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蕊夫人一個絕世美女夾在三個男人中間,最後為何被一箭射死?對此你怎麼看?

飛奴


花蕊夫人徐氏遇到的第一個男人是後蜀皇帝孟昶。

孟昶繼位後,有過短暫的勵精圖治。但他天生就是個享樂主義者,因此很快就陷於女色不能自拔。

為了充盈後宮,孟昶四處徵召美女,花蕊夫人就是這樣來到孟昶身邊的。

(花蕊夫人劇照)

在眾多佳麗中,花蕊夫人憑著絕色的姿容和不凡的才華,得到了孟昶的寵幸。

花蕊夫人的確有著其他美女所不具備的優點,她機智過人,能歌善舞,精於詩賦,且極善逢迎。因此,孟昶很快就封她為貴妃。

花蕊夫人還深懂“想要得到男人心,就要抓住他的胃”的道理,所以她在孟昶厭惡了山珍海味後,還別出心裁地創建了不少風味獨特別緻的美味佳餚。

花蕊夫人總能出奇不意地帶給孟昶驚喜,這自然使得孟昶愈發不能離開她。因此二人花前月下,恩愛非常。

然而好景不長,就在花蕊夫人和孟昶詩舞相伴,嬉遊宴飲的時候,中原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後周柴榮的手下趙匡胤,表演了一出“黃袍加身”的大戲,輕鬆奪取後周政權,建立大宋王朝,是為宋太祖。

隨後派6萬大軍揮師後蜀,孟昶的14萬蜀軍竟不戰而潰。

毫無鬥志的孟昶,索性把自己五花大綁,主動投降了宋朝。

趙匡胤對亡國之君孟昶還算不錯,不光把他封為秦國公,還封他為檢校太師兼中書令,同時還為他建造了府邸。

這樣對待亡國之君,天下人認為趙匡胤的確是寬厚之君,因此都對他讚不絕口。

(孟昶劇照)

其實,趙匡胤這樣做的目的,還有一層,就是他早就聽聞花蕊夫人有傾國之貌,一直想一睹芳容。只是苦於找不到方法。幸虧弟弟趙光義給他出了這個點子,讓他厚賞孟昶及他的家人。這樣,按禮節,孟昶必須帶著全家進殿謝恩。

果然,孟昶帶著家人到大殿謝恩,其中就有花蕊夫人。

趙匡胤坐在大殿上,威嚴肅穆,一派天子之氣。

花蕊夫人蓮步輕搖,款款向前,施禮謝恩,聲音婉轉如百靈。再看那千嬌百媚的體態,嬌豔動人的姿色,果然名不虛傳。只看得英雄趙匡胤口乾舌燥,心猿意馬。

花蕊夫人如何讀不懂趙匡胤眼中的東西!心中雖有羞惱,又不敢顯露出來,只得低頭行禮退下。

這是花蕊夫人第一次見趙匡胤,也是她遇到的第二個男人。

7日後,孟昶暴疾而亡,卒年47歲。

趙匡胤藉機把花蕊夫人留在宮中。花蕊夫人不敢不從,只得曲意承歡,趙匡胤對她亦恩寵不斷,甚至動了立她為後的心思。

宰相趙普執意阻攔,說她是亡國的禍水,不吉的婦人……最終說服了趙匡胤,改立她為貴妃。但從此,趙匡胤退朝後,便直接到她的寢宮聽曲飲酒,好不快活。

花蕊夫人卻常常懷念已經去世的孟昶,併為他畫了一幅畫像,用來拜祭他。

有次,不小心被趙匡胤撞見了。

幸好趙匡胤看來看去,只覺得臉熟,卻想不起來是誰。

花蕊夫人藉口是送子之神,才算躲過一劫。

(趙光義劇照)

關於花蕊夫人遇到的第三個男人,和她的死有著莫大關係。

在《鐵圍山叢談》中曾說,趙光義垂涎於花蕊夫人的美貌,但由於趙匡胤已經佔有了她,因此趙光義便起了心思殺死他。

適逢趙匡胤在御花園宴飲。趙匡胤想要搞點情調,對花蕊夫人說,她如果能替他折枝花來,他便把酒飲完。於是,花蕊夫人到花叢中折花。沒想到,趙光義卻搭弓射箭,一箭射死了花蕊夫人。

隨後,趙光義跪在地上請罪,表示不希望趙匡胤被花蕊夫人的美貌迷惑,希望趙匡胤以江山社稷為重。

趙匡胤聽說後,心裡雖有不快,但並沒有治他的罪,只是“宴飲如故”。

當然了,也有專家分析,趙光義之所以射死花蕊夫人,是因為花蕊夫人曾建議趙匡胤及早確立趙匡胤的二兒子趙德昭為太子,這話讓志在奪位的趙光義很不爽,因此提前射死了她。

可憐花蕊夫人輾轉於三個男人中間,最後還是淪落為玩物,這命運實在是悲慘,但封建王朝的絕世紅顏,有哪個能逃得開這樣的厄運呢?

