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史話:功利千秋的大運河和千年不倒的趙州橋

前文介紹了隋文帝勵精圖治,在經歷了百年動亂後,這片土地終於統一了,這一篇文章,主要介紹隋朝最著名的大運河和從千年以前的趙州橋

大運河


隋唐史話:功利千秋的大運河和千年不倒的趙州橋

我國內地主要河流——長江、黃河、淮河、海河等,都是從西向東流,在這幾條大河之間,從南到北,有一條人工河縱貫其間,這就是世界最古最長的大運河。這條運河把長江、黃河、淮河、錢塘江、海河五大水系聯繫起來,形成遍及全國的水運網。這條河是勞動人民的偉大創造,對隋朝以後的唐宋經濟發展有很大影響。

兩漢時期,我國的經濟重心是在黃河流域,北方的經濟比南方進步很多。據司馬遷說,直到漢武帝時期,長江以南的農業生產仍然是“火耕水耨”。

三國以後,特別是在五胡十六國時期,由於長期戰爭,人民大量南遷,他們用先進的生產技術,和南方人民共同開發這塊富饒的處女地。經過幾百年的開發,江南經濟有了顯著發展。南方經濟發達地區,首推兩浙,特別是會稽郡(今浙江紹興一帶),成了士族門閥盤踞之處。這些地方的土地“畝值一金”,其肥沃程度可與關中相媲美。但是,隋朝的政治中心在北方。而北方城市和邊防軍所需要的糧食,有很大部分要依靠江淮地區供應。依靠馬車和人力車運輸,不僅運量小,速度慢,而且費用很大,無法滿足北方各地的迫切需要。利用水路運輸,是當時最切實可行的辦法。

由此可見,開鑿大運河,是當時社會經濟發展的要求,即使沒有隋煬帝,這一時期必定也要開南北運河的。

從政治方面看,江南的階級矛盾和統治階級內部矛盾始終是比較尖銳的。開皇十年(590),江南士族沈玄、汪華等聚眾反隋,或稱天子,或稱都督。隋文帝派楊素調集大軍,歷時兩年才平定江南的叛亂。開皇二十年(600)李英林起兵於熙州(今安徽安慶市),第二年,潮州僚民起義。由於南方人民的不斷起義,隋文帝下詔沒收天下兵器,嚴禁私造。同時更禁止江南人私造大船,凡是三丈以上的船隻,一律由國家沒收。隋煬帝為了加強對江南人民的統治,下令開鑿大運河,使南北運輸暢通無阻。

除了上述原因以外,遊玩享樂也是煬帝開運河的動機之一。他過去長期擔任揚州總管,駐紮江都,並且到過建康吳會,醉心於江南的豪華生活。所以唐朝小說寫他由於懷念江都美景,併為挖掉睢陽王氣,而興工開河。

大業元年(605),隋煬帝徵發河南、淮北100餘

萬民夫,開鑿通濟渠。這條運河是利用古代運河渠道,加以拓寬的工程。從這年三月開工,八月完成,2000裡的渠道只用了100余天。如果是新開的河道,這樣短的時間,無論如何也是無法完成的。


隋唐史話:功利千秋的大運河和千年不倒的趙州橋

通濟渠鄭州段


通濟渠的具體路線,是以東都的西苑為起點,然後引谷水、洛水入黃河。進入黃河後,利用黃河的一段河道直達板渚(今河南汜水東)。從板渚再引黃河水南流,使河水進入古鴻溝系統的睢水。這條睢水經過現在的中牟、開封、陳留、杞縣、葵邱、寧陵、商邱、下邑、永城、宿縣、靈璧、泗縣,入泗水而進淮河。

隋唐史話:功利千秋的大運河和千年不倒的趙州橋


在淮河與長江之間,隋朝以前有邗溝相通,但是到了隋朝,邗溝由於多次改道,河道狹窄,根本無法通行大船。隋文帝平陳以前曾下令治山陽(今安徽淮安)。但是隋文帝整治的是邗溝入淮的水口,並沒有徹底清理河道。隋煬帝時期,組織十餘萬民夫,把舊有的邗溝拓寬取直,從山陽到達揚子(今江蘇儀徵),位置在邗溝的西側。這次又把邗溝改直,不經過射陽湖而直通長江。

