絳州剔犀傳承人​何俊明:一生只做一件事

絳州剔犀


絳州剔犀,亦稱雲雕,是雕漆工藝的一種,其圖案多以迴旋生動、流轉自如的雲紋回鉤組成。


絳州剔犀傳承人​何俊明:一生只做一件事


剔犀是將朱、黑、黃等兩種或三種色漆,在器物表面上有規律地逐層堆積起來,達到一定厚度(約0.3—0.5毫米)後,用“V”形刀雕刻花紋,刀口處可看見不同的色層,與其他雕漆和漆器截然不同。因其花紋刀口側面處顯現如同截開的犀牛皮質的斷面層次,故名“剔犀”。


剔犀技藝工序十分繁雜。採漆、制胎、制漆、灰胎、髹漆、繪圖、雕刻、打磨推光,一件精美的剔犀漆器要經過八道工序才能問世。


絳州剔犀傳承人​何俊明:一生只做一件事


早在北宋時期,剔犀漆器就已形成自己完整的技法風格,經歷了元代、明代發展的高潮,至清代晚期逐漸衰落,技法險些失傳,但機緣巧合,嘉慶年間,剔犀這門傳統手工藝流傳到山西新絳,在此傳承下來,並形成一定規模。但在近代中國,長達百年的動盪不安,致使剔犀再次失傳。


新中國成立後,新絳縣成立國營工藝美術廠,對多種已經失傳或者即將失傳的工藝進行復原重建。


學徒—工人—傳承人


絳州剔犀傳承人​何俊明:一生只做一件事


何俊明十幾歲便進入工廠當學徒,剛好被分到了剔犀廠區,精美的漆紋,精細的雕刻深深吸引著這位年僅十幾歲的青年。


他從最基礎的一名普通工人做起,憑藉著對漆器工藝的熱愛和勤奮好學的勁頭,很快就掌握了各項技術要領,油漆、繪畫、雕刻等活計。憑著一點一滴的積累,何俊明在漆器這一行摸爬滾打了十幾年後,硬是精通了高難度特種漆藝——“剔犀”的全套生產製作工藝流程,成了雲雕製作的行家。


絳州剔犀傳承人​何俊明:一生只做一件事


何俊明介紹,製作剔犀器漆需要5個基本步驟,分別是制胎、髹漆、描繪、剔刻和推光。


其中,髹漆最耗時,一件剔犀漆器的漆胎至少要5個紅層和5個黑層,每個漆層至少要髹10遍以上,而每髹一遍漆後都要在地下窨房裡等24小時自然陰乾,因此,光是髹漆一道環節就需要百餘天時間。


如果說髹漆是“慢工出細活”,那麼剔刻則是“手上見功夫”。剔刻時使用的工具是特製的“掀”和“撓”,下刀要穩重,刀口要平滑,紋路要靈動。


絳州剔犀傳承人​何俊明:一生只做一件事


上世紀80年代後期,國營老廠因體制問題效益每況日下,瀕臨倒閉。何俊明不忍心看著傳統手工藝逐漸失傳、湮沒,便在1993年籌資開辦黃河雲雕工藝廠,發展學徒百餘人,現擁有職工40餘人。在北京、大原、平遙、秦皇島、成都、綿陽等地均有合作銷售商,產品售往全國各地,乃至俄羅斯,日本、韓國、香港、澳門、臺灣等國家和地區。


改革與傳承並行


改變已成為當前新絳剔犀漆器行業提升產品競爭力的方法。在當下尋求改變的社會中,行業裡的一些人為了降低成本,用人造腰果漆代替大漆,打破了剔犀漆器領域大漆“一統天下”的局面。然而,行業裡仍有一些人堅持使用大漆,比如何俊明,他在製作剔犀漆器時從不考慮成本,先把東西做出來再說。


絳州剔犀傳承人​何俊明:一生只做一件事


在多年來的創作中,何俊明堅持沿用古法來熬製大漆,使用非常難採集的天然大漆,保護了該項工藝的純正技術。並將現代設計理念融入古老工藝設計,通過研究中國古代圖騰、祥紋、壁畫等藝術作品,創作出大批全新設計圖稿,通過改進製作工具和雕刻手法,提高了作品的表現力。


在第九屆深圳文博會上,何俊明製作的《八方如意大鼓》獲得銀獎。不過,對何俊明來說,跟獲獎比起來,此次參展最大的收穫還是讓他打開了思路。


“文博會上有一個包裝印刷創意設計展示區,這個展區給了我很大啟發,讓我想到用剔犀漆器為其他文化產品做外包裝,比如製作新絳澄泥硯的剔犀禮盒,用漆器文化來包裝硯文化,讓它們相互結合,相互襯托,共同發展。”何俊明說。


絳州剔犀傳承人​何俊明:一生只做一件事


2011年,“剔犀”漆器技藝正式成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何俊明也成為這一工藝的第一傳承人。


為了延續傳承這項手工藝,他在北京註冊“雲鼎漆藝”作為產品的高端品牌,並且在北京CBD核心區的SOHO現代城設立剔犀漆器的精品展區。


何俊明說,此舉一方面是為了通過這一窗口展示他設計製作的剔犀藝術品,讓產品走精品化、高端化的市場路線,另一方面則是為了向人們推廣剔犀文化,讓更多人瞭解並喜歡上剔犀漆器。


同時,他又與山西大學美術學院、中央美術學院、清華美術學院等高校達成協議,將黃河雲雕工藝廠作為它們的掛牌實習基地。


他將原來的漆器種類由四十種發展到八大類、一千多種花樣,毫無保留地傳授給來這兒學習的美院學生們。使更多的年輕人投身到漆文化和傳統工藝裡,為剔犀漆器的傳承打下了基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