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而為人,請為自己而活

看完這部電影,第一反應是,松子如果能和“社會我琦姐”那樣一半,就好了……

之前看《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的影評,感覺這部劇很慘!再者,加上對松子嘟嘴扮鬼臉為博父親一笑的那張定格照片感到詭異。

終於,前不久看了這部電影——《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


生而為人,請為自己而活


十幾年前的電影,如今翻出來看,仍是赤裸裸的現實。一個將愛視為信仰、視為是自己的全部的女人,結局註定是淒涼的。


1原生家庭

一個女人的原生家庭影響著她的一生。如果幼年時期,有一個無條件愛她的父親,她從小都會很有底氣;有一個無條件愛她的母親,她從小便懂得自尊。

而父親在女兒的一輩子中有著很大的影響力,會影響著女兒的日後的擇偶觀。一個從小缺愛長大的女孩子,比從小在愛裡寵大的女孩,更渴望被關注、被愛。

像松子那樣的,從小看到的是父親更愛妹妹,父親一回家就是去看妹妹,父親送禮物給妹妹而自己沒有,父親經常對妹妹笑……自己卻得不到父親的愛。


生而為人,請為自己而活


所以童年時的松子,為了討父親的關注和喜歡,經常扮小丑的嘟嘴鬼臉表情。即使這樣,也只能暫時逗父親開心一下,父親還是更疼惜體弱的妹妹。為了取悅父親,無形中養成了一種可怕的委曲求全的性格。

因為父親喜歡她做穩定的工作,所以她當了一名音樂老師。儘管從小喜歡唱歌的松子在這方面是具有天分的。


生而為人,請為自己而活


結果因為一次學生偷錢,自己偷了同寢室老師的錢去墊付。為了保住秘密卻被色老師要求看胸,結果還被汙衊,還被偷錢的學生反咬一口,百口莫辯。以為自己做了好事的松子,卻變成了偷錢的小偷。


生而為人,請為自己而活


在松子感受到壓力的情況下,她扮鬼臉的動作再次展現在大家面前,結果她的老師生涯結束了。

而在家,父親得知松子要談戀愛而被不讚許她離開妹妹,極度缺乏愛的松子,將憤怨撒在妹妹身上,一氣之離家出走,從此開始了顛沛流離的一生。


2感情經歷的重複

松子的感情經歷就是對童年陰影的重複,越是期待愛,越是不求回報的付出。

離家後便開始與一個潦倒的作家同居,任憑作家怎麼虐待她,她依然愛著他,不求回報,只希望他愛自己。後來,第一個同居的男人當著松子的面越軌自殺,並寫下了“生而為人,我很抱歉”。這對松子的影響很大。

第二個男人則是做了第一任男友作家對手的情婦,後來因松子去他家而被得知真相——她依靠的第二個男人並不愛她,只是對松子的第一個男友的愧疚。松子又被拋棄了!


生而為人,請為自己而活


之後,松子出賣色相,憑著自己的身材混得不錯。後來回家,發現已故的父親其實是愛自己的。可惜一切都回不了頭了……


生而為人,請為自己而活


松子被她的第三個男人騙財騙色,還光明正大的出軌。受盡折磨的松子一怒之下將他捅死了。想自殺的她自殺未遂,就結識了她第四個男人,一個小店的理髮師。

本想平平凡凡的過日子,結果過了一個月的幸福生活,被找到被捕入獄。在監獄裡她唯一的信念就是,外面給過她普通幸福生活的第四個男人,所以她過得很積極,並獲得了美容師資格證書。


生而為人,請為自己而活


結果,出獄了的松子回到那家小店,曾經的男人已經有了妻兒,她走了。


生而為人,請為自己而活


她開始從事理髮師,直到松子遇到了她生命中的第五個男人,也是最後一個男人。這個男人就是一開始就毀了她人生的那個偷錢的學生。


生而為人,請為自己而活

後來,他們同居了。松子依舊是被打,但松子更害怕的是一個人。以至於當初在監獄裡認識的好朋友勸她離開這樣的男人,她也不聽。

生而為人,請為自己而活

這真的是她的幸福嗎?