(參考史料:《鐵圍山叢談》《聞見近錄》)


張生全精彩歷史


\t自古四川出美女,這位花蕊夫人就是四川大名鼎鼎的美女。她在三個帝王之間周旋,最終被趙光義一箭射死,結束了短暫的一生。

\t花蕊夫人第一個男人孟昶是蜀國皇帝。

十四萬人齊卸甲,更無一個是男兒。寫出這首詩的女子,其實正是花蕊夫人。花蕊夫人前半生是跟後蜀皇帝孟昶在一起的,孟昶對她確實不錯,可謂是三千寵愛於一身。但是後蜀得國本身就不正,又不思進取,沒有出川的意思。

\t結果趙匡胤黃袍加身以後,建立了大宋帝國,便想到了滅亡後蜀的事情。戰報傳到後,孟昶本身還是打算跟趙匡胤一戰的,可是派出去的軍隊兩個月的時間都沒撐住,就被迫退守成都,趙匡胤實在是太厲害了。

君王城上豎降旗,妾在深宮那得知?十四萬人齊解甲,更無一個是男兒。---《述國亡詩》

孟昶無奈之下,只好獻城投降。所以花蕊夫人也是跟著大部隊一起投降了趙匡胤。整個戰鬥只持續了六十多天,而後蜀14萬大軍,幾乎毫髮未損,就宣佈投降。所以想到亡國之恩的花蕊夫人,才會寫下這首詩,諷刺意味實在是太強了。

孟昶死於非命,花蕊夫人得到趙匡胤的寵幸。

亡國以後的花蕊夫人,無奈之下只能跟著丈夫孟昶來到汴京居住。據說為了迎接孟昶,趙匡胤特地在汴京為他們家修建了一座宅子,但是據後來來看,應該是為了花蕊夫人所建造。

趙匡胤早就風聞花蕊夫人美豔無雙,所以早就想一睹芳容。不過他也不好用強搶的辦法,只好選擇召見孟昶全家入宮拜見自己。輪到花蕊夫人拜見趙匡胤的時候,據說趙匡胤的眼珠子簡直都直了。

\t從此趙匡胤對花蕊夫人日思夜想,僅僅過了七天時間,孟昶就暴斃了,誰都想的到孟昶到底是怎麼死了。孟昶死後,花蕊夫人便被趙匡胤召入了宮中,不久之後便成為了趙匡胤的妃子。

昶至京師,拜檢校太師兼中書令,封秦國公,七日而卒,追封楚王。---《新五代史》

趙匡胤對她是愛不釋手,簡直是時刻都不能分離,甚至打算將花蕊夫人封為皇后。結果這件事遭到了群臣的反對,妃子可以有無數個,但是皇后只能有一個,而且皇后所生的是嫡子,將來可是有繼承權的。

這件事作罷以後,花蕊夫人受寵的情形終於受到了趙光義的注意,因為趙光義是想要接替趙匡胤做皇帝的人,所以他不允許有人阻攔他登上皇位。

花蕊夫人對孟昶的思念不能自已,所以她在後宮偷偷畫了一幅孟昶的畫像。這幅畫卻被趙匡胤給看到了。花蕊夫人只好欺騙趙匡胤說這是送子之神。

\t花蕊夫人死於趙光義箭下,趙光義如願登基。

對花蕊夫人來說,一生最大的悲哀,可能就是因為太漂亮了。因為她的美麗,所以他得到了趙匡胤的心,可是她沒想到危機已經逐步向她走來。

因為她的存在,已經嚴重影響到了趙光義登基的事情。花蕊夫人一直勸說趙匡胤立趙德昭為太子,這件事徹底觸怒了趙光義。

趙光義滿心等待著老哥早點死掉,自己好接過皇位,可是現在花蕊夫人居然奉勸趙匡胤把皇位傳給自己的兒子,這不是在添亂嘛!趙光義對此心裡非常不爽,再加上之前趙匡胤打算立花蕊夫人為皇后的事情,其實也觸怒了趙光義。

