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房時是樓層越高越好嗎?

my19861115


我是每天分享家居美圖和裝修經驗的飛墨李工,如果你覺得我的回答有趣實用,那就點個讚唄~

買房除了戶型和朝向要慎重選擇外,我發現更多人看重的還是樓層,畢竟樓層的選擇可是會關係日後家裡的採光和通風。最近從一個賣房子的朋友那兒聽到一種說法:如果買電梯房就選擇鑽石層,如果買步梯房就選擇長壽層。

可能有些還不清楚這兩種樓層到底是哪一層,其實所謂的鑽石層就是12~23層,而長壽層則是4~5層。

可是我比較好奇,為什麼會出現這種說法呢?

首先我們來看看電梯房,通常很多人買房都會直接挑黃金樓層,也就是中間那幾層,很是搶手,很多業主沒買到很遺憾,其實很多人不知道,在電梯房中鑽石樓層也很好。

而鑽石樓層通常都是處於電梯房的中層或者是中上層的位置,不僅光線好視野也很開闊,這樣的房子住起來舒適度高,冬暖夏涼的,噪音也比較小,就連在空氣流通方面也是很有優勢的,所以這幾層很受歡迎,沒買到黃金樓層的業主完全可以選擇鑽石樓層。

其次再來看看步梯房,為什麼要選擇長壽層呢?第一步梯房沒有電梯,4~5層不算太高,上下樓比較方便,採光和通風效果還算適中,很適合有老人和孩子的家庭。所以長壽層也被稱之為養老層。

5層以上太高,爬樓不太方便,4層以下雖然爬樓更方便,但家裡容易回潮,尤其是梅雨季節,時間長了櫃子發黴身體也會受到影響,另外家裡的光線也比較差,不管是空氣汙染,還是噪音汙染都比較嚴重,這樣一對比4~5層才是住起來最舒適的樓層了。

看來買房子選樓層真的很講究,而步梯房和電梯房兩者由於樓層高低,以及爬樓的方便程度的區別,所以選擇樓層也是有差別的。不過不管是長壽層還是鑽石層都是舒適度比較高的樓層,這樣後期住著也更舒心。


飛墨設計師李工


其實這個也不是吧,先說低層的,如果你的房間是對著街道的,那就會噪音比較大,然後如果小區裡面晚上有人大喊大叫的話也會比較難受,我現在住3樓就是,窗戶外面是小區的小花園,但是晚上會有小孩子叫,會比較煩惱,特別是睡覺輕的人會比較難受。

然後高層,比如成都這個城市,飛機的聲音會比較大,如果是高層的話,可能會有這個困擾,畢竟我上班的時候午休聽到也會比較痛苦。還有夏天,高層會比較熱一點。同一個小區同一棟樓,我住過8樓和19樓,確實19樓會更加熱一點。

還有電梯,19樓的時候上下電梯會需要很多時間,現在住3樓實在不想等,我就自己走下去了。


四川室內裝飾質檢站


我不認為買房選的樓層越高越好,越高越貴到時真的,頂層除外喔!

  • 都認為樓層越高空氣越好,噪聲越小,蚊蟲少,不過真實情況可能並不是這樣的,我有一段24層頂層的住宿經歷,分享給大家:兩年前,住24層,是挺乾淨,那是因為很少有人上來,空氣的好壞沒法評價,因為我吸的空氣也沒感覺有多香!噪聲一點都不小,可能比別的樓層噪聲還大呢!也許是個別現象,不能一面蓋全哦。

  • 因為電梯的頂部有電機跟傳送帶一類的設備,(不太瞭解電梯的原理)。每當有人坐電梯就能聽到傳送裝置,吱吱嘎嘎的聲音,電梯到達頂部的時候有很響的金屬撞擊聲,聲音被傳送的很悠遠,此處可臆想一下兩岸猿聲啼不住的景象。(此處情景卻並不優美)
  • 剛開始住的時候總給一種還在學校的錯覺,因為晚上睡覺的時候老感覺有人在樓梯間踢球,一種足球撞擊護欄的感覺,聲音沉悶而悠遠!
  • 還有一次慘痛的經歷,分享給大家,讓大家樂呵一下:想想一下早晨迷迷糊糊從24層樓梯走下來,再折返上去的經歷,一天的精力都被24層高的樓梯間消耗殆盡!有次小區大面積停電,電梯也不能倖免,所以就有了下24層樓梯的經歷,下來發現手機沒帶,現在手機的重要性你們都懂的!手機在手說走就走!手機沒在,那也去不了啊!
  • 所以呢!前幾天去幫朋友選房,第一就否決了選頂層的方案。
  • 看到我的經歷,您還會感覺越高越好嗎?其實我個人感覺中間層是不錯的,5-10層都不錯,但是選擇樓層有很多說法,令人猶豫不決。
  • 信者有,不信者著無,只要是你選擇的,你喜歡就好!


