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化大专家起草编制的《颗粒 气固反应测定 微型流化床法》国家标准实施

  未来网高校频道3月7日讯(记者 杨子健 通讯员 田甜)近日,由沈阳化工大学校长许光文作为第一起草人,该校作为第二起草单位参与编制的《颗粒 气固反应测定微型流化床法》(GB/T 38432-2019)国家标准正式发布,并于2020年3月1日起正式执行,是该校在主持和参与国家级标准及规范制定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

  据悉,《颗粒 气固反应测定 微型流化床法》国家标准是由全国颗粒表征与分检及筛网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由该校及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深圳市德方纳米科技有限公司等17家包括中科院相关研究所、教育部高等学校、测试及设计类研究院等单位联合起草。气固反应是流程工业领域应用广泛的一类反应,其过程受化学反应和传递共同影响。本标准中采用微型流化床法测试涉及颗粒反应物或催化剂的气固反应,通过实时在线监测获得定温反应条件下发生的化学反应所释放或生成的气体组分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不但可据其求算完成反应所需时间、任意反应时间下的转化率及反应速率、气体组分生成的反应活化能,还可据此研究反应特性、分析产物规律、推测反应机理。相关专家介绍,本标准是有关“颗粒¾气固反应测定¾微型流化床法”的通用要求,基于此通则将编制反应测试的微型流化床法相关的不同应用方法与仪器的系列标准,形成类似“热重法”的系列标准,推动基于微型流化床的反应测试技术的规范发展。因此,该校主持和参与此标准的起草编制,可有效提升该校化学工程相关学科及专业的建设水平,扩大该校在相关领域的影响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