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齡三十多年的老教師晉職比不過年輕人,快退休了一直晉不上職稱怎麼辦?

中考政治劉老師


這真是可悲的事情。

教了三十多的年的書,連職稱都評不上,就要看是什麼職稱了。如果是高級職稱,評不上也就算了。很多老師到退休都是中級職稱的,不可能每一個老師到退休時都是高級職稱。如果是中級職稱都沒有評上,那就真是令人傷感了。

如果你連中級職稱都沒有評上,可能存在幾方面的問題。

【1】你可能太老實了。

要知道在教師評職稱這個問題上,最吃虧的就是老實人。職稱的高低,與你書教得好不好,教學成績好不好是沒有太大關係的。允許你教學成績不是很好,很一般般,你自己覺得自己都教得不好,就不好意思晉升高一級職稱了。但是你一定會發現,你的同事中,有的和你教得差不多,有的可能教得比你更差,他們的職稱都比你高了。為什麼呀?並不是因為他們會教書,而是因為他們會做事。如此而已。

【2】你可能和學校領導的關係不到位。

一般來說,學校領導會照顧老教師一些,只要你和領導關係好一點,領導都會幫你出主意、想辦法。只要領導給你想辦法了,沒有辦不到的事。我身邊也有這樣的老師,他們從來不買領導的賬,自己教學成績也是一般般,所以職稱就久升不上。

【3】你可能年輕時對職稱不在乎。

年輕時對職稱不在乎,認為任其自然,到時候會有的。那些年,職稱競爭並不激烈,你以為自己爭不過人家,大不了等那些人都評上了,自然會輪到自己。評職稱象其它事情,只要你有了功夫,就會水到渠成。哪知道到了現在,職稱的競爭太激烈了。你又老了,更競爭不過年輕的了。著急了,有什麼用呢?

【4】如果你還是想競爭職稱的話,你最好是拉下臉來,找領導幫忙。

在學校裡,只要領導肯幫你,評職稱這樣的事情對他們來說小菜一碟。只要稍有良心的領導,看到你這麼大的年齡,都會幫你的。他們拿幾個先進或者優秀給你,事情就解決了。你年紀 大了,他要說服年輕人讓步也容易。

我認為這是最好的辦法,最佳的途徑。當然,如果你拉不下臉來,職稱的問題就算了。畢竟人一輩了都不求於人,退休了工資也夠用了,何必再求人呢?


令狐老老師


改變職稱晉升辦法。多渠道晉升途徑。工作20年內的教師晉升職稱,需要硬件,如公開課,優質課,論文,優秀教案,課例,優秀稱號,校內專業學科組長等等。30年以上參照公務員,退休時自然晉升,享受高級教師待遇。這樣,即有競爭,又有對工作堅守的肯定。何樂而不為?非要這限制,那限制。望人不富,小心眼子,打擊一大片。人都有老的時候,人情管理還是要的。都有過輝煌的時候,不能讓老同志對教育,對黨和國家失去信心。越老越值錢,不能把教育,尤其是義務教育教師看成老了無用論。對吧!


用戶60932798146


現在很多老教師都面臨著這種尷尬,他們已經參加教學工作已經二三十年了,即將面臨退休了,但是職稱遲遲沒有得到解決。這種現象不得不說是目前國內教育領域職稱制度的最大尷尬,如果說僅有少數幾名老教師沒能獲評成功的話,我們可以理解,但如果大規模的出現老教師沒能獲聘成功的話,實屬目前職稱競聘的“尷尬”。

在筆者看來,教師職稱制度早就應該進行改革,或者拓寬職稱晉升的渠道。探索教齡年限與職稱待遇相掛鉤的方法,如果教齡達到一定的年限,或者年輕教師要想獲評教師職稱時,必須具備硬性條件,比如:公開課、優質論文、優秀教案等。

其實對於教師職稱的晉升,筆者認為除了不斷提升當前教師的工資待遇問題外,還應該參照公務員職務職級並行制度,如果達到一定教齡,就可以通過競聘或者評聘,享受相應職稱的工資待遇,至少能讓即將退休的老教師獲得高級職稱待遇。

就是要建立一種既有競爭,又要有對工作堅守的肯定。我們肯定年輕人在工作中所表現出的優異成績,給予他們更多的肯定,讓他們能在未來的發展中獲得更大的工作動力,同時也能對長期堅守在教學崗位上的老教師表達一種尊重,至少讓他們能感受到來自職業的尊重,感受到職業的魅力與儀式感。


東愛雨小公


教齡30多年,年齡50多歲的女教師可根據本校中高比例視情況而定是否有參評的必要。有的評上了,還沒發證就退休了,連延長的機會也沒有,別說等著領中高的工資。男教師以前不怎麼重視職評,認為評上中一就滿足了,中高條件苛刻,不好弄,心裡就放棄了,因此錯過了很多積累業績條件的機會。現在其他條件都具備了,教齡積分也多了,關鍵條件缺失如社團活動、課題研究、實踐活動等等又沒有,所以很苦惱。

評職稱不講經驗是否豐富,不講能力強弱,不講授課水平高低,不講家長口碑好壞。關鍵看是否符合職評條件,能否答辯過關。

50多歲沒評上中高大多跟自己的態度有很大關係。況且單位在職評方面應該傾斜於老教師。職評文件上對教齡30年教齡的教師開了通道,評定中級職稱不需在校排序,直接領表參評。

因此,教齡30多年的教師沒有評上中高是一個年代的觀念問題。多半是教師自己的問題,也不排除諸如教師結構不合理造成的競爭壓力太大、指標較少、人際關係緊張、學校制度不合理等因素。

總之,不管定不定中高,能看得開,想得開就好。人生幾十年,如駒過隙,唯有心情好才能感受到幸福!


