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击疫情,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泪流满面

这个农历新年,注定让很多人终生难忘。

有多少人每天起床第一件事,就是打开手机、电视,关注一切和疫情有关的信息,心情紧张而焦虑。

抗击疫情,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泪流满面

1月28日0-24时,31个省(区、市)报告新增确诊病例1459例,新增重症病例263例,新增死亡病例26例(湖北省25例、河南省1例),新增治愈出院病例43例,新增疑似病例3248例(包括西藏1例)。

然而在这个料峭的新春,却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眼含泪水,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奋勇前行。

1

1月26日,大年初二。

抵达湖北黄冈的第一天,为了工作,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的郭兆霞和杨晨互相帮忙,匆匆几剪,剪掉了留了几年的长发。

抗击疫情,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泪流满面

“我一直是长头发,最长的时候能长发及腰。接到通知后,本想在家的时候就把头发剪掉,但没想到时间这么紧急,这么仓促。”杨晨说。

头发对一位女性来说,宝贵而重要。

在落下剪刀的那一瞬间,几位女勇士心中应该也有很多不舍。

但你们长发的样子很美,你们救人的样子更美。

2

济宁市第二批援鄂勇士中,有这样一位男护师乔聪聪。

作为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主管护师,他把家里2个八个月大的孩子托付给了家人,义无反顾地报名奔向了前线。

他说:“相比之下,我要到更需要的地方去。”

抗击疫情,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泪流满面

在家庭里,乔聪聪上有老下有小,是家里的顶梁柱。上有老人需要关心照顾,下有两个婴儿嗷嗷待哺。这个新春佳节,乔聪聪本应在家中享受天伦之乐,尽到作为父亲、丈夫和儿子的责任。他却选择了奔向一线,驰援湖北。

没有什么可以轻易把人打动,除了内心的爱。没有什么可以轻易把人打动,除了前进的脚步。

“虽千万人,吾往矣。”他们是透过阴霾天空的一束束明亮而温暖的光。

3

抗击疫情,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泪流满面

从腊月二十九到年初三,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徐学俊已经连续五天五夜吃住睡都在科室了。

徐学俊的妻子是济宁市传染病医院的一名护士长,也已连续多日守在工作岗位,为病患服务。

“我是科室负责人,我必须在岗,责无旁贷。”徐学俊说。

而徐学俊的母亲已经95岁高龄。这个春节,徐学俊本应在家,尽到做儿子的一份责任,一份孝心。现在为了工作,只能把母亲交给姐姐照顾。徐学俊的内心深处,是否在一瞬间闪过这样的问题:

还能陪母亲过几个春节?

隔着口罩看不出表情,但徐学俊的眼睛里,有强忍着的泪珠。

没有什么可以把人轻易打动。除了真实。

4

1月25日 , 大年初一。

泗水县已经进入一级响应状态。泗水县人民医院党员干部带头,医务人员踊跃向医院党组织请战,纷纷要求到最危险的一线去战斗,上交请战书400余份。

抗击疫情,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泪流满面


抗击疫情,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泪流满面

请战书后,还附有每个申请人的签字和手印。红得醒目,红得真实。

言辞恳切,态度坚决。

“一切后果由个人承担!”“恳请院领导批准!”“若有战,召必去!”

这400余封铿锵有力的请战书背后,是千万个为民奉献的医者。

作为医生,他们明白自己的责任,也明白医者仁心的真正含义。所以他们不畏生死,毅然前行。

他们想用自己的脊梁,守护起广大人民群众的安危。

鲁迅曾经说过:“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

是这请战书背后的医者,想置生死于度外,守护国民的健康。

此刻,他们就是我们的筋骨和脊梁。

5

今年25岁,来自济宁市任城区阜桥街道刘庄社区的张朔,看到疫情的消息后,坐不住了。

本在家准备考研的他,主动向街道、社区请缨,每天都在社区自愿站岗、守护家园。

抗击疫情,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泪流满面

“我是一名大学生退伍士兵,若有战召必回!这是我在退伍时向军旗宣的誓。疫情防控,我想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抗击疫情,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泪流满面

1月26日,农历大年初二。

在济宁市任城区越河街道竹竿巷社区,94年出生的郝延飞从早上8:30加班到晚上9点,共打了114个电话了解、回访网格内各户的人员流动情况,一一做好记录。

第二天,接着在网格开展防控疫情工作。

90后,一个曾经被质疑垮掉的一代。

现在却正在默默担起守护家园的担子,不娇气,不矫情,踏踏实实做好工作,认认真真处理问题。

能吃苦,能战斗。守土有责,守土尽责。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

6

为了更好开展工作,防控疫情,作为济宁市任城区阜桥街道刘庄社区网格员的她,选择了与不到三岁的孩子主动隔离。

“大年三十和孩子一起吃过晚饭之后,就一直没有和孩子见过面了。”李腾说。

连日来,她和同事们一直在忙碌中度过,打电话随访,到社区入口执勤,在街道上巡逻。

抗击疫情,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泪流满面

忙到不知道今天到底是大年初几,却唯独,没有再与孩子见过面。

母爱,是这个世界上最无私、最不计报酬的。母亲对孩子的依恋,是根本无法割舍的天性。

主动隔离,谁知道作为母亲的李腾心里的酸楚?

但疫情当前,别无选择。

孩子,等战役结束,好好让妈妈亲一亲。

7

口罩、 消毒液、药品,在这个新春,成为一个个沉甸甸的词汇。

库存告急。

但济宁有很多人为口罩奔走,只为了无偿捐赠给需要的人们。

抗击疫情,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泪流满面

汶上县爱心联盟协会志愿者奔赴执勤点,分发口罩100余个。会长靳霜立说,协会一共购买了200只N95口罩,100只捐赠给中都街道,100只捐赠给疾控中心。

1月28日上午,梁山县新宋街爱心市民水泊五金机电工作人员,将2大盒医用口罩特送到执勤警厅,无偿捐赠给奋战在疫情防控第一线的公安干警们。

抗击疫情,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泪流满面

济宁本土企业鲁抗医药捐赠给市红十字会200万的抗炎药品和100吨消毒液

抗击疫情,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泪流满面

在位于济宁高新区的山东九尔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老板沈和香却在一直道歉。

沈和香一个多星期来,自己每天只睡3-5个小时的觉。有员工见他熬得太猛,还偷偷在他办公桌上放了速效救心丸。

“虽然公司的60多名员工和我一样,都想倾尽全力,为重点疫区多生产口罩,但限于企业规模、产量小,大家都觉得抱歉。”他说。

非常时期,在济宁,爱心不断传递。

阳光打在你的脸上,温暖留在我们心里。有一种力量,正从你的指尖悄悄袭来,有一种关怀,正从你的眼中轻轻放出。虽然这些行为,看似很轻。但承载的情谊,却足以温暖人心。

就像这个寒冷刺骨的冬天里,一簇簇小小的火光,也能令人心生暖意。

你们的力量,早已让我泪流满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