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是保定地下敌工部工作负责人,为何最后成为小生意者

说起老胳膊(真实姓名不详)。六,七,八十年代的保定北关一带。无一不知无一不晓。那是伴随我们那个年代童年的一个最神奇的一个地方。所有的儿童时期。玩具和零食。都是在那里,得到最大的满足。

他曾是保定地下敌工部工作负责人,为何最后成为小生意者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物质极其缺乏和贫瘠。所有物品都是凭票供应。在保定古城北关的小集街口。有一处杂货铺,是儿童的乐园。那里的儿童玩具和用品应该是应有尽有。只有你想不到,没有用不到。像一般的玩具有玻璃球,弹弓,画片,万花筒,炮纸等等。女孩子喜欢的头绳,胭脂小镜子等。吃得有各种糖果,糖稀,山楂面等等数不胜数。常使我们流连忘返(现在的孩子恐怕连听都没听过,但是出生在六七十年代的人都会引起无限的遐想和回忆)。

他曾是保定地下敌工部工作负责人,为何最后成为小生意者

那时 店主是一位对我们来说上了岁数的老人,特点是独臂,小店也因此得名,都叫他老胳膊,由于地理位置好,门口对着两家医院,周围有两所学校,门前总是车水马龙,人流不断。再有那个时期,商店和供销社全部是国营(当时并不懂国营和私企之分)更不用说是个体。唯有他算是保定最早的个体户(83年后,改革开放才发展个体经济)。

他曾是保定地下敌工部工作负责人,为何最后成为小生意者

在后来我与他们院里的孩子成为同事后,才了解他也就是老胳膊,为何能在那个时期成为最早的个体户,也了解了他的一些阅历,知道了他是个有故事的人。

据我同事讲,老胳膊在解放前曾是中国共产党员,负责保定整体的地下工作,是实际负责人。(是否真实,无据可查)由于叛徒的出卖被捕入狱。在狱中受尽折磨。历尽磨难。(胳膊致残)最终受不住国民党的酷刑,如实招供。就在招供的第二天,保定迎来解放。他后来酒后曾对我的同事和邻居说。谁知道明天就解放啊,那么多天都挺过来了,还差那一天吗。可是实在是没法熬(没有尽头)啊,这就是命吧!从话中不难看出他是多么地不甘和无奈。

他曾是保定地下敌工部工作负责人,为何最后成为小生意者

解放军入城接收监狱,解救人犯时,查档案发现此人已经招供,随即交给本地的上级组织进行处理(据保密守则说,被抓后多少天可以招供,给战友提供撤退时间),组织经考察,虽已招供但没有给组织带来损伤(保定解放),酌情处理,开除党籍,不予追究。但考虑到身体残废,无体力劳动能力,特许做点小生意以养家。在解放后割资本主义尾巴的年代。全国都在公私合营,他能开个铺子养家(有三子三女),在保定那也是蝎子拉屎--独一份了。

他曾是保定地下敌工部工作负责人,为何最后成为小生意者

1988年后,随着城市改建,哪个陪着我们长大的铺子也随着拆除了。但是他留给我们的不只是童年的回忆,更多的是对那个年代的追思和留恋吧!

他曾是保定地下敌工部工作负责人,为何最后成为小生意者

这个故事也就分享到这里。大家有什么想法和感触都可以在下方留言,私信关注都可,刚开始写,能力有限,大家喜欢可以转发,但请注明出处,有人在其他平台以自己的名义发表,好歹换个题目或是改改内容,完全照搬,有点让人看不过去。谢谢大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