\t有了皇后就會有嫡子的出現,一旦有了嫡子,那皇位自然就是傳給嫡子的了。所以趙光義準備對花蕊夫人下手了。

\t一次宴會之上,趙匡胤勸趙光義喝酒,趙光義告訴哥哥,只要讓花蕊夫人去給他摘一朵花來,他就肯喝酒。結果等到花蕊夫人去摘花的時候,早就準備好的趙光義,立刻彎弓搭箭,一箭射死了花蕊夫人。

趙光義立刻跪下向趙匡胤請罪,說認為趙匡胤剛剛登基不就,天下尚未完全一統,他這麼做是不希望趙匡胤陷入美色的誘惑之中。這件事對趙匡胤來說打擊是不小的,但是他明白趙光義這麼做是有道理的,所以沒有懲罰趙光義。

可憐花蕊夫人成為了他們兄弟倆的犧牲品,致死都不知道自己是因為什麼而死。不久之後,趙匡胤本人也在斧聲燭影的晚上,被趙光義殺害,從此趙光義登基做了皇帝。

\t花蕊夫人怨恨的是孟昶不戰而降,讓她成為亡國婦人。

如果孟昶能夠抵擋趙匡胤的大軍,那麼花蕊夫人的一生也會就此改變。要知道當時孟昶手裡還有14萬人馬,就算是一點點拼也能跟趙匡胤拼個半年時間。

可是孟昶本身就已經被嚇破膽,壓根就沒考慮過與趙匡胤為敵。結果他帶著後蜀的所有軍隊都投降了,這件事花蕊夫人一輩子都不可能忘記。

\t因為孟昶的行為,直接導致了花蕊夫人從堂堂王朝的貴妃,淪落成為了男人們的玩物。不僅趙匡胤新歡花蕊夫人,據說趙光義也喜歡她,而且花蕊夫人曾經揹著趙匡胤,跟趙光義好過一段時間。

\t有一種說法是,趙光義對花蕊夫人太著迷,所以他不忍心看到花蕊夫人一直陪在別的男人身邊,所以就殺掉了花蕊夫人。可憐花蕊夫人,長得好看在當時也成了一種罪過,最終被男人無情殺害。


江湖小曉生


在古代形容一個女人漂亮,一般都會用花來表達,但是如果一個女人漂亮到極致,用花來形容就太普通了,那就要用花蕊。可見得到“花不足擬其色,似花蕊翾輕也”的名號,這個花蕊夫人,得多麼光鮮靚麗,美麗動人呀。但是這個花蕊夫人不僅外貌美到極致,而且她還是個十分聰慧、飽讀詩書的人。也只有這樣的女子才能讓兩位皇帝和皇弟都圍著她轉。

花蕊夫人與孟昶

孟昶在統治後期開始沉迷於女色,而朝中有位小人為博得皇恩,從民間搜得一絕色美女徐氏貢獻給孟昶,孟昶看見徐氏就已淪陷,將其冊封為花蕊夫人。這位花蕊夫人不僅長得傾城,舞技一流,而且還是位才女。她每天給孟昶準備不同的吃食,與孟昶和詩伴歌、翩翩起舞。孟昶也是恨不得一天24小時都陪伴在花蕊夫人身邊,對她說的話也是言聽計從。這時的他們是十分相愛的,可惜好景不長,在二人沉醉於花前月下時,趙匡胤已黃袍在身,成為大宋開國皇帝了,而孟昶毫無鬥志立馬投降,他與花蕊夫人的愛情也就此告落。

花蕊夫人與趙匡胤

趙匡胤在打敗孟昶之後,不僅沒有殺孟昶,還賞賜了孟昶及其家人。趙匡胤這樣做當然不是因為她仁慈,而是為了自己名聲和見花蕊夫人。得了賞賜,孟昶及其家人自然是要到宮中叩謝皇恩的,而趙匡胤也如願見到了花蕊夫人,不僅趙匡胤被迷的神魂顛倒,他的兄弟趙光義也深深的被花蕊夫人所吸引。趙匡胤幾次暗示孟昶只要他將花蕊夫人貢獻給他,不但給他封地還給他封王,可惜孟昶卻表示只要美人,不要江山,沒幾天孟昶就“意外”病逝。趙匡胤也立馬把花蕊夫人納入後宮,封為貴妃,之後對她也是恩寵不斷。

