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臨床醫學新生,聽不懂專業課了怎麼辦?

高天樂


大一以基礎課為主,像英語數學,物理,再就是解剖學,組織胚胎學,生物學,一般在下學期,你剛入學不可能接觸到太深的課程,都是基礎中的基礎,當然每個學校專業課程安排時間段不同,你是學理科才能考臨床生物學不可能沒學過吧!解剖學就是人體構造剖析開來說,骨骼應該先學吧!都會結合實驗來完成學習,肌肉血管神經,器官都有標本的認真學沒有問題,組織胚胎分析人體構成的細胞,瞭解細胞發生發展過程也不難理解,厭煩就很麻煩,想辦法喜歡這門學科才行,你這才是開始後面的生理學,生物化學難度更大,


衝上五彩的雲霄


臨床醫學院的專業課是:人體解剖學、組織胚胎學、局部解剖學、生理學、生物化學、藥理學、病理學、預防醫學、免疫學、診斷學、內科學、外科學、婦產科學、兒科學、中醫學。這些主課一定要完成的。

大一新生剛進入大學,由於大學的科目眾多,學習節奏和氛圍都和高中相差很大,所以會有一定的適應期。就像初中剛上高中那會要經歷文理分科一樣,要慢慢找準自己的節奏去適應。

除此之外,大部分臨床醫學新生剛接觸專業課都是一頭霧水的,多看書,遇到不懂的要多問老師或者學長學姐。其次要利用好學校的資源,比如圖書館、學校購買的數據庫(如SCI等),還有在b站或找網課學習,這就要慢慢鍛鍊自己的信息檢索能力了。

每個人的人生都會經歷不一樣的磨鍊期,很多人剛上大學的時候都會開始放縱自己,不注重學習,整天忙於社團活動,結果到頭來白白浪費了大好的青春時光。大學一定要養成自律的習慣,不隨波逐流已經跑贏了很多人。特別是作為大一臨床醫學新生,要多讀多學多練,加油吧少年!


校園微視界


無論組胚還是解剖都是基礎,沒有什麼可難的。

重要的就是他們是基礎醫學的基礎,以後的生理生化,病理病生都離不開他。

我們選擇了學醫就是選擇了一條充滿艱辛和荊棘的道路,而且必須終身學習。

而且,將來除非你能成名成家否則一生會以清貧為伴,這是由中國國情決定的。短時間無法改變。

但是看到患者信任的眼神,渴望獲救的期待和崇拜的目光時你會覺得當初沒日沒夜的苦讀值了。

最後,作為一個過來人送你一句話我們共勉吧,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

沒有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的精神在臨床醫學這條路上很難走遠。

外科大家裘法祖先生說過技不近仙者不可為醫,德不近佛者不可為醫。

願我們同道共同努力,讓病魔不再肆虐人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