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旬老人被独生子送进养老院,哭诉:“养儿防老”的观念,真悲哀

大多数人在年纪大之后,都希望在最后的时光里能过得舒服自在,若是子女孝顺、儿孙满堂则更是锦上添花。然而,世事并不总是如人愿,有的人在晚年反而过得孤单又凄惨。

老李年过七旬,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儿子能够将自己接回家住,而不是住在这个养老院里。

七旬老人被独生子送进养老院,哭诉:“养儿防老”的观念,真悲哀

儿子是独生子,老李夫妇俩从小就惯着他,不想让他受一点委屈。农村劳作辛苦繁多,老两口舍不得让儿子做这些粗活重活,只是让他在田埂上玩耍。后来,妻子因病去世后,老李与儿子相依为命,更是将其捧在手心上,就怕他出意外。

村里人都说:“养儿防老,你对儿子这么好,他长大后也一定会孝顺你的。”老李深以为然。因此,哪怕儿子性格过于骄纵自私,他也觉得没什么:“儿子以后孝顺就行!管这些做什么。”

七旬老人被独生子送进养老院,哭诉:“养儿防老”的观念,真悲哀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儿子在长大工作买房后,不仅没将老李接去同住,反倒将其送进养老院,还说:“我将你送到养老院已经是在回你的恩了,别不知足。”就这样,老李在养老院定居了,心中的凄苦是外人无法体会到的,心理难受了,他会跟同院的老人哭诉:“养儿防老的观念根本就是骗人的,亏我以前还将其奉为至理名言,如今却落得这个下场,真是悲哀啊。”

七旬老人被独生子送进养老院,哭诉:“养儿防老”的观念,真悲哀

如何才能让子女在长大后孝顺父母?

接受正确思想观念的熏陶

环境对人的影响是很大的,父母可以将孩子送去参观相关的文化展,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学会善待老人、孝顺父母。另外,父母可以带他们去参加志愿者活动,去敬老院为老人提供帮助,让他们知道人老后的种种不便、老无所依的凄惨。这关键在于让孩子产生同理心、学会将心比心,父母在旁要循循善诱或让他们自己感受。

七旬老人被独生子送进养老院,哭诉:“养儿防老”的观念,真悲哀

父母要做孩子的榜样

榜样的力量是很大的,孩子从中可以学到很多东西、逐渐完善自己。而父母就要从这一特性出发,从自己做起,对老人好、孝顺自己的父母,孩子在耳濡目染中,也会慢慢知道该如何对待老人,在长大后也会明白要孝顺自己的父母。这一过程或许会很漫长,父母更是要将孝顺二字恪守于心,言传的同时也要坚持身教。

七旬老人被独生子送进养老院,哭诉:“养儿防老”的观念,真悲哀

不溺爱孩子

在父母溺爱下长大的孩子,大多会性格缺失,心理年龄偏幼稚。这部分孩子在未来可能连一个好的工作都找不到,或者被同事排挤、打压,有的孩子或许还会“啃老”,指望父母继续养着自己。这样的他们,连自己都照料不好,又谈何孝顺父母呢?

父母对孩子应该是充满慈爱的,也应该是严厉的。他们犯错、胡闹了,父母就要指出,让他们改正并将正确的做法牢记于心,而不是无条件的包容。这不是对孩子的好,而是在“扼杀”他们的未来。

七旬老人被独生子送进养老院,哭诉:“养儿防老”的观念,真悲哀

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做父母的都不应该一直惯着他们,而是要教会他们做人的道理,如果是自己的教育方法除了问题,“养儿防老”也会变成空话,女儿也不会是贴心的小棉袄。

今日话题:你认同“养儿防老”这个说法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