花蕊夫人與趙光義

花蕊夫人與趙光義實質上是沒有發生任何關係,但卻因為趙光義的暗戀,給自己惹來殺身之禍。當初就是他提出通過恩賜引來花蕊夫人的,結果他不僅沒有得到她,還每天要看著她與別的男人恩愛,他受不了,他得不到的,別人也別想得到,所以設計殺害了花蕊夫人。

花蕊夫人一箭之死

一天,趙光義與趙匡胤射完箭以後,一起喝酒,可是趙光義卻不喝,趙匡胤問為何?趙光義表示自己很苦惱,希望嫂子能給他倒杯酒以解憂愁,趙匡胤也沒多想,就讓花蕊夫人去了。趙光義把她倒的酒一飲而盡後,就拿起弓箭對著花蕊夫人的額頭射去,就這樣一代佳人倒在了血泊之中。趙匡胤怒問:“弟弟這是何故?”趙光義跪在地上說:“那孟昶就是例子,我不想哥哥走上和他一樣的道路,我想哥哥成為一代帝王,所以我擅自做主幫哥哥把這個禍害除掉了,哥哥若不滿,弟弟願接受任何處罰”。

紅顏多禍水,這話雖不假,但是在面對他們三個人的時候,花蕊夫人又何嘗有過選擇!


貓眼觀史


問:花蕊夫人一個絕世美女夾在三個男人之間,最後為何被一箭射死,對此你怎麼看?



答:花蕊夫人名費花蕊,初長成於四川都江堰青城山人,天府之國四川的青山綠水,孕育出一代盛名的花蕊夫人,她人生的國色天香,貌比花嬌豔,沉魚落雁之容,閉月羞花之貌,傾國傾城,由於長的太過出眾,被選入宮中,被後蜀主孟昶一見傾心,孟昶一見到這等美色,而且充滿才情的大美少女,如花兒怒放的花蕊一樣嬌豔欲滴的美女,尤物,從此對她的寵幸一發不可收拾。

孟昶與花蕊夫人呤詩作賦,喝茶賞花,在忱度之間流連忘返,渴望相濡以沫,永遠生活在一起不分離,孟昶沉浸在這種奢靡放蕩的女色之中不可自拔,一日不見如隔三秋的感覺,像貓抓撓心一樣難受,恨不得與花蕊夫人這種美好生活永遠繼續下去,吃山珍海味,穿稜羅綢鍛,住瓊樓玉宇,為花蕊夫人造一座黃金屋,兩人在一起天長地久,海枯石爛,天崩地裂也不管不顧,管他天下如何,百姓的疾苦暫放一邊,不管不顧,和美人在一起過生活,肩膀上的擔子,責任早拋棄到九宵雲外。



人不可能全為自己而活,還的有責任,無論你在那一個位置,為官,為王,為官有責任造福一方百姓,為王要兼濟治下民生,把從前輩那繼承的江山治理的國富民強,兵強馬壯,讓別國不敢起竊取之心,孟昶躺在父親孟知祥九死一生,嘔心瀝血打下江山的功勞薄裡,所謂前人栽樹,後人乘涼,有人辛苦受罪,有人卻不知好歹,不識所擁有的一切來之不易,而是認為理所應當的,不知道好好珍惜所擁有的一切。失去鬥志,自甘墮落,沉淪於美人溫柔之鄉中。

孟昶是花蕊夫人的第一個男人,對花蕊夫人恩愛有加,體貼入微,孟昶是一個擁有高情商的人,與花蕊夫人一起過著夫唱婦隨,纏纏綿綿,共享所擁有的一世繁華,孟昶是愛花蕊夫人的,花蕊夫人的心也一直在孟昶這裡,他倆的愛情轟轟烈烈,花蕊夫人內心非常願意為悅己者美容,把自己最美好的一面展示給夫君孟昶,整日打扮的漂漂亮亮,心情愉快的迎接夫君的寵愛。



孟昶感覺到,擁有了花蕊夫人這個絕代芳華的女人,就擁有了一切,其它的任何東西都不重要了,只要有她,內心深處就被填的滿滿的,生活如膠似漆,水乳交融,幸福,美滿,甜蜜的日子就是這樣的。