不信就走吧


買房時是樓層越高越好嗎?買房是不是樓層越高越好,這個問題見仁見智,我重點講解一下高層的缺點,購房者可以自己進行判斷,覺得這些缺點能克服的,購房肯定是樓層越高越好,如果覺得不能克服,可以慎重考慮。


缺點一:樓層越高,空氣質量會越來越差、空氣越來越稀薄。

一棟房子高度在超過30米之後,空氣質量會逐步遞減,越變越差,另外一方面空氣密度也會下降,會變得越來越稀薄,但這個遞減的速度很慢、對於普通人來說區別並不不是很大。但是對某些有心血管疾病和呼吸道疾病的購房者影響比較大,個別老人也會接受不了這樣的空氣環境。

缺點二:電梯使用高峰期使用頻率高,下樓時間成本大。

現在電梯都是會按照住戶數量進行配置的,但是在使用高峰期、例如上下班的時候就會出現使用不便的情況,因為你住的樓層越高,下去時候幾乎每個樓層都會停一下,你花去的時間成本較大。

缺點三:頂樓有漏水的風險

雖然目前建築技術進本很快,但是頂樓漏水的風險依然不可避免。首先是按照目前的建築標準建設房子,並不能百分之百的防止漏水,還是存在有可能的漏水。其次就算居住前幾年不漏水,但房子需要居住幾十年的,隨著雨水的長期沖刷,遲早會出現雨水滲漏的問題。最後就是房子後期維修成本大,維修一次只能保證2-3年不漏水,你不可能保證刷一次防水能保證很多年。

缺點四:9-11樓會有可能出現“峽谷效應”

9-11樓空氣汙染有可能比其他樓層嚴重,這叫做“峽谷效應”。如果樓盤周邊有交通幹道、工廠等汙染源的情況下,在高樓密集的環境下,含有汙染源的氣流不是平穩流動,而是在9-11樓位置大量聚集,造成這一樓層空氣汙染高於其他樓層。

但是購房者一定要注意:這種峽谷效應出現是有前提的。一個是樓盤附近有重汙染源,一個是高樓密集形成峽谷。

缺點五:電梯出現問題時候,高層上下樓困難

電梯出現問題的情況是非常少,但每年至少有個一次兩次的問題,一年還會出現停電的問題,這時候電梯無法使用,樓層矮沒有問題,樓層如果太高,就會造成上下樓非常的困難,當然這對於年輕人而言沒有什麼大的問題,就當做鍛鍊身體了,但是對於老年人是極不友好。

缺點六:供水供電有可能出現短缺

供水、供電、供暖都是從底層供應上來的,在某些城市基礎設施不完善的時候,高樓層的供水、供電、供暖會出現不足,特別是冬天時候會給你居住造成極大的不便。


綜上所述:高樓層存在以上的缺點,如果購房者可以克服或者不絕對是問題,樓層可以越高越好,反之,購房者就要謹慎選擇自己的樓層。


我是資深專業地產分析師,不為流量折腰,只發布專業、客觀、中立的房地產知識,希望得到專業購房知識,避免購房陷阱的請關注我。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大家點個贊,以示鼓勵。謝謝。部分圖片來自網絡採集,如有侵權請儘快聯繫,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


冷眼看地產


當然不是,還是要綜合來看。

如果是買江景房,的確是樓層越高越好,樓層越高看得越遠,景色越壯觀,次頂樓最好。

而對於一般的普通住宅,並不是越高越好。

經過各樓層的噪音測試,一般情況下,住宅區的噪音並不會隨著樓層的遞增而衰減。

根據實驗發現,不管是臨近馬路還是離街稍遠的居民樓,從1樓到15樓(總層高為32樓),噪音計的測量數據變化呈遞增的趨勢,變化相對較大。15樓的噪音分貝值處於一個相對較高值,而從15樓往上走,噪音分貝值變化較小,浮動在1-2分貝,相對穩定。

另外,也有某市環保局曾在無外界干擾的情況下測試樓層的噪音,數據呈現出樓層越高噪音越大的趨勢。還值得一提的是,除了交通噪音之外,住在高層的居民,往往還會被風的噪音影響到,風聲也可能成為噪音源。

綜上所述,9-11層既不用擔心潮溼問題,視野、光照較好,噪音汙染也相對較低的情況下,是置業族選擇高層樓層時不錯的一個選擇。

不過在杭州,基本都是樓層越高越貴,次頂樓最貴。然而在買房時,還是要考慮實地各種因素,結合日照和噪音等情況綜合評定。


浙江樓事


樓層高低如何選擇哪個更好?

