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歷上最好不要寫哪些內容?

初夏的彩虹


簡歷,首先是“簡”字即簡潔明瞭,紙質簡歷最好是一頁A4紙最多不超過兩頁A4紙的量。

一份簡歷一般包括個人基本信息、學習經歷、工作經歷三個部分。

基本信息包括:姓名、年齡、性別、身高、體重、學歷、電話、郵箱、婚姻狀況、個人簡介等等。

學習經歷,要如實填寫,不可偽造學歷,一般單位會要求提供學信網證明。

工作經歷,要寫與應聘崗位相關的工作經歷,突出自己做過的項目,取得的成績。有的單位會讓應聘者提供徵信報告已核實應聘者的工作經歷(徵信報告可以如實反映應聘者繳納社保的信息)。

1、簡歷不要花哨;

2、學歷不要造假;

3、工作經歷切忌冗長拖沓主次不分;

4、簡歷內容要突出重點、亮點,可以根據應聘要求調整簡歷內容。

5、簡歷上不要寫自己不熟悉或一知半解的內容。

做完簡歷,從面試官角度審視自己簡歷,面試官看到你的簡歷可能會問那些問題,你能否回答出這些問題。

比如一份面試人事主管的簡歷,個人簡介部分寫“熟悉人力資源六大模塊”。面試官就可能問你人力資源六大模塊包括哪些?第一大模塊是指什麼?你最精通那個模塊,有沒有相關經驗成果?

如果你只是看到別人的簡歷上寫“熟悉人力資源六大模塊”而跟著模仿,不去思考六大模塊相關內容,那就等於自己給自己挖了個坑。


HR姜尚


雖然我不是HR,但是公司很多面試都是我來處理的,你可以認為我們公司並不正規,這一點我也承認,但是幾年下來我多少會有點經驗,有幾點是我本人面試的時候比較反感的。

1、字體潦草,廢話太多,這一點的原因很明顯,看起來很費勁,因為平時都很忙,簡歷也比較多,所以平均瀏覽一份簡歷大概就20秒。

2、工作經歷太頻繁,我見過很多面試者,工作經歷寫了很多,仔細一看,三年換個七八個工作,企業會考察面試者的忠誠度的,培養一個人會有成本的,時間成本和人力成本,如果這個人不能長期留用,那麼意義不大。

3、對工資要求含糊不清,不以賺錢為目的的工作我認為都是耍流氓,對自己想要得到的都沒有一個明確的概念,這人我一般不會用,沒有面議,但是面議的時候要寫明你要求的薪資要求。

4、做的太多,沒有能做的,其實很多人都面臨這樣的問題,一問自己想做什麼,自己都不知道,這也行那也行,那在我的眼裡,就是啥都不行,給自己一個職業規劃很重要。

5、簡歷可以和實際情況有微小差別,但是切忌不要誇大其詞,經驗和談吐明顯不符,這樣給面試官的第一印象就是不誠實,就直接過了,根本沒有下面的機會,

以上純屬個人意見。



怪怪的米叔


十年面試經歷告訴你:簡歷中不注意這10個細節,連面試的機會都沒有!

1、姓名不要用暱稱或簡寫。名字要真實,需要保密就設置某先生、某女士,否則顯得不夠職業和成熟。

2、照片不要隨意放。要麼不放,要麼就放個正式點的,不要放個鳥圖。

3、不超過1年的工作經歷最好不要寫。可以適當修飾,說自己家裡有事未上班都行,連續兩個工作經歷都不足1年,這麼不穩定,誰敢要你。

4、工作經歷描述太簡單。至少要描述清楚自己的工作內容,否則別人覺得你很賴。

5、慎寫校園經歷。工作超過五年就不要再提學生時代的榮譽了,除非驚天動地,HR最關注的是你的工作成就。

6、工作經歷不要寫的太長了。一般不超過20行為宜,HR每天看那麼多簡歷,寫那麼多沒人看。

7、不要太簡單。看不到信息自然不會約你面試。

8、薪資要求不能跨度太大。期望薪資比原來高出20%屬於正常,不能太離譜。更不能低於原來的水平,除非地域變化、求職意向變化。

9、項目不要亂寫。沒有就沒有,不是啥都叫項目。

10、學習不要寫到期還未畢業的。一個大專讀了8年還沒畢業,HR不是懷疑你的學習能力就是懷疑你的自律。

諸如此類,還有很多細節,如錯別字、語病、工作經歷時間對不上、自我評價過於完美等,都要注意。簡歷要簡明扼要、重點突出、亮點明顯、客觀可信,才能有助於我們找到更好的工作。

剛看完今天的100多份簡歷,你在求職中關於簡歷、面試、求職還有什麼疑問,歡迎留言交流!