可是,幸福美滿的日子常常是不長久的,孟昶的後蜀被宋兵攻陷,孟昶成了趙氏兄弟的階下之囚,美麗的花蕊夫人也被趙匡胤長期霸佔,花蕊夫人內心充滿痛苦,常常感嘆命運多舛,變化太快,與恩愛夫君孟昶的美好時光在也不在了,是那片讓人懷念的舊時光,夫妻二人舉案同眉,走過的每一個記憶,都讓花蕊夫人常常懷念,可是如今要承歡別人,以身事滅自己故國的仇敵,往事不堪回首,一切都回不去了,回不到過去美好的回憶,花蕊夫人常感時傷懷,淚水悄悄的溼了枕頭,卻不敢向外人露出內心的痛苦,他內心最愛的,是她第一個男人,對他體貼照顧,寵愛有加的孟昶,想想花蕊夫人內心的多難過,多煎熬。



後來無端捲入趙氏兄弟的皇位之爭,趙光義假意讓花蕊夫人摘梅花,卻不知道別人放冷箭,被一箭穿身,花蕊夫人的死,只換來趙匡胤的一時憐惜,很快兄弟二人又暢飲起來,把酒言歡,把花蕊夫人的死不當回事,在他們心中根本不重要,亡國之女,誰又會尊重她們呢?所謂覆巢之下無完卵,亡國之後的人成了人家沾板上的肉,任人宰割而無一點辦法。

花蕊夫人慘死在趙先義箭矢之下,香消玉殞,她可以開開心心的去地下追逐深愛自己的夫君孟昶了,他倆又可以過恩恩愛愛,纏纏綿綿,相擁入懷述恩情的美好生活了,這不就是他在每一個孤獨的夜晚內心希望的嗎?對舊愛朝思幕想,相思成災,問世間情為何物, 直教人生死相許。美好的愛情是永不褪色的。

從此她的名詩:“君王城上豎降旗,妾在深宮哪得知?十四萬人齊解甲,更無一個是男兒。”她含冤帶恨的詩,敘述了他內心的不甘,居於人下的無奈,對君王貪生怕死,早早投降敵國的失望,久久飄蕩於人們心靈深處。


三國水滸歷史狂


我是大史官,我來告訴你“花蕊夫人一個絕世美女夾在三個男人中間,最後為何被一箭射死?對此你怎麼看?”

在五代十國時期,被稱之為花蕊夫人的共有三人,題主所問之花蕊夫人應該是後蜀主孟昶的妃子。花蕊夫人不僅生得貌若天仙,而且才華出眾,可謂是琴、棋、書、畫樣樣精通,流傳下來的《花蕊夫人宮詞》有百多篇出自她之手。用如今的話來講,那可是女神啊,是個正常男人沒有不喜歡這樣的女神的,所以在當時不管是達官貴人,還是文人騷客沒有不想一睹其芳容的。

後蜀主孟昶年少風流,整日尋歡作樂,到處物色美女,在得知有如此一美人後是“近水樓臺先得月”,立馬將其納入宮中並封為慧妃,因慧妃喜歡芙蓉花與牡丹花,孟昶不僅為其修建了牡丹園,還將城牆上載滿芙蓉花,並寫下“花不足以擬其色,蕊差堪狀其容”的詩句,從此便有了“花蕊夫人”的稱號,孟昶和花蕊夫人從此也整日沉溺在詩詞酒肉的生活之中。

不久,趙匡胤發兵攻打後蜀,孟昶是自縛請降,成為了階下囚,花蕊夫人也一同被裝上了囚車押送到京城。趙匡胤對花蕊夫人早有耳聞,在見到真人後才知其風采遠勝於傳聞,被迷的是神魂顛倒,喜歡的不得了。同時被花蕊夫人的美貌所吸引的還有趙匡胤的弟弟趙光義。於是,趙匡胤便假意封孟昶為秦國公,結果七天後孟昶卻在“意外”死在府中,花蕊夫人的第一個男人就這樣倒下了。

很快,花蕊夫人便成了趙匡胤的貴妃,從亡國之妃,搖身一變又成了開國之君的愛妃。從此趙匡胤每日退朝後必到花蕊夫人之處飲酒、聽曲、作詩、尋歡作樂。要知道,趙光義對花蕊夫人是早就垂涎三尺,在得知花蕊夫人已落入大哥趙匡胤懷中後是心有不甘,耿耿於懷,於是他伺機尋找機會得到花蕊夫人。因此,有一天夜晚,趙匡胤傳喚趙光義進宮時,趙光義手持玉斧殺死了趙匡胤,這便是歷史上流傳下來的“燭光斧影”的故事,花蕊夫人的第二個男人也倒下了。

