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山甲:“我不會穿山,也不能治病。”

拯救穿山甲,給它們一個生存的機會,需要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沒有買賣就沒有傷害,購買等於殺戮,食用就是殺戮的教唆犯,請對穿山甲製品說不!


穿山甲:“我不會穿山,也不能治病。”

穿山甲海報宣傳


穿山甲被認為是新型冠狀病毒的中間宿主。穿山甲再一次走進了我們的視野。人們對穿山甲的捕殺穿山甲已經成為了世界瀕危物種。

我是山林的保護者,生態的調控者

每一個物種都有在大自然中存在下去的理由。穿山甲也不例外。現有研究顯示,一隻穿山甲一年就能吃近700萬隻螞蟻,足以保護幾十畝山林。它們的覓食洞穴往往較淺,穿山甲不會把一個蟻穴完全吃乾淨,而是會吃到剩下一半,剩下的螞蟻種群仍能繁育下去。令人驚訝的是,穿山甲的食物範圍甚至超過70種螞蟻。也就是說,穿山甲是生態鏈中重要的“掠食者”,甚至可以調控螞蟻和白蟻族群,從而影響整個生態。不止如此,穿山甲使用後廢棄的洞穴,往往會被陸龜、齧齒科動物、獾等小型獸類所佔據,成為了它們的庇護所。或許,這就是大自然精妙而又平衡的所在吧。


相信科學:穿山甲的鱗片沒有醫用價值

現代研究表明,穿山甲的鱗甲只是角質化的皮膚附屬物而已,主要成分為β-角蛋白,和我們人的頭髮、指甲沒有什麼區別。穿山甲鱗片中各氨基酸、無機元素的組成也和我們常吃的豬蹄甲沒有顯著差異。而且,穿山甲生活在野外,鱗片有砷、鉛等有毒元素累積,還經常攜帶寄生蟲,食用可能埋下安全隱患。穿山甲的營養成分和豬蹄甲沒啥區別,而食用的安全性卻遠不如豬蹄甲。鱗可入藥肉鮮美,傳統迷信使穿山甲遭滅頂之災。人畜無害的穿山甲不但遭到了滅頂之災,還要在臨死前受這種非人道的折磨。這顯然與現代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建設生態美麗中國的理念背道而馳。

拯救穿山甲,給它們一個生存的機會,需要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沒有買賣就沒有傷害,購買等於殺戮,食用就是殺戮的教唆犯,請對穿山甲製品說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