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要不要買個哨子?

你要不要買個哨子?


來源:物質生活參考(ID:wzshck)

01.


電影《泰坦尼克號》的結尾,當愛人傑克沉沒於冰冷的海水中後,女主人公蘿絲掙扎著遊向另一塊漂浮的木板。


木板上,是一位身體已然僵冷的船員。蘿絲從他身上取下了一枚哨子,奮力吹響。


哨音衝破了死寂,尋找倖存者的船隻掉轉船頭,蘿絲獲救。


你要不要買個哨子?


蘿絲很幸運,不僅僅是因為她遇到了甘願用生命來保護她的傑克,也因為她恰好找到了一枚救命的哨子。


如果《泰坦尼克號》的故事早發生30年,蘿絲大概很難能倖免於難。因為只有這種問世於1882年的現代哨子才有如此響亮的聲音,能把求救信號傳送得足夠遠。


傑克和蘿絲的愛情故事是虛構的,但“泰坦尼克”號的700餘名倖存者中,確實有人靠吹哨獲救。這個救命的哨子,乃是“泰坦尼克”號特別定製,其製造商英國J·哈德森公司,正是現代哨子的發明者。


你要不要買個哨子?

泰坦尼克號使用的哨子的復刻版


哨子雖然有數千年的歷史,但從前的哨子要麼音量低,要麼吹起來費力,通常只能作為簡單的樂器和小孩子的玩具。哈德森公司的最大創新,是給哨子內置了一顆小球,也就是哨核。有了哨核,吹哨者不費太大力氣,就能讓哨子的聲音傳到一英里之遠[1]。

你要不要買個哨子?

哈德森公司生產的首批現代警用哨


“埃可米哨”自此問世,哈德森公司把它推銷給倫敦警局,警方如獲至寶,訂單如雪片般飛來。很快,哈德森公司成了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哨子製造商,其客戶包括英國各地警察局、擁有“泰坦尼克”號的白星航線,乃至諾曼底登陸的美軍101空降師。


埃可米哨的統治地位延續了百年,直到上世紀80年代末,哨子行業迎來了顛覆者。


按慣例,顛覆者都來自本行業之外。此人名叫福克斯克羅夫特,是一位業餘籃球裁判,常年用哨,但苦於哨子總出毛病,尤其是哨核,一不留神會堵住聲音。


一次國際比賽,他本想吹罰球員犯規,結果哨核又堵了,發出的哨音誰都聽不見。犯規沒有被及時阻止,球員和球迷情緒激動,爆發了衝突,場上場下打成一團。


蒙冤捱揍的福克斯克羅夫特躺在地板上,悲憤發誓:“如果我能活著回老家,一定要發明不用哨核的哨子。[2]”


你要不要買個哨子?

Fox 40狐狸哨的創始人羅恩·福克斯克羅夫特


回到加拿大,他拿出積蓄,找了一位設計師合夥人,花了三年時間,背了15萬美元的債,研究出了無核哨,名為“狐狸哨”。1987年的泛太平洋運動會上,狐狸哨首次使用,一鳴驚人。


狐狸哨沒有哨核帶來的麻煩,而且聲音極具穿透力,不管體育場有多大、人群有多喧譁,哨音也清晰可聞。


你要不要買個哨子?

狐狸哨


哨子的主要功能,無外乎警告、維持秩序、發送信號,以及求生。以此而論,能吹得響的哨子,當然是好哨子。所以哨子廠商們也一直在“沒有最響,只有更響”上拼命較勁。


世界上吹得最響的哨音,有吉尼斯世界紀錄的官方認證,是在2004年創造的,哨音達到了125分貝。但這項紀錄只提及了吹哨者的姓名,並未公佈哨子的品牌。


哨子界至少有兩家廠商都宣稱自己是吹得最響的哨。一是風暴哨,二是Hyper哨。


風暴哨看上去很卡通,但音量驚人,聲音可達120分貝以上。這種哨子在戶外愛好者中尤其受歡迎,因為它能全天候使用,在茂密的叢林裡,甚至在最深50英尺的水中,它都能發出響亮的聲音。


你要不要買個哨子?


Hyper哨則宣稱,風暴哨只是“曾經的世界最響”。他們拿出測試視頻為證,稱Hyper哨音量可達143分貝——超出了吉尼斯世界紀錄。因為音量大,哨子還配了耳塞,保護吹哨者的聽力。


你要不要買個哨子?

你要不要買個哨子?


在測試者把自己吹聾之前,哨子音量的“軍備競賽”,可能永遠不會停止。


02.


