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宮作證|和大唐的朝臣比,打卡上班的我們幸福多啦

大明宮作證|和大唐的朝臣比,打卡上班的我們幸福多啦

如果說王維的《奉和聖制從蓬萊向興慶閣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應制》,是從宏觀視角鋪排大明宮“千宮之宮”的恢弘氣象,那麼他的早朝詩則是以一名官員的身份,帶我們走進這座森嚴的宮城,看帝國的心臟是如何繁忙而又秩序井然地運行。

大明宮作證|和大唐的朝臣比,打卡上班的我們幸福多啦

早朝

王維

皎潔明星高,蒼茫遠天曙。

槐霧暗不開,城鴉鳴稍去。

始聞高閣聲,莫辨更衣處。

銀燭已成行,金門儼騶馭。

1 被朝會安排得明明白白的三大殿

什麼是早朝?在古代臣子見君主叫“朝”,君主見臣子叫“會”,合起來便是“朝會”。

大唐的朝會按照重要性與頻率可分為大朝會、朔望朝以及常朝。大朝會最為隆重,參加人數也最多,在每年的冬至和元旦舉行。其次是朔望朝,每月初一和十五舉行,參加者為在京文武官員職事九品以上者。第三種是常朝,理論上每天要舉行,但實際上,視政務的繁忙程度而定,有一定的彈性。常朝的參加人員最少,第一類是在京五品以上的中高級官員,第二類就是兩省所有的官員。

兩省是中書省和門下省的簡稱,也就是唐朝的宰相機構。唐朝實行三省制,中書草詔,尚書審核,門下執行。三省之中,中書省和門下省是決策部門有點類似今天的政治局,尚書省是行政部門有點類似今天的國務院。

大明宮作證|和大唐的朝臣比,打卡上班的我們幸福多啦

大明宮平面圖

大明宮中的含元殿、宣政殿和紫宸殿,分別為大唐的外朝、中朝和內朝。含元殿,是舉行大朝會的地方,宣政殿是舉辦朔望朝的地方,紫宸殿則是舉行常朝的地方。

含元殿是大明宮的正殿,位於丹鳳門以北六百米處。在主殿的東南和西南方為翔鸞閣與棲鳳閣,主殿前有一條長七十餘米的龍尾道,每遇朝會,群臣便由龍尾道魚貫而入。在大朝會上,各部官員向皇帝呈報一年來的政績,展示帝國欣欣向榮的成就,各國使節獻上來自異邦的奇珍,表達對大唐的敬意。盛大的場面正如王維在另一首早朝詩中所說:“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

大明宮作證|和大唐的朝臣比,打卡上班的我們幸福多啦

紀錄片《大明宮》中含元殿復原圖

宣政殿在含元殿正北約三百米處,是皇帝臨朝聽政之處。據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唐大明宮遺址考古發現與研究》,殿基東西長七十米,南北寬四十餘米。殿前左右分別有中書省、門下省和弘文館、史館、御史臺館等官署。

大明宮作證|和大唐的朝臣比,打卡上班的我們幸福多啦

紀錄片《大明宮》中宣政殿復原圖

紫宸殿位於宣政殿以北約九十五米處,是大明宮的內衙正殿,也稱天子便殿。在進入紫宸殿之前,必須通過宣政殿左右的閣門,所以進入紫宸殿又稱為“入閣”。對於官員們而言,能在紫宸殿受到召見,也就意味著君王的重視與榮寵。

大明宮作證|和大唐的朝臣比,打卡上班的我們幸福多啦

紀錄片《大明宮》中的紫宸殿

2 起得比雞早,才是人生常態

再看王維的這首《早朝》,全詩都圍繞著一個“早”字展開。唐朝的官員五更左右就要上朝。大明宮在長安城的東北方向,離官員們居住的地方有不短的路程,比起今天坐著地鐵從西城趕赴東城的上班族們,怕是也要多花費一些時間。

但即便路遠時間早,也是沒人敢賴床的,因為官員如果遲到,懲罰會非常嚴厲,輕則罰去一個月的俸祿,重則丟掉官職。即便官至宰相,也是不敢無故遲到的。

大明宮作證|和大唐的朝臣比,打卡上班的我們幸福多啦

唐代朝會復原模型

以宣政殿的朝會為例。根據《新唐書·儀衛志》記載,在百官上朝前內侍已做好了擺設用具、點燃香爐等準備工作,百官在內門外也排好隊伍等候。黎明點名後,監察御史帶領百官進入。每進一道宮門,都要仔細核對每位官員的身份,所有在大明宮上朝的官員都要登記在冊。登記的內容不僅有姓名、官職和年齡等常規信息,而且還包括身高和形體特徵等。在進大殿前還需整理隊伍,文官在前,武官在後,依次進宣政門。最後再點一遍名後,才來到各自的位置。宰相和兩省官員在香案前相對站好,其它官員分列兩側,按照品級依次站立。

大明宮作證|和大唐的朝臣比,打卡上班的我們幸福多啦

影視劇中的宣政殿朝會

但別以為進了宣政殿就能鬆口氣。根據大唐律法,官員們上朝必須遵守紀律,如果發生笏板歪斜,不按照等級秩序站立,未經允許隨便講話,無故離開隊列等問題,都要罰去一個月的俸祿。這麼比起來,只是上下班打次卡的我們簡直不要太幸福。

宣政殿的朝會結束後,官員們就會前往自己的辦公場所,比如宣政殿西邊的中書省,東邊的門下省,開始新一輪的忙碌。

大明宮作證|和大唐的朝臣比,打卡上班的我們幸福多啦

唐代《客使圖》中的官員與外國使節

恢宏的大明宮,嚴格的制度,有序的朝會,勤勉的官員……這個大唐帝國普通的早晨,被王維記錄了下來,編印進了歷史的畫冊。不過說起王維的早朝詩,這首《早朝》還不是最出名的一首。下期《和賈至舍人早朝大明宮之作》才是王維早朝詩中的扛鼎之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