從主觀上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從客觀上可以綜合考量,各取所需。

一.主觀因素。

正如顏色好與壞喜歡不喜歡,每個人的判斷不同,都是有所偏好。有人喜歡藍色天空高遠開闊,有人喜歡紅色熱情似火激情飛揚,這就是顏色偏好。房子的高低樓層,每個人也有不同偏好,高低喜好各不相同。

二.客觀因素。

客觀因素主要分以下幾個方面:

1.年齡層次

年輕人選擇高低樓層無所謂,但大部分會選擇好樓層,他們認為越高越好。

有老人孩子的一般會選擇較低樓層,需要適應老人生活習慣,方便上下,有安全感。底層可以減少孩子淘氣墜落的傷害程度。

2.採光通風

小區密度越高,非頭排樓棟越高樓層採光通風越好,越低樓層採光通風一般越差。

3.視野要求

鄰景觀帶樓棟,樓層越高視野越開闊觀景效果越好,尤其是海景河景房。

4.多層產品

無電梯的多層產品,中層最佳。有電梯的非頂層多層產品,越高越好。

5.高層產品

高層產品,除了考慮以上採光通風及年齡等因素外,還應考慮火災地震等因素。有的城市消防雲梯只能到達有限樓層。





青雲V說


樓層高度優勢在哪裡?

頂層:

優點:視野開闊;無噪音干擾;私密性極好;價格便宜。

缺點:太陽直射樓頂、夏熱冬冷;水壓較小;易出現漏水、裂縫;若發生火災不宜逃生,且火災散發的毒氣由下而上;高層空氣較為稀薄,患某些疾病的人容易產生不適。

中高樓層

優點:高度適中;通風采光良好;光線不易被遮擋。

缺點:若有排廢氣的管道會受到部分影響。

低樓層

優點:方便老人孩子出行;發生意外容易逃生;一樓一般會有入戶小院,價格較低但空間利用率較高。

缺點:採光較差;容易受噪音汙染;有蟲蟻及潮溼的困擾;安全性較差。

如何選擇合適的樓層?

從樓層的優缺點可以看到,每一層都有利弊,因此適合自己才最重要。例如對於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必須考慮到小孩和老人的出行問題,低樓層較為合適。對於身體健康的年輕人,可以選擇高層房屋,首先價格便宜可以緩解購房壓力;其次高層房屋視野開闊,採光效果好,可以滿足年輕人的“登高遠眺”的需求;對於有一定經濟實力的購房者,可以選擇中間樓層,高度適中,採光、通風效果良好,具體體驗佳。



LIJINHUA


買房樓層是不是越高越好呢?其實高是好,但不是越高越好,就像售房部的定價也不是頂層最高一樣。



那麼我們選擇樓層要如何選擇呢?哪個區間合適呢?

那我們就分情況討論一下:

多層

多層大家都瞭解沒有電梯,有電梯的小洋樓就不同了。

多層只能走樓梯,越高越費勁,自然不是越高越好,普遍說法就是金三銀四。相比之下稍高的好一些。所以多層不是越高越好。


小高層和高層

樓變高了,採光就重要了。對於低樓層來說,優勢就是逃生方便、無二次給水加壓,總價較低,風小,停電上樓省力等好處。

但是說到採光底層就不行了。老J給出計算公式,幫助大家選擇:

遮擋高度=前樓高度-樓間距tan(90-23.36-當地緯度)

這個公式計算出的結果一般南方,樓間距50米的33層高層遮擋後樓從21層開始不遮擋,北方從24層開始不遮擋。

那麼遮擋樓層向上是不遮擋了。是不是往上都好呢?

其實老J覺得都不錯,但是有人就覺得頂樓可能漏水,還有風大,再加上暴曬房間升溫快等因素就覺得樓層高了不太好。

也確實,高峰期乘梯會有一些等待的情況。遇到急事不方便這是實際存在的。

因此,我們就說最上面兩層沒有下面幾層好。


瞭解了選擇樓層期間的問題,我們來說說噪音。其實樓層越高越不好說的就是噪音。

研究發現,樓層越高噪音越大。因為底層建築物,植物眾多噪音可以被吸收,而高層空曠,更容易被噪音困擾。所以,建議不選擇太高層就是噪音更加明顯一些。

在選擇樓層的問題上還是根據個人情況來選比較好。自己喜歡頂天立地,那選擇一樓和頂樓也無所謂。只要自己喜歡誰又能說什麼呢?


房產老J


這個問題要一分為二看。前不久九寨溝地震,波及成都,西安等城市,大家紛紛表示,今後還是買低層,最好是一,二層,有錢就買聯排別墅,要不然地震了跑都跑不及! 這是特殊情況造成的人們對樓層高低看法的改變,實際上大多數人都認為高層視野好,而一層,二層要麼潮溼,要麼採光不好,或者心理上感覺不夠安全。具體來說,我建議在地震頻發的省市,還是買低層好,圖個心理安慰。如果不介意這個,那自然是高樓層會是大多數人的選擇,這一點從一般樓盤定價都可以看出來,高樓層肯定比低樓層價格要高一點。


鄭佔錄


買房選樓層,應該按戶主生年五行屬性,樓層尾數1、6為水,2、7為火,3、8為木,4、9為金,5、0為土。總樓層的1/3以上,2/3以下是最好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