思者在


我曾經幫過不少於50個同學修改簡歷,通過簡歷他們拿到面試機會,進而拿到offer。我想我是有點發言權的。


1.所以把一些些多餘的字統統去掉!把那些簡歷的封面、封皮、自薦信啊,全部扔掉!全部扔!全扔!扔!

所以把“個人簡歷”、“簡歷”、“我的簡歷”等相關的字,全部刪掉!全部刪!全刪!刪!直接換成姓名加粗+聯繫方式(求職崗位)就行啦!

多餘的字加不了分,反而影響閱讀。


2.把和公司要求無關的內容,一律刪除。

比如公司要求的是要有銷售經歷,你寫的家教經歷就不合適了。

就相當於,別人要的是一把菜刀,你一直說自己錘子有多麼的好。不好意思,你不適合,需要的和實際的不匹配。

同理,公司要的是程序員,你就不要簡歷上寫的是求職崗位是市場專員。


3.照片不是非主流,不是打碼自拍照,賞心悅目的

就不要用自拍照,藝術照或者那些非主流照片啦。

(PS:國企央企以證件照為好,面試互聯網公司最好是形象照)

4.左上角或者右下角加上企業logo(可選)

如果HR看了很多簡歷,唯獨你的簡歷有企業logo,你說會不會增加好感呢?雖然不放logo,不減分,但是放上去了,更能體現你用心。

5.關於名校非名校

關於教育背景,如實寫就行了,是名校的,可以重點加粗醒目,非名校的,一筆帶過就行,HR重點是看你的實習以及校園經歷,而這些經歷寫法,參考第二部分(找,拆、包裝)書寫就行了。

6.關於個人技能,這個不是說出來的,就寫個掌握、熟悉、精通評價就行了

7.關於自我評價,不要瞎評價

事實的真相是,HR看完前面經歷,對你已經有大致判斷了。

自我評價就沒必要寫了,大部分都是誇誇而談,如果真的因為版面太少,需要寫,那一定要用具體事例支撐。比如:組織能力較強,先後組織過50次以上的社團活動,取得了xx榮譽稱號。

8.關於簡歷發送細節,也是特別重要!

如果是郵件發送,簡歷發pdf格式,為防止HR打開簡歷後出現亂碼情況。郵箱暱稱寫自己名字就好,避免出現那種非主流暱稱,比如“點開我就是SB”之類的。

具體格式可以參考:

最終會形成如下很受歡迎簡潔的簡歷:



磚先生成長筆記


前段時間和公司一個資深HR小姐姐玩的比較好,經常午休去找她玩,順便向她請教了不少關於簡歷以及面試上注意的點。小懶將其中關於簡歷裡最好不要寫哪些內容分享給大家。

首先大家先看一份正式的簡歷樣子

我們依次講解不要加哪些內容。

1、不要花裡胡哨的。

有些人的簡歷弄得七彩斑斕的。。這真的不好看,也影響HR對你的影響。

2、不要放什麼大頭貼、非主流、藝術照(除非你找的類似模特的工作),也不要把自己P的太過了。

比如下圖。。。

HR通過簡歷求職照獲得對你的第一印象。求職照不是選美比賽,但每個人都可以照出最有職業感的照片。

最好是形象照或者是正裝照

3、學歷別造假。

我前段時間有個做獵頭的朋友就和我聊了一下她工作上的事。她的一個候選人再三保證他的學歷是真的,也再三找理由說查不到學信網。結果到了公司面試,HR才不管你什麼原因查不了,肯定是騙人,這件事不僅僅影響我朋友他們公司的業務,也影響了HR的工作。對他自己也是產生了不好的影響,他在獵頭圈子算是臭了,沒有人會在幫他推薦簡歷了。


4、不要偽造工作經歷

其實,一個人是否有工作經驗,在工作中是無法隱瞞的。這個問題我在一些論壇上也看到過相應的情況。

因為一個員工在面試時說的頭頭是道,入職後他的領導很看重他,結果以後問到他以前的同事啊、感受啊,又迷迷糊糊的。他的領導處於多方面的考慮我沒有說破這件事,但是在領導心裡對他是很瞧不起的,甚至於不願意教他,更不願意培養他。

