾時更能期望成功,但個體在面臨某項活動任務時的心身反應、強烈的激動情緒通常會妨礙行為的表現而降低自我效能感。

⑤情境條件。不同的環境提供給人們的信息是大不一樣的。某些情境比其他情境更難以適應和控制。當一個人進入陌生而又易引起焦慮的情境中時,其自我效能感水平與強度就會降低。

上述幾種信息對效能期望的作用依賴於對其是如何認知和評價的。人們必須對與能力有關的因素和非能力因素對成敗的作用加以權衡,人們覺察到效能的程度取決於任務的難度、付出努力的程度、接受外界援助的多少、取得成績的情境條件以及成敗的暫時模式,這些因素作為效能信息的載體影響成績,主要是通過自我效能感的中介影響發生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