大業四年(608),開鑿永濟渠。這條運河主要是利用自然河道,溝通沁水和淇水,引沁入淇,在武陟縣北部會合,一直北流從天津入海。永濟渠就是利用這條天然水道向北伸展,然後合永定河,北達涿郡(今北京)。


隋唐史話:功利千秋的大運河和千年不倒的趙州橋

永濟渠


大業六年(610),開江南運河。在隋朝以前,長江以南的人民開了不少小河,這次開河主要是利用舊日的小運河,把小河拓寬。然後引長江水,穿小河,繞過太湖,以達杭州,便成了江南運河。這條河全長800裡,寬10餘丈,是江南10餘萬人民的勞動成果。

隋唐史話:功利千秋的大運河和千年不倒的趙州橋

江南運河


京杭運河北起涿郡,南達杭州,連開皇四年(584)隋文帝命宇文愷率水工開的廣通渠(自大興城至潼關,長300餘里)計算在內,大運河全長2700餘公里,是世界最古老和最長的運河。大運河不僅長度在世界運河史上是首屈一指的,而且河道的水深和寬度及其通航能力也是最大的。

貫通南北的大運河,是勞動人民用血汗開鑿的。當時,隋朝統治者役使勞動人民特別殘酷。

據《通典》卷七《食貨七》載:

“導洛至河及淮,又引沁水達河,北通涿郡,築長城東西千餘里,皆徵百萬餘人。丁男不充,以婦人兼役,而死者大半。”

大業四年(608),徵發河北百餘萬眾開永濟渠,“自是丁男不供,始以婦人從役”(《通典》卷十《漕運》)。當時督工的將軍名叫麻祜,非常殘暴,人們一聽到他的名字就害怕。沿河人民常用“麻祜來了”這句話恐嚇小兒。隋朝統治者為開鑿大運河,殘酷地剝削壓榨了人民。從這方面講,大運河是隋末勞役繁重的歷史見證。

大運河通航以後,對南北經濟交流起了重大作用。運河是大業六年(610)開鑿的,第二年,隋煬帝就敕令把江淮糧食北運,並將江淮等地戰爭物資通過永濟渠輸送遼東。因此唐朝著名理財家杜佑說:運河通航以後,“天下利於轉輸”

另一方面,由於運河的通航,促進了運河兩岸城市的發展,如揚州、楚州、魏州、潤州、泗州、河陰等城市很快繁榮和發展起來。

大運河開通以後,對黃河起了分流作用。這是因為每年六七月間,黃河流域雨量大增,黃河的流量驟然增長,而下游泥沙沉積,河床很淺,在河水上漲之際,容易氾濫成災。但從開鑿運河以後,每當黃河漲水季節,部分河水可以通過永濟渠和通濟渠洩出。這樣一來,便減少了黃河本身的壓力。因此,南北運河開通以後,數百年間黃河未發生大氾濫。

隋朝另一著名工程是趙州橋,它的建造反映了我國勞動人民高超的技藝。

隋代安濟橋位於河北趙州(今河北趙縣)城南五里地方。這裡有一條從西向東的大河,名叫洨水(今洨河)。中外聞名的趙州橋就座落在洨河之上,這是一座“舟楫航行其下,人馬車輿通過其上”的大型單孔石拱橋。

隋唐史話:功利千秋的大運河和千年不倒的趙州橋


趙州橋是我國和世界上保存完好的一座最古老的石拱橋,是隋朝李春負責設計和建築的。從隋朝大業年間到現在,已經1370餘年,不知經過多少洪水的衝擊,今天仍然巍然屹立在洨水之上。趙州橋全長52.82米,寬9.6米。橋上有三股道,中間走車馬,兩側行人。趙州橋的淨跨度長達37.4米,是當時中外跨度最大的石拱橋。橋的跨度雖然很大,但拱高只有7.23米。正因為這樣,所以橋面坡度平緩,有利於交通和運輸。在橋拱的兩側,各有兩個小拱,可以減少洪水對大橋的衝擊力。這種拱上加拱所謂“敞肩拱”的橋型,在歐洲直到14世紀才出現,這就是法國的賽雷橋,比趙州橋要晚700餘年,還早已毀壞了。因此,在世界橋樑史上,趙州橋佔有十分重要地位。