而且一旦HR懷疑你,HR會聯繫你的前東家打聽的;就算不打聽,看社保記錄也是能知道你大概的工作時間的。

不要把人當做傻子,你可以稍稍美化一下你的簡歷,但是不能造假。

5、不要寫和你面試工作無關的工作經歷

比如很多剛畢業的大學生就很經常在簡歷上寫自己在校做兼職:發傳單啊這類的工作。。。雖然這也算是一點點工作經歷吧,但是沒有必要寫出來,寫這個顯得你沒有別的簡歷內容可以寫了一樣。

避免大雜燴。

6、不要出現其他出生日期和社保號碼等信息,簡歷不是信息越全越好的

不少不良公司會盜取個人信息,容易導致你的信息洩露。


學姐聊職場


一定不要造假,好嗎?
因為:
1.正規公司都有背景調查
查出來尷尬不說,多半還會讓你走人。況且圈子就這麼大,傳說有HR人力資源庫(就業內HR交流群),隨口聊聊就知道了。
2.有料沒料一試便知
有料沒料面試官一試就知道了,更何況還有試用期。沒必要浪費時間在造假和隱藏“真正實力”上。
3.墨菲定律很邪門
僥倖心理不可取。越誇大,越擔心,造假這事越容易被捅出來。因為你要用無數個謊去圓那一個謊,況且同事們的議論自己一不定能受的住。
4.人品道德有問題

這個不多說了(你騙人還蠻多理由的嘛)


但還有類造假性質的情況很常見——文字美化。

本丁相信100%的人都有做過文字美化,80%以上的人會美化的有點誇張,俗稱“簡歷撒謊”
比如:
  • 熟練使用office辦公軟件——打字速度還是挺快的
  • 參加過XX活動——報名了,入選了,沒了
  • 社會經驗豐富——社團活動總被叫去湊人數
  • 工作效率高——可以同時瀏覽微信QQ微博消息
  • 注重團隊精神——玩英雄聯盟團戰配合默契
這樣的文字美化無傷大雅,其實大多數HR也會自動忽略這些內容,因為寫了等於沒寫。如果你帶上簡潔過程和結果數據,面試時HR再和你聊一聊,大概就知道真實性了。


還有哪些內容不要寫?

1、不相關的內容不寫

eg.公司沒要求,也不是模特工作,但把身高體重寫上去。

2、過多個人感悟不寫。

精簡為吸引人的一兩句還可以。

3、不重要的經歷不寫。

eg.服務生兼職、發傳單兼職……

4、不出彩的獎項、興趣、評價不寫。

eg.班級朗讀比賽優秀獎;喜歡聽歌、閱讀;工作仔細、具備團隊協助能力……沒有事例數據證明不要放上去,因為寫了等於沒寫。


該寫啥,大家可以參考下

》》》五百丁簡歷,中國600萬求職者都在用的簡歷製作平臺,你的求職好夥伴。你不讚,我不讚,我倆咋成好夥伴?


五百丁簡歷


作為500強的HR,也是超級簡歷平臺的簽約簡歷導師,一對一修改簡歷超500份的人,我來分享幾點。


平時工作,招聘看簡歷就已經夠累了,還簽約了幾個平臺的簡歷輔導工作,來說說HR不喜歡看到簡歷有什麼樣的內容。


HR最不喜歡簡歷是什麼樣的?


1、簡歷封面,頁數太多

簡歷需要封面嗎?HR說肯定不要,為什麼?假設HR在做校園招聘看紙質簡歷的時候,會有時間翻開你的簡歷封面嗎?直接給一張紙就足夠了,沒必要用封面。


哪個招聘網站或公司網申的時候,讓人選填簡歷,也讓他設計簡歷封面了?肯定沒有。

簡歷大多數人一頁就足夠了,如果寫了兩三頁,只能說明你不懂得篩選什麼內容和目標崗位匹配。例如工作超過3年的,寫最近3年就足夠了,如果工作了20年,沒必要把剛畢業的工作經驗也寫出來,做到總監了,寫做專員的經歷是沒有必要的。


2、簡歷內容邏輯不順

很多簡歷內容邏輯不順暢,表現在2個地方,一個整體結構不清晰,例如:

1、負責運營項目管理,優化,提升工作效率。

2、在優化提升項目中,採用XX方法進行優化。

3、對項目運營進行流程梳理,改善....

整個結構表述是混亂的,1,2,3點是同級內容,但是卻寫出了總-分的感覺。HR希望看到的是,每個點都是一個獨立完整的事件表述,這樣結構是最清晰的。


3、簡歷工作過程不清晰

這個90%的不合格簡歷犯的錯誤,很多人寫“負責公司X產品銷售,通過渠道拓展,開發用戶,最終取得良好成果。”

作為HR,我們完全不清楚,你是如何拓展渠道,如何開發用戶,如何取得良好成果,你的量好成果是什麼?

