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終在路上


閒暇之餘,信手抽出書架上的《一句頂一萬句》。開啟本書的第二次閱讀。

其實也挺糾結的,不是糾結讀不讀,其實也就是在糾結讀不讀。不是在糾結是否能拿出足夠的時間和良好的狀態來讀完它,而是我還記得當時讀完這本書的狀態。


(寫作風格也跟隨此書了)

始終在路上


那時我上高二,晚自習。合上封皮,陷入沉思。翻出字典後面的中國地圖,來回的打量著河南、山西、陝西、河北這幾個省份,不停地回憶著主人公空間位移。整整一節課,我彷彿是一位抑鬱症患者。

印象裡,我一直覺得《額爾古納河右岸》是中國版的“百年孤獨”,讀了本書之後,我覺得這才是名副其實的中國版“百年孤獨”。

終究是讀了,想重新找找書中的感覺,畢竟當時我的理解能力還不夠,書中的一些精髓無法領會。現在有一點社會閱歷了,應該會有更深入的領悟。好書是永遠不會變質的,尤其是茅盾文學獎的作品,不同的時候讀都會有新的收穫。

始終在路上


書名是《一句頂一萬句》,從書名上就能夠看得出這本書跟說話有扯不斷的關係。大體概括一下書中的內容:前半部分是出延津記,主要描寫了楊百順(後改名楊摩西、吳摩西、羅長禮)的戲劇性遭遇,把唯一能說得上話的人,也就是他老婆和前夫生的孩子巧玲(後文為曹春娥)弄丟了,於是他走出延津,找了半輩子也沒找到。後半部分是回延津記,恰好是曹春娥的後代牛愛國,同樣是為了擺脫孤獨尋找“說的上話”的朋友,走向延津。書中人物雜多,形成一張緊羅密佈的關係網。本書開篇難免讓人覺得枝蔓叢生令人“累覺不愛”,而讀完後則令人“細思恐極”。

當天讀完這本書心情是無比的沉重,說不出來,也在意料之中。當天晚上,把自己的長頭髮剪成寸頭,剪完之後,母親在哪裡端量我,說我的樣子彷彿回到了小時候。然後我倆的話題就由此展開,從我記事起,一直到我太奶奶去世,一直聊到了深夜。我已經記不起有多長時間沒有跟母親這樣“說的上話”了。所提之處,滿滿的皆回憶。這不由得讓我想起書中曹月娥與養母徹夜暢聊的情節。直到養母去世,都因為沒聊完的話題而依依不捨,誰曾想到她倆可是打鬧了大半輩子。

始終在路上


書中常提到的一個問題,這個問題來源於在延津傳教的老詹,老詹說:“信了主,你就知道自己是誰,從哪裡來,到哪裡去”。這三個被西方人成為哲學史上的三個終極之問,吳摩西之後常常獨自揣摩。關於到哪兒去,吳摩西跟牛愛國都有一個定義,那就是去哪裡心不亂就去哪。對於主人公牛愛國,他最後唯一的自我救贖是“相好”章楚紅。牛愛國想出了吳摩西一輩子沒有想出來的問題,而這也是下篇回延津記的主要突破。對章楚紅的尋找就是對自己內心的確認。這恰恰也和《百年孤獨》的觀點不謀而合。當談到《百年孤獨》布恩迪亞家族的孤獨感源自何處時,馬爾克斯說:我個人認為,是他們不懂愛情。布恩迪亞整個家族都不懂愛情,不通人道,這就是他們孤獨和受挫的秘密。

書中有一句話提了三次,每一次我都想在旁邊寫點什麼,但心裡的五味雜陳無法以一言以蔽之。這句話是:過日子是過以後,不是過從前。可能跳出書的情景,我們都會覺得這句話很淺顯,沒什麼波瀾,但放在故事裡,絕對是另一種感覺。恰巧,前幾天跟我朋友聊天,談起已經實習的他,他語重心長的說了一句:現在偶爾想想在學校裡的事情挺好的,哪怕是苦澀的回憶。的確。

始終在路上


下面我分享一下這本書中的一些金句,如果大家有幸讀到這本書,請仔細品味一下這些話。

1、 一個人的孤獨不是孤獨,一個人找另一個人,一句話找另一句話,才是真正的孤獨。


2、世上的事情,原來件件藏著委屈。


3、順著你說的人,心裡就是憋著壞。


4、街上的事,一件事就是一件事;家裡的事,一件事扯著八件事。


5、我活了七十歲,明白一個道理,世上別的東西都能挑,就是日子沒法挑……我還看穿一件事,過日子是過以後,不是過以前。


6、人要一賭上氣,就忘記了事情的初衷;只想能氣著別人,忘記也耽誤了自己。


最後我還是強烈建議大家讀一下這本書,體會一下中國版的《百年孤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