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材料湿化学品的国产替代机会初现

导读:

进入2020年,无论是在资本市场上,还是在日常生活中,科技始终是大家心头萦绕的话题,国产替代将成为接下来几年资本市场的主要话题。盘点过我国国产替代领域的半导体材料半导体硅片、光刻胶、抛光材料、电子特气之后,还有哪些半导体材料是国内主要关注的领域呢?



从2016-2018年全球半导体原材料各细分领域产值来看,湿电子化学品位居第七位。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半导体材料湿电子化学品的国产替代机会。

湿电子化学品

湿电子化学品,又称工艺化学品或 超净高纯试剂 。其种类繁多,应用广泛,是微电子、光电子湿法工艺制程中使用的各种电子化工材料。

半导体材料湿化学品的国产替代机会初现

▲2016-2018年全球湿化学品产值

超净高纯试剂目前广泛运用于半导体、太阳能硅片、LED 和平板显示等电子元器件的清洗和蚀刻等工艺环节。根据纯度SEMI将超净高纯试剂分为G1-G5五个等级。其中,G1 等级属于低端产品,G2 属于中低端,G3 属于中高端产品,G4 和 G5 则属于高端产品。


半导体材料湿化学品的国产替代机会初现

▲湿化学品国际标准等级

根据下游行业的技术要求, 半导体制造工艺用湿电子化学品的要求最高,一般在 G3 级以上其次为面板制造工艺。主要因为在半导体生产过程中,大规模集成电路工艺有几十道工序,工艺制造过程中会面临如微粒杂质、微生物、气体杂质等各种污染物。而这些污染物都需要相关的超净高纯试剂去除。当污染物数量超过一定限度时,就会使集成电路产品发生表面擦伤、图形断线、短路、针孔、剥离等现象。这会导致漏电、电特性异常等情况,轻者影响电路使用寿命,严重时可导致电路报废。


半导体材料湿化学品的国产替代机会初现

▲杂质对集成电路的危害

国内半导体用高纯度湿电子化学品向高端发力

在全球范围内, 欧、美、日是湿电子化学品的主要供应商,中国大陆的湿电子化学品企业与世界整体水平目前还有一定的差距。在国内市场上,外资依旧占有较大份额,湿电子化学品主要被欧美、日韩企业、台湾的企业所占据。

最近几年中国大陆企端业开始发力,体现在向高端 IC 应用的逐渐迈进。目前中国大陆的湿化学品厂商如苏州晶瑞生产的双氧水、氨水、硝酸已达到 SEMI G5 的标准;上海新阳生产的电镀硫酸铜溶液已经能在 8~12 英寸的产线中应用;凯圣氟已经可以提供 12 寸产线的氢氟酸;格林达化学生产的正胶显影液不仅填补了国内空白,还大量出口海外。

近年来,我国湿电子化学品各细分领域龙头企业发展迅速,资金投入量大,自主创新能力强,有望跻身高端市场。但由于总体市场规模并不高,且细分领域繁多,因此赛道宽度有限,投资者在选择投资标的时,公司除了在湿电子化学品细分领域有领先外,涉及其他半导体材料领先地位更更佳。

国内湿电子化学品上市企业:上海新阳(300236)、江华微(603078)、晶瑞股份(300655)、巨化股份(600160)等。


半导体材料湿化学品的国产替代机会初现

▲我国湿电子化学品行业主要品牌

国内主要上市公司:

江化微(603078)

公司自成立以来便始终专注于高端湿化学品的研发生产。经过多年深耕,公司业已具备高纯试剂、蚀刻液、剥离液、显影液等众多产品供应能力,可为面板、光伏、半导体、LED等诸多领域客户提供湿法制程综合性解决方案。

晶瑞股份(300655)公司主营业务为超净高纯试剂、光刻胶、功能性材料、锂电池粘结剂和基础化工材料,客户包括中芯国际等国内半导体制造企业。拟收购载元派尔森,与现有业务协同发展。公司的超净高纯试剂及光刻胶业务不断放量,公司生产的双氧水、氨水、硝酸已达到 SEMI G5 的标准。

巨化股份(600160)

氟化工为公司的核心主业,公司坚持走高端化、专业化、国际化、科技领先的发展道路。公司有年产6000吨电子级氢氟酸项目,公司子公司凯圣氟已经可以提供 12 寸产线的氢氟酸。

上海新阳(300236)

公司除了持有上海硅产业集团股权拥有半导体材料大硅片之外,公司晶圆化学品已经进入中芯国际、华力微电子、通富微电、苏州晶方、长电先进封装等客户,保持持续放量和增长,其中在芯片铜互连电镀液产品方面已经成为中芯国际28nm技术节点的Baseline;用于晶圆制程的铜制程清洗液和铝制程清洗液已初步实现稳定供货。


小结

总体说,国内半导体材料国产化替代之路艰难中前进。尽管国内厂商在技术上和材料纯度上与国际企业存在一定差距,但随着国内晶圆厂的密集建设,将进一步推进国内企业实现突破的步伐。相关湿化学品龙头将充分受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