在趙匡胤死後的第2天,趙光義便登基做了皇帝,之後便迫不及待地將花蕊夫人傳入宮中,逼其就範。然而,花蕊夫人並不喜歡心胸狹隘的趙光義,不肯再度失身於人,所以是寧死不屈,趙光義是慾火難消,於是惱羞成怒,順手拿起掛在牆上的弓箭,一箭把花蕊夫人射死了,一代紅顏花蕊夫人就此香銷玉隕。


大史官


花蕊夫人的名號源自“花不足以擬其色,蕊差堪狀其容”,形容女子的絕色姿容如花蕊般嬌豔欲滴。歷史上一共有三位花蕊夫人,分別是前蜀王建的淑妃徐氏,後蜀孟昶的慧妃徐氏和南唐後主李煜的宮人,被夾在三個男人中間又被一箭射死的花蕊夫人指的是後蜀孟昶的慧妃徐氏。後蜀是五代十國時期,兩川節度使孟知祥僭稱帝號所建立的政權,只可惜孟知祥稱帝后屁股還沒坐熱就死了,其子孟昶繼位為帝。孟昶生於富貴之家,不辨菽麥,只知享樂,廣徵蜀地佳麗以充後宮,徐氏由此入宮,深得恩寵,被封為慧妃,賜號花蕊夫人。

花蕊夫人是蜀地青城(今都江堰市)人,歌妓出身,有閉月羞花之貌,沉魚落雁之容,詩詞歌賦,無一不精。孟昶精於餚饌,日日宴飲,花蕊夫人別出心裁的將羊頭用紅薑汁熬煮後放入美酒醃製,食用時切成薄片,口感獨特,回味無窮,取名“緋羊首”;又發明了一道名叫“月一盤”的素食,是將山藥切片,用蓮粉拌勻後加入五味,口感酥脆,清香撲鼻,色澤潔白,堪稱色香味俱佳。花蕊夫人居安思危,屢屢勸說孟昶要以國事為重,勵精圖治,可孟昶覺得有“難於上青天”的蜀道做為屏障,足以抵禦宋人入侵。因而不思備戰,依舊過著驕奢淫逸,醉生夢死的生活,光是一個用來裝汙穢之物的溺器(夜壺),都要用七寶作為裝飾,可想而知,孟昶的生活是多麼的奢侈無度。

公元960年,趙匡胤在陳橋驛黃袍加身,建立宋朝,開始了平定天下的征戰。964年,忠武節度使王全斌受命出征,僅用時66天平定蜀地,14萬蜀軍不戰而降,貪生怕死的孟昶成為階下囚,妻兒老小全部被押赴汴梁。趙匡胤親自接見孟昶一家,僅僅7天后,孟昶暴病而亡,史家大多認為是趙匡胤下的毒手,而殺人動機就是垂涎於花蕊夫人的美色。孟昶死後,趙匡胤召花蕊夫人侍宴,令她即席吟詩,有感於亡國之痛,當即作了一首《述國亡詩》:“君王城上樹降旗,妾在深宮哪得知;十四萬人齊解甲,更無一個是男兒。”趙匡胤見佳人見識不凡,有巾幗不讓鬚眉之志,內心更加愛慕,加上酒後紅暈上頰,更覺嫵媚動人,遂攜手入羅帳,共度良宵。不久後,花蕊夫人被加封為貴妃,趙匡胤每日退朝後必到她的宮室飲酒聽曲,極為寵愛。

花蕊夫人名聲在外,令趙匡胤的弟弟趙光義傾慕已久,由於被哥哥納入後宮,無從得手,心中未免有所不忿。一日在後苑宴飲,趙匡胤舉酒相邀,趙光義藉故推辭道:“如果花蕊夫人能為我折一枝花來,我就飲酒。”趙匡胤當即命花蕊夫人折花,趙光義引弓將她一箭射死,然後跪下抱著趙匡胤的腿,流著淚說:“陛下剛剛平定天下,應該為江山社稷自重,遠離酒色!”趙匡胤心中雖有不快,卻認為他說得在理,並未加以責難,而是“飲射如故”。