隋唐史話:功利千秋的大運河和千年不倒的趙州橋


據《水經注》記載,我國最早的石拱橋是西晉時期在洛陽建築的“旅人橋”,但是這座橋早已毀壞無存。另外,我國古代有些磚墓的墓頂也是拱券形式。可見我國勞動人民很早就掌握了拱型結構的建築方法。李春根據他多年的勞動實踐,研究各種橋樑結構,大膽地利用拱形結構原理,用以建築大跨度的獨具風格的石橋,在我國橋樑建築史上揭開了新篇章。

李春建橋的時候,注意了洨河下游水流較大的特點,為了防止阻塞,保證河道的暢通,改變於河心置石築墩的傳統形式,創造性地運用了單拱長跨度的方法。全橋由28道拱圈組成,縱向並列砌置。每一道拱圈都可以獨立存在,施工時可以一道一道砌,使橋面逐漸加寬,同時還可以節省橋拱木架。因為同一木架可以使用多次,拱圈如有損壞,可進行局部修補,不致影響整個橋身的安全。每一道拱圈都是由43塊拱石組成,一塊拱石長度從70釐米到109釐米,寬度從25釐米到40釐米,厚度都是102釐米,重約2000斤左右。為了加強拱圈之間的聯繫,使用了腰鐵嵌入拱石之間,使整個大橋成一個整體,牢固耐久。

趙州橋的特點是跨度特別大,橋上卻採取了平拱形式,使跨度和高度之間的比例只有五比一左右,這實在是一個大膽的創造,也是一個驚人的成就。根據現代建築學家的科學估計,如果把趙州橋修成像蘆溝橋那樣“穹窿橋”的式樣,這座橋的高度將達20米左右,幾乎要超過現在橋高的兩倍。趙州橋的平拱形式不僅橋面坡度小,便於車馬行人往來,而且還節約材料,並大大增加了橋樑的強度。

另一方面,在大拱兩端又加小拱的做法,不但用料省,又能分洪。據現代建築學家分析,這種拱上加拱的方法,可以減少大拱重量500多噸,相當於橋身自重的20%,大大減輕了橋基的壓力。可以肯定,李春對工程學的理解是他能創造“敞肩拱”形式的科學基礎。

趙州橋的橋基非常堅固,趙州橋的橋基是建築在洨河床的粗砂層上,既沒有打樁,也沒有其他石料,橋臺僅用5層石料砌成,橋基很淺,構造簡單。在1400多年前,李春就敢於運用這樣的天然基地來承擔大橋的全部重量,說明他對於橋樑建築是很有研究的。

趙州橋的另一特點是造型特別美觀大方。橋面兩側石欄杆上那些“若飛若動”“龍獸之狀”的雕刻,令人讚歎。石欄杆的全部構件,如欄板、望柱等都進行了一定的藝術加工。現存欄板中屬於隋朝原物的有雕龍欄板和斗子卷葉欄板。這兩種欄板的特點是刀法蒼勁古樸,佈局變化多樣,體現了我國古代建築藝術的優良傳統和獨特風格。特別是雕龍欄板,刻有各種樣式的奔龍、交龍,其中兩龍鑽穿欄板的雕刻是最為引人入勝的傑作。有一塊欄板,正面刻有相向兩龍,右邊一龍前腳託著一個寶珠,左邊一龍前腳抓住一朵大花,輪廓清晰,線條柔和,神情逼真。欄板背面也是兩龍相向,龍身好像鑽入欄板之內,冷眼看去,好像已經鑽穿欄板,正背兩面二龍又互相怒目凝視。這些雕刻,構思巧妙,形態動人,表現出高超的藝術水平。

1400多年以前建築的趙州橋,至今仍然屹立於洨水之上,它不僅反映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而且證明隋朝手工業技術發展到很高的水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