後來,最後一任男友因被黑幫追殺,報警後入獄。松子選擇了等候,而且還是松子唯一的希望和信仰。可是最後迎來的卻是,生命中最後的暴擊!她又被拋棄了!


生而為人,請為自己而活


松子迷戀愛情,渴望愛。一遇到靠近她的男人,松子就飛蛾撲火。她沒有感受到愛的刻骨而換來的是痛的銘心,重蹈覆轍的愛情,松子沒有醒悟也沒有成長。

她一次又一次被傷心……甚至寧願自欺欺人,知道了痛和不平等的對待也不會放手,而是等待被拋棄或成全。

松子是一個善良美好的女人,可惜人生奈何坎坷、曲折。

在愛裡,別把底線放得太低,更別把錯愛當真愛。

可是松子一次次忍受男人的欺凌,一次次把委屈往肚裡咽,得到的不是感激,只是一次次的得寸進尺。遇見渣男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敢及時止損,一錯再錯。

更可怕的是自己自欺欺人,息事寧人,委屈求全。


生而為人,請為自己而活


蘇岑說過,“感情一開始,你要考慮的是喜不喜歡這個人,而相處久了,就要考慮一下喜不喜歡當下的自己。”

愛不是讓你慢慢變成一張被生活欺負的臉。一個人,失去了自我,基本也就失去了生活。如果你在這段關係中委屈、不斷妥協,那你失去了自我,那也失去了自己的生活。

《荼蘼》中有句話:幸福不是用犧牲換來的,要先找到自己的定位。


3沒有自我、沒有底線的意識

為什麼?松子在劇中一共說了三遍,為什麼?不僅僅是對命運的質問,更是對自己的反問,為什麼?

最後被所謂的愛傷得支離破碎,失去了信仰的她選擇了自我放棄。每天逢頭垢面,以吃零食為生,活生生一個美人胚子蹉跎成了一個人人避而遠之的胖大媽。

但松子就沒有想過變好嗎?有的!第一次是瘋狂喜歡上了一個組合團體裡的小鮮肉。但在寄出的郵件得不到回覆的等待中,磨滅了松子的希望。

第二次是,松子在醫院遇見了她的好朋友。


生而為人,請為自己而活


她希望松子重新走出來做理髮師。可惜這是松子生命中的前一天。松子走的時候手裡還緊緊地揣著她的名片。

可惜這個一生都在期待被愛、渴望愛的松子,最後活下去的權利都被活生生地剝奪了。

生而為人,請為自己而活

當她想為自己活一次的時候,上天不給她機會了。為什麼?

松子的一生期待愛、渴望愛,為了這不平等的愛,沒有自尊、沒有底線的付出,最後換來的卻是一次次的拋棄。為了愛而活,沒有一天為自己而活,都在取悅別人的愛中,失去了自我。

而這還得歸結於她的幼兒時期,太期待愛了,不惜委屈自己意願,去取悅獲得父愛的機會。

松子在失去自我的這條路上越走越深,走著走著自己消失了。


生而為人,請為自己而活


松子在愛裡不斷妥協,忍耐,如果她能像“社會我琦姐”那樣或許她的命運將會改寫。


生而為人,請為自己而活

憑著她與生俱來的音樂天賦和積極樂觀的天賦,松子會活得比睡過她的男人還要瀟灑、快活。

與其成全別人,不如成全自己。倚靠男人,不如倚靠自己。成為自己的靠山,才是獲得幸福最靠譜的途徑。

可惜松子的底線是沒有底線,她的底線是哪怕被打死也好過一個人過。這是可怕的觀念!

電影給我們警示與反思,我們活在現實裡,每個人都只是一個獨立體,學會愛自己,比奢求別人的愛更具有力量和滿足。

更愛自己才是太陽的力量,別人的愛終究只是像向日葵的仰視。

你若盛開蝴蝶自來。

終有一天你會發現,愛情未必是人生的全部意義。

不要問別人有多愛你,而是要問你,有多愛自己。

希望我們都更愛自己,提升充實自己,做一個精神富足的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