好的簡歷表述應該是:通過與XX和XX合作,採用聯合推廣方式,與8家供應商合作,推廣線上4個渠道+線下8個渠道,3個月新增用戶2萬人,累計銷售額超過200萬,取得公司18個團隊銷售業績第一的成績。

這樣的表述就是清晰有力的。


4、工作業績不明確

很多簡歷,之所以被HR淘汰的原因,就是缺少業績表述,大多數人寫的是,“取得良好業績”“銷售額大大增加”“運營效率獲得提升”

HR不清楚你的業績是多少,所以這些業績都應該明確出來,而不是給一個空洞的表述。試想一下,你說自己賣房子很厲害,另一人說自己一個月可以賣100套房子,2個億銷售額。如果你是老闆,你會錄用哪個人?

5、不注意細節

對於紙質簡歷還有一個機會的地方,是字體大小,標點符號,等細節問題。

有少部分人,寫簡歷的時候,字體加粗,字號大小,或者逗號的全角半角沒有區分清楚,導致格式混亂。

而這些人,往往喜歡寫自己是一個細心的人。

想解決這個細節問題很簡單,找一個朋友,幫你檢查即可,就可以避免這樣的低級錯誤。

6、不該出現的內容

很多內容不應該,或不必在簡歷裡面出現,例如標題“個人簡歷”“簡歷”。


你拿給面試官的就是簡歷,寫簡歷這兩個字,就是沒必要的,而且是浪費空間的行為。


並且上面這個簡歷花花綠綠的,實在是沒有必要。


7、空洞的自我評價

簡歷的自我評價不是必須的,如果要寫,就需要概括你過往的業績數據,例如3年管理經驗,具有10人團隊管理經驗,累計梳理10個工作流程,開拓20個渠道,大概這樣的業績表述,而不是說,具有XX能力,踏實肯吃苦之類的,很空洞,沒辦法感知的業績。


自我評價的作用是什麼?就是讓HR,不看你具體簡歷,也能知道,你過去整體業績能力有多少!


歡迎關注頭條號【簡歷老撕】,為你分享簡歷,求職的HR視角!

簡歷老撕


10年人資,不妨先告訴你,HR看簡歷會評估三樣東西,形象的說:體重、肌肉和顏值。先講根本,再說雷區。

在招聘旺季,看簡歷可能會忙到喝口水的時間都沒有,一份簡歷在HR面前停留的時間往往只有十幾秒甚至更短。

在這麼短的時間裡,HR需要明確:

  1. 候選人應聘這個崗位,對路不?(體重)
  2. 候選人有哪些硬性條件可以滿足崗位需求?(肌肉)
  3. 候選人有哪些點是加分項,可以更好的融入團隊?(顏值)

判斷邏輯:體重肌肉不夠,直接淘汰,誰顏值高找誰!

舉個例子:我要招一個前臺妹子,要求大專以上,有過前臺經驗。

文憑大專及以上就是體重,高中以下肯定不行。簡歷裡面寫有2年前臺經驗,還清楚的寫了工作業績,這就是肌肉。最後這妹子會跳舞唱歌書法不錯,照片里長得清新可人,這顏值也是沒得說了。我必定會約她面試一下。

面試時候我會重點確認她的學歷和工作經驗,這是硬實力。至於顏值一類的軟實力,填個申請表聊一聊基本就可以確認。

以下是乾貨,簡歷雷區

1不要牛頭不對馬嘴

人家招聘崗位寫得清清楚楚,要銷售,跟銷售無關的就別寫上去了,這種簡歷容易讓HR看得發毛,關鍵是什麼都寫就等於沒有重點,很可能直接被淘汰。

2不要詳略不分

你的工作水平,是要在簡歷裡面體現的,這個最重要的信息你要著重展開,如果你略過不表,那麼HR會認為你沒幹什麼事,自然面試跟你無緣。學歷HR關心的是學校學歷層次和專業,在校的那些有的沒的,如果不是剛畢業就最好別寫了。

3不要沒有實據

有的簡歷寫得天花亂墜,把自己誇到天上了,而關鍵業績數據一個都沒寫。這種簡歷我基本不聯繫。工作一定是有量化結果的,這個都沒寫上來,要麼是偷功,要麼就是直接造假。

4不要有負面信息

簡歷代表一個人,看簡歷就會形成第一印象。不要寫錯別字,這個時候會被放大成不夠嚴謹認真。不要有詆譭前公司和上司的措辭,只會讓人覺得你不成熟。不要花裡胡哨的排版,這會讓對方覺得你浮誇不夠幹練。