趙匡胤胸懷寬廣,以君子之心度小人之腹,沒有加罪弟弟趙光義,豔絕人寰的花蕊夫人就此慘遭毒手。膽大妄為的趙光義不僅垂涎著哥哥的美人,而且還覬覦著哥哥的皇帝寶座,後來趁趙匡胤病重之時痛下殺手,奪取了帝位,這就是“燭影斧聲”的由來。


歷史茶坊


花蕊夫人不僅貌美如花、能歌善舞,而且棋琴書畫樣樣精通,是個絕色美人;後蜀主孟昶貪圖享樂,日日笙歌,夜夜美酒,但無治國才能,聽說花蕊夫人的花容月貌,就強徵入宮立為貴妃。

花蕊夫人身不由己,過上了風花雪月的奢靡生活;大宋滅後蜀後,她被趙匡胤兄弟看上了,趙匡胤坐擁天下,強納花蕊夫人為妃,而其弟趙光義也垂涎花蕊夫人的美貌,卻只能望梅止渴,最後他設下套路,一箭射死了花蕊夫人。



豆蔻年華嫁給了後蜀主孟昶,二人十分恩愛;才情出眾的花蕊夫人獨寵後宮,自然過了一段頤指氣使,養尊處優的日子;成為趙匡胤的俘虜時,她風華正茂,也得到趙匡胤的寵溺,趙匡胤在第二任皇后薨逝後,一度要冊立花蕊夫人為皇后,但,隨著時間的消逝,她的容顏在衰退,又當風姿綽約、年芳十七歲的宋朝新皇后進官後,花蕊夫人受到了冷遇。


花蕊夫人自知容顏漸衰,立後無望了,她想影響趙匡胤,在冊立太子這件事上來達到鞏固自己地位的目的,但,老趙家母親早有金匱之盟,老大死後由老二繼位,花蕊夫人想另立太子明顯侵犯了趙光義的利益,趙老二不幹了。

一次,老大請老二喝酒,老二諱莫如深地說要花蕊夫人折枝花他才喝,待花蕊夫人轉身去折花時,趙光義張弓拉箭,開致滿弓,一箭射入花蕊夫人心窩,如花似玉的花蕊夫人就此人生落幕,香消玉殞了。



趙光義射死花蕊夫人的真實意圖很明顯:阻止她勸說大哥冊立太子,以避免自己的地位發生動搖,另外,對花蕊夫人他是可望而不可得的,所以趁其風韻猶存,射死她,讓大哥也得不到她,以滿足自己畸形的願望。


趙光義射死花蕊夫人本應重處,但趙光義巧舌如簧,將花蕊夫人比作蘇妃已、褒姒一類的亡國妖女,說他這樣做是為國除害,目的是讓大哥勵精圖治、專注政務;所以趙匡胤只是訓斥了弟弟趙光義並沒殺死他,後來派人將花蕊夫人安葬了事!


希望星晨58298869


本題的花蕊夫人是後蜀皇帝孟昶的妃子,姓氏有爭議,一說認為姓徐,是前花蕊夫人的侄女,一說姓費,青城人。沒有爭議的是她的才貌雙全。蘇軾睹文思人感嘆說,花不足以擬其色,蕊差堪狀其容。宋太祖趙匡胤英雄之名遠揚,後世也多有稱道,有千里送京娘等不近女色的故事流傳,可是連他也抵禦不了花蕊夫人的魅力,把她收入後宮,可見才貌確實驚人。


不同於一般於美色取悅君王的後宮女子,花蕊夫人還有政治洞察力和一定才能。後蜀皇帝孟知祥原是後唐臣子,取川后自立為帝割據一方,他死後三子孟昶繼位,初期頗有勵精圖治形象,誅殺了權臣李仁罕,使滿朝懾服。又攻取秦、鳳、階、成四州,全據前蜀之地。勤修內政,在中原戰亂紛爭時獨善其身,成了一方避亂佳地,經濟社會發展較快。但他又驕奢無比,連溺器也是用七種珍寶做成。又喜美色,廣徵蜀地美女以充後宮,花蕊夫人多有巧思才情,得到寵愛。(今日頭條南方鵬首發)