農村教育那點兒事


順其自然,多活幾年,有能力的多掙點其他方面的錢,只要肯吃苦,就能掙到錢,其實評職稱也不易,要付出心血,還有金錢,把那麼多年的精力用到其他方面,也會成功,我早就放棄評職稱了,放棄對自己有好處,工作沒有壓力了,從不擔心排名,讓幹啥都行,最好不用我教書,去幹點後勤,最後十年職業生涯,心情輕鬆,也不去述職,專門養好身體,等退休後再去幹點自己喜歡的小營生,心情好極了,再不用看他人的嘴臉,無欲則剛,真好,我確信我肯定比那些費盡心機得到職稱的人身體好,活的比他們長,而且輕鬆,最主要的是我業餘時間理理財,掙得錢早超出了她們職稱的那不分,而且我要去鄉村去了,壓力更小了,教副科,更有心情保養自己了,等退休。


薇笑的奶奶


正常羅。改革開放初期不講究文憑嗎?當時我在鄉鎮醫院工作。院長宣佈沒有文憑不能看病。有意思當時70%的人沒有,因為很多是跟師傅學的中醫,也有是部隊當兵回來的衛生員。這些人很有臨床醫學經驗,在群眾中也有威信。哪些有文憑的大學生,中專師士。講來你不信。沒有人找他們看病。哪些沒有文憑的每天算好自己工資業務量。就休息了。醫院業務一落千丈。


用戶9402652992678


1.隨他去吧,職稱不是人生的全部。老師不要在這個問題上糾纏過多。教齡30多年,應該已經過了知天命之年,可以說一切都定型了,沒有什麼大的變化了,趕緊作頤養天年的打算,將紅塵看破得了。現在就要做的是:盡力做好眼前事,莫管他人是與非。

2.年齡越大,越要關注自身。50多歲,人的身體精力都開始走下坡路,多鍛鍊鍛鍊身體、多參加娛樂活動,使自己儘量少生病,不給家庭增添負擔,多享受享受天倫之樂那該多好!韶華易逝莫悲嘆,夕陽時節展笑顏。

3.敬其在己,謹慎對待自己能把握的事。每年的職稱晉升,是有名額限制的,僧多粥少的情況老師自己把握不了,儘管自己各項條件都夠,沒有崗位,那也沒辦法。既然自己決定不了的事,何必為此煩惱呢?敬其在己心無愧,不慕在天胸坦蕩。

4.越接近退休,各方面的條件肯定和年輕人不能相比。所以如果同等條件下,不考慮教齡的話,老教師是沒有優勢的。那就只有隨遇而安了,何必耿耿於懷呢?有人說:升不了職稱,少生病,多活幾年,也就什麼都有了。想想有點淒涼,但只有這樣才能聊以自慰了。老子認為,人總喜歡關注“有”帶來的實際利益,而忘記“有無相生”,所以快樂就少了。不是嗎?


格超梅上


現在教師職稱是初級、中級、高級,大把老師中級退休,不知道其他地方的情況,我認識的同事很少介意中級或高級退休的,收入是有差距但是夠用就好;要升職稱除了多寫論文去獲獎,做市級以上課題結題 ,多上公開課參賽獲獎,還有很多條條框框,申請過程麻煩多多,有教師不申請高級很正常,有時候升高級也是要天時地利人和才行的。七十年代八十年代初讀完中學18 歲不夠那代做代課做民師轉正的教師,教齡四十年中級退休的比比皆是;年輕一代學歷高起點高,可申請的年限不同,無可比性。政策不斷變化,有位同事是到了一定年限自動升中級的,高級就要努力申請了!


小羊咩嘻嘻


教了30多年的教師一直晉不了級,是教師的一大悲哀,也是教育的一大悲哀。老教師大多數學歷低,激情減退,精力也沒以前旺盛了。和年輕教師相比,自然比不過他們。科技技在進步,社會在發展,老教師接受新事物也不如青年教師。但是正是這些老教師,為中國的教育事業獻出一生,應該為他們晉升一級。我希望有關部門對老教師,不要有那麼多的條條框框。像公務員一樣,到了一定的年齡就晉升一級。


AC11264


改變心態,順其自然,生活中其實最重要的是身心健康,家庭幸福,父母安康,而職稱排在最後的。說實話做老師最大的好處是有規律的生活,並且生活在社會相對陽光的地方,如果加強自身修養的話,能容易保持一顆安靜平和的心態。沒聽說獲得高級職稱能富得流油的,政府把大部分工資錢給你了,也不要在乎那點錢把,退休了你能穿多少吃多少。最後一句健康最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