5不要漏掉你的加分項

很多人喜歡一份簡歷打天下。其實最後要的也就一份工作而已。真的職場高手,只會挑自己感興趣的工作機會,針對性的寫加分項投簡歷。有心算無心,很多海投的簡歷立馬就被比下去了。哪些算加分項?你原本長得很俊,形象照麻煩別隨便拍。你有相關項目經驗,別在簡歷裡不寫。你有對應的職業培訓經歷,也請別漏掉。甚至你的最新求職狀況也要及時更新。



簡歷投出去之前,請仔細看三遍,因為面試在這一刻就開始了。簡歷就是你。


進取派


之前其實有跟大家分享過,每位HR在篩選簡歷的時候其實看你簡歷的時間不會超過30秒,除非個別特殊情況除外,所以各位在準備簡歷的時候一定要抓住重要,不要囉嗦。

那麼什麼內容最好不要往簡歷上寫呢?

有工作經驗的人:

  • 學生時代的輝煌戰績就不用寫了,比如,社團主席,團支書等。。

  • 很早之前且與目前工作無關的實習經歷,比如你面試軟件開發工程師,你曾經實習的時候做sales。

  • 基本信息裡,其實有姓名,郵箱,電話,有時候加個籍貫,就差不多了,除非個別特殊的崗位要求身高,體重之類的(比如前臺),不然不用那麼詳細的寫你的身高體重政治面貌等等,真的沒有人關心的。

  • 不要將簡歷弄的五顏六色,也不要將簡歷單頁打印,一共打個七八張。一般來說1張最好正反面打印,如果經驗實在比較多,最多2張4頁。如果你的簡歷需要七八頁才可以打完,麻煩你人很梳理篩選一下,好好畫畫重要,不那麼重要的就不要詳細些了。

  • 項目經驗,不要廢話一堆,寫的都是項目概況,沒人關心你的項目概況是什麼,大家只關心你在這項目中做了什麼,ROI怎麼樣,寫了一堆,都不是自己做的,必然適得其反。

  • 如果你英問不好,就不要寫什麼出國遊學的經驗,你把遊學當留學,引導面試官考察你的英文能力,結果反而發現了你劣勢。

  • 自我評價裡,寫出自己的主要優勢就好,不要列個10幾條,顯得自己最牛B,寫重點,寫重點,寫重點。

  • 照片啥的其實可有可無,千萬不要弄個P的都認不出來的美女帥哥放簡歷上,面試的時候大家都覺得不是一個人。

剛畢業的學生

  • 實習經驗必須要寫,但是你面試開發工程師,實習經驗裡面寫個在星巴克實習過。會讓人困惑的,你到底想幹嘛?所以儘量寫跟面試職位有關的實習經驗。星巴克這種,不寫也罷。

  • 很多學生有支教,志願者,海外交換的經驗,這部分經驗一定會給自己加分,但是請先準備當面試官問你這些點時候你的回答。比如留學過,那你用英文介紹你一下你在海外生活的經驗吧。這個時候你千萬別懵了。當過志願者?那麼你覺得這段經驗給你生活帶來怎麼樣體會?你有什麼特別的感悟?等等。。如果你啥都沒準備,就是在給自己挖坑


面試是個奇妙的事情,有興趣的可以看看我另一篇文章。

https://www.wukong.com/question/6625384318539661572/




六姑娘笑笑


第一:千萬不要放油膩的生活照!!!千萬不要放油膩的生活照!!!千萬不要放油膩的生活照!!!

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說實在的,如果沒有生活照的話,可以放證件照那種,自己稍微潤一下色調一下就行的。

比如我這種一天在某個時間段裡需要篩選幾十份簡歷的人,兩份簡歷看起來工作經驗和技能差不多的時候,放了油膩生活照的一定會減分的,這就是第一印象,沒有印象都好過給人油膩的感覺。

第二則是,當你有幾段經驗都很短,或者說你上一份工作和上上份工作相隔時間很多的時候。

這個時候最好的做法,是把最近的這段很短的經驗直接不寫,這個短的概念是什麼呢?一兩個月以內的。

第三:不要在你的簡歷上寫一些對於前公司的看法或者你離職的原因。

你面試的時候HR會問你為什麼離職的,所以你沒必要在簡歷上寫。

那麼簡歷最重要的有哪些內容呢?

第一,簡歷標題寫清楚你的求職崗位和工作經驗,比如說“張三+前臺+3年”這樣子的。

然後就是針對崗位去寫必要的技能,不要寫一大堆囉嗦的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