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民辦教師應該得到什麼樣的關懷?

老李3683912797848


原民辦教師,經為社會添磚加瓦,奉獻精神,一路艱辛,培養新人。點贊!不忘初心,教育更復興。盼望在新的一年裡中央落實更好的"惠民"政策到來,雪中送炭歡度晚年,同享時代春福。[祈禱][祈禱]



用戶59161389006


是時候對這些教師進行補償了,再不,就來不及了!

我是曾經的老民辦教師,我對民辦教師的辛苦,深有體會!那些年,民辦教師把教書當作主業,但在收入上只是副業。他們幾乎都是在校上課,回家種田,一人要做兩個人的活。許多時候是放下鋤頭往學校跑,丟下粉筆又往田裡奔,其辛苦程度,今天的人無法想象!

有人說當年的民辦教師普遍文化較低,工作業績不佳。這話我不贊同。誠然,民辦教師們文化不高,但他們是那個年代文化較高的一群,教學成績也不錯。記得當時我們中心學校有一個公辦老師,文化程度也不高,教學業績也不好,但是他的工資幾乎有我們整個小學五個民辦老師的工資高了!想想當年我們教的學生,今天也有很多走上工作崗位的,在各行各業裡發揮著貢獻,我們覺得也是一種自豪!

當年的民辦教師大多數都轉正了。一些沒轉的,現在年老了,有些甚至都不在了,健在的也離土不遠了。這些沒轉正的多數都是中年退下來的,退下來的時候年紀也不小,什麼也學不了,所以一生都無技術,生活是相當困難的。據我所知,這些人直到現在,都沒有得到一點補助,心裡也很不是滋味。他們在盼望著,在有生之年能得到承認,得到補助。一個當年在企業幹了十年八年的人,如今都有補助,何況他們多數都為教育事業幹了十多年呢!

希望更多的人為他們說說話,因為他們是地道的弱勢群體,說話沒人聽。希望他們早日得到應有的補助,了卻他們的心願!

還是那句話,他們離土不遠,時不待我,再拖下去,有許多人就看不到了!


令狐老老師


七十年代好多民辦教師害死人不填命,拼音不會讀,字典不會查,誕生讀挺生,會計讀會(HUI)計,……讀初中時老師點名叫我起來讀課文,每一篇課文都會讀錯字音,經常被老師同學笑的我臉紅。原因是代課老師告訴我們:不認識的字讀字的半邊,一直就記住這鬼話。到九十年代,這些民師除了60歲以上的,全部進入編制了,別問我怎麼知道的,八九十年代我在教育系統工作,這部分教師的學歷知識結構我最清楚。


斂K聚D616


在上世紀六十年代,教育資源比較稀缺,我記得我讀書時,從一年級到小學畢業,多數是民辦教師在任教。

如今,教育資源與以前有著天地之別,但我們不能忘記那些默默耕壇,無私奉獻的民辦教師。應予以一定的關懷,讓他們安享幸福晚年。感恩他們辛勤的付出。


酷跑黎明


老民辦教師應該得到什麼樣的關懷?我的回答是至少應該得到以下三個方面的關懷;

首先,應該得到精神和榮譽的關懷。

因為民辦教師是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教育發展的特定階段的產物。民辦教師為我國的基層基礎教育和農村的教育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付出了巨大的犧牲,塑造和培養可卓越的人才。他們的功勞是永遠要銘記歷史的豐碑上的,是共和國教育史上波瀾壯闊,濃墨重彩的一筆。

在那特殊的年代,生活十分艱難的年代,辦學條件十分艱苦的年代,老民辦教師們為了共和國的教育事業嘔心瀝血,不惜犧牲自己個人的利益,作出做出了永遠不可磨滅的貢獻。我們現在各級政府和社會都應該對他們所做的貢獻御以高度的肯定,從宣傳,社會榮譽,政治地位給予一定的肯定,要大力倡導和宣傳他們無私奉獻的精神。因為正是他們無私奉獻的精神,才培養和塑造的共和國一代又一代的接班人,才展示和傳承了中華民族的自強不息,無私奉獻的精神。

其次,要給予一定的福利待遇和經濟照顧。

因為國家在落實民辦教師的待遇的政策和法規的過程中,有不少的民辦教師通過考試轉為正式的公辦教師,還有一部分民辦教師,因為各種原因還沒有改變自己的身份,因此,相關部門應該進行政策落實,對那些還沒有轉正的民辦教師應該關心他們的晚年生活,在醫療,生活保障,住房等方面給予一定的補助和補償,解決他們晚年生活的後顧之憂。

第三,應該建立相應的紀念館或者檔案館,鼓勵提倡和傳承民辦教師無私的奉獻精神和高風亮節。


因為中華民族之所以在其5000多年發展的歷史長河中經歷各種坎坷和磨難,滾滾向前,不斷戰勝各種驚濤駭浪,就是因為具有強大的民族精神。民辦教師在我國的教育歷史中也是凝結著偉大的民族精神,是值得可歌可頌的時代楷模和精神結晶。我們應該建立相應的紀念館,檔案館,把他們在艱苦卓絕的環境中無私奉獻的高尚品德雋刻在歷史的檔案上,成為我們中華民族偉大的精神饋贈和力量源泉,激勵我們不斷前行,創造美好的明天。


