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學習自制力差?這幾招讓你快速進入“學習狀態”

最近大家基本都是在家裡工作和學習,很多同學發現,在家裡面自己就毫無效率,好不容易翻開書,看了半個小時就再次倒下了。

還有一些同學有整點強迫症,一看時間8點45,“要不我9點再開始看書吧。”過了一會再一看,9點05了,又想等到9點30,結果遲遲開始不了。

今天,小文就給大家分享幾個提高自制力的小方法,讓大家能夠在家工作和學習快速地進入狀態。


居家學習自制力差?這幾招讓你快速進入“學習狀態”

01、換掉睡衣

同學們,在家學習,你是不是穿著睡衣、家居服,或者是好幾年前買的寬鬆大毛衣?你不能好好學習的罪魁禍首,就是身上穿的這件衣服。

心理學有個理論,叫認知失調。可以簡單粗暴地理解為,行為影響態度。

如果你穿著睡衣癱倒在沙發上,你就更傾向於在兄弟打一局王者榮耀,反之,如果你換上了上學穿的衣服,甚至喪心病狂一些,直接換上了校服,你離學習就更近一些,更容易進入到類似學校裡學習的狀態中。

類似的還有每天洗頭,或者是早上給自己畫一個美美的妝,都可以幫助你更好地進入到學習和工作的狀態當中。

02、先做一道題再說

有些同學,早上起來立即坐在書桌前,但是到這一步就卡殼了,翻兩下書又有點想背單詞,事情有點多,先做哪個呢?總結就是,計劃太多,無從下手。猶豫太久,啥都沒有。

選擇的背後是失去,當你選了A,你就失去了B以及B以後的其他各種可能性,這種失去令人難以接受,所以選擇總是那麼地痛苦,耗費我們的意志力。

所以,解決這個問題的最好方法是,不要想太多,先做一道題再說。從長遠來看,今天學語文,還是學英語,學語法,還是背單詞,可能差別沒有那麼大。重要的不是學什麼,而是“學”。

03、不要用時間做計劃

最近大家都是在家裡學習,沒有了學校那麼嚴格的束縛,有些同學想自己約束自己,制訂了宏偉的計劃:今天我要學習6個小時,明天8個小時,後天10個小時。結果第一天就一直拖延,有整點強迫症,到晚上8點還沒有開始學習,計劃就此泡湯。

帕金森定律說,有多少時間可用,工作就能做多久。當你為學習規劃了6個小時時間的時候,你可能會出現兩種情況:

第一種,拖延。反正我還有6個小時可以用呢?這個卷子等會兒再寫吧,先玩會手機。

第二種,痛苦。“整整要學6個小時呢,太煎熬了吧,大好時光都要浪費在這裡,我太難了。我要找閨蜜聊聊人生,傾訴一下。”

永遠不要低估自己拖延的實力,你會發現自己比想象中更優秀。更好的方法是用學習量來做計劃。比如今天背多少個單詞,做完多少卷子,複習多少錯題,一個清晰明確的目標可能會事半功倍。

居家學習自制力差?這幾招讓你快速進入“學習狀態”

04、刻意製造“未完成”

如果你在專心做什麼事,突然被爸媽或同學打斷,心裡像螞蟻爬一樣,一直繃著根弦想去完成它,否則它會讓你分心,無法專注到下一件事情上。

這是神奇的“服務生效應”, 也叫“蔡格尼克效應”,人類對於“還沒完成的任務”記得特別清楚,這些任務會引起你內心的焦慮,不斷在大腦裡催促你去完成它,這個現象非常普遍。如果被它的消極一面綁架,就會嚴重影響你的專注力。如果你能利用它積極的一面,它能幫你緩解拖延症。

比如,無論電視劇,還是連載小說,在每集結束時只會把重要情節演到一半,一定要給你留個懸念,讓你迫不及待地想看下一集。套用到學習上,當你每次學習完畢,準備收工的時候,把一道數學大題做到一半,眼看就要解出來了,就差兩步,停筆。這樣,當你第二天看到這道題的時候,會有極大的衝動想把最後那兩步趕緊寫完,趕緊解出答案,從而有助於緩解“不想開始學習”的現象,利於找到“學習狀態”。

05、消除誘惑

在家學習或工作的最大阻礙,是手機。APP開發商們很精明,他們充分利用你的多巴胺,鈴聲、推送、未讀、紅點,各種APP無時無刻不在呼喚你。

為了避免誘惑,我們可以將“被動接收”轉變為“主動收取”,關掉所有APP的手機推送信息,你自己決定什麼時候去查看APP消息,而不是接受被動轟炸。比如,在學習時間關閉微信推送,儘可能消除誘惑源。或者直接把手機設置成飛行模式,或黑白模式。

此外,還有很多其他方法,比如在家裡設置一個學習區或工作區,在這個區域內不放其他學習之外的東西,保證學習區的乾淨整潔。

居家學習自制力差?這幾招讓你快速進入“學習狀態”

06、遠離奶茶

投入地學習或工作需要能量的供給,在學習前吃一塊糖可以給前額皮質補充足夠的能量,短時間內提升自控力,但是,問題是如果你吃的是高升糖指數的食物,就是高GI食物,雖然短期會讓血糖提升,但是隨後血糖會迅速下降,導致你的自控力全面崩盤。甚至從長遠看,高GI食物會讓你的皮膚變差,也更容易變胖。

所以,更好的策略是減少高GI飲食,比如奶茶、果汁、酸奶等飲料,米飯、麵條、土豆等碳水類食物,還有薯片這種一看就非常罪惡的食物。要多吃瘦肉、蔬菜、水果,不僅自控力好,還有益健康,兩全其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