當中原戰亂漸定時,花蕊夫人便勸孟昶要提高戒備,做好準備,以便應對不測,但蜀主以為蜀地天險,可保無虞,等到宋將忠武節度使王全斌率軍入侵時,全軍潰散,孟昶自縛出城請降。戰事僅持續兩個月,花蕊夫人對此感到悲憤,寫了一首名傳後世的絕妙好詩:“君王城上豎降旗,妾在深宮哪得知;十四萬人齊解甲,更無一個是男兒”。眼光才識品貌上佳的花蕊夫人,也得到久聞其名的趙匡胤的青睞,一睹芳容後神魂顛倒,孟昶投降受封不過幾天便暴斃,花蕊夫人被趙匡胤收入後宮成新寵。


野史載說花蕊夫人入宮後還在宮中畫像供奉前夫,並騙說是送子張生以欺瞞趙匡胤,此說也不大可能成立,趙孟二人本就見過面,並非素未謀面之人,哪能騙得了。花蕊夫人死於趙光義箭下,一種說法是趙光義也為美色所迷,調戲不成心生殺機,自己得不到也不讓兄長得到,另一種說法是二人原有前情,此時悲難自抑,為幫花蕊夫人脫出苦海,光義一箭結束了她。(今日頭條南方鵬首發)

最為人所接受的是花蕊夫人介入儲位之爭,幫趙匡胤出謀劃策,準備繞過趙光義另立太子,趙光義怕她壞事,就在趙匡胤面前射殺了她,並以亡國之人不祥為說辭堵住趙匡胤。而對有擁立之功,已形成勢力的弟弟,趙匡胤也無可奈何。


南方鵬


問題就在於她一個娘們家幹嘛非得“挾”在三個男人中間呢?

事實上,射箭之人並非是有意要射她的(射她沒多少油水可撈,充其量噴出一大碗血來),其本來目標是其前或是其後的那一或是兩個男人。然而女人畢竟是女人,被“挾”的時間一長就麻目不仁了,因而躲閃自然緩慢了;而男人就不同了,因為處在外圍,沒被“挾”過,自然不會麻痺,反應一如既往地敏捷,區區一箭,焉能傷他(們)的金鋼不敗之身哇……

嗚呼!說來說去只怨箭不長眼、箭不拐彎,再加之她被“夾”太久、太久——


醉心創作


絕世美女和三個男人的故事

標題是蠻香豔的情深深雨濛濛,內容卻糾纏著國恨家仇,具體事實如何,已經沉寂歷史之中,誰也不知道。清明快到了,或許燒點紙祈禱一下,運氣好了能得主人公拖個夢,誰有那運氣,拜託寫篇文章發頭條,讓我等也一睹真實

就目前流傳的民間故事而言,這個花蕊夫人是後蜀孟昶的妃子費氏,三個男人分別是後蜀之主孟昶、大宋太祖趙匡胤、大宋太宗趙光義

不去管兩國關係如何,一個美女夾在三個帝王之間,就已經結局早定

最先倒黴的是孟昶

這位蜀國後主愛美人不愛江山,搜刮民脂民膏,給花蕊夫人造宮殿、建黃金屋,二人不理朝政,也不管民情,整天躲在黃金屋中醉生夢死日日逍遙。最後宋太祖大軍圍城,蜀國十四萬人齊解甲,竟無一個是男兒。國在美人伴,國亡妻遭搶,可憐的孟昶,也不知道有沒有後悔

不過給他後悔的時間也不多,到了大宋汴京,七日而亡,死的莫名其妙、死的理所當然

第二個倒黴的則是花蕊夫人自己了

亂世美人自有生存之道,腹有詩書氣自華,加上一身冰肌玉骨,花蕊夫人成了太祖的後宮寵妃。趙匡胤愛之甚深,曾一度想立花蕊為後,可惜,亡國之妃,再美再有才又能如何?徒惹風騷罷了。這不,第三個帝王下手了

乘著打獵遊玩之際,趙光義舔臉求歡,被拒後惱羞成怒,一箭射死

第三個倒黴的是太祖趙匡胤

這老小子自己妃子被人射死了,還不能生氣,誰叫人家大義在手呢,古有妲己惑商褒姒亂周,小趙明言:殺花蕊為國除害。看著小弟那麼忠義,本來固有的防備之心鬆懈了很多,所謂的燈下黑,就這麼來的

花蕊死後六年,公元976年,大內皇宮燭影斧聲,趙匡胤步了孟昶後塵,死的不明不白

回答題主問題我怎麼看:

男人找老婆,不能找太美的,帥如孟昶如何?強如趙匡胤如何?紅顏禍水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