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神劇的窩囊廢日本大阪師團,人家可是最老牌的戰鬥精英

在《地下交通站》鬼子炮兵為了多攢錢偷偷把大炮都賣了,還是炮兵麼,後來還想把炮彈也賣給八路軍,多攢些本錢回家做生意,劇中提到的日本兵就是鼎鼎大名日本第四大阪師團。讓人忍俊不禁的同時感慨這哪像凶神惡煞一樣的日本兵,簡直是一幫唯利是圖的市井小商販。

抗日神劇的窩囊廢日本大阪師團,人家可是最老牌的戰鬥精英

網絡上、電視上還有各種媒體都在說日本第四大阪師團是窩囊廢團、渣渣團,真的是這樣嗎?

日本自從明治維新後,日本陸軍設六個鎮臺並組建了日本最早的六個師團,其中大阪鎮臺被編成了第四師團,後來擴編到17個常設師團,大阪第四師團也是頭等精銳部隊之一,大阪師團歷經日俄戰爭、諾門坎會戰、侵華戰爭、太平洋戰役等重大戰事,戰績頗為不俗。1904年日俄戰爭,大阪第四師團連克金州、南山等軍事重鎮,在遼陽、沙河、奉天等會戰中也有驕人戰績。1939年參加諾門坎會戰,面對強大的蘇軍機械化部隊也是拼死一戰。侵華戰爭中大阪第四師團參加的長沙會戰中第一個攻進長沙並重創中國第十軍。在太平洋戰爭中重創麥克阿瑟的美菲聯軍。直到現在日本的自衛隊還保留第四師團的番號。你說這樣的部隊可能是窩囊廢嗎?

抗日神劇的窩囊廢日本大阪師團,人家可是最老牌的戰鬥精英

大阪第四師團出過日本首相阿部信行,以及關東軍司令的菱刈隆、陸軍大臣寺內壽一以及被我們影視劇黑透了的山下奉文(永不磨滅的番號的旅長)。出的名將和大官不少,怎麼可能是窩囊廢呢!

那大阪第四師團是窩囊廢的說法是怎麼來的,我總結了一下,大概是以下三種原因造成的:

第一:日本國內的原因:日本國內分關西關東,但是雙方一直就不對付互相看不順眼,作為關西大本營的大阪,關東人很鄙視那裡的人自然包括大阪人組成的第四師團。關東人把持軍部,大坂第四師團從來不受大本營的歡迎,打了勝仗是其他部隊的,打了敗仗肯定是大阪第四師團背黑鍋。諾門坎會戰中日本面對強大的蘇聯機械化部隊被打得一敗塗地,究其原因是日本的實力太差,但是大阪第四師團背了黑鍋。還有一個日本作家關幸輔的《日軍第一窩囊廢師團》更是把大阪第四師團黑得一無是處,說他們是滿腦子生意經,不想打仗只想賺錢!可是說這本書成就了大阪窩囊廢師團的名號。

抗日神劇的窩囊廢日本大阪師團,人家可是最老牌的戰鬥精英


第二:大阪師團自身的原因:大阪第四師團確實和其他部隊不一樣,比如說第二和第十八師團,他們中很多士兵出身礦工和農民,思想比較簡單,被武士道精神洗腦比較徹底,典型的的魔鬼師團。執行力比較強,作戰英勇。大阪第四師團中很多士兵原來是小商小販,武士道精神對他們影響不大,把自己的生命看得很重要(這也無可厚非)。作戰中戰鬥意志差,老是盤算著掙賠,於是作戰中出現了有便宜就上、被打疼了就跑的情況。在作戰空暇時間做點小買賣的事也有。大阪第四師團從上到下思維比較開放,對軍國主義可以說是不太狂熱而已!

抗日神劇的窩囊廢日本大阪師團,人家可是最老牌的戰鬥精英


第三:抗日神劇的宣傳,比較有名的是《永不磨滅的番號》和《地下交通站》,《永不磨滅的番號》的日本指揮官山下奉文被刻畫成了一個愚蠢的軍人,面對一小股地方游擊隊作戰卻是屢戰屢敗,洋相百出,山下奉文那可是日本陸校出來的高材生,能帶著幾千人的精銳部隊可能是蠢材嗎!《地下交通站》中幾個日本士兵為了攢回家做生意的本錢居然把自己的大炮偷偷賣給了八路軍,後來居然還想賣炮彈多攢錢,要知道日本的軍紀是非常嚴格的,內部管理也非常正規,這種事可能嗎?

抗日神劇的窩囊廢日本大阪師團,人家可是最老牌的戰鬥精英


大阪第四師團雖然跟其他狂熱的日本師團比起來戰鬥力差一些,絕對不是說的窩囊廢。他們也是日本帝國主義武裝到牙齒的軍隊,給我們中國也帶來了很多的災難。八年抗戰是艱苦卓絕的,我們需要的是銘記歷史,只有正視歷史,才不會重蹈覆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