總之,老民辦教師是中華民族教育史上璀璨的明珠,也是在特殊年代展示中華民族精神境界的最美詩篇。更是激勵我們不斷向前的寶貴的精神財富,我們一定要永遠傳承他們的精神美德,一定要永遠銘記他們的高尚情懷。

凡是支持,關愛民辦教師的朋友們,請轉起來,引起有關部門的重視,真正的為我們親愛的老師做出一點貢獻。


金牌高考志願填報專家


民辦教師現在有以下幾種,一個是經過考試或函授的轉正成為正式的教師,另一種是沒到退休年齡退了的,還有一種是因為某種原因被學校清退的老師。

轉正的民辦教師現在都享受國家的正式待遇,現在老師的工資已超過了公務員了,他們的待遇沒的挑,一切都很好,因為他們付出了,也應該得到好的回報。

有的民辦教師沒到退休年齡就退了的,比如有病等原因,不能再教學了,這樣的民辦教師現在國家是這樣安排的,未滿60週歲提前回家的,按你教學的工齡算起,滿一年國家補助你20元,按年計算,這樣的民辦教師也能領不少錢,也算可以了。

第三種民辦教師是被清退的,在計劃生育時違反政策超生的,還有別的原因的,國家對這些人加以關懷,這些被清退的民辦老師把社保補齊,到退休年齡也可以領到退休金。

教師是辛勤的園丁,沒有以前的民辦教師就沒有那麼多人才,國家沒有忘記那些為國家做出貢獻的民辦教師,給他們無比的關懷,讓那些老民辦教師能更好的安享晚年。


肖為華


首先這一問題的產生有一定的歷史原因,和當時緊缺正規師範院校畢業生有關,也和落後的農村教育體制和設施有關。目前這一局面,基本得到扭轉。

後來這部分民辦老師,一部分轉公辦,大部分回鄉務農,或轉到其它行業。他們由於把最好的年華獻給教育,後來在別的行業都生存艱難。

建議國家針對這部分特殊人群採取兩點補助措施,根據教齡分別按月或一次性給予一定的經濟補償。補償標準參照國家有關政策和當地最低生活標準。

付出應當給予對等回報,既使當時做不到,後來給予彌補,最大可能體現社會公平和價值。


板門店拼生活


我個人認為,在七八十年代,全國人口迅速增加,每一個村子都有一所學校。專業教師又少得可憐,村裡就選派一些文化層次比較高的青年從事教育事業,他們也分為正式民辦教師與臨時民辦教師,正式民辦教師也是經過上級教育部門考試考核,省教育廳頒發任用證書,國家有補貼。臨時民辦教師沒有任用證書,沒有補貼。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正式民辦教師大多都經過考試轉為正式教師,還有部分正式民辦教師因種種原因沒能轉正,有的民辦教師教齡得到二三十年。他們當初把自己的熱血與青春都奉獻給了教育事業,用自己柔弱的身軀支起了鄉村教育大廈的一角。他們在教學上兢兢業業任勞任怨,從不計較個人得失。當初他們和正式教師一樣,在土坯壘砌的講臺上,揮灑自如,縱橫馳騁,在昏暗的油燈下刻捲紙,備課,批改作業,現在他們耳聾了,眼花了,背駝了,而我們國家富強了,應該給他們適當的待遇,讓他們安度晚年。我認為按照他們的教齡給他們辦理養老手續比較合理。


七賢一凡


何為民辦教師?民辦教師就是以前在農村中小學不被國家列入編制的被當地推選教學的人。由於沒有編制所以也就沒有養老金。

民辦教師是我國中小學教師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長期以來廣大民辦教師為我國農村教育事業作出了重大貢獻。早在2000年黨中央,國務院就十分重視和關心民辦教師,提出了爭取到本世紀未基本解決民辦教師問題的目標。最近國務院教育部又發佈了2020年原民辦教師補貼新政策。可以說國家每一年都會拿出大量的補助資金來進行補助與扶持那些曾經為中國教育事業默默的做著自己的貢獻的人。

最後要說民辦教師資格是需要申報審核的,這樣才能完全計入工齡,大多數都需要鄉,縣.市三級審核才可以認定的。望廣大從事民辦教師行業都能享受到國家的補助資金,更好的為祖國的教育事業做貢獻!


董輝君


老民辦教師為農村孩子付出了努力,他們用辛勤的汗水站在三尺講臺,拿著微薄的工資,盡心盡力為孩子們講課,默默無私的把知識奉獻給學生,他們是最值得尊敬、最可愛的人。

正是有了老民辦教師,才讓農村的孩子有了上學的機會。他們任勞任怨、一絲不苟為孩子們耐心教導,輸送出一批又一批的優秀學子,培養出祖國的花朵,讓他們有了輝煌的人生。

有的老民辦教師被學校辭退,有的老民辦教師因超生而辭退。但無論是什麼原因,老民辦教師都為孩子們奉獻了最好的青春。那時候農村缺老師,有初中文化的都可以去做老師。他們為教育事業做出了貢獻,他們的辛勞也要得到應有的回報。我們都不要忘記老民辦教師的功勞,我們一定要銘記他們的高尚情懷,我們一定會傳承他們的可貴精神,我們一定會發揚他們的教師風格。

有的老民辦教師被辭退後當了農民,生活非常艱難,本來早就到了養老年紀,還要為日常三餐勞碌,看了確實讓人心酸。希望能得到國家的重視,能給他們一定的養老保障,也是對他們最好的回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