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一到冬天就有孩子生冻疮?大夫告诉你如何来防治

孩子期盼许久的冬雪终于落了下来。一夜间,满眼望去,整个世界一片银装素裹。玉树琼枝上悬挂的冰溜子成了孩子们手中的玩物,地上的雪块也逃脱不了孩子们的掌心,他们用小手把小块积雪搓成球形打起了雪战,把大块的积雪堆积成了雪人的模样。孩子们在冰天雪地里玩得不亦乐乎。没多久,有的孩子便出现了手指、脚趾红肿瘙痒的情况,而有的孩子耳朵的耳廓则出现水疱、溃烂,这是怎么回事呢?

为什么一到冬天就有孩子生冻疮?大夫告诉你如何来防治

一见到下雪,孩子们心里就乐开了花

原来,孩子们得了冻疮。冻疮(pernio)是当机体受到寒冷侵袭后,发生在末梢部位的局限性红斑炎症性疾病。通常冻疮容易发生在十摄氏度以下的湿冷环境中。孩子们与冰雪亲密接触后,没有及时的更换帽子、手套、鞋袜,继续在室内进行活动。积雪在室内相对较高的环境温度中逐渐融化,于是孩子沾满积雪的手套、鞋袜便“湿”了身。湿漉漉的手套、鞋袜让孩子的手脚一直处在湿冷的状态,由此导致孩子手脚的局部皮肤不断受到寒冷刺激,小动脉血管发生强烈收缩,从而引起局部皮肤缺血缺氧,出现细胞损伤。

为什么一到冬天就有孩子生冻疮?大夫告诉你如何来防治

孩子的手背出现了冻疮

细胞的内外微环境发生改变后局部组织的代谢失常,血管出现麻痹性的扩张,血浆渗出后形成局部的组织水肿和坏死。上图孩子的手背便有些浮肿,局部皮肤也发生了破溃。在潮湿的环境中,皮肤的散热更加迅速,因此冻疮发生率较高。在一些条件较为艰苦的山区,孩子营养不良,手足多汗或者罹患了一些慢性疾病或者消耗性疾病,冻疮的发生机率会偏高。

为什么一到冬天就有孩子生冻疮?大夫告诉你如何来防治

寒冷天气及时的进行防寒保暖,保持手足干燥能降低冻疮发生几率

冻疮容易发生在肢端暴露部位,如手指、手背、足趾、足背、足跟、面颊、耳廓、鼻尖等处。发生皮损时局部皮肤呈现红色或紫红色肿块,边界不清,局部皮肤温度降低,有瘙痒感,受热后局部肿胀更明显,容易出现水疱,水疱破溃后流出淡黄色血性疱液,局部可形成溃疡和糜烂面,痛感明显。痊愈后可留下色素沉着和萎缩性瘢痕。同一部位可反复发作。

为什么一到冬天就有孩子生冻疮?大夫告诉你如何来防治

由于冻疮好发于冬季,儿童及妇女或末梢血液循环不良者容易发病。需要给孩子们进行必要的预防冻伤知识的普及,改善落后山区的防寒条件,添加必要的防寒设备。增强孩子体质,加强耐寒锻炼,寒冷时节外出活动时尽量保持手足温暖,对手、耳、鼻等暴露部分充分予以保护。戴上较厚的口罩、耳罩、帽子。鞋袜不要过紧,并注意保持干燥,鞋袜、手套、帽子潮湿后需要及时更换。另外,所穿的衣服应该保暖,且松紧适宜。 出现冻伤后,不宜立即烤火。可用温水搓拭皮肤表面,直到局部皮肤转温。如发现已有冻伤应及早治疗,尽量减少和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冻疮的治疗有口服的血管扩张剂如烟酸、硝苯吡啶、烟酸肌醇酯、盐酸酚苄明。未破溃的冻疮可使用维生素E软膏、10%樟脑软膏、10%樟脑酊和辣椒酊。有溃疡的可以使用5%硼酸软膏、红霉素软膏、当归冻疮膏。必要时可同时配合音频电疗,二氧化碳激光照射或氦-氖激光局部照射治疗。平时对经常揉搓手部及足部皮肤,外涂甘油可以降低冻疮的发生几率。祝孩子们度过一个开心快乐的寒假,远离冻疮的骚扰和侵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