在現代哨子誕生前,哨子在東西方都已經有數千年的歷史。


在西方,古希臘人出海,就在用哨子指揮船上奴隸划槳。而在中國,新石器時代出土的單孔和三孔陶壎被視為哨子的鼻祖。宋金時期,陶瓷哨子在市井間已經十分普遍,主要是作為孩童的玩具[4]。遙想“國足上古大神”高俅蹴鞠時,裁判(當時稱為“都部署校正”和“杜司”)大概並不是用哨子來執法的。


到了今天,除了警哨、裁判哨這類“執法”哨子,也仍有純粹用於娛樂的哨子。其中一大類,便是寵物哨。


寵物哨不以“吹得響”為指標。有的要聲音婉轉,比如訓畫眉鳥唱歌的畫眉哨;有的甚至故意做成無聲哨,比如“靜音犬哨”。這種訓犬用的哨子,發出的聲音是隻有動物能聽到的超聲波,人耳只能聽到輕微的嘶聲。


你要不要買個哨子?

畫眉哨


口哨的功能還取決於使用它的人。一隻普通的口哨,在我們手中,只能用來吹出聲音,但在頂級黑客手中,口哨能變成入侵電話網絡的神器。


這可能是最著名的早期黑客傳奇。上世紀中期,美國的電話系統還在使用交換機。1958年,盲人黑客喬·恩格雷西亞發現,2600赫茲頻率的口哨聲可以騙過交換機,讓交換機認為通話已經中斷,打電話的人便可以享受免費打電話的待遇。


到了70年代,這項技術被黑客約翰·德雷珀發揚光大。他發現,自己買麥片時得到的一隻贈品玩具口哨,恰好是2600赫茲頻率。用這隻塑料口哨,他打了2年多免費電話。


之後,德雷珀又發明了專門入侵電話系統的“藍盒子”,入侵全國電話系統宛如進自家後院,最令他念念不忘的豐功偉績,是他有一次把電話撥到了時任美國總統尼克松的辦公室,向總統報告說,“西海岸缺衛生紙”[5]。


德雷珀不是第一個黑客,但卻是第一個被冠以“黑客”稱號的人,他的經歷影響了包括蘋果創始人沃茲和喬布斯在內的許多人。而這一切,不過是源於一隻哨子。


03.


關於哨子最著名的文章,大概是入選過初中語文教材的富蘭克林同名散文。


富蘭克林出生於1706年,他的童年時代,現代哨子尚未問世,所以文中的哨子是一件兒童玩具。文中,童年的他因為急於得到一隻哨子,花了比它原價高四倍的錢。他從此銘記教訓,“不要為哨子花費太多”。


富蘭克林用哨子來比喻一切人們過分熱衷、付出過高代價的東西。“……人類極大的悲苦都是由於他們對事物的價值做出了錯誤的估價而造成的,都是為了他們的哨子付出了太高的代價。”


當哨子成為一種現代社會的實用工具後,它也就承載了更多隱喻意味。


比如,哨子是體育比賽中裁判執法的工具,優秀的裁判於是有“金哨”之稱。相反,水平糟糕或是有意偏袒的裁判,則會被稱為“黑哨”。


值得玩味的是,“金哨”和“黑哨”有時也非涇渭分明。曾經的中國頭號“金哨”陸俊,吹過世界盃比賽,當選過亞洲最佳裁判,卻在2010年翻車,變成了收受賄賂的“黑哨”[6]。


曾經的“金哨”證明了他優秀的業務能力,但當足球染上盤根錯節的利益關係時,從“金哨”到“黑哨”,只在一念之間。


哨子很常見。電商平臺上唾手可得。價格也便宜,普通的不過10元左右。吹哨成本很低,用一個沒有染上肺炎的肺,加幾塊錢,吸口氣,吹出去。哨子響了。


那麼,你要不要買個哨子?


[1] “TheFirstWhistle”, Acme Whistle

[2] “RonFoxcroft: Inventor of the Fox 40 Whistle”, Famous Canadians

[3] “LoudestWhistle”, Guinness World Records

[4] 魏傳來:《淄博古窯燒造瓷玩具“哨子”》,《收藏快報》2019年11月14日

[5] D.Glimour, "Meet John Draper, the Hacker Who Inspired Apple's Founders", Daliy Dot, Oct-27-2017

[6] 李翊:《金哨陸俊的“杯具人生”》,《三聯生活週刊》2010年第12期


*本文圖